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

再說了,宋朝雖然有了兩季稻的技術,但其實推廣不算順利。

也就是占城稻被分做“早稻”,和大宋本土的“晚稻”相對應。

要注意的是,宋朝的“早稻”“晚稻”之分,並非是種植了兩季稻,而是指收穫期上的早晚。即便是所謂“早稻”,在張正書看來,也大多屬於中晚熟品種。所以,占城稻要生產兩季稻,必須要提前播種,搶時間插秧才行。畢竟宋朝這時候是小冰河時期,不搶時間根本來不及種下兩季稻。

也正是因爲小冰河時期,所以宋朝的天氣很乾旱。而抗旱的占城稻很受歡迎,乾旱和救飢是早稻盛行的原因之一。只不過,很多農民都不知道占城稻還能種兩季罷了。

後世很多人,甚至學者都以爲宋朝出現了兩季稻。事實上,這是不對的。要知道,到了宋朝這會水稻才成爲中國人的主食,甚至在北方很多地區,都還是以小麥爲主食的。換句話說,水稻流行也不過是百餘年的事。據張正書所知,即便有人發現了兩季稻的秘密,但卻少有人種植。這都是因爲怕浪費地力,畢竟古代可沒有化肥的!

在大宋水稻的主產區,擁有“蘇湖熟,天下足”美譽的浙西地區,作爲早稻的占城稻仍然沒有取代原產中國的晚稻地位,在水稻生產中仍然是以單季晚稻爲主,並且一直保留到了歷史上的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晚稻一般是五月插秧之後,入秋後才能陸續成熟,直到九、十月份才收割完畢。

何以在各地盛行早稻的同時,太湖等地區依然以晚稻爲主呢?這和宋代的溫度變化有關。秈稻和粳稻在最低萌發溫度方面,秈稻要求高,粳稻可以耐低溫;在最低萌發溫度方面,秈的要求強,粳的要求弱。總之,是秈的耐寒性弱,粳的耐寒性強。現在一般秈稻地區年平均溫度在十七度以上,粳稻地區則在十六度以下。在小冰河時期這種溫度條件下,太湖地區發展爲粳稻中心也就不奇怪了。

也正是因爲溫度差異,太湖地區在南宋末年逐漸開發出了稻麥兩熟制。這種種植習慣,甚至一直持續到後世。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南宋一隅之地,能養活差不多大半個中國的人口的緣故了。

不過,稻麥兩熟的產量,怎麼都不可能比兩季稻的產量更多。畢竟麥子的產量擺在那,生長期又這麼長。稻麥兩熟制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保持地力了。

但是,在張正書“科學”的漚肥施肥的教導之下,即便是沒有化肥,肥力也是足夠的。

這,就是張正書的底氣所在,畢竟他是擁有“種田術”的穿越人士啊!

“郎君說得對,我也曾聽聞過兩季稻,雖然在杭州種得不多,但確實都成功了的。一年下來,一畝地收六石谷,怕也是尋常之事。”曾瑾菡爲張正書說話了,她還真的看過這類的新聞,在她還擔任《京華報》主編的時候。

張正書笑道:“不僅僅是兩季稻,對土壤的改造,優選優育稻種,漚肥施肥,播種插秧,精耕細作都是學問。這幾天,我都會在明州,一一教會六叔你。對了,六嬸他們呢?”

“都在家中刺繡哩。原先他們對來明州,還是很牴觸的。但是平白得了二十畝地,這點事算得了甚麼!”張康土嘆了口氣說道,“就是有時想念開封,想念張家莊罷了。”

原來,張正書爲了刺激張家莊的人主動到外地移居,主動提出來要每一戶贈與二十畝地,全都歸屬他們所有。在這二十畝地上,他們想種什麼都可以。

但接下來買到的田地,卻要按照張正書說的種植占城稻,嚴格執行播種前漚肥施肥,清明前播種,要用花盆肥土育苗,到了三月中旬要拋秧。至於收成,他們可以拿三成,其他的需要交稅後再運到開封售賣。這也是爲什麼張正書要造船的原因,他可是拿下了漕糧的特權啊!

