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嘛,自然就是軍功問題了。俘獲了大量牛羊,這也是大功一件啊!只不過,軍功賜下來的獎賞,還不如把牛羊賣出去賺的錢多。這樣一來,拿部分牛羊出去賣,何樂不爲呢?
商賈從軍隊那裡獲得了低價牛羊,搭上大量乾草,運回開封,那起碼可以獲利十倍。別說十倍了,就算是兩倍,也有商賈蜂擁而去賺錢。天下攘攘皆爲利來,天下熙熙皆爲利往,這是規律。宋軍也可以獲得上等糧食,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周銘笑了,他發現張家很多人都不清楚小官人的本事,還道他是一個敗家子。可實際上呢,在周銘看來張小官人的商業觸覺比一般人強太多了,即便是他都有所不如。像用糧食換牛羊馬,一般人根本不敢想,偏偏這張小官人就覺得事有可爲。
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
因爲宋軍帶了太多累贅,導致行軍速度不快,肯定急切想要甩掉這些包袱。恰在此時,有商賈運着糧食到了,你說會是怎麼樣一個場景?大賺特賺啊!而且,西軍肯定不會強買強賣的,他們拿那麼多牛羊馬沒用啊,而且還是個大負擔。換成糧食之後,這就輕鬆多了。畢竟管理一些死物,可比管理一些活物要好管理太多太多了。
“小官人真知灼見,佩服,佩服!”周銘稍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裡面的彎彎繞繞,這句話也是衷心脫口而出的。他原先也是瞧不起張正書的,只不過發過誓言要爲張家保駕護航,纔會被張正書說驅使。可今日這事之後,周銘是徹底被折服了。
張正書見折服了周銘,也不自傲,只是說道:“事已至此,沒什麼好說的了。今日無酒,周銘,待得踐行之日,你替我用美酒好好犒勞壯士!”說罷,張正書深深對着曹錕鞠了一躬,熱淚盈眶地說道,“我爲大宋百姓,先謝過壯士!”
曹錕卻慌了手腳,連忙跳到一旁,連連擺手說道:“使不得,使不得……”
周銘在一旁看着,眼睛裡似乎有點迷茫,但更多的是欣慰。“小官人的手段,已經越來越老練了啊!”
殊不知,張正書此舉是發自肺腑的。他是真心想要感謝曹錕,不管事情成與不成。時至今日,已經太少太少爲國而戰的刺客了。想想先秦刺客的風采,一國有難,刺客能肝腦塗地,這是多麼波瀾壯闊的故事。到了宋朝這會,刺客已經幾乎絕跡,剩下的只有刺殺。
曹錕雖然不知道他將要做一件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只知道這麼做是有意義的,他這是爲鄉親們報仇,這就行了。
義士,這纔是真正的義士!
義之所向,百死無悔!
張正書看着他們離去後,才慢慢地踱着步子,趕赴兩裡外的官道。那馬車伕已經等得心焦了,見到張正書,連忙說道:“哎喲喂,小官人你可算迴轉了,剛剛那聲巨響你聽見沒?那是天公在示警哩,怕是要出甚麼災禍事了,快走快走,莫要被牽累了……”
張正書笑了笑,說道:“不過是幾聲巨雷罷了,有什麼稀奇的。也罷,回城吧……”
四輪馬車在雪地裡慢慢行駛着,雖然很慢,但也比走路快了些許。
“小官人啊,適才那兩人,小的好像認識啊……”
馬車伕是個話癆,張正書發現負責駕駛的,很多都自帶話癆屬性。前一世的出租車司機是這樣,滴滴司機也是這樣,到了宋朝,這馬車伕也不例外。張正書就納悶了,是不是開車的時候不說話,他們能死?
“周銘嘛,張家誰不知道。”張正書沒好氣地說道。
“聽聞他也成商賈了?嘖嘖,這人比人氣死人啊,他小時候,俺還抱過他哩。今日再見,他卻不認得我了……”這馬車伕也是感慨啊,這人呢,一富起來就忘了窮親戚,忘了窮朋友,自古一來皆如此啊!
張正書也是無語,這馬車伕自我感覺也太良好了吧?整一個長輩似的口吻,雖然他已經三十多快四十歲了,也沒到七老八十啊?一副“你還記我嗎,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的既視感是怎麼回事?要是他說的是張正書,張正書會呵呵他一臉,然後回答說“哎呀,我現在長大了,估計您老是抱不動了。”
再說了,被你抱過就要記得你?我還當你是人販子哩!張正書心中狠狠吐槽了一番,再說了,人家是來找張正書談正經事的,跟你一個馬車伕套什麼近乎啊。周銘怎麼說,對外也是一個商賈身份,商賈就不要臉面了?
“可能是認得的,不如你再去抱一抱他?”
張正書給出了誠懇的建議,可馬車伕卻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小官人說笑了,如今哪還抱得動……”張正書在車廂裡沒看到他的神情,不過也猜得到這馬車伕肯定是一副“小官人你不厚道”的表情。
“你要是會經商,會寫字,會算術,你也能做成他這樣……”
張正書從來不相信什麼出身論,中國自秦代起,已經沒有什麼出身論了。看看昔日那些門閥世家,現在淪落成什麼樣子了?真正的千年世家,估計也就是孔老夫子那一家了,不過孔家的風評,也是極差的。之所以還能存在,完全是歷朝歷代統治者需要樹立一個典型,做給世人看的罷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纔是中國的實情,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可惜,這馬車伕是爛泥扶不上牆,張正書的建議他從來不考慮。“罷了罷了,小的只會趕車養馬,其餘的也做不來……”
張正書笑着搖了搖頭,也不說話了。
不得不說,這馬車伕趕車的技術,也是不錯的。也是,術業有專攻嘛……
看着車窗外隆冬的景象,張正書心道:“西夏現在,估計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吧?大雪鋪天蓋地,不知道要凍死多少党項人……唉,如果早一點穿越過來,說不定我已經種好棉花,供應宋軍了。嗯,這又能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