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竟然不知逃跑

高淳城內,北城牆旁邊一處宅子,這宅子裡竟然有一處極爲隱秘的地窖,地窖的入口竟然在燒火做飯的竈臺內。

這地窖不僅是地窖,還是地道,地道長約兩百多步,直通北城外的一片臨時窩棚區,這些窩棚住的都是本地的菜農,菜農們就在城外田地裡種着各類菜蔬,直接供應高淳城內民衆的需求。

一個黑衣漢子趴在地窖內的一個臺子上,肩膀處插着一直黑漆漆的羽箭,羽箭穿透了整個身體,卡在了肩胛骨與鎖骨之內,射出身體的箭頭已經被截斷,箭尾控制身體的羽毛在油燈昏暗的燈光下顯出一片鮮紅,血跡不斷從身體內往外滲。

“教主,拔不得啊,這箭桿都卡在骨骼之內,也不知傷了什麼地方,萬一斷在體內,後果不堪設想,還是明日請來良醫再做處置吧?”一個打扮極爲普通的漢子皺眉說道。

只見這黑衣人一個光禿禿的頭顱,額頭上佈滿豆大的汗珠,身形也在發抖,面目更是一種強忍的痛苦,此人正是剛剛刺殺鄭智的寶光如來鄧元覺,只聽鄧元覺要緊牙關,在牙齒縫隙蹦出一個字:“拔!”

旁邊那漢子聽言,無可奈何,伸手拿過剪刀,幾下剪開左右的夜行黑衣,雙手緊緊拿住箭桿,長吸一口大氣,說道:“教主多忍着些!”

鄧元覺不言不語,牙關緊緊。

旁邊漢子提起一條腿,直接踩到鄧元覺的後背之上,抵住鄧元覺的身軀,防止鄧元覺疼痛的時候跟着自己拔箭的動作起身,以免拔箭失敗。

動作準備就緒,這漢子爆發全身力氣往後一彈。羽箭與骨骼發出尖銳的摩擦聲,隨後從鄧元覺後背拔出,帶着一條血線噴出!

“啊!!!!”鄧元覺一聲慘嚎,撕心裂肺!

拔箭的漢子連忙甩下手中帶血的箭桿,隨手拿來一個布團直接塞到鄧元覺口中,急忙說道:“教主,忍一忍,到處都是官兵,不能叫啊!”

鄧元覺一口咬住布團,全身瑟瑟發抖,汗如雨下。顫顫巍巍隨着漢子的動作側起身來,口中嗚嗚而鳴。

漢子身邊桌面七八個瓶瓶罐罐,裡面的藥粉不斷往鄧元覺前後傷口傾瀉,乾淨的布團也堵在前後傷口處,又來白布纏繞包裹,忙亂之間有條不紊,經驗十足。

“教主,不知這羽箭傷到體內何處了……”事情做完,血跡還在不斷滲透,漢子擔心說得一句。

“生死有命!”鄧元覺的話語從布團縫隙傳出,帶有一股決絕。

漢子點了點頭,此時當真是生死有命了,又取來烈酒去喂鄧元覺。

鄧元覺揮手推開烈酒,慢慢拿下布團,開口說道:“我若死了,教主之位傳與聖公,教內一應人員,皆聽聖公號令,不得違背。”

“教主,如此值得嗎?”漢子放下手中的烈酒,又去取清水來喂。這漢子能在鄧元覺交代遺囑的時候說出此話,顯然在摩尼教中地位也不低,與鄧元覺關係也非同一般。

“聽我的便是。”鄧元覺此時哪裡有心思慢慢去解釋,心中只有一個偉大的念想,便是要把這摩尼教發揚光大,只要方臘功成,摩尼教從此便一飛沖天。鄧元覺就是要方臘與趙佶一樣,做一個教主皇帝。一個道君教主皇帝,一個聖公摩尼教主皇帝。

“唉……教主吉人自有天相,哪裡能死在此處。”這漢子內心裡便捨不得鄧元覺就這般死去,大概也是不願看到方臘變成教主,只因這方臘壓根就不信光明摩尼,信教之人總是把這些看得比較重要,信仰纔是志同道合,信仰纔是馬首是瞻。

鄧元覺聽言,忽然擡起了頭,目光冷冷一瞪,瞪得這漢子不寒而慄。

“屬下遵命就是!只要光明遍人間,其他事情又算得什麼。”漢子看得鄧元覺眼神,點頭應答,心中其實也理解鄧元覺的念想。

摩尼教崇尚光明,核心教義與世間其他教派的教義內涵其實並無兩樣,也是勸人向善。但是摩尼教又與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有所不同,後四者都是多在於個人內心的修煉修養。

基督教在於個人的覺悟懺悔,感謝上帝賜予的,懺悔自己的罪惡,達到內心的透徹,以達天堂。

佛教在於忍受人間痛苦,善待一切,追求精神解脫,以達淨土,以修來生。

道教在於人與精神與自然的和諧,追求境界超脫,以達人與宇宙的一致性,哲學上超脫世俗,成仙逍遙。

伊斯蘭對於個人的修養修煉更是直白,伊斯蘭教義上直接就規定了真主與先知對於人的教化規定,有準確的行爲規範與公益義務。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做。都有清楚的認知規範,內容自然是對於人的自身修養與對於神的信奉。伊斯蘭對於個人自身潔淨更是有苛刻的要求。

