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家財萬貫

“吾兒可吃飽了?”

張秦氏關切地問道,言語裡的慈母意味十足。但她越是這樣,張正書就越是愧疚。說真的,他佔去了這個軀體,卻不想認這個軀體的父母,已經很對不住他們了。張秦氏這般,讓張正書的愧疚更甚。

“嗯,吃飽了……”張正書隨口應道,這幅病秧子一樣的身體,也吃不下太多的東西。也許等他的人物等級提上去之後,會吃多點吧?

“孃親聽說,你還忘不掉那個李行首?”張秦氏笑道,“我也不曾見到她長甚麼模樣,但吾兒看上的,應當是個大美人。”

張正書有些無語,李行首怎麼樣,他並不是很感興趣。但是,他又不能露出馬腳來。“李行首確實挺美的……”這也不算什麼恭維的話,能做上花魁之人,豈能不美?但張正書敏銳地察覺到張秦氏眼神中閃過的失落,又添了一句:“差不多能趕上娘了……”

不知爲何,張正書這個“娘”字說出口,好似天生一樣順溜。也許是出於愧疚,這一聲“娘”,倒也不算叫得很爲難。

果然,女人都需要誇讚的,張秦氏聽了這句話,笑逐顏開地說道:“傻兒,孃親都老了,便是年輕時,容貌也是及不上青樓行首的。不過啊,吾兒若是能擄獲那李行首的芳心,給她贖身,納作妾侍也是極好的。孃親知道,能做上行首的,都是極爲聰慧的女子。琴棋書畫,經書典籍,焚香品茗,插花掛畫,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如此女子,除卻出身,也是良配了。與那些大家閨秀相比,也不遑多讓的。”

張正書點了點頭,沒有答話。

其實,很多美妓是編入樂籍的,也就是所謂的官妓。官妓大體上是由各級官府直接,或者間接管理,素質一般來說較高。而那些沒有被官府承認的,沒有編入樂籍而以賣笑爲生的私妓,素質也普遍較低。而李行首,則屬於私妓,主要向文人、商賈、百姓等各階層人士提供歌舞服務的。不同的是,李行首被“和樂樓”當做花魁來培養,自然是與一般的私妓是不同的。

在這些美妓的客人中,很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吏、士大夫,文情也不錯的,文學素養也比較高。這些人首先看重這些美妓的文化修養。如果是善於詩詞、言談詼諧、思維敏捷的市妓,那就會很受歡迎了,要是相貌出衆,那妥妥的就是行首了。

而狎妓,在宋代士大夫和文人的眼中就是社交的一部分,所以美妓要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必須要做到能夠吟詩作答,記誦詩文,達到“色藝雙絕”的高度。而在宋代市美妓中,往往不乏才妓。顯然,李行首的其中曉楚。

但注意,李行首是“歌伎”,只賣藝不賣身的,就相當於後世的歌唱演員。可是,歌伎也是美妓啊,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名氣再高,又有何用?所以,很多私妓,都要用最青春的年華攢錢,爲自己贖身的。

如果想爲官妓贖身很難,要碰到一個有權力的士大夫把她當做知音,纔有可能脫離苦海。如果李行首是官妓,說不定真的被那章衙內得手了。年少多金,還是當朝宰相之孫,爲她贖身是沒問題的。但是很可惜,李行首並非官妓,她是私妓,賣身契在“和樂樓”,並不需要章衙內的衙內身份來幫忙贖身。所以,李行首對衙內也好,富家子也好,甚至平頭百姓也好,幾乎都是一視同仁的。這也是張秦氏的底氣所在,要是論權力,“大桶張家”毫無優勢可言。可是論財力,汴梁城內外,能比得上“大桶張家”的,還真的沒多少個。

“吾兒可是意動了?”

張秦氏有些欣喜地問道,不管娶妻還是納妾,還不是要傳宗接代的麼?不管是正妻所出,還是妾侍所出,一樣都是繼承香火的啊!

