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

再說了,宋朝雖然有了兩季稻的技術,但其實推廣不算順利。

也就是占城稻被分做“早稻”,和大宋本土的“晚稻”相對應。

要注意的是,宋朝的“早稻”“晚稻”之分,並非是種植了兩季稻,而是指收穫期上的早晚。即便是所謂“早稻”,在張正書看來,也大多屬於中晚熟品種。所以,占城稻要生產兩季稻,必須要提前播種,搶時間插秧才行。畢竟宋朝這時候是小冰河時期,不搶時間根本來不及種下兩季稻。

也正是因爲小冰河時期,所以宋朝的天氣很乾旱。而抗旱的占城稻很受歡迎,乾旱和救飢是早稻盛行的原因之一。只不過,很多農民都不知道占城稻還能種兩季罷了。

後世很多人,甚至學者都以爲宋朝出現了兩季稻。事實上,這是不對的。要知道,到了宋朝這會水稻才成爲中國人的主食,甚至在北方很多地區,都還是以小麥爲主食的。換句話說,水稻流行也不過是百餘年的事。據張正書所知,即便有人發現了兩季稻的秘密,但卻少有人種植。這都是因爲怕浪費地力,畢竟古代可沒有化肥的!

在大宋水稻的主產區,擁有“蘇湖熟,天下足”美譽的浙西地區,作爲早稻的占城稻仍然沒有取代原產中國的晚稻地位,在水稻生產中仍然是以單季晚稻爲主,並且一直保留到了歷史上的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晚稻一般是五月插秧之後,入秋後才能陸續成熟,直到九、十月份才收割完畢。

何以在各地盛行早稻的同時,太湖等地區依然以晚稻爲主呢?這和宋代的溫度變化有關。秈稻和粳稻在最低萌發溫度方面,秈稻要求高,粳稻可以耐低溫;在最低萌發溫度方面,秈的要求強,粳的要求弱。總之,是秈的耐寒性弱,粳的耐寒性強。現在一般秈稻地區年平均溫度在十七度以上,粳稻地區則在十六度以下。在小冰河時期這種溫度條件下,太湖地區發展爲粳稻中心也就不奇怪了。

也正是因爲溫度差異,太湖地區在南宋末年逐漸開發出了稻麥兩熟制。這種種植習慣,甚至一直持續到後世。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南宋一隅之地,能養活差不多大半個中國的人口的緣故了。

不過,稻麥兩熟的產量,怎麼都不可能比兩季稻的產量更多。畢竟麥子的產量擺在那,生長期又這麼長。稻麥兩熟制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保持地力了。

但是,在張正書“科學”的漚肥施肥的教導之下,即便是沒有化肥,肥力也是足夠的。

這,就是張正書的底氣所在,畢竟他是擁有“種田術”的穿越人士啊!

“郎君說得對,我也曾聽聞過兩季稻,雖然在杭州種得不多,但確實都成功了的。一年下來,一畝地收六石谷,怕也是尋常之事。”曾瑾菡爲張正書說話了,她還真的看過這類的新聞,在她還擔任《京華報》主編的時候。

張正書笑道:“不僅僅是兩季稻,對土壤的改造,優選優育稻種,漚肥施肥,播種插秧,精耕細作都是學問。這幾天,我都會在明州,一一教會六叔你。對了,六嬸他們呢?”

“都在家中刺繡哩。原先他們對來明州,還是很牴觸的。但是平白得了二十畝地,這點事算得了甚麼!”張康土嘆了口氣說道,“就是有時想念開封,想念張家莊罷了。”

原來,張正書爲了刺激張家莊的人主動到外地移居,主動提出來要每一戶贈與二十畝地,全都歸屬他們所有。在這二十畝地上,他們想種什麼都可以。

但接下來買到的田地,卻要按照張正書說的種植占城稻,嚴格執行播種前漚肥施肥,清明前播種,要用花盆肥土育苗,到了三月中旬要拋秧。至於收成,他們可以拿三成,其他的需要交稅後再運到開封售賣。這也是爲什麼張正書要造船的原因,他可是拿下了漕糧的特權啊!

