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

崔洪旭押送着一車物資,從天津港來到白嶼河。

如今的天氣,若是汴梁的人來,估計要穿着棉衣還直呼受不了。

但是對於高麗人來說,這已經算是暖和的了,崔洪旭一年前還是高麗十三門閥之一,宰相崔弘嗣的兒子。

如今的高麗,門閥制度正在被動搖,朝鮮國公楊楊資謙大刀闊斧整改高麗,已經觸動到了門閥的利益。

但是他背靠大宋,自己手裡也有強大的實力,一時間沒有人敢造他的反。

囚禁皇帝,排除異己,控制兵權,楊資謙不光把姓改了,也深的楊霖掌權的箇中三味。

往日裡的宰相公子,舉着手哈了口氣,開始卸貨。

他身材頗爲魁梧,穿着一件破的宋軍薄薄的赤色軍袍,也不知道是哪個發了新軍裝的宋兵給他的,一副精幹強悍的模樣。

高麗的民夫,解了幽燕燃眉之急,長城兵團的將士,對他們也着實不錯。

崔洪旭彎腰,將一捆冰冷的甲冑搬了下來,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嘴裡罵了一句楊資謙。

遠處過來一隊前來接應的宋軍,笑着問道:“崔大個子,你又在這罵罵咧咧,不怕吃鞭子了?”

高麗的監工,是楊資謙派來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折磨這些以往的門閥子弟。

反倒是宋軍,和他們關係還不錯,因爲只有門閥子弟,才懂漢語。

崔洪旭笑道:“那我哪敢,我這不是咒罵這鬼天氣麼。黃龍府的女真韃子,簡直就不是人,我聽人說,他們趴在雪裡能待三天。”

說起韃子,在場的人臉上都蒙了一層陰影,如今也就靠着堡寨和韃子周旋。

真到了外面野戰,往往連槍桿都握不住,但是韃子卻不怎麼受影響。

不光是人,就連他們的戰馬,也比宋軍的耐寒。

難怪朝廷三令五申,雪化之前不許北進一步,原來真是深謀遠慮。

這北方的嚴寒,足抵百萬大軍,又稱寒將軍。楊霖當初就是因爲這可怖的寒冷,才下令大軍不許在雪化之前北進。

女真韃子,在老巢獵熊的時候,可以趴在雪裡七天。

而這些戰士,經歷的最冷的冬天,也不過是零下十幾度,怎麼和韃子在冬日血拼。

崔洪旭卸完了貨物,推着車子回到高麗民夫的營地,幾個高麗監工面色不善地上前。

“姓崔的,你跟宋兵說的什麼?”其中一個監工趾高氣昂地問道。

崔洪旭冷聲道:“問候了幾句,沒說什麼。”

啪的一聲,一鞭子抽到了他的身上,這一下在普通人身上,估計皮開肉綻了。

但是崔洪旭這身子忒也壯實,瞪了他們一眼,便轉身往民夫中走去。

“你以爲你還是宰相的兒子麼?你爹已經被砍了頭了!”身後的高麗監工大聲喊道。

崔洪旭眼中一紅,沒有說話,頓了一下繼續往前走。

一羣高麗民夫,等到監工走了,才圍了上來。

一個年紀大的民夫,給他盛了一碗粥,兩個炊餅,湊上前道:“崔公子,漢人有句話,叫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現在楊家勢大,保住小命要緊吶,你就服軟說句好話,豈不勝似天天挨鞭子?”

崔洪旭一邊喝着粥,一邊道:“我也想,做不來啊。哈哈,老李,你這一把年紀了,怎麼也來做了民夫?”

“嘿嘿,我這是託人遞了錢,才能來的。來這裡做民夫,幹活不累,吃得好喝的好,每隔三天還有口酒喝,發的月錢也不算少。我準備給二兒子賺點錢,娶一房媳婦。”

“在我們高麗,難道賣這些力氣,賺不到錢麼?”崔洪旭不解地問道。

“高麗?”周圍的高麗民夫一起鬨笑起來,一個瘦瘦的漢子,收起了笑臉,有些無奈地說道:“崔公子你出身高門,怎麼知道下面這些苦哈哈的命,在高麗,就是累死,也賺不到這些錢。”

崔洪旭還是不信,周圍的民夫紛紛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在高麗普通的小民,活的毫無尊嚴。

