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

“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開創了大漢一統江山四百載,傳到了漢獻帝,君弱臣強,刀兵四起,天下昏暗,民不聊生,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日裡就開說一套《三國演義》,道盡紛紛世事,全在巧嘴一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韓蛤蟆嗓音沙啞,慢條斯理地念了一詞,大宋朝文治興旺,不是一句空話,歷朝歷代,論起識字率,宋朝絕對屈一指,哪怕是偏遠的滄州,也有不少人聽懂了詞中的滄桑高遠,無不點頭稱讚。

要說起來,最解其中三味的,就要數坐在角落中的包黑子和公孫策。

“好一臨江仙,我怎麼聽出了醉翁的味道啊?”公孫策笑着說道。

包拯沉吟一下,搖了搖頭,“不然,此詞的才情不在醉翁之下,可是醉翁文章第一,論起填詞,倒是差了一籌,而且詞中暗含蒼涼之談,似乎閱盡人世興衰,頗有看穿興衰之嘆,多半不是醉翁所寫。”

公孫策倒吸口冷氣,“東翁,若不是歐陽永叔所作,當今文壇,不論晏殊,柳七,梅堯臣,只怕都寫不出來這樣的詞……”公孫策突然大喜過望,“恭喜東翁,怕是這滄州又出了一位大才子啊!”

作爲一方父母官,教化百姓那是分內之責,要是出了神童才子,可是要上報朝廷,作爲政績的。

這一《臨江仙》公孫策從沒聽過,多半是新作的詞,而且又和文壇的幾位巨擘風格迥異,倘若真是邊境滄州,出了一位大才子,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公孫策身爲包黑子的師爺,自然要替東家的前程着想,他都迫不及待想要找出寫詞之人,上奏朝廷,替東家的政績填上一筆。

倒是包黑子哼了一聲,“倘若真有才子,那也是人家的天賦,是師長教的好,我剛剛到滄州不久,據爲己有,羞也不羞?”

公孫策不愛聽了,這事有什麼羞的,出在誰的治下,那是誰的福氣,有什麼害臊的,大人的臉皮還是太薄了,需要歷練啊!

他還想勸說,哪知道包拯一擺手,“老實聽書吧!”

公孫策不敢多話,只好悶頭聽着,可是沒聽多少,公孫策就入迷了,說書人簡單交代了之前已經講完的部分,直接跳到了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伴隨着韓蛤蟆的描述,在場衆人如癡如醉,彷彿真正置身在千軍萬馬之中,隨着一位位武將衝殺,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槍,方天畫戟,你來我往,殺了一個難解難分!

王寧安這兩天連續趕工,已經把前二十都給了韓蛤蟆,他也放開了膽子,盡挑熱鬧的講,三英戰呂布剛結束,就直入連環計,鳳儀亭,呂布戲貂蟬,英雄美人,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韓蛤蟆一口氣講到了午時,口乾舌燥,實在是頂不住了,才一拍醒木,“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韓蛤蟆轉到後臺去喝茶潤嗓子,耳朵裡全都是叫好之聲,夾雜其中,還有不少人往臺上扔銅錢,嘭嘭的響,韓蛤蟆的心就跟着不停地跳,不用看都知道,準是有人一貫一貫地賞錢!

說了大半輩子,還沒遇到呢!

王二郎可真是一個寶貝,回頭可千萬不能讓別人把他拉過去。韓蛤蟆急匆匆要去找王寧安,討要接下來的故事,剛轉身,茶館的掌櫃的陪着笑過來了。

“韓先生,那邊有兩位客官要見你。”

“客官?什麼人?”

掌櫃的壓低聲音,湊到了韓蛤蟆的耳邊,低聲說道:“雖然穿着布衣,可難掩官氣,是個大人物!”

韓蛤蟆一驚,他就是個說書的,哪裡見過什麼大人,急忙撣了撣衣衫,就跑到了包黑子的桌邊。

“草民見過大人。”

“請坐吧。”公孫策淡淡笑道:“你就是韓先生吧?書講的不錯。”

“多謝誇獎,小人愧不敢當。”

“韓先生,這《三國演義》頗爲不俗,和尋常的話本境界迥異,不過在下聽了一段,似乎書中對劉備多有讚頌溢美之詞,我覺得似乎有些言過其實,先生以爲呢?”

韓蛤蟆爲難苦笑,“小人只知道說書,哪裡懂得什麼歷史啊!”

包拯好奇了,“這麼說《三國演義》並非先生所作了?”

“哎呦,折煞小人了,我哪寫得出來啊!”

