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釀酒計劃

“你說,這果酒會不會大受歡迎?”

當張正書把底價全盤托出的時候,曾瑾菡震驚了。原來,這真的是她曾經喝過的青梅酒,只不過加入了什麼“甘油”,就變成了這種模樣。如果是這麼勾兌的話,那確實是賺大錢的好項目!

“郎君,這酒當然會大受歡迎。只是……如今並非青梅時節,今年的青梅酒也不多,怎生能造出這般多果酒呢?”曾瑾菡對商業有着很敏銳的觸覺,一下子就捉到了關鍵所在。如今已經是深秋,各種果子已經過了季節,想要收購都來不及了。

“沒事,可以遣人去鄉野之中收購。”張正書笑道,“不管是什麼果酒,只要勾兌入‘甘油’,那麼肯定會上好幾個檔次的。我瞧着,就算是樊樓的‘和旨’,都比不上我這果酒!”

看着張正書信心滿滿的樣子,曾瑾菡當然不會去打擊他了,只是覺得他很有雄心壯志。人家樊樓可不是一兩年就得名的,就好像前些時日張正書故意把炒菜技術泄漏出去一樣,別看所有酒樓都受到了衝擊,可樊樓愣是沒多大影響。因爲樊樓的菜餚,都經過了多次改良,裡面的秘法不是一般人能掌握得了的。就好像張正書說的那樣,炒菜其實很簡單,但是把炒菜炒好,那就不簡單了。

要不然,張正書也不會給範大郎出主意,弄一個廚師大賽,讓汴梁城中的酒樓都參加,送兩三道拿手好菜,然後讓有頭有臉的人物來品嚐打分,決出勝負。這樣一來,不僅能打響知名度,也會讓百姓形成一個概念,就算會炒菜技術了,也要練很久才能達到酒樓的水平,甚至還可能一輩子達不到——畢竟人家可是專業的,你只是“業餘”的。

要說私心嘛,張正書當然是有。

要知道他可是有林百間那腳店五成股份的,只要傳授幾道菜給腳店裡的那些廚子,拿個好名次不是問題。這麼一來,也算是給腳店打廣告了。再加上《京華報》的報道,說不定還能掀起對“吃”的熱潮。雖然中國人天生就是吃貨,但是宋朝這時候的菜品並不算太豐富,做菜手法也沒有後世繁雜。如果能就此促進大宋的“吃”文化,張正書覺得這也是不錯的。畢竟要形成繁榮的商業,酒樓必不可少。衣食住行,都是日常要消費的東西,對經濟的作用絕對不能小覷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炒菜的價格下降之後,能拉動更多人來酒樓消費,這也是範大郎之前不曾考慮到的。要不是有張正書這個承諾,你以爲範大郎會這麼輕易放過張正書?這可是砸大家飯碗的事,要惹衆怒的啊!

“那來年呢?”

曾瑾菡又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啊,今年是沒幾個月了,果子也沒了。但是來年的話,還是以這樣的辦法來製造果酒嗎?曾瑾菡自己都沒發現,她已經把自己代入了張家女主人的身份裡了。張正書察覺到了,心中覺得好笑,卻沒有揭穿。

“來年啊,那就更簡單了。”張正書信心滿滿地說道,“只要打開銷路,來年我會專門建一個釀酒廠,不再收購其他果酒,而是轉而收購果子,自己專門釀造。當然,也少不了僱人,我估摸着起碼要僱百來號人吧?說不得,千號人也是要的。果子值錢了,果農肯定也就多了起來。我打算專門派人到秦鳳路、永興軍路那邊收購柑橘、棗子、桃子、梨子、山楂、杏子等果子……”

“爲何要隔這般遠去收果子?這汴梁左近就有啊!”

曾瑾菡覺得有點不能理解,這不是吃力不討好嗎?汴州附近,也是產果子的。

“爲了治河……”

張正書苦笑一聲,有點沉重地說道。沒錯,他這個計劃其實是一石三鳥。首先,自然是要賺錢了。不僅他賺錢,還要帶動秦鳳路和永興軍路賺錢,讓這兩地不再苦哈哈,起碼能供養西軍一部分錢糧。而且這兩路地方山多,很多山都荒着,因爲打仗、歷朝歷代統治者大興土木把樹木都砍伐而空了。荒着也是荒着,拿來種水果是再好不過的了。第二個,就是要形成一個大工廠模式。張正書想着,單單是紡織廠還是不夠的,如果釀果酒能形成規模,少說也能帶動幾萬人就業。最後嘛,自然是河運了。

沒錯,就是河運。

黃河雖然桀驁不馴,但平常時還是能通過支流來運輸的。

水利運輸肯定要比陸路運輸便宜多了,張正書也打算用這個方式,給趙煦一個啓示。想要治理黃河,是不是要開始修運河?最起碼,要分流吧?這樣一來,又是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大工程。如果可以,張正書打算包下這個工程,然後收過路費。

當然,第三步是很難實現的。因爲修運河所要的花費絕非少數,少說也要過千萬貫。如果張正書沒能把銀行建起來,單憑“大桶張家”的財力,根本不夠看。

“……一旦我的計劃得以實現,那麼百姓就不用再被束縛在土地上了,而地主也會轉過頭來好生對待佃戶的。”張正書笑道,“如果天下再多幾個工廠,那麼農和工就足以養活大宋萬萬人口了。”

曾瑾菡被張正書的計劃嚇到了,良久才說道:“郎君要做這等大事?”