門閥與百姓,是兩個世界的人,彼此間互相很難理解。

崔洪旭慢慢地瞭解到高麗民生疾苦,在這羣民夫中,他也是個特殊的存在。

高麗百姓有個特點,就是他們雖然被門閥欺壓的厲害,但是骨子裡認爲門閥確實是高他們一等的。

那種發自骨髓的自卑,讓他們對於落難的崔洪旭,不但沒有刁難,甚至有些格外的照顧和尊敬。

而崔洪旭,也和普通的高麗門閥公子不一樣,他並沒有因爲跌落雲端,生活條件上的天差地別,而自暴自棄。

“沒想到,我高麗百姓,如此水深火熱!來到異國做民夫,我本以爲是朝廷強加的,用來討好宋人的手段,沒想到這名額竟然如此搶手!”

崔洪旭握着炊餅,目光深邃,這簡單的乾糧和米粥,在自己同胞們的眼裡,就跟山珍海味一般。

“高麗百姓太苦了...”

一個念頭在他心底悄然滋生,若是能推翻門閥,建立一個和大宋一樣的國家,讓高麗百姓也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這纔不枉來天地間走一回!

幾乎是從這一天起,崔洪旭不再整日罵罵咧咧,而是深入到民夫當中,和他們打成一片。

高麗民間的疾苦和困頓,他都打探的一清二楚,越是如此,就越是心痛。

門閥中或許百十年,也未見得出一個這樣的人,但是他是真的熱愛高麗。

他也會幫助一些民夫,這廝身高體壯,又和宋軍關係好,還精通漢語。

尤其是後面兩項,讓他能夠在很多時候,幫民夫們的大忙。

比如說監工施虐太狠,或者剋扣糧食,他都會挺身而出,即使被打的傷痕累累,也要和宋軍反應。

宋人往往會訓斥一番監工,甚至拳腳相加。整個北部戰線,十分依仗這些民夫,宋人對他們也着實跳不出毛病來。

每晚的夜校,授課時間,大大提高了將士的素質。

久而久之,崔洪旭在民夫中,威望越來越高。

他還辦起了漢語教學班,巨大的人格魅力,讓他身邊,很快團結起一批人來,這些人對他忠心耿耿,如同信仰一般。

---

開封,汴梁城。

昭德坊內,楊霖的書齋裡,高柄和劉仲武在抱怨河北的民夫太少。

廢除徭役的結果,就是僱傭百姓,需要花費大量錢財。

若是災年,以工代賑還好說,現在的預算就有些難以招募人手。

楊霖有些心煩,這運輸問題,從開戰到現在,就是個老大難問題。

自己已經想了很多辦法了,甚至從高麗弄來十萬民夫,還是天天嚷嚷。

高柄湊上前來,笑道:“少宰,能不能讓高麗那邊,在來一些...”

楊霖自己都有些猶豫,心虛地說道:“還能湊得起麼?”

“只要想湊,哪會湊不出來。”

楊霖狐疑地說道:“如今是春種的時節,高麗又是民耕國家,若是強行抽調民夫,來年可就崩了。”

“總好過咱們北部戰局崩了吧?”劉仲武說了這麼一句。

楊霖轉了轉眼珠,拍板道:“好吧,給楊資謙說一聲,再來十萬!”

“加封他楊資謙爲朝鮮郡王,和高麗郡王王楷一個級別,然後把他的幾個兒子,全都封一遍,上國公、伯爵,反正是高麗的爵位,往死裡封!還有他沒出嫁的女兒,讓咱們官家收爲義女,封爲帝姬!”

楊霖深諳如何駕馭這些番邦的佞臣,從交趾的張伯玉,到高麗的楊資謙,還有以前契丹的蕭奉先。

這些人用好了,可抵十萬雄兵...

‘沒有人比我更懂奸臣’...

楊霖在心裡想到。

---

黔中,從隋末開始的穩定,被方七佛的大軍攪得稀碎。

翻過了關嶺,方七佛手下的兵馬諸漸集結,一個個寨子橫掃過去。

因爲他們只殺土司一族,只要土民不反抗,便不會下手的做法,讓很多土民成爲帶路黨。

因爲楊霖在下達的公文中,稱呼各部落的羈縻官爲土司,這個叫法也漸漸流傳開來,黔中是部族最多的地方之一。

當地的漢人,成爲無比合格的帶路黨,過去這麼多年,中原朝廷終於想起他們來了。

兩千餘人的純騎軍隊伍,隊列拉得很長,旗號遮天蔽日。以都爲建制,次第發進。在他們身後那一系列險峻軍寨,在視線中漸漸遠去。

方七佛剛剛打下清州,麾下兵馬刀刃血跡未乾,就往炬州殺去。

而西北方向,還能隱隱聽見蒼涼號角之聲。就算是最小的寨子,只要不肯投降,也得把首領滅族。

過了炬州,順着河谷北上,可以直接殺到遵義!

