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

清晨的陽光透過月白色的紗窗,灑落在牀頭。

昭德坊的臥房內,三個垂着雙鬟的侍女各自拿着一枝紫竹簫,坐在榻腳輕輕吹奏。

一襲白綾襖的李凝兒坐在一旁,曼聲唱道:“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裡。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

聲音又軟又膩,令人心蕩神動。

楊霖伸了個懶腰,側臥在牀頭,按着膝蓋輕輕打着節拍。

他的胸襟半開,下面蓋着一張絨毯,仗着燒着地龍練習了些道家養生的手法,也不怕冷。

李凝兒一雙妙目好像會說話,盈盈似水,脈脈含情。

突然門被推開,李芸娘款款進來,笑道:“大郎,外面來了殷慕鴻先生,說是有要事要見大郎。”

楊霖已經清醒不少,一掀毯子道:“叫人來伺候我洗漱吧。”

一刻鐘之後,收拾完的楊霖來到客堂,一邊喝着粥一邊問道:“難得今日陛下不早朝,什麼事一大早趕來?”

殷慕鴻心中暗道,陛下隔三差五就不早朝,有什麼難得的,嘴上卻笑道:“少宰,今日太學院數十位學生,聯名懇請少宰到太學講課。”

楊霖差點把粥噴出來,咳嗦一聲道:“啥?讓我講學?”

“沒錯,這些都是少宰的傾慕者,仰慕少宰的學識品性,翹首期盼之心,讓人難以推辭。”

楊霖低着頭想了想,自己花了重金,買了無數酸文人給自己寫詩唱讚歌,沒想到真的有了成效。

這羣水軍可比後世的有良心多了,水軍多了帶來真愛粉,看來是亙古不變的路數啊。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能辜負了大家的一片殷切之心,反正今日無事,便去一趟太學好了。”

太學,從漢代開始便已經出現,歷代都是最高學府。

宋初僅設國子監,學生名額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

宋仁宗慶曆四年,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始以東京開封錫慶院興辦大學,招收內捨生兩百人,採用胡瑗的湖學法制訂“太學令”。

宋神宗趙頊時,擴建太學,增加學生名額達兩千四百人,設八十齋,並重訂太學條制,推行三舍法。

到了宋徽宗趙佶,興建辟雍作爲外學,太學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時宰相蔡京一力廢除科舉,人材皆由學校選拔,太學在如今正式達到極盛時期。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未來的廟堂上,做官的都是這羣人。蔡京的改革,也讓太學內涌入大量的平民子弟,這些人家中沒有固定先生,多是私塾出身,大多都是楊霖的擁躉。

太學門前,兩派學生橫眉冷對,互不相讓。

其中一些是老太學的學子,他們親身經歷過楊霖兇殘的時期,新狀元騎毆陳朝老是太學生永遠的痛。

另外一些,則是新晉的太學生,他們在汴梁之外就是天天聽楊霖的讚歌。

更有甚者,他們的啓蒙先生,很多都是收錢辦事的主。

殷慕鴻拿到經費之後,左思右想,只有私塾先生缺錢而且窮酸,會寫詩難夸人,所以大力招募這些人,利用萬歲營的流動性,發展了很多教書先生作爲宣傳工具。

這些人教出來的學生,天生就對楊少宰抱着幾分親近之意。

新入學的士字,竟然要請楊霖那廝來太學講課,對老學子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一羣人堵在門口抗議,要給楊霖一個下馬威,將他攔在門外。

另一派針鋒相對,當即組織起來要保護少宰。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不一會幾百人衣着大紅袍子,縱馬而來。

衆人到了太學門前,紛紛下馬,簇擁着身後的楊霖出來,來到太學門前。

萬歲營人馬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有人命,以前就是羣亡命之徒,訓練之後氣勢更甚。

放在一羣江洋大盜面前,都要嚇得他們瑟瑟發抖,何況是一羣讀書的士子。

至於楊霖,則是峨冠博帶,一襲文士打扮,邁步過來。

這一行人剛一出現,老太學們氣勢就爲之一奪,雖然還是憎惡楊霖,但是敢出來挑頭的卻一個也無。

另一邊的太學子,則臉色發紅,神情激動,圍在楊霖身邊,緊緊跟隨。

楊霖笑着進到太學內,一階階走上山門,半山腰是一個大的廣場,中心立着孔夫子的雕像。

在白玉石的雕像旁,已經搭好了臺子,衆人簇擁着楊霖上臺。

“諸位都是太學子,未來要到廟堂上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我不過是先行一步。今日我們暫且不談治國之道,先說說做人二字。”

底下十分安靜,就連不喜歡他的,也都想聽聽狀元公有什麼高見。

楊霖看了一眼底下士子們,這些人就代表了大宋的未來,是將來的頂樑柱。

若是能從他們開始,革除一些士大夫的糟粕思想,等到他們作爲新鮮血液,注入到文官隊伍時候,或許能改變大宋死氣沉沉而且腐朽不堪的官僚現狀。

想到此處,楊霖搜腸刮肚,說出一番肺腑之言:

“我淺陋揣摩,人爲萬物之靈,而人初將,其時懵懵未開。故善惡無辨,皆生存爲先。此爲心之體,亦爲人之本。

心是何物?用孟子四端爲要,即是非之心、羞惡之心、惻隱之心、辭讓之心皆爲良知。

聖人說格物致知,便是希望後世人致本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而無人慾之雜。知而不行,爲不知。知而行止,爲不知。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知行並無先後之分,而我本人更崇尚行。

古來士人治國平天下之夙願,亦爲無上榮光。爲衆生善,可爲大成。

但能力小爲小善,能力大則爲大善爲良知,不是非得強求自己爲大善。”

底下衆人,被這一番新奇而且蘊含哲理的說教,講的似懂非懂,若有所悟。

楊霖乾脆在鋪着蒲團的臺上席地而坐,指着下面說道:“今日探討做人與學問,在場不論官職,我們平輩相稱,儘管上臺一敘或者發問。”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五章 我和姦臣共飲宴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五章 我和姦臣共飲宴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