包拯和公孫策互相看了一眼,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們也不信一個說書的能寫出如此鉅著。

公孫策笑道:“韓先生不用擔心,我們也算是文人,想要見識一番,並沒有別的想法,還請韓先生幫着引薦。”

韓蛤蟆猶豫說不說呢,一擡頭,正好看到王寧安從二樓下來。別人聽韓蛤蟆講書,都驚爲天人,唯獨王寧安哈氣連天。上輩子他聽過單田芳,袁闊成的三國,相比而言,韓蛤蟆說的實在是有些乾癟無趣。

畢竟滄州是小地方,韓蛤蟆也只能算是野路子,等以後有機會,應該從汴京選幾個高手,只有征服了京城,才能算是征服大宋啊!

王寧安現在滿腦子都是擴大生意,賺更多的錢。

剛從樓上下來,韓蛤蟆就跑過來。

“二郎,有兩位先生要見你呢!”

韓蛤蟆拖着王寧安到了包拯的桌子邊,三個人互相一看都愣了。公孫策目瞪口呆,“韓先生,你沒搞錯吧,他不是在海豐酒樓賣湯餅嗎?”

韓蛤蟆陪笑道:“先生好眼力,正是王公子,小人的段子可都是王二郎的教的。”

包拯之前對王寧安就有看法,此時一聽,心中更加惱火,一個小小的娃娃,讀過多少書?他能寫出《三國演義》?簡直是笑話一樣!

包拯懶得駁斥,臉陰沉的嚇人,鼻子出粗重的喘息聲。公孫策瞳孔緊縮,上下打量王寧安,用力搖頭,“韓先生,既然《三國演義》的作者不願意見我們也就算了,何必拿一個賣面的糊弄我們?”

韓蛤蟆被問得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麼。

王寧安卻不幹了,他遇到了幾次包拯和公孫策,他可沒有自我感覺良好,衝上去巴結人家,也沒想着攀附權貴,撈到好處。

可問題是這兩位一次比一次臉臭,怎麼,瞧不起賣麪條的?清官就了不起啊?

王寧安上輩子就有點衝動不計後果,又穿越到了一個少年身上,多少受到了影響,越不在乎了。

“賣麪條的就不能寫《三國演義》了?公孫先生未免也太瞧不起賣麪條的了,你可知道姜太公也賣過面啊?”

公孫策呵呵一笑,“少年郎,你竟敢自比姜太公?口氣不小。那好,我就請教你,曹孟德文武雙全,雄才大略,一統北方,南征北戰,軍威赫赫。怎麼到了你的書裡,成了疑神疑鬼的奸雄,還編了捉放曹的段子,污衊曹公,未免太過分了吧?”

聽到公孫策難,王寧安絲毫不害怕,“公孫先生,你替曹阿瞞說話,未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倒要請教你的高見?”

“曹孟德沐浴大漢皇恩,身爲漢家臣子,就應該扶持社稷,護衛江山,忠君報國。可是他做了什麼?挾天子令諸侯,竊據大漢江山,欺凌君父,竊奪大權,所作所爲,哪有半點忠臣孝子的樣子?如此人物,他的才能越高,本事越強,危害就越大!公孫先生怎能以偏概全,只知小節,忘了大義?”

王寧安說的義正詞嚴,他倒不是真的厭惡曹丞相,無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什麼時候,“政治正確”這四個字都不能違背,王寧安可不想被扣上寫反書的帽子。別以爲宋代就沒有文字獄,烏臺詩案,可是讓王寧安看透了文人陰起來的無恥!

包拯看不透王寧安的內心,他從王寧安的話中,倒是品味出另一層意思。儒學式微,佛道盛行於世,眼下的大宋其實出於一種思想混亂的階段,《三國演義》中宣揚的忠義,似乎點醒了包拯,讓他似有所悟。

“少年郎,你既然知道忠義,可爲何忘了孝悌?”包拯突然老氣橫秋,不悅問道。

——————————————

推薦一本書《大明第一書生》一本不錯的科舉種田文哦!

第25章 長街毆鬥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947章 發飆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77章 職業武士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34章 冒險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611章 闖宮第22章 三國熱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57章 樂極生悲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938章 殺官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315章 無憂洞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48章 聲聞於天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315章 無憂洞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215章 反撲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40章 弓箭社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
第25章 長街毆鬥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947章 發飆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77章 職業武士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34章 冒險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611章 闖宮第22章 三國熱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57章 樂極生悲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938章 殺官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315章 無憂洞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48章 聲聞於天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315章 無憂洞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215章 反撲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40章 弓箭社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