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交鋒

東華門外,趙禎親自授予狄青戰旗一杆,又把自己佩戴的寶劍交給了狄青。

幾乎每個人都聽過尚方寶劍,可是像趙宋的皇帝平時都不佩劍,又哪來的隨身寶劍,故此尚方寶劍不過是一說而已。

但是,狄青得到的這一把卻是名副其實,這個山一般的漢子激動地無以復加,拜倒在趙禎面前。

“臣肝腦塗地,難報陛下天恩於萬一。”

狄青說完之後,猛地起身,高舉寶劍。

“出!”

一聲將令,鼓樂響起,狄青率領着大軍,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離開了汴京。

在這一刻,狄青和所有的將士,成爲了全場最炫目的焦點。

即便是很多年過去,已經上了年歲的人提起來也會讚歎不已。

什麼纔是好男兒,報國殺敵,百死不悔!

肩扛社稷,手持鋼鋒,夷狄惶恐,八方懾服……相比之下,讓人如癡如醉的東華門唱名,又算得了什麼,不過是一羣即將步入官場的士人而已。

說好聽點叫蟾宮折桂,說不好聽點,就是多了一羣吸食百姓血肉的贓官,有什麼了不起的,也值得爲了他們歡呼嗎?

經過此事,不但東華門唱名失去了風采,甚至連喜聞樂見的榜下捉夫也變得冷落下來,雖然大傢伙依舊看重科舉,依舊文貴武賤,但對普通人來說,彷彿一盆涼水澆頭,不再那麼狂熱,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卻燃起了希望,從軍報國,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王寧安的這一手,堪稱絕地反擊,公然在所有人面前,亮出了將門大旗,亮出了武人威風!

不但是狄青這些將領,心中感動無比,就連曹佾等在京的將門,都倍受鼓舞,歡天喜地,跟過了年似的。

老百姓也看得高興,那麼雄壯的隊伍,一下子就給人安全感,到處都在說什麼儂智高叛亂,大家也都不怕了,就連遼國和西夏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趙禎同樣興奮不已,長久以來,他身邊都是文官,總是不斷灌輸給皇帝,什麼武人驕縱蠻橫,狂妄殘暴,不服管教,不聽命令,如果不嚴加管束,就會禍國殃民,貽害無窮。

趙禎雖然知道這些話是因爲文官們的偏見,但是天天說,月月講,也難免產生了刻板的印象。

可是當趙禎真正見到了將士們之後,他明顯感到了不一樣。

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一雙雙熾熱的眼神,僅僅因爲自己見了他們一面,將士們便感激涕零,恨不得以死相報!

比較起來,那些皮裡陽秋,滿腹心機的臣子,遠不如武人們純粹,天然,值得信任……很多事情就是不斷積累的結果,文官們花了幾十年的功夫,塑造出他們想要的聖明天子,可自從六塔河的事情,一路展過來,趙禎漸漸想通了很多問題。

文武就是帝國的兩條腿,無論其中一條強壯到什麼程度,缺少了另一條,都是個殘疾人,是站不起來的。

趙宋的天下承襲後周,得國不光彩,加上趙光義又奪了侄子的位置,更加心虛,只能拼命打壓武夫,保證可憐的安全感。

但近百年過去了,天下承平,老百姓已經習慣了趙家的皇帝,天下已經不一樣了,這時候再去壓制武夫,根本是自斷手腳,自毀長城……

聯想到一連串的事情,加上研讀《管子》的心得,趙禎的確不一樣了。

如果二十年前,他能想到這些,肯定會掀起一場徹頭徹尾的變法,去扭轉乾坤,只是現在他老了,沒有了雄心壯志,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生出一個皇子,承襲江山社稷……趙禎的變化沒有顯露出來,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精明瞭一輩子的諸位相公,竟然沒有現皇帝的改變,他們錯誤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在接下來的一連串爭鬥當中,嚐到了致命的苦果……

有人高興,就有人愁。

先最愁的就是文彥博,從頭到尾,他都沉着臉,好像一塊萬年的玄鐵,一絲笑容都沒有,嚇得周圍的人都離得遠遠的。

還有很多文官看到了武夫鮮衣怒馬,趾高氣揚的樣子,就從心裡害怕,戰戰兢兢,彷彿又要回到暗無天日的五代十國,一個個滿腹思量,想着應對的辦法。

至於另外兩個很難受的人就是耶律化葛和張孝傑了。

他們本想到大宋找回面子,藉着大宋麻煩事纏身,多撈取點好處,可是哪裡想到,大宋竟然玩了這麼一手。

不得不說,這幾支人馬都非常強,至少能和皮室軍抗衡。

不是說遼國害怕大宋,問題是遼國內部亂哄哄的,根本沒法形成一個拳頭,十成的力量,能拿出兩三成就不錯了。

大宋有如此軍力,根本不用在乎。

強盜集團最擔心的就是獵物變強了,他們自己做的惡事太清楚了,有朝一日,大宋找他們算賬,那可就大禍臨頭。

“我主剛剛開科取士,上千士人齊集一堂,論才大典,英豪雲集。本以爲大宋以文采風流自詡,會看到更爲壯觀的盛舉,只是想不到,竟然是金戈鐵馬,粗野蠻橫,難保不讓人升起窮兵黷武之念,竊以爲此舉不利於兩國議和,實在是讓人失望,失望得很!”

