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太費錢

“你啊你……”趙煦也是無語了,“你是真鑽進錢眼去了罷,開口閉口都談錢!”

張正書理所當然地說道:“我就是一商賈,商賈不談錢,那能談什麼?要是商賈都不掙錢了,那什麼養活手底下一大幫子人?我這是有責任心的表現,你是不知道我現在養活了多少人……”

趙煦倒是笑罵道:“你這人,歪理倒是一套一套的。”

張正書笑了笑,沒有辯駁。

對於理念不一樣的人,這個真的說不清。就好像後世首富一樣,他都首富了,爲啥還這麼努力工作?可能首富會說,這是一種責任,你無法理解,但這就是人家的想法。賺錢已經不是主要目的了,人家是有社會責任的。這個社會責任,不是說他非得捐多少錢,才能體現出來。最有社會責任的體現,就是他堅持辦企業,辦實業,讓更多的人能就業。拉動就業,就等於緩和了社會矛盾,這是最爲功德無量的事。

窮**計,富長良心,大抵上說的就是這個。

所以說,趙煦並不明白張正書的苦心。

想想看,後世一條鐵路,提供了多少工作崗位啊!別的不說,單單是站點上的流動攤點,一樣是個就業的崗位不是?張正書也想仿造後世的鐵路這般運營,給失業率頗高的大宋,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試想一下,如果《水滸傳》裡描寫的是事實,有工作的楊志會上樑山嗎?還有,像楊林,呂方,郭盛,王英,鄭天壽,朱武,史進,孔明,孔亮,阮三等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們會做強盜嗎?

如果大宋有那麼多工作崗位的話,這些人再不濟,也能混口飯吃吧?還有,如果有選擇的話,誰會去做賊啊?老老實實做一個良民不好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張正書覺得,如果大宋的就業率高一點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無家可歸,走投無路的人了。而各地的起義,也會少很多。比如張正書這兩年來,不遺餘力地幫很多人都建立起了小作坊,甚至他信得過的人,比如李家村有頭腦的人,都得到了不少關鍵性的技術。

因爲這些作坊,大多開在開封府周遭,所以開封府已經人口多得不能再多了——沒辦法,誰讓這些作坊都大量招工呢?

這樣作坊集羣,是有點產業聚集的效果。但人多了,市場也就被瓜分得更加細了。怎麼說呢,好比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作坊多了,同行自然也就多了。自古同行是冤家啊,你多賺一點,同行就少賺一點,這能不是冤家嗎?

得,這天底下做買賣的,哪個不希望同行死,哪個不希望自己獨佔市場的?

但問題是,肯定沒有那麼容易。

所以,一些技術好的作坊,自然能有進項,而不好的作坊,也開始琢磨着換地方經營了。其實,這正是張正書希望看到的。單單是開封府繁榮,那算得了什麼事?要整個大宋繁華昌盛,那纔是國力的體現!最不濟,幾個大城市,或者是比較大的城市,都有汴梁城一半多的水平吧?

可惜的是,趙煦並不明白張正書的苦心。

當然了,張正書也不奢求他理解,要一個宋人明白這賺錢其實就是功德的道理,實在是有點難。畢竟宋人大多被儒家影響太深了,他們太痛恨商賈了,認爲商賈“不事勞作,唯利是圖”的小人,對於賺錢的商賈,除了羨慕嫉妒恨之外,就是不屑了。他們哪裡知道,商賈賺錢,那是天公地道的事,別看他們賺得多,可他們擔的風險也大啊!

這世間,就沒有隻佔便宜不冒風險的事。

可惜宋人不太明白這個,只是覺得張正書做得不地道。就好像趙煦這樣,他覺得張正書都夠有錢了,還往錢眼裡鑽,這也太不仁義了。

“官家,你是不知道,這馳道里面啊,有大生意。”張正書把話題稍稍扯開說道:“這大名府到開封府,足足有四百里地。這做生意的,也是要講究速度的。這要是一天就能從大名府到開封府,誰不樂意啊?再說了,我們可以用馬車載人,從開封府到大名府,算好車價,這也是細水長流的買賣……”

張正書說到最後,還主動退讓了一步:“既然是和官家做買賣的,官家又出錢修了這麼一條馳道,那我自然不好把利潤全佔了。這般罷,以後馳道的收入,七成歸官家你,剩下三成,算是馳道維護和繼續建設基金怎麼樣?至於我嘛,不賺錢也成的……”

不得不說,趙煦並沒有把這樁買賣放在心上,只是在意這馳道的實際功效。

“果真能一天就到?!”

