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散開一條路,讓他們走

郭藥師退了下來,八千人還剩下六千多,折損了一千多人。對於一場戰役來說,這個傷亡比例,其實已經不小。

鄭智麾下的鐵甲都已經集結準備。

第一道城門已經被大炮打開,城門之內就是甕城,城外的大炮是轟不到甕城的城門的。

人就是容易被思維侷限,佔盡優勢的鄭智也是一樣,也被思維侷限住了。攻城之時,城外的火炮並不能轟到甕城的城門。

但是此時城門已破,把火炮往前推,直推到城門洞內,自然就可以轟擊甕城的城門了。只要甕城城門洞開,這座城池的主要區域也就不在話下了,之後便是內城的城門,然後是宮牆。燕京城的皇宮只是行宮,並非遼國的皇宮,遼國真正的皇宮在上京。所以宮牆想來也並不高大。

遼國官職系統上,與宋朝區別並不大。但是由於遼國地盤廣袤,所以最初設置有兩個官員系統,便是南北官員系統。分南北大王院,各設南北院大王,下有知院事,也有左右樞密使。

但是在耶律延禧臨朝之時,南院大王府被裁撤了。

城頭上的遼人顯然並不在意下面的城門被破,都緊緊盯着遠處的宋人大陣,只有宋人撤兵回營,纔會有人打開甕城去修繕城門。

幾門大炮已然在鄭智的吩咐下往前而去,左右鐵甲也在往前去壓,強弓弩箭不斷,火藥也再一次開始怒號。

鐵甲士卒邁着大步,舉着木盾往前,掩護着馬拉人推的大炮往城門洞而去。

騎兵早早準備妥當,只等甕城城門破開,便要打馬衝入城中。

鄭智皺着眉頭在將臺之上觀望,心中也是知曉,即便兩道城門破了,戰事也遠遠還未結束。遼人的反抗之心,從未減少,慘烈的廝殺也不會因爲城門告破而終結。

撤下來的郭藥師飛奔到將臺之上,恭恭敬敬行得一禮,開口說道:“末將攻城不利,還望相公恕罪。”

鄭智看得一眼郭藥師,開口說道:“此戰你已盡力,不需自責。且去整頓麾下士卒,修整片刻,再行攻城。”

郭藥師聞言,疑惑道:“相公,再攻城牆?”

鄭智微微一低頭,確定道:“再攻城牆。”

郭藥師本來是想到鄭智這裡覆命之後討好兩句,此時聞言,心中難免有其他懷疑,懷疑自己被鄭智當了炮灰。卻是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質疑,只得硬着頭皮道:“遵令。”

鄭智揮了揮手示意郭藥師下去。然後站起身來,緊張的看着遠方,左右皆是令兵。只等城門一開,所有人都要按照制定好的順序依次衝入城中,把遼人徹底擊潰。

耶律大石此時也上得城頭,剛剛殺了李處溫父子,暫時平定了城內之事。此時上得城頭,看着城外無窮無盡的敵人,心中多是一種無力感。

金人在打鬆亭關,宋人在打燕京。原本廣袤的大遼,如今似乎只有了這四百里國土一般。

四百里,聽起來好像並不短,其實真要算起來,大約二百公里的距離,就是窮途末路了。後世車速,一個時辰都不需要便能跑完全程。即便是這個時代的快馬,也用不得幾個時辰的腳程。

話語雖然如蕭幹所言,必保城池無憂。但是實際情況與人的信心並沒有多少關係。耶律大石的無力感,並非耶律大石自暴自棄,而是對於未來的不樂觀。其實很多人心中都明白,這個大遼就要亡在這裡了。

不論內心有多少悲哀與憤怒,契丹之國,似乎真到了終結的時候。只是人們都不會把這話語明說出來,就如耶律大石一樣,兵敗回城之後,已然能預測到遼國之未來。

這些從大興安嶺兩側出來的契丹人,在文明的世界裡繁衍生息了幾百年,學會了讀書寫字,卻是再也回不到祖先的生活方式了。即便已經身在草原的耶律延禧,也不可能帶人再一次鑽進大興安嶺之中。這些貴族也早已忘記該如何遊牧漁獵。

耶律大石越想越是焦慮,被圍困的燕京城,早已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北地女真人到了哪裡,燕京城內也一無所知。北地那些防守女真人的遼國將兵,是否還在恪盡職守,燕京城內也無人能知。

