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

呂望不甚相信,畢竟賊人就伏在他們頭頂的樹上,硬說是沒有關係,忒也叫人起疑。

若是陸謙在,多半就不管了,但是呂望素來小心,非得尋根究底不行。

楊霖心中一動,暗想這戶人家怎麼看都不像是賊人,便開口道:“算了,回去要緊。”

這時候,帳篷掀開,露出一個眉眼如月的小腦袋來,梳着雙丫髻,一看就知道是小丫鬟。

“吳伯,夫人問出了什麼事?”

“此間有賊人,埋伏在此,要行刺這位將軍,被他們所殺。如今懷疑到我們頭上了...這不是苦也?”

這吳伯看上去是跟夫人彙報,實則帶着一些埋怨,也難怪他們是文官家眷,當然不想被武人喝問。

這時候,簾子掀開,走出一個人影來。

這婦人穿一襲水藍色的衣裳,那衣衫是大袖對襟的紗羅衫,小蠻腰低束襦裙,頭髮盤成墮馬髻,上邊一枝金步搖的釵子猶自閃動。

一張俏臉,明眸皓齒,容色端麗,笑若春風拂面,雙眸盈盈一轉間,便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楊霖偷偷看了幾眼,心道這就是一代才女啊,果然蕙質才能蘭心,長的要是醜了,絕難寫出那些美妙的詞來。

“原來是楊少宰,妾身趙李氏,見過少宰。”

楊霖心中大感有面子,問道:“剛聽他們說是趙明誠家眷,想必面前就是名動汴梁的易安居士。久聞居士秉姿容,擅文采,能書會畫,爲當世才女。今日一見,果然是神清骨秀,有林下風度。”

李清照長期生活在汴梁,自然是見過幾次這個大名人的,畢竟楊霖出風頭的場合着實不少。若不是楊霖和蔡京合力,在汴梁城攪風攪雨,她的婆家、孃家都還在汴梁。

李清照的父親,是韓琦門下,就是那個被楊霖揪下相位的國公爺。他爹李恪非不光是韓琦門下,還是蘇軾提拔的,成分可以說相當不好,早早就被打入元祐黨籍。她公公趙挺之官倒是挺大,被巔峰蔡京按住一頓亂捶,直接從吏部尚書,貶爲青州知州,可謂連降八級。

楊霖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李清照心裡,屬實沒有什麼好印象。

不過被楊少宰這等身份的人一頓猛誇,李清照難免有些得意,盈盈萬福:“少宰過譽了,今日這事,我們也是出城踏青,未曾想遭此蟊賊。”

楊霖馬上揮手,道:“既然是易安居士,肯定是與此事無關的,不過此地兇險萬分,我們剛剛查出一樁邪教殺人案,你們還是早早離開爲好。”

李清照點了點頭,開始指揮手下僕人們收拾行裝,跟在楊霖親衛身後,起身回府。

馬車內,小丫鬟瞪着眼,道:“夫人,這就是楊少宰啊?”

李清照不知道在想什麼,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道:“就是他,好像沒有想象中那麼壞。”

她敲了敲車子,吳伯湊了過來,李清照掀開簾子道:“既然是楊少宰救了我們,不能失了禮數,回府之後準備一些禮物,派人送了去。”

吳伯猶疑道:“夫人,這位位高權重,未必能送進去的...”

李清照大感沒有面子,在車內掐着腰,雙頰染紅,慍道:“不送怎麼知道,人家剛纔明明很客氣,少要以己度人了。”

吳伯赧然一笑,道:“老僕回去就派人去送。”

到了長安城郊,楊霖不忘回頭道別,寒暄客氣幾句便離開了。

回到小院,楊霖疊起手裡的地圖,道:“賊人既然沒有逃遠,定是隱匿在林中,派人調都尉府的人來,我要肅清這股彌勒邪教。”

呂望抱拳稱是,轉身離開之後,楊霖嘆了口氣,默唸道:“開民之智,迫在眉睫啊。可惜蔡京不在,不然咱倆再聯手,做一樁驚天偉業可好。遍尋朝中英,無人比蔡京...”