張孝傑滿口酸言酸語,那些文官剛剛被打了臉,現在也不願意出頭,竟然沒人反駁。張孝傑得意洋洋,覺得自己簡直是口才無雙,有蘇秦張儀的本事。

可是他別忘了,文官們不出頭,還有個王寧安呢!

“哈哈哈,張大人是貴國的狀元,在下呢,連科舉都沒有參加過,本以爲狀元之才,該是何等驚天動地,現在一看,真是大失所望,竟然連一點人間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實在是不知道貴國是怎麼論才取士。”

張孝傑把眼睛一瞪,“我乃遼國使節,奉皇命而來,如果你講不出道理,只是張口罵人,那可就更丟人了!”

“哈哈哈,我大宋是禮儀之邦,說話豈能沒有根據。張大人,我問你,如果去拜會朋友,對方是年高之人,應當說祝他長命百歲之類的話,如果是小孩子,則是要祝他健康成長,你以爲然否。”

“這誰不知道!”張孝傑不明所以,隨口說道。

“哈哈哈,原來遼人也懂得禮節,實在是難得啊!”王寧安話鋒一轉,笑道:“老人要祝長壽,說句不恭敬的話,是因爲年紀大了,壽數不多。由此看來,缺什麼補什麼,沒有什麼,才總是掛在嘴邊。譬如你們遼國,的確應該多開科取士,多讀一點書,多學學聖人之道,才能化解身上的戾氣,消去蠻橫的秉性,倘若假以時日,沒準也能衣冠楚楚,和尋常人一樣,堂而皇之,行走在世間之上。否則,雖有人一般的相貌,卻有蛇蠍一般的心腸,虎豹一般的行徑,當真是妄披了人皮,讓人不齒!”

王寧安這一張嘴啊,簡直不是損可以形容,直接就把遼國說成了野獸,好些大宋的臣子都忍不住,想要笑出來。

雖然王寧安打了文臣們的臉,但是大傢伙畢竟還是宋人,看到老冤家吃癟,都心花怒放。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和遼國打交道,還真就需要王寧安這樣的。

張孝傑被說的臉色漲紅,怒斥道:“按照你的說法,你們大宋就是武備不興,朝廷孱弱,不堪一擊了?”

“哈哈哈,遼使,我大宋武備如何,已經擺在了你的面前,至於強弱與否,你自己心裡有數。我只是提醒你一句,如果連你們最強大的一項,都被大宋追上來,你們遼國還有什麼指望?你又如何跑來頤指氣使,洋洋自得?我奉勸你一句,我大宋固然是禮儀之邦,待客有道。可是要是遇到了惡客,也小心我們手裡的刀槍!你們捫心自問,比匈奴如何?我漢家鐵騎燕然勒功,所向睥睨。不要把偶然的得志,當成了永遠的勝利,如果大宋真的了雷霆之怒,天下萬民之怒火,只怕會燒得大遼國一絲一毫都不剩!”

“你大膽!”張孝傑彷彿被踩到了尾巴,怒斥道:“我大遼疆域萬里,立國尚在你們大宋之前,萬邦來朝,上國氣象,豈是你可以大言恫嚇的?我們一心爲了兩國蒼生百姓而來,你們卻如此狂妄,不把大遼放在眼裡,實在是無禮之極。我大遼二十萬鐵騎,枕戈待旦,隨時可以南下,是我主心存不忍,才讓你們苟活至今,還不知道感念我主恩德,莫非也要嚐嚐我大遼的雷霆之怒嗎?”

王寧安放聲大笑,“我就說嘛,哪怕披了人皮,也難改野蠻的本性!我大宋整軍經武,加強武備,就是防備那些窺視中原繁華富庶的賊子強盜。不管誰敢向大宋伸爪子,就要做好被剁下來的準備!”

……

宋遼自從澶淵之盟以後,每年都有使者往來,每一次都是明槍暗箭,交鋒不斷,包拯、餘靖、富弼、范仲淹、歐陽修……數得着的名臣,幾乎都出使過遼國,每一次也都鬥得天昏地暗。能保住國格不失,回來一定要加官進爵。

只是這麼多年,像王寧安這樣的,還是頭一份!

一上來就是拼命的架勢,每一句都不客氣。可偏偏遼國就吃這一套,兩位遼使的氣焰完全被王寧安壓制住了,只能被動還擊,看得人好不過癮!

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945章 3000萬貫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207章 對策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998章 凱旋門第13章 祖宗顯靈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134章 軍銜制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34章 大遼武士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34章 冒險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72章 楊家槍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
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945章 3000萬貫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207章 對策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998章 凱旋門第13章 祖宗顯靈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134章 軍銜制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34章 大遼武士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34章 冒險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72章 楊家槍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