摩尼在這一點上卻又有區別,摩尼信封光明,卻是又充滿了爭鬥,摩尼核心的二宗三際,二宗便是光明與黑暗,善與惡。三際就是鬥爭的過程,初爲善惡分開,中爲惡壓制了善,造成善惡不分,後爲光明重臨人間。摩尼教義的氛圍本身就帶有一種鬥爭,也帶有一種強烈的要拯救世界、拯救世人的使命感。

這也是摩尼爲何在中國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中國百姓,內心中其實是缺少一份對命運的鬥爭精神的,越是承平穩定的時期,生活還過得去的時候,越是沒有摩尼教發展壯大的土壤。摩尼教永遠只在亂世的時候才能稍微嶄露頭角。

這也是摩尼教不被統治者喜歡的原因,傳到中原不到百年,就在唐朝武宗時與佛教一起被血腥鎮壓過,從此摩尼便永遠處於檯面之下。

至於後世摩尼教的分支,許多也邪惡化了,變得與最早的教義相去甚遠,比如白蓮教,便是十足的邪教組織。

摩尼教從波斯發跡,裡也有基督教與佛教的影子,其實還有伊斯蘭的影子。摩尼教神話裡也有父神,也有先知,也有佛陀。

寶光一詞也來自摩尼教,摩尼十二神,也叫十二常住寶光王。“寶光如來”的諢號興許不是一個簡單的江湖諢號,也是鄧元覺這個教主自己的教派神化身。

宗教本身是勸人向善,是爲人的哲學以及處事的標準。但是宗教一旦狂熱,就會出很多問題。如摩尼教,本身的教義就與其他的不同,就帶有狂熱的含義暗示,在悲苦亂世來臨的時候,也就是摩尼教真正能有所發展的時候。

一個時辰之後,高淳街道上軍漢打馬的腳步聲慢慢散去,高淳城內本身人口就不多,三千人搜查全城也算是人手衆多,但是這身受重傷的寶光如來就這般消失在了衆人視線之中。

高淳南門在夜色之中慢慢打開,鄭智一馬當先,左邊便是引路的燕青。

三千鐵騎打馬飛奔,官道之上被火把照得明亮。

鄭智內心的怒火已經到得爆發的邊緣,生死鄭智看得輕,卻是也看得重。爲了爭奪一份安身立命之本,鄭智可以生死置之度外。也是爲了這一份安身立命之本,爲了家庭與身邊這些兄弟,鄭智又把生死看得極爲重要。

對於今夜之事,鄭智從後怕之中發展出來的憤怒是不言而喻的。本來方臘在鄭智心中並無多少敵對之感,只有讓自己上升功勳,此時這個感覺也慢慢發生了轉變。

有人要自己死,鄭智豈能讓他好活。

高淳城內慢慢迴歸平靜,地上馬蹄帶來的聲音與震動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鄧元覺疼得翻來覆去,內心更是難以安寧。有些事情實在出乎了鄧元覺的預料,縱橫江南兩浙的鄧元覺並非第一次做這刺殺之事,更不是第一次與人搏命廝殺,卻是這一次不僅死了八個教中好手,連自己差一點都死在當場。

這也是鄧元覺這一輩子的頭一次,那軍將的勇武歷歷在目,那些士卒的精銳也印象深刻。連那主官一人鄧元覺都知道自己難以取勝,還面對兩個如此高手,鄧元覺心中隱隱有些擔心。

並非擔心自己安危,而是擔心方臘造反的阻力越來越大。從起兵之初到如今,野火燎原一般橫掃江南兩浙,此時出現這麼一個姓鄭的官軍將領,已然就是方臘道路上最大的阻礙了。

忽然鄧元覺像是想起了什麼,開口說道:“如何城中如此安靜,快快出去查探一下。”

身邊的漢子連忙從樓梯而上,頂開竈臺之下的鐵板,又頂起鐵鍋,從竈臺而出。

片刻之後這漢子又回來了,開口便道:“教主,城中的幾千騎士從南門出城了,火光綿延數裡。”

鄧元覺一聽,心中一驚,口中直道:“大事不好,快快扶我出城。”

“教主,你這般如何能出城,還是在此地靜養一些時日再說。”漢子答道。

“還靜養個甚,官兵出城襲營了,家經略哪裡會是對手,趕緊把消息傳出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鄧元覺一邊說話,一邊單手努力撐起自己的身軀,便要往地道出城。家經略自然就是方臘麾下宣州經略使家餘慶,也是城外駐紮在固城湖邊的大軍主帥。

“教主,此時我等出城也來不及了啊。官兵都是健馬,我等如何追得到頭前去。”這漢子實在不願鄧元覺拖着重傷之軀還要出城趕路,雖然只有三四十里,卻也可能讓這鄧元覺身死路邊。