總不能一直租借別人的船吧,那樣就不划算了。再加上張正書還要打通渠道,把南邊奇貨都拿到汴梁城的“家樂福”超市去販賣。船,是絕對不能少的。

張正書顯然看穿了,這張康土也是個實在人,他自己那二十畝地,還剛剛插秧呢。

對比起已經長了一茬的占城稻,張康土那二十畝地,顯得小家子氣多了。張正書也知道,占城稻比起中國原產稻是口感差了點,產量也低了一點。但是,一畝地達到三石糧那是沒問題的。

知道張康土的心思,這二十畝地不過是保命口糧,要是其餘八十多畝都黃了,一家人也不至於餓肚子。

“待得第二季水稻收割了,你們也可以回張家莊一趟嘛……”

張正書的提議,卻沒有得到張康土的認可。

“那會都差不多到冬了,要是汴河封凍,想再到明州這,怕是要幾月路程。趕不及播種插秧,豈不是有負小官人重託?”張康土到底是心中掛記着田地,不肯點頭。“反正在張家莊也沒啥牽念了,今日得小官人來探望,我已經很滿足了……”

張正書也知道,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

在張家莊,張康土祖上三代都是爲他們家種地,換句話說就是鐵打的佃戶。

張康土做夢都想有自己的田地,哪怕是薄田也成。

張正書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還免掉了他的佃契,他立即就放手一搏了。

不止是他,還有幾十個這麼樣的佃戶,全都分佈在兩浙路、荊湖兩路、廣南兩路。都是張家出資幫他們購置土地,還免費贈與土地,足夠讓這些佃戶感恩戴德一輩子了。

其實,這些個佃戶都是張正書播撒出去的種子,都是種植兩季稻的種子。一旦播種成功,那收穫將是進一步提升大宋的糧食產量!

人都是趨利的,再保守的農民,也不會例外。

一旦看到兩季稻收成是一季稻的兩倍,他們怎麼可能不心動!

實實在在的利益擺在前面,他們再傻都會知道怎麼選擇吧?

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七百三十五章:授人以漁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七十九章:京華報第五百三十七章:一絲不苟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九百四十六章:寓意第四百二十四章: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一百四十二章:焌糟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五百八十九章:禮法束縛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兩百四十六章:武器差別第五十二章:小報樣式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五百六十二章:九出十三歸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三百二十章:補刀第三百一十九章:嘴炮神功第三百八十五章: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第六百七十二章:稻花魚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六百六十四章:自吹自擂第一百五十三章:縱慾過度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智慧第六百四十一章:說多了都是淚第八百九十二章:軍心可用第一百二十八章:與衙內交鋒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四百三十五章:盤活經濟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賺錢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七十一章:老流氓第七百三十四章:建城設想第七百三十九章:左口袋進右口袋第八十四章:洗腦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九百零三章:科技就是實力!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一百五十一章:謀萬世者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第六百六十八章:農業和工業第兩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場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第九十四章:清俊第一百六十八章:收割蔬菜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六百四十六章:有事相求第五十八章:無法探測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四百七十五章:被怒懟了第八百三十七章:心動了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七百八十二章:士卒差距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四百六十二章:誰招惹誰第七百六十六章:窩裡鬥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條明路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六十一章:天縱奇才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
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七百三十五章:授人以漁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七十九章:京華報第五百三十七章:一絲不苟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九百四十六章:寓意第四百二十四章: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一百四十二章:焌糟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兩百零二章:代言第五百八十九章:禮法束縛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九百四十章:無法拒絕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兩百四十六章:武器差別第五十二章:小報樣式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五百六十二章:九出十三歸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三百二十章:補刀第三百一十九章:嘴炮神功第三百八十五章: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第六百七十二章:稻花魚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六百六十四章:自吹自擂第一百五十三章:縱慾過度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智慧第六百四十一章:說多了都是淚第八百九十二章:軍心可用第一百二十八章:與衙內交鋒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四百三十五章:盤活經濟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賺錢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七十一章:老流氓第七百三十四章:建城設想第七百三十九章:左口袋進右口袋第八十四章:洗腦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九百零三章:科技就是實力!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一百五十一章:謀萬世者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第六百六十八章:農業和工業第兩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場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第九十四章:清俊第一百六十八章:收割蔬菜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六百四十六章:有事相求第五十八章:無法探測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四百七十五章:被怒懟了第八百三十七章:心動了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七百八十二章:士卒差距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四百六十二章:誰招惹誰第七百六十六章:窩裡鬥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條明路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六十一章:天縱奇才第八百九十五章:比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