張正書含糊地說道:“再說罷,人家李行首,都不知道願不願意呢……”

這是真話,你有錢給人家贖身,人家也可能不領情的,便是那“和樂樓”的老鴇,也不會放人。要知道,這老鴇爲了培養一個花魁,可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了,花費的時間都夠嗆。不狠狠撈一筆,怎麼對得起耗費的時間?再一個,宋朝的《天聖令》也規定了,不管是奴隸還是樂籍女子,只要給主人服務滿十年,就自動獲得自由身。而只要樂籍女子只要拿出贖身的錢來,隨時都可以贖身,老鴇還不得不放人。因爲一旦鬧到官府,這個不放人的老鴇不僅要賠上一筆鉅款,還要坐牢。當然了,別人爲樂籍女子贖身,樂籍女子不領情拒絕,也是可以的。

“吾兒定能擄獲那李行首芳心的,爲娘打聽過了,那李行首的贖身金額,不過千萬錢。這錢,我們張家還是出得起的。”張秦氏笑道,好像千萬錢不過是一樁小事罷了。

但張正書卻有點舌撟不下,這可是千萬錢啊,差不多是一萬三千多貫錢了啊!

人家常說,家財萬貫的,那是形容一個人有錢。比萬貫還多三千貫,這是什麼概念?

要是拿後世的錢來計算,一文錢等於兩塊錢的購買力,一千萬錢就是兩千萬塊了。聽張秦氏的口氣,拿這個錢出來,張家也不會傷筋動骨的。額滴個乖乖,不得不說,這“大桶張家”還真的是非常有錢!

“有錢就好了,就怕你沒錢!”

張正書開始YY了起來,這要促進資本的發展,沒有資本怎麼行?

張秦氏估計也不會想到,她還在和張正書談論娶妻納妾的事呢,張正書的思緒早就離題千萬裡了。

“軒奴,在想什麼呢?莫非是在想李行首了?”

張秦氏說不傷心那是假的,做孃親的,居然還不及一個青樓女子能讓人記掛。

張正書回過神來,然後站直了身子,說道:“時候不早了,我要去沐浴休憩了,你也早點休憩罷!”

看着張正書頭也不回地走掉,張秦氏也是有點發愣,良久才苦笑道:“這個傻兒……”

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四百四十章:一夢千年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一百七十四章: 妙人一個第四百零八章:成王敗寇第一百五十一章:謀萬世者第五百五十六章:誰打擊誰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兩百三十一章:驚爲天人第兩百零七章:有賞解題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兩百五十七章:品牌效應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兩百八十三章:高樓設想第兩百零一章:秋水爲神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五百五十章:冬天攻城乃大忌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九百零五章:不捨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五百五十九章:細思極恐第八百三十五章:權衡第兩百二十七章:無力吐槽第七百一十一章:讀書讀傻了第八百章:聯手打壓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四百一十三章:被圍了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四百三十章:是來看戲的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九百五十九章:拒旨不接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五百二十三章:緊張了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五百八十八章:爭功勞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第五百一十三章:身不由己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一百八十二章: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兩百二十七章:無力吐槽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五百九十八章:最難的事第九百六十五章: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四百三十一章:尺度很大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兩百二十五章:經驗飛漲第兩百二十五章:經驗飛漲第九百七十八章:互相試探?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四百五十四章:不按常理出牌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八百一十九章:不敢賭第一百二十章:民貴第九百二十八章:嚴正交涉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四百零九章:文武並行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九百四十九章:他山之石第八百二十九章:看不順眼
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四百四十章:一夢千年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一百七十四章: 妙人一個第四百零八章:成王敗寇第一百五十一章:謀萬世者第五百五十六章:誰打擊誰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兩百三十一章:驚爲天人第兩百零七章:有賞解題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兩百五十七章:品牌效應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兩百八十三章:高樓設想第兩百零一章:秋水爲神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六百九十九章:坐立不安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五百五十章:冬天攻城乃大忌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九百零五章:不捨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五百五十九章:細思極恐第八百三十五章:權衡第兩百二十七章:無力吐槽第七百一十一章:讀書讀傻了第八百章:聯手打壓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四百一十三章:被圍了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四百三十章:是來看戲的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九百五十九章:拒旨不接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五百二十三章:緊張了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五百八十八章:爭功勞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第五百一十三章:身不由己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一百八十二章: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兩百二十七章:無力吐槽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五百九十八章:最難的事第九百六十五章: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四百三十一章:尺度很大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兩百二十五章:經驗飛漲第兩百二十五章:經驗飛漲第九百七十八章:互相試探?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四百五十四章:不按常理出牌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八百一十九章:不敢賭第一百二十章:民貴第九百二十八章:嚴正交涉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四百零九章:文武並行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九百四十九章:他山之石第八百二十九章: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