城外的數萬鐵甲邁步往城牆而來。

耶律大石卻是轉頭下了城牆,麾下還有幾百鐵甲騎士的耶律大石,忽然往西城而去。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之人,終究還是要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第一步。便是想從這座巨大的城池中脫身而去。

大炮被推到了門洞之內,郭藥師又一次接到了攻城的命令,硬着頭皮帶領麾下的士卒往城牆衝去。

城門洞內的操炮士卒飛快的架好大炮,幾門大炮怒號聲起,炮聲在門洞之內炸響,震得操炮的士卒跌坐在地,頭腦昏懵。

“快把大炮拉出來,快!”門洞之外的軍將大聲呼喊,還舉着木盾抵禦着城牆之上飛下來的箭雨滾石。

城門洞內的人似乎聽不見這些喊聲,耳朵裡都是嗡嗡作響。

軍將一邊大喊,一邊衝進門洞,帶着無數的鐵甲倒拖着大炮往外去,忽然有一個木製的輪子離開了斷裂的車軸,滾向了一邊。

車架之上兩千斤的鐵疙瘩翻滾在地,壓在了旁邊一個軍漢身上,滾燙的炮管冒起濃煙,還有一股烤肉的味道。

幾聲短暫的哀嚎,那軍漢已然一命嗚呼。

“快擡起來,快!”軍將喊得撕心裂肺。城外無數的騎士等待着從門洞而入,城內的遼人也在想方設法堵住剛剛被轟開的甕城之門。

一切都在爭分奪秒,卻是幾門大炮還沒有運到門洞之內,更有一門大炮翻滾在地,叫人怎麼能不着急。

這些大炮隨着大軍轉戰幾百裡,從滄州到雄州,從雄州到歸安,又到涿州與燕京。一路泥濘之下,不知斷了多少次車軸,也不知壞了多少個輪子。之前倒並非多大的麻煩,停下來更換了就是。

卻是此時在這門洞之內又斷了車軸!

無數的士卒蜂擁而上,大炮車架上有繩索,也有人在拆着長梯,把長梯拆成木杆,幾個木杆放在一起,無數的漢子把木杆扛在肩頭,木杆之下用繩索吊着碩大的火炮。

便是要用人力來擡了。

城門洞外,頭上的遼人越發瘋狂,無數的檑木滾石,無數的火油箭矢,都往門洞之前傾瀉而下。

一個一個活生生的漢子成了冰冷冷的屍體,也有人不斷用箭矢還擊。

門洞之外的地上皆是火油燃起的火焰。更有人提土來填埋火焰。

四處皆是焦急的大喊,門洞之內更是呼喊不斷。

終於有兩門炮被許多士卒倒拖了出來,推到了一邊。這些士卒又冒着箭雨衝入門洞之內,便是要去擡那一架滾落在地的大炮。

郭藥師再一次到得城牆之下,常勝軍的士卒也開始攀爬着城牆。這一次似乎被之前簡單了一些,雖然還攻不上城頭,卻是已經不時有人能成功上到城頭之上。

鄭智也在將臺之上來回踱步,遠處的令兵不斷來回給鄭智報告前方的情況,也讓鄭智知曉了有一門大炮滾落在了城門之內,一時間運不出來。

鄭智除了焦急的等待,也無他法,唯有來回踱步。

米真務與往利得不斷安撫着自己的座下越來越躁動的馬匹,一臉焦急的注視着前方的門洞。

忽然一員騎士從西門飛奔到將臺,停在了鄭智面前,開口說道:“相公,西城門忽然被打開了,從甕城之內衝出了幾百鐵甲騎兵,此時正在激戰。秦將軍怕有人走脫,派小的來請求騎兵支援。”

鄭智聞言,正欲下令叫史進帶幾百騎兵前去馳援,卻是忽然想起了什麼,開口道:“你速速回去告訴秦明,讓他們走就是。”

令兵聞言一愣,以爲自己沒有聽清楚,問道:“相公可是說要放遼人走?”

鄭智點了點頭道:“便是如此,快回去吧。”

令兵點了點頭,打馬就走。

出西城之人,鄭智心中已然猜到是誰,卻是有心放他遠走。也不知鄭智是個什麼打算。

正在帶領麾下四千滄州步卒列陣死戰的秦明,忽然得到鄭智這麼一份命令,開口問令兵道:“你是不是聽錯了相公所言?相公豈會下得這般軍令?遼人皆是甕中之鱉,何以還要放走這麼幾百號人?”

