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

汴梁城郊,一處小船飄蕩,上面有一個青衣船伕,耐心地等待着案上的乘客。

放眼瞧去,此人身高七尺有餘,鐵塔般的身軀上,穿着一身黑衣,整個人散發着一股強壯、剽悍的氣質。尤其是兩個拳頭,就像是兩個鐵錘一般。

老船伕心裡暗道,好一條壯漢,要是被這拳頭捶一下,估計老胳膊老腿的,肯定是活不成啦。

這漢子朝着一個黑矮錦衣胖子抱拳,低聲道:“宋太尉如此相助,教武松如何報答?”

宋江是樞密使,雖然還沒有受封太尉,但是大宋的人都習慣這麼叫樞密使,給人戴個高帽。

宋江笑呵呵地說道:“這般說話就太生分了,相逢何必曾相識,你是解珍解寶的兄弟,就是我宋江的弟兄。”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了看四周,把手擋在嘴邊道:“不過到了南邊,莫要再用武松這個名字,勿提往事,好生在水師搏個功名回來。男兒一生,不就是要建功立業、報效朝廷嘛?”

武松重重地抱拳,轉身上船,宋江一直看到船沒影了才離開。

到了船上,武松果然倚在船艙一邊,半句閒話也不肯多說。

沒想到這番還能脫得牢獄,撿回性命,又有宋太尉如此義氣,將來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報此大恩。

划槳的老船伕看了一眼這個大漢,笑着問道:“後生,剛纔送你的品階不低吧,俺瞧着像是個大官。”

武松輕笑一聲,道:“族中一個哥哥,不是什麼大官。”

老船伕心中哂笑,當俺是個棒槌,俺可是汴京的人。這些鄉巴佬自以爲是,那黒廝一口山東口音,身上雖是便服,卻穿着紫金官靴。整個汴梁,也就樞密使宋江了。

一個汴梁的老船伕,心中也是有着十分的驕傲的,足見汴梁此時的地位。

地方衰敝百年,全國奉養一城,絕非朝廷一紙新政,可以輕鬆扭轉過來的。

地方官吏稂莠不齊,似蔡虎子這等虐民官員,竟至於激起義士當街刺殺,可見官民之間矛盾之深。

一輛馬車,行駛在御街前,周圍親衛守備森嚴。楊霖在馬車內,眉頭緊蹙,剛剛在明堂,白時中的問題很尖銳,大宋這麼大朝廷的意思地方官員如何能領會得到。

等到傳到他們那裡,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的轉述,這其中的人,難免都帶着點自己的私心和偏見。

真的到了邊陲之地,深山之中,還是朝廷本來的意思麼?

大宋倒是有邸報,也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售賣的牟利商人。官員們爲求省事,都樂於花些錢去購買。但是這東西到了趙佶一朝,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楊霖擰眉沉思,到底該如何才能讓這個東西,發揮最大的功效。

回到昭德坊,內院的蓉娘給他除去朝服,換上一身輕便燕服,朝牀上努了努嘴。

楊霖好奇地一看,只見徐今兒兩個姐妹,還臥在衾內,裹着一幅杏子紅綾被,安穩合目而睡。

一幅緋色的綢被只是齊胸蓋着,襯着一彎雪白的手臂撂在被外,正在旁邊繡一個女紅的徐賽月臉一紅,上前給她蓋上。

“有了身孕睡覺還這般不老實。”說完楊霖自己起身,給她們掖了掖被角。這姐妹兩個,竟然同時懷孕了,楊霖不禁倍感驕傲。前些日子折浣香也有了身孕,今年自己也是多子多女。

屋內的丫鬟們眼都紅了,要是被大郎這般愛護的是自己就好了,都怪肚子不爭氣啊。

楊霖見屋內氣氛突然有些變化,笑着道:“都看什麼,本老爺一箭雙鵰,足見身強體壯。你們盡是貼身丫鬟近水樓臺,哪一個沒有受寵過,到現在都沒點動靜,真不爭氣!”

楊霖說完,滿屋子十幾個丫鬟,全都齊刷刷地羞愧地低頭。

徐賽月掩着嘴,笑道:“大郎,我叔父來了。”

劉蓉娘端來一杯熱茶,楊霖輕輕抿了一口,問道:“徐知常?怎麼這才說,來了多久了?”

邊說就要起身,帶着徐賽月來到花廳,只見徐知常正盯着一副墨寶,看得入迷。

“這是蔡相的手書,若是喜歡,走的時候拿着就是。”

徐知常這才聽到有腳步聲,楊霖和自己的侄女已經到了跟前,聽說兩個堂妹一塊有了身孕,徐知常心中也頗爲高興。

“這如何使得,少宰,在朝堂說的邸報的事,下官回去之後,在禮部查了一下,確實已經荒廢許久了。”

楊霖心裡暗罵,這鳥大宋,有用的東西全都搞壞,養着最多的文官,卻什麼活也不肯幹。無數的閒散官員,每天在汴梁的青樓裡吟詩作對,醉生夢死,還以爲是真的沒活幹。原來有活也沒人幹,以前還真是養了一羣廢物。

“朝廷政令不同,如何能夠推廣新政,依我看乾脆在禮部,專門成立一個衙署,負責邸報的謄抄和傳播。一十三省,都要有專門的驛卒,負責傳遞邸報。朝廷政令一出,最遲要一個月內,到達所有邊陲!”

徐知常暗暗掐算,問道:“這個衙署,既然在禮部,不知道要設幾個官吏,是和品階?”

“你去找吏部的人商量,不宜過高,也不能太低,就從每年太學選拔的進士中挑選就是。至於衙署的名字,就叫通政司好了。以後朝廷的所有早朝內容,都得記錄下來,選重要的不忿謄抄印刷,然後發送各地。

讓地方官吏,也能通過邸報參與到早朝來,別以爲山高皇帝遠,這大宋哪裡都是天子腳下。”

徐知常記得十分條理,頻頻點頭,前者開設的驛站,又有了新的用處。如此一來,確實有利於新政的實施。

楊霖怕他不能完全領會自己的意思,又補充道:“這次不是走形式,每個月就要集中發一次,地方上的政績和意見也要寫成奏章,由驛卒順路帶回。既然要做,就落到實處,萬事以新政爲先。”

徐知常抱拳道:“少宰放心,我們禮部勢必鞠躬盡瘁,爲少宰做好這個通政司。”

楊霖點了點頭,徐知常微微作揖,和侄女說了幾句話,便告辭離開。

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
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