張正書心道:“更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啊!資本一旦得到積累,商業一旦形成到某種規模,就是要吃人的!估計,到時候大宋就算不想打仗,也要被資本倒逼着和鄰國開戰了!”當然,這些話張正書是打死都不會說的。說出來沒人信不單止,還會讓計劃就此落空了。

“生產力即是國力!”張正書端起酒杯說道,“等大宋的國力可以碾壓周圍敵國的時候,那麼自然會四海歸心了……”心中卻補充了一句:“只是這個計劃,沒有個幾十一百年根本實現不了啊……”

曾瑾菡聽着聽着,突然笑了:“郎君有如此才情,真該去做官纔是……”

張正書搖了搖頭,說道:“做不得,做不得。一旦做了官,這事就做不成了。”一想到朝中那些文官不斷扯嘴皮子,半點實事不做的模樣,張正書就沒理由一陣厭惡。這也是儒學的錯了,培養了一大堆哲學家,動手能力卻低得令人髮指。大宋的取材制度也有問題,專門錄取一些文章寫得花團錦簇的文人。要張正書說,這頂個屁用。只會清談,讓他們去治理地方看看?不被胥吏玩得團團轉,就是自己都弄不清經濟和民生。大宋就是因爲太多這些不幹實事的官,纔會形成的冗官。

要張正書去做他們當中的一員,張正書還不樂意呢!

第七百八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四十七章:繼續敗家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九百二十章:官營養馬場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兩百六十五章:遊手第七百六十八章:韓狗兒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九百三十五章:兌票第兩百五十八章:果真好膽第四百九十三章:封凍的汴河第六百四十九章:把蛋糕做大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四百二十九章:違背經濟規律第八百九十八章:演習開始第六百六十章:忽悠海盜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六百三十九章:不祥之地第四章:任務第六百四十七章:隔牆真有耳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畫抵債第八百九十三章:太瘋狂了第七百五十五章:受刺激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九百八十七章:援兵到了!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八百三十四章:動心思了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一百九十四章:勾兌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六百一十五章: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六百七十二章:稻花魚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五百八十四章:致命缺陷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第七十一章:老流氓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九百九十一章:科研風氣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九百三十三章:水碓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第八百三十四章:動心思了第六百五十八章:水上討生活不容易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六百六十二章:明州城中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二十五章:又敗家了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六百一十一章:貪官太多第一百三十六章:很好哄第八百三十九章:互相扯後腿第一百二十八章:與衙內交鋒第六百一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第七百零七章:耳目第五十八章:無法探測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六百二十七章:制定標準第四百二十九章:違背經濟規律第六百五十七章:六分儀的弊端第四百一十五章:搶手第四百七十八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九百四十八章:李縣模式第六十五章:分工合作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五百九十三章:天生勞碌命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四百二十六章:理念不同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七章:狠狠地奚落
第七百八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四十七章:繼續敗家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九百二十章:官營養馬場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兩百六十五章:遊手第七百六十八章:韓狗兒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九百三十五章:兌票第兩百五十八章:果真好膽第四百九十三章:封凍的汴河第六百四十九章:把蛋糕做大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四百二十九章:違背經濟規律第八百九十八章:演習開始第六百六十章:忽悠海盜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六百三十九章:不祥之地第四章:任務第六百四十七章:隔牆真有耳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畫抵債第八百九十三章:太瘋狂了第七百五十五章:受刺激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九百八十七章:援兵到了!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八百三十四章:動心思了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一百九十四章:勾兌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三百八十一章:繼續背黑鍋第六百一十五章: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六百七十二章:稻花魚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五百八十四章:致命缺陷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第七十一章:老流氓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九百九十一章:科研風氣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九百三十三章:水碓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第八百三十四章:動心思了第六百五十八章:水上討生活不容易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六百六十二章:明州城中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二十五章:又敗家了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六百一十一章:貪官太多第一百三十六章:很好哄第八百三十九章:互相扯後腿第一百二十八章:與衙內交鋒第六百一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第七百零七章:耳目第五十八章:無法探測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六百二十七章:制定標準第四百二十九章:違背經濟規律第六百五十七章:六分儀的弊端第四百一十五章:搶手第四百七十八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九百四十八章:李縣模式第六十五章:分工合作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五百九十三章:天生勞碌命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四百二十六章:理念不同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第七章:狠狠地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