“將軍,小的沒有聽錯,小的還再問了一遍,相公親口而言,說放這一隊人馬走脫了去。”

秦明疑惑之間皺着眉頭,看得前方不遠處正在往緊密的長槍陣中衝擊的鐵騎,搖了搖頭大喊道:“傳令,散開一條道路,讓他們走。”

左右令兵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人羣之中的耶律大石看得宋人軍中忽然讓出了一條道路,驚訝之間,連忙打馬飛奔而去,片刻之後便出了軍陣。

出得軍陣的耶律大石還回頭往南方看了幾眼,心中也多是疑惑。卻是耶律大石也清楚,是有人在故意放自己離開。

這個人是誰?也不需多想,能下這個命令的。宋軍之中,必然也只有主帥鄭智一人。

第一百六十八章 羌人死十萬第一百六十章 殺人越貨,小有富餘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六百二十九章你這個沒卵用的狗東西第五百三十章 事已就緒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八十三章 兩個吊着手臂的好漢第五百八十八章 卻也是笑談...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七十五章 賣酒起了小風波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蔡太師要見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十六章 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五百六十二章這....第五百四十一章斬殺鄭智第四百三十章 此事是否是有誤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十四章 鄭二爺與打勝仗第六百零六章 老弱病殘,成不了精兵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散開一條路,讓他們走第三百四十五章 米真務,快給灑家讓到一旁去 大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恥之賊,時代之變第十六章 太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皇家無情第三十七章 陸虞侯,此番我等要殺何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二百七十章 鄭相公威武!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人找死?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恥之賊,時代之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十一章第一百五十章 小將韓世忠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龍崗在何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讓他耶律大石不得不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去把經略府的軍將全部喚來第三百二十章 前方戰事不妙第六百四十一章 劉氏父子,冠絕天下第九章 官人,我有眼不識泰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智,快下來 四千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一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五百五十章我那兄弟最是義氣 四千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十五章 五十兩白銀尋王進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六百五十九章 燕雲攻略,中原屏障第六百八十五章 小劉有謀,爲國忠心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今還打殺不得第四百九十七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第一百八十三章 夫人有何吩咐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五百七十一章李卿快快出城宣旨 四千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嘯聚山林江湖亂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把這廝拿了第十二章 凌煙閣第八十九章 驚現党項騎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東田虎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一百章 你可知西軍的厲害第六百零八章 朕恕你無罪第十九章 勤勞的馮老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五百三十七章救什麼命,死不了第四百一十九章大膽,豈敢如此與朕說話?第三十四章 三碗不歸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子問計,不敢不言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五十九章 搏命王進襲陸謙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檜的悲催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
第一百六十八章 羌人死十萬第一百六十章 殺人越貨,小有富餘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六百二十九章你這個沒卵用的狗東西第五百三十章 事已就緒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八十三章 兩個吊着手臂的好漢第五百八十八章 卻也是笑談...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七十五章 賣酒起了小風波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蔡太師要見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十六章 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五百六十二章這....第五百四十一章斬殺鄭智第四百三十章 此事是否是有誤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十四章 鄭二爺與打勝仗第六百零六章 老弱病殘,成不了精兵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散開一條路,讓他們走第三百四十五章 米真務,快給灑家讓到一旁去 大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恥之賊,時代之變第十六章 太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皇家無情第三十七章 陸虞侯,此番我等要殺何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二百七十章 鄭相公威武!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人找死?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恥之賊,時代之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十一章第一百五十章 小將韓世忠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龍崗在何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讓他耶律大石不得不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去把經略府的軍將全部喚來第三百二十章 前方戰事不妙第六百四十一章 劉氏父子,冠絕天下第九章 官人,我有眼不識泰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智,快下來 四千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一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五百五十章我那兄弟最是義氣 四千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十五章 五十兩白銀尋王進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六百五十九章 燕雲攻略,中原屏障第六百八十五章 小劉有謀,爲國忠心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今還打殺不得第四百九十七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第一百八十三章 夫人有何吩咐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五百七十一章李卿快快出城宣旨 四千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嘯聚山林江湖亂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把這廝拿了第十二章 凌煙閣第八十九章 驚現党項騎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東田虎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一百章 你可知西軍的厲害第六百零八章 朕恕你無罪第十九章 勤勞的馮老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五百三十七章救什麼命,死不了第四百一十九章大膽,豈敢如此與朕說話?第三十四章 三碗不歸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子問計,不敢不言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五十九章 搏命王進襲陸謙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檜的悲催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