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首相之爭

司馬光這一手徹底把老文壓下去,趙曙很是滿意,親率大軍,通過拱門。這個拱門是利用水泥提前澆築,裝飾五彩絲綢,綴滿鮮花香草,面向外面,大書得勝二字,而面向內部,則是寫着“安定”二字。

出征得勝,歸國安定!

果然有意思,趙曙下旨規定,以後凡是出征,必走此門。

“陛下,歷次戰事,無不是將士用生命換來,爲緬懷爲國犧牲的將士,把他們的名字刻在此門之上,長存世上,以供軍民百姓瞻仰緬懷!”王寧安建議道。

“這個辦法好!”趙曙立刻答應,又迎來了百姓一陣歡呼。

文彥博在一旁臉色很是難看……白忙活了一場,風頭都被搶走了,他的準備都成了陪襯,背景,簡直氣死個人!

奶奶的,要是敗給王寧安也就算了,反正交手這麼多次,都沒有贏過……可是敗給了司馬光,是可忍孰不可忍!

難道老夫真的這麼弱?

連一個小輩都鬥不過?

不成,絕對不成!

文彥博是薑桂之性,老而彌辣,絕不輕言失敗。

只是當務之急,必須弄清楚眼前的局面,不能再失手了,否則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這一次趙曙得勝而歸,獲得的讚譽和擁戴無以復加……從上到下,所有人都不敢小覷皇帝。

三萬兵,滅遼國,俘虜遼主,拓地萬里……如此輝煌戰績,哪怕秦皇漢武,也有所不如啊!

趙曙不再是那個靠着師父庇護的小皇帝,他真正成熟起來,能夠扛起江山重擔,人們擔心的主少國疑,權臣在朝,也化解了許多。

如果說這一戰之前,很多人不願意王寧安退下去,擔心朝局動盪,會前功盡棄,可這一刻,擔心都有點多餘了。

皇帝強,官員就沒有那麼多心思。

老文露出了沉思之色……這一次的征戰起自增發貨幣,接着是糧食漲價,遼國大亂,大宋纔有了機會,迅速滅遼!

要知道,當年太宗兩次北伐,都是帶了20萬人,結果還鎩羽而歸。滅掉遼國這種龐然大物,在一般人看來,沒有百萬雄兵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說起來好聽,出兵百萬,又要耗費多少國帑民財?

豈是等閒!

沒有幾年的準備,怎麼能成功?

可這次投入之少,回報之大,回頭想起來,都是夢一樣……呀!文寬夫的臉色終於變了,或許從頭到尾,都是王寧安布的局!

他故意搞亂契丹,弄到瓜熟蒂落,唾手可得,而趙曙少年心性,自然好大喜功,御駕親征,然後再把前所未有的大勝,送給趙曙,讓皇帝積累足夠的威望,來統御天下,實現權力和平過渡……

軍民百姓還在歡呼,鼓樂之聲,驚天動地,到處都是鮮花,到處都是萬歲萬萬歲……大家如癡如醉,替自己的皇帝驕傲。

可是這些,文相公都聽不進去了,他的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都是王寧安布的局,都是他安排好的,奶奶的!他也太厲害了吧!

凡事就怕往回想,文寬夫越是審視,就越覺得心裡發毛,他偷眼看了看王寧安,只見這位滿臉淡淡的笑容,一副激動而內斂的模樣……你丫的絕不是爲了這次的勝利,你是在得意,天下人都被你算計了!

必須檢討策略了,以前他想着努力討好皇帝,積累足夠資本,重回政事堂……可現在看起來,王寧安的算計手段深不可測。

就算他不做首相,手上的權柄也不會弱多少啊!

“唉!”

文彥博氣得搖頭嘆息,奶奶的,就沒有辦法鬥得贏王寧安?

老夫不甘心啊!

……

迎接凱旋之後,是耶律洪基在宣德門外,正式繳納國書,向大宋請降,他領着契丹的文武臣工,匍匐在地,卑微如螻蟻……無數大宋的百姓老淚縱橫。

歐陽修、賈昌朝,還有剩餘的老臣,全都熱淚盈眶,激動戰慄。

想想吧,年輕時候,他們也夢想過這一天,可宦海沉浮幾十年,眼看着大宋百病叢生,難以挽回,誰不心寒!

就在西夏叛亂,慶曆新政失敗,國運跌落谷底之時,有人開始了努力,二十年之功,大宋煥然一新,滅西夏,滅大遼,收西域……雖強漢盛唐,也不過如此!

值得高興一場!

此生無憾!

幾個老臣都很是滿足,但是他們的心中還有一種強烈的不安。

歷來都是盛極而衰,大宋究竟能不能跳得出來,誰也說不好……尤其是這一切的推動者,王寧安要從首相的位置上下來,繼任者有沒有本事,讓大宋變得更好?

未來的變數太多了,真是讓人憂心忡忡,放心不下!

“醉翁,要不你去勸勸二郎?”賈昌朝試着道。

歐陽修苦笑搖頭,“子明兄啊,你去比我更合適!”