這個想法也就是想一想,把蔡京那個老東西請回汴梁,指不定生出多少事來,那可是一顆定時炸彈。

楊霖長吁短嘆地時候,外面朱老頭進來,道:“少宰,剛纔那位趙夫人,送來一份謝禮。”

“哦?易安居士的禮物,豈不是可以傳家,留給後人又是一樁了不起的文物。”

朱老頭笑的有些忘形,道:“少宰,這個只怕是不行,您看看送來的是啥。”

楊霖一看,表情糗糗地,這李清照派人送來了幾份點心,真是太不文雅了。

隨手嚐了一塊,倒是甜而不膩,入口即化。

“汴梁風味,已經有日子嘗不到了,弟兄們也分幾塊吃了吧。”楊霖大方地說道。

朱老頭提着籃子,歡呼一聲走了出去,楊霖啞然失笑,突然想了起來。

這李清照夫婦,只怕過得比較拮据,這小夫妻倆都比較文藝,喜歡金石古玩。

非但是立下了“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遇有名人書畫,三代奇器,更不惜“脫衣市易”。然而,貧窮限制了他們的興致,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求售,索錢二十萬文。他們留在家中玩賞了兩夜,愛不釋手。但是,計無所出,只好戀戀不捨地歸還了人家。爲此,“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現在被黨爭打擊的,家中都是失勢官員,就更加拮据了。也難怪送禮,都要送點心了,楊霖不禁輕輕一笑。

當初和蔡京聯手,要打壓異己,一舉掃滅舊黨,推出一份元祐奸黨碑。攛弄着趙佶詔禁元祐黨人子弟居京;辛巳,詔:“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爲婚姻。”

這一對小夫妻,就是那時候被趕出來的,算是被自己無意中打壓到的。畢竟當時蔡京、楊霖、韓琦、曾布、樑師成這些神仙打架,在彤廷廟堂上,興風作浪,底下的事哪裡照顧得到。

孫悟空大鬧天宮,打翻了煉丹爐,卻到了五百年後才知道造出一座火焰山,禍害了當地百姓五百多年。

楊霖隨口招呼幾個親衛進來,道:“死的幾個書生,不光要兵馬護送屍骨,運回故鄉厚葬,在金雞峽爲他們設個墓碑,我要親自...找易安居士給他們題詞。另外去尋摸幾件名家真跡,送到趙明誠府上,算是回禮。”

親衛領命而去,楊霖有些疲累,坐到椅子上。

幾個小羌女,眉眼盈盈,十分乖巧,在一旁烹茶伺候,捏腰捶腿。

跟着眼前這個男主人,可比在部落內好多了,穿的是柔順精巧的衣服,戴的是比族長夫人都沒有的首飾。

更重要的是,他還年少,足以託付一生。就是浮浪了一些,喜歡扮成牧羊人,讓姐妹七個拌小羊,光着屁股在地上爬來爬去,怪難爲情的。

楊霖卻沒有心思和這些女孩廝混,一邊抿茶一邊愁眉緊鎖。

雲內生了瘟疫的消息已經傳開,弄得人心惶惶,本來就有許多書生打了退堂鼓,這一次出事又勸退了不少的人。

自己的這一舉措,是有深遠意義的,最好是不要半途而廢。

疫情的傳播,常常使人陷入恐慌,在相鄰的地方的百姓,甚至比疫區內的還怕。百姓們口耳相傳,難免會誇大事實,實際上許叔微帶人,已經基本控制了疫情的傳播。

這次的瘟疫,純屬是死人屍體浸泡大水導致的,是女真人的傑作。

雲內的這個秋天,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多事之秋,希望不要再出其他差池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獻給書友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三百九十三章 癡肥無能楊鹽王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致書友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
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獻給書友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三百九十三章 癡肥無能楊鹽王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致書友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