播州的楊惟聰還在舉棋不定,他若是能降最好,不然就只能先滅播州,再打思州。

反正這一次,必須一舉清除所有隱患,改土歸流勢在必行。

黔中這些坐井觀天的土司,萬萬沒有想到,宋軍竟然集結了一支比他們還擅長山地戰的十萬大軍,勢如破竹殺進黔中。

從軍備、盔甲、武器、陣法和操練、軍紀...不管從哪一方面看,眼前的敵人和自己都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方七佛的這些兵馬,隨着他先征戰大理,再攻略吐蕃,最後收伏交趾,可謂是身經百戰。

而且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是山地,或是叢林。

這些土司們,充其量是幾百人的爭鬥,戰陣經驗嚴重不足。在這種大型戰爭怪物面前,根本無法抵抗。

“羅甸王之支屬有普貴者,北據矩州,宋太祖初納款,土人訛矩爲貴,太祖因就其所稱者爲貴州之長,貴州之名於是起矣。”

宋朝初年,居住在今貴陽一帶的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北宋朝廷。

普貴操着一口南方話向趙匡胤報告自己來自矩州,因土語“矩”、“貴”同音,皇帝沒聽明白,便在《賜普貴敕》中寫下了:“予以義正邦,華夏、蠻貊罔不率服,惟爾貴州,遠在要荒……”的話,貴州這個名稱由此不斷見於文獻,最後變成了後世省的稱謂。

如今此地份屬川蜀大行省,普貴歸附之前,宋王朝的軍隊已經深入到過播州.在那裡打了勝仗。

一些將領還曾建議藉助當時的得勝局勢,對矩州用兵,以懲治其不朝貢之罪。只是由於趙匡胤一心想以“文德”收買人心,不願使用武力征服手段,才避免了爆發戰事。

這些地方實在是太偏遠了,而且道路難行,一心要北伐幽燕的趙匡胤,並沒打算在此多用兵力。

這一耽擱,他哪裡想到,他的弟弟和後來的趙宋皇帝,沒有一個騰出手來,收拾一下西南江山的。

炬州有這樣的歷史,足見它是貴州的中心地帶了,與它相鄰的遵義軍,更是播州楊氏的老本營。

與這些土司不一樣,播州楊氏實力不俗,麾下兵馬善戰。

唐時南詔崛起,時常入侵大唐,播州多次淪陷於南詔。

大唐僖宗乾符三年,太原陽曲縣人楊端率軍擊敗佔據播州的南詔,自立爲主,成爲一個世襲刺史的家族政權。

太祖乾德三年,楊實獻其地歸附宋朝,宋朝在其地分別置播州和遵義軍,仍以楊氏爲其首領。

這幾百年的時間,楊氏一直佔據播州,統治深入人心,而且勸課農桑,發展經濟,整訓軍隊。

因爲當地的土民十分兇悍,稍加訓練,就是一支精兵,所以楊氏的武裝不容小覷。

朝廷的人早就進了播州,希望能爭取到這個地頭蛇,但是播州楊惟聰也不是個善茬。

他的野心不小,並不希望成爲哪一方的走狗,他想的是取代田氏,成爲唯一的霸主,徹底控制這一塊地方。

眼下宋軍已經殺到了炬州,留給楊惟聰的時間不多了,若是他還不能做出決定,方七佛不會因此停留哪怕片刻。

已經殺紅了眼的宋軍,勢必會進攻播州,到時候將播州楊氏作爲最大的一隻雞,殺了用來警示黔中的土司。

炬州,在一片驚慌中,迎來了宋軍大隊人馬。

號角嗚咽之聲響動,來不及逃走的炬州兵馬,往身後看去。

一支大宋軍馬,沉默的出現在天際線上,紅色盔纓,獵獵舞動。

這支軍馬當先軍將,身披盔甲,在馬背上直起腰來,手中馬槊,毅然前指。

天際線上,紅色盔纓跳動。這支軍馬,就向着正在逃命的炬州兵,發起了衝鋒。

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
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