“我?算了吧!”賈昌朝無奈道:“老夫是沒有什麼心思了,衰朽之人,等死而已,就是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啊!”

連兩位老臣都猜不透未來的朝局,其他人就更是糊塗了。

不過王寧安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在回京的第三天,他就主持了政事堂會議,而且開宗明義,他就把事情說清楚了。

“僕受命先帝,接掌政事堂以來,誠惶誠恐,夙興夜寐,唯恐有傷聖人之明,有負蒼生之望……戰戰兢兢,已歷5載,如今功成身退,理所當然!”

這話說的不是一天兩天,但是真正到了這一刻,還是十分艱難,不說他的學生,包括韓維啊,陳昇之啊,甚至馮京啊,呂誨啊,好多人都不願意王寧安這麼快放權,但是王寧安態度堅決,根本不容商量。

“諸公,新舊交替,本就是自然之理,不需要有什麼遲疑……然則朝政不可廢,前後必須要銜接……當前幾項重要政務,都必須落實……首當其衝,是下一屆的宰執人選,我已經上奏陛下,新的宰執由吏部推薦名單,再有在京5品以上官吏公推,並且昭示天下,再經過陛下覈准,最後方可成爲當朝宰執重臣,輔佐聖人,中興大宋。”

王寧安說完之後,環視四周,緩緩道:“宰執重臣,尤其是首相必須德才兼備,能力突出,要有聖人認可,要有百官接受,還要經得起天下萬民檢驗……會議結束之後,就可以推舉人選,討論之後,交由百官票決。”

王寧安講完了這一件,又接着提到財政,打了契丹,花費不少,而接下來如何掃清契丹的殘餘勢力,填補財政虧空,還有要如何加強對契丹地區的控制,需不需要修路?而修路的花費又怎麼解決,還有移民實邊,調整吏治、軍制……“

這些事情也很重要,但是大傢伙全都沒什麼心思聽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首相上面。以往大宋的宰執選拔,真正的權柄都握在皇帝的手裡。

當然了,百官,還有宰執都有推薦的權力,但是用誰絕對要聽皇帝的,同樣的,罷免宰執,也是皇帝的一句話。

可這一次情況不同了,王寧安說的明白,首相需要得到百官認可,經過百官投票,然後才能交給皇帝最後覈准。

換句話說,首相能更名正言順,統帥百官,相權比之以往,更重了無數倍!

同樣的,首相寶座,也就讓人更加垂涎。

究竟誰能坐得上去,真是浮想聯翩啊……王寧安講完之後,看着陷入沉思的衆人,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讓大傢伙回去,好好思量,本着爲國舉賢之心,推舉合適人選,擔負重任。

“真是想不透啊!”

文彥博終於也有糊塗的時候了,如果他猜測的不錯,王寧安早就布好了局,那麼首相的人選也應該呼之欲出,至少王寧安要表明傾向,或者乾脆直接指定,他現在什麼都不說,到底是真心讓大家公推,還是另有盤算?

同樣陷入思索的還有好幾個人,他們一樣拿不住主意。

“吉甫兄,不要再遲疑了。”

章惇道:“既然師父說了要公推,你是我們領頭的,大傢伙都支持你,我聯絡過曾布和蘇轍了。”

呂惠卿連連搖頭,“子厚,你就別給我灌迷魂湯了,論起功勞,你絲毫不在我之下,要不我支持你如何?”

“別害我!”

章惇不停擺手,他知道自己行事張揚,風評並不好,現在衝擊首相,還差得太遠。

“吉甫兄,我也不瞞着你,就連蘇轍都沒有聽到半點口風,師父這一次是要當菩薩了。”

呂惠卿思量半晌,緩緩道:“子厚,你說師父會不會故意放手,讓大家各憑本事,爭取位置。畢竟首相不好乾,沒有足夠的能力,是沒法坐穩的。”

章惇點了點頭,“應該就是這麼回事了……吉甫,既然如此,咱們在人數上可不差,不如就爭一下,也讓師父看看咱們的本事!”

“嗯,也好!”

呂惠卿終於下定了決心,章惇喜出望外,“吉甫兄,此事就交給小弟,我去找範純仁。”

章惇樂顛顛到了吏部,可誰知道,這裡早就熱鬧無比了,馮京,蔡確,還有好幾個官員,都等在這裡,他們各自有要推舉的人。

章惇正準備和大傢伙打招呼,突然又有人趕來,這個人讓大家都是一愣。

副相韓維!

以他的地位跑來吏部,不是要推舉自己吧?

正在大家胡思亂想的時候,韓維直接開口,“我是來舉薦文相公,重掌政事堂的!”

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659章 天兵至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429章 告御狀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48章 聲聞於天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626章 誅九族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11章 交鋒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800章 情深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68章 好奴才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21章 二伯來訪第84章 真相大白第82章 亡命徒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84章 真相大白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
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659章 天兵至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429章 告御狀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48章 聲聞於天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626章 誅九族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11章 交鋒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800章 情深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68章 好奴才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21章 二伯來訪第84章 真相大白第82章 亡命徒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84章 真相大白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