趙煦有點不相信,這怎麼可能呢?

張正書卻笑而不語,這事太簡單了。怎麼說呢,馬兒拉車,其實跑得不算快,平均速度有每小時三十公里左右,已經很了不起了。這個還是在不斷換馬的前提下才有的速度,平均跑四十來分鐘,就要換一匹馬了。也就是說,一小時是六十里地,四百里地也不過是七個小時,也就是三個半時辰罷了。了不起把換馬時間算上,四個時辰也就是八小時準能到了。

要是再掛上馬燈啥的,夜晚也跑的話,一天一個來回都行!

只不過,這修馳道確實太費錢了,而且一修,就是兩條,一來一回的馳道。這樣的科技水平和施工水平,張正書估摸着能五年修好這條馳道,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要不這樣,官家,我先在李縣弄一條有軌馬車,你瞧瞧效果再下定論?”

張正書從來都是以事實說話的人,這公共交通領域他也是早就想入手了。哦不,是已經入手了,看“飛蛟船”運送旅客就知道了,張正書怎麼可能放着錢不賺?不僅運人,還順帶運貨,算是大宋版本的快遞了。張正書始終覺得,要想經濟更加快速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那是肯定少不了的。這也是張正書和宋朝格格不入的緣故,因爲沒有人覺得黃泥路有什麼不妥。速度慢一點,有什麼不妥。說白了,就是生活節奏太慢,太慢了,慢得好像時間凝固了一樣。

第三百二十章:補刀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九百五十六章:智慧對決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三百六十五章:望遠鏡第三百零七章:窮文富武第四百七十三章:壯士一去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三百四十九章:世界這麼大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兩百零一章:秋水爲神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三百八十三章:推諉第三百一十一章:武器禁令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七百三十三章:不破不立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八百六十五章:鬥志昂揚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二十二章:麥田第一百零四章:全景預演第五百六十一章:元宵日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兩百八十四章:賣水泥也賺錢第三百九十九章:西夏的死穴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三百二十七章:將軍令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三百七十二章:差距太大了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兩百五十四章:名菜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九十一章:明日登門第四百六十七章:情報網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第九百五十四章:現在不行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八百九十一章:賞賜就免了第九百一十四章:治理地方第八百七十一章:財政預算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一百四十四章:合作共贏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一百四十三章:範員外第五十二章:小報樣式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第兩百五十五章:如夢似幻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七百五十四章:吃醋的感覺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四百二十四章: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四百一十章:美妙的誤會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五百六十七章:都是間諜第九百五十四章:現在不行第三百六十一章:耳提面命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九百七十九章:襲擾戰
第三百二十章:補刀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九百五十六章:智慧對決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三百六十五章:望遠鏡第三百零七章:窮文富武第四百七十三章:壯士一去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三百四十九章:世界這麼大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兩百零一章:秋水爲神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三百八十三章:推諉第三百一十一章:武器禁令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七百三十三章:不破不立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八百六十五章:鬥志昂揚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二十二章:麥田第一百零四章:全景預演第五百六十一章:元宵日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兩百八十四章:賣水泥也賺錢第三百九十九章:西夏的死穴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三百二十七章:將軍令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三百七十二章:差距太大了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兩百五十四章:名菜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九十一章:明日登門第四百六十七章:情報網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一百六十二章:商人本性第九百五十四章:現在不行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八百九十一章:賞賜就免了第九百一十四章:治理地方第八百七十一章:財政預算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一百四十四章:合作共贏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一百四十三章:範員外第五十二章:小報樣式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第兩百五十五章:如夢似幻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七百五十四章:吃醋的感覺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四百二十四章: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四百一十章:美妙的誤會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五百六十七章:都是間諜第九百五十四章:現在不行第三百六十一章:耳提面命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九百七十九章:襲擾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