“少說廢話,快走!”鄧元覺竟然自己先邁着步子往地道而去。

漢子無法,只得跟上,架住鄧元覺往前。

不論鄧元覺多麼心急如焚,重傷之下,輕功再如何了得,自然也是跟不上鄭智的步伐。

鄭智眼前,已經就是固城湖灘,湖灘之上已然亂作一團,馬蹄震天而來,還有蜿蜒的火龍照亮整個官道。

此時鄭智停在湖灘之上,左右軍漢正在整隊。

只聽鄭智指着前方笑了出來,笑得極爲的殘忍,笑着說得一句:“竟然不知逃跑,勇氣可嘉。”

敵軍營寨,建得實在簡陋,比之党項人的籬笆寨都不如。卻是裡面的賊軍反倒顯得極爲的勇猛,似乎並不怕官軍,雖然被這馬蹄聲勢震醒,但是一個一個都拿着武器往馬蹄聲來的方向集合過來。

第二百零九章 事情不對勁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手刃不足解恨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六十三章 鄭圖,鄭觀汐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戰江山,一戰生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九十四章 渭州城婦孺慟哭,史大郎收徒蓋毅第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十八章 今日本虞侯送你上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二百零六章 晁天王義薄雲天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五百八十二章 敢跟你嶽爺爺動手 四千八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一百九十章 武二打宋江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二百零三章 想不想騎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灑家的馬在哪裡?第五百三十七章救什麼命,死不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三十七章 陸虞侯,此番我等要殺何人?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四百七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六十九章 王虞侯命喪少華山第四百三十四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六十四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一百二十一章 鄭智初謀,國戰攻略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差得遠了些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一百六十一章 蔡太師要見你第一百零六章 妻有孕,夫出征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臨陣換帥第三百八十二章 經略府當真好手段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第三百五十四章 妾身開心呢第四百九十五章 同去無妨第七章 明日來衙門裡見某關於上一章前面冗長之文做一個較爲深度的談論,也回覆一下噴老祝的書友.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三百六十一章 樑太尉見笑第五百四十七章 陛下,鄭智謀反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長大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側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一百零五章 萬軍之將第六百七十七章 心有反覆,想留青山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百九十一章 身死止戈,折家有後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三百九十章 安心上路吧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岸便讓宋江開開眼界第四百零五章 恢復故都第六百二十七章 天高任鳥飛第一百四十四章 住手,快住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六十七章 北去華陰縣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鳳路靈州團練副使第十一章 鄭都頭要上任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二百一十八章 你快走!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三十一章 都頭加油,拿下這廝第六百二十四章 明白了,篤定了,清楚了,透徹了!第四百六十章 相公此計甚好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二百四十五章 欒廷玉第五十九章 搏命王進襲陸謙第一百二十三章 童貫假傳旨,鄭智殺欽差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智敲打小旋風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第五十五章 陸謙?第三十九章 走!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三百三十一章 奈何爲賊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晚間回來再聽娘子奏琴
第二百零九章 事情不對勁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手刃不足解恨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六十三章 鄭圖,鄭觀汐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戰江山,一戰生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九十四章 渭州城婦孺慟哭,史大郎收徒蓋毅第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十八章 今日本虞侯送你上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二百零六章 晁天王義薄雲天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五百八十二章 敢跟你嶽爺爺動手 四千八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一百九十章 武二打宋江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二百零三章 想不想騎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灑家的馬在哪裡?第五百三十七章救什麼命,死不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三十七章 陸虞侯,此番我等要殺何人?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四百七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六十九章 王虞侯命喪少華山第四百三十四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六十四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一百二十一章 鄭智初謀,國戰攻略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差得遠了些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一百六十一章 蔡太師要見你第一百零六章 妻有孕,夫出征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臨陣換帥第三百八十二章 經略府當真好手段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第三百五十四章 妾身開心呢第四百九十五章 同去無妨第七章 明日來衙門裡見某關於上一章前面冗長之文做一個較爲深度的談論,也回覆一下噴老祝的書友.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三百六十一章 樑太尉見笑第五百四十七章 陛下,鄭智謀反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長大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側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一百零五章 萬軍之將第六百七十七章 心有反覆,想留青山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百九十一章 身死止戈,折家有後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三百九十章 安心上路吧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岸便讓宋江開開眼界第四百零五章 恢復故都第六百二十七章 天高任鳥飛第一百四十四章 住手,快住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六十七章 北去華陰縣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鳳路靈州團練副使第十一章 鄭都頭要上任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二百一十八章 你快走!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三十一章 都頭加油,拿下這廝第六百二十四章 明白了,篤定了,清楚了,透徹了!第四百六十章 相公此計甚好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二百四十五章 欒廷玉第五十九章 搏命王進襲陸謙第一百二十三章 童貫假傳旨,鄭智殺欽差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智敲打小旋風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第五十五章 陸謙?第三十九章 走!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三百三十一章 奈何爲賊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晚間回來再聽娘子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