總不能一直租借別人的船吧,那樣就不划算了。再加上張正書還要打通渠道,把南邊奇貨都拿到汴梁城的“家樂福”超市去販賣。船,是絕對不能少的。

張正書顯然看穿了,這張康土也是個實在人,他自己那二十畝地,還剛剛插秧呢。

對比起已經長了一茬的占城稻,張康土那二十畝地,顯得小家子氣多了。張正書也知道,占城稻比起中國原產稻是口感差了點,產量也低了一點。但是,一畝地達到三石糧那是沒問題的。

知道張康土的心思,這二十畝地不過是保命口糧,要是其餘八十多畝都黃了,一家人也不至於餓肚子。

“待得第二季水稻收割了,你們也可以回張家莊一趟嘛……”

張正書的提議,卻沒有得到張康土的認可。

“那會都差不多到冬了,要是汴河封凍,想再到明州這,怕是要幾月路程。趕不及播種插秧,豈不是有負小官人重託?”張康土到底是心中掛記着田地,不肯點頭。“反正在張家莊也沒啥牽念了,今日得小官人來探望,我已經很滿足了……”

張正書也知道,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

在張家莊,張康土祖上三代都是爲他們家種地,換句話說就是鐵打的佃戶。

張康土做夢都想有自己的田地,哪怕是薄田也成。

張正書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還免掉了他的佃契,他立即就放手一搏了。

不止是他,還有幾十個這麼樣的佃戶,全都分佈在兩浙路、荊湖兩路、廣南兩路。都是張家出資幫他們購置土地,還免費贈與土地,足夠讓這些佃戶感恩戴德一輩子了。

其實,這些個佃戶都是張正書播撒出去的種子,都是種植兩季稻的種子。一旦播種成功,那收穫將是進一步提升大宋的糧食產量!

人都是趨利的,再保守的農民,也不會例外。

一旦看到兩季稻收成是一季稻的兩倍,他們怎麼可能不心動!

實實在在的利益擺在前面,他們再傻都會知道怎麼選擇吧?

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八百九十七章:宴後第兩百九十章:案件重演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九百八十一章:最瘋狂的事第三十八章:茅草棚第一百七十七章:芰荷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賺錢第七十九章:京華報第六百五十八章:水上討生活不容易第一百七十九章:故意的第四百八十章:畸形稅收第兩百二十四章:保密契約第三百九十章:提前佈局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五百七十五章:遇險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七百零八章:表忠心第八百四十九章:過招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第七十五章:紅袖添香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七百九十五章:借雞生蛋第四百四十章:一夢千年第兩百一十一章:令牌的考驗第兩百零四章:遊戲之作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七百六十三章:閒談第一百五十三章:縱慾過度第九百七十二章:千鈞一髮第八百三十三章:當面告狀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七百四十九章:到底是誰?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十六章:李行首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九十四章:清俊第兩百四十章:密信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一百五十五章:有權,任性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五百六十二章:九出十三歸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兩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四百九十七章:準備開業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兩百二十九章:神乎其技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六十二章:插畫第九百九十五章:走到了這一步第八十五章:佳人來訪第五百一十一章:量身打造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八百四十七章:兩難第兩百四十五章:欲加之罪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四百九十七章:準備開業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五百六十九章:心酸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七百八十三章:放不開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八百六十二章:實情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一百九十章:皇商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
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八百九十七章:宴後第兩百九十章:案件重演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九百八十一章:最瘋狂的事第三十八章:茅草棚第一百七十七章:芰荷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賺錢第七十九章:京華報第六百五十八章:水上討生活不容易第一百七十九章:故意的第四百八十章:畸形稅收第兩百二十四章:保密契約第三百九十章:提前佈局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十九章:誤打誤撞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一百三十九章:國庫空虛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五百七十五章:遇險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七百零八章:表忠心第八百四十九章:過招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第七十五章:紅袖添香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七百九十五章:借雞生蛋第四百四十章:一夢千年第兩百一十一章:令牌的考驗第兩百零四章:遊戲之作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七百六十三章:閒談第一百五十三章:縱慾過度第九百七十二章:千鈞一髮第八百三十三章:當面告狀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七百四十九章:到底是誰?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十六章:李行首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九百一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九十四章:清俊第兩百四十章:密信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一百五十五章:有權,任性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五百六十二章:九出十三歸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兩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四百九十七章:準備開業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兩百二十九章:神乎其技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六十二章:插畫第九百九十五章:走到了這一步第八十五章:佳人來訪第五百一十一章:量身打造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八百四十七章:兩難第兩百四十五章:欲加之罪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四百九十七章:準備開業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五百六十九章:心酸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七百八十三章:放不開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八百六十二章:實情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一百九十章:皇商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