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

根據王寧安的觀察,理學興起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有兩點很重要,其一是大宋對外戰爭不斷失敗,不但無力開疆拓土,還要奉獻歲幣,百般恥辱加身,又無力改變,只能轉過頭折騰自己人,進而陷入內鬥之中。

這就像小孩子一樣,在外面很窩囊,打架總是輸,他就會在家裡鬧,和父母長輩吼……邏輯是一樣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王安石的變法,的確是帶來了空前的混亂,整個朝廷分成兩派,瘋狂廝殺,士大夫手段盡出,鬥一個天昏地暗。人們開始瘋狂排斥改變。

而此時金國乘勢崛起,把大宋打了一個稀里嘩啦,皇帝都被抓走了。

如此一來,對外不行,變法革新不成……社會環境如此,自然造就了對外封鎖,對內保守的理學大行其道。

士大夫們不再關心外面的世界,反而精心耕作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從聖賢之道里面尋求慰藉和歸屬……

王寧安相信環境造就人,而國勢也影響國民的心態。

他花了8年時光,恢復幽州,消除歲幣之恥,理學大興的一個條件已經消失了,如果再能成功革新,避免陷入瘋狂的內鬥,另一個條件也就消失了。

理學註定要掃入歷史的灰燼。

剩下的就是檢討儒學,修正儒學,讓這門學問變得有用起來。

孔老夫子已經死去了一千多年,他究竟說了什麼,他的想法又是什麼,誰也不能百分之一百肯定,我說的就是對的。

就像小太子遇到的問題,孔子說要交友無不如己者,可以像文彥博那麼解釋,也可以像小太子那麼想,甚至還有別的解釋。

不過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其中一種想法,一統天下,不準別的想法存在,誰敢不聽,就要打板子,這就過分了。

更明顯的例子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隨你怎麼斷句,主流的意見,就是一致認爲,要讓老百姓蠢一點,笨一點,纔好統治。

王寧安還是相信儒家學說主體是好的,孔老夫子也不是個壞心眼的傢伙。

問題是如何闡釋儒學。

王寧安覺得至少要有兩個限制,首先,儒學是修身立德的學問,能正人心,除邪念,讓人人向善,有道德,講良知。

這都是好的,但儒學不是包羅萬象,不是什麼都涵蓋其中,不是修成了聖人,便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靠着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是做夢!

論語中的道理是能拿來治國,但是,必須有豐富的經驗閱歷,懂得更多的知識……趙普憑什麼說這句話,他的確讀書不多,可是趙普是小吏出身,在地方上摸爬滾打,十足的老油條,被趙匡胤發現提拔,一路輔佐,建立大宋,有豐厚的積澱,他纔有那個豪氣!

說白了,趙普就像是有三百年內功的絕高手,給他一套少林長拳,都能打遍天下。別人呢?躲在書房裡,光知道苦讀書,別說半部論語,就算給他一百部,一萬部,也一樣沒有用!

王寧安認爲要改革的第一點,就是限定儒學的作用,約束儒學的範圍……不是學好了孔孟之道,就天下無敵了,打仗要去學軍事,理財要去學算術,治河要學工程,經商要學管理經營之道,航海要懂水文……

儒學爲本,其他學問爲用!

兩者並重,不可偏廢。

這樣就給了其他學問的生存空間,不至於遍地都是無用的迂腐書生。

至於第二點,則是要留出改錯的餘地……任何學說都不會完美無缺,適用千古。事實上,儒學能用兩千年,已經算是奇葩了。

有太多的學說,用不了幾十年,便問題一大堆,漏洞百出,最明顯的就是經濟學,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準過,聽他們胡說八道,還不如抽籤算卦來的可靠。

歷代儒者,爲了自擡身價,就拼命美化孔老夫子,從顏淵開始,便吹噓孔老夫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好麼,都成了幽靈了,前後亂飛。以後歷代讀書人,更是瘋狂誇讚孔夫子,把他當成萬世師表,至聖先師,似乎只要得到了老夫子的真傳,就能治國平天下。

可是別忘了,孔老夫子是什麼人?

不過是一個落魄的貴族,到處兜售治國之道,沒人肯用,說句不客氣的,他也是個失敗者!至少是沒有實現理想。

跟着成功者學,不敢說一定成功,但是照着失敗者學,那希望就更渺茫了……其實漢唐的皇帝都懂得這個道理,他們奉行外儒內法,以儒家爲包裝紙,以法家爲內核。

問題是到了大宋,士人集團一家獨大,沒有了其他聲音,久而久之,自然就被儒家洗腦了。

這是典型撒謊多了,把自己騙了,就好像歐洲的那些聖母們,用愛去感化一切,你有炸彈,我有愛和原諒!

所以——難民還是他們自己留着玩吧,誰知道里面有多少奇奇怪怪的東西,而且聖母的另一面就是魔鬼,萬一趁機塞進來一些壞傢伙,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也能鬧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

王寧安沒有什麼保留,把自己的想法和趙禎說了。

趙禎更是很快就接受了。

其實這兩條早就在做了。

六藝學堂,納入了武學、算學、商學、天文、水利、醫學……這不就是王寧安說的,儒學爲體,百家爲用馬!

至於第二條,王寧安提倡兼容幷蓄和知行合一,也切中要害。儒學不應該是一門食古不化的學問,而應該是開放的,兼容的,能不斷升級的……

說穿了,就是以六藝的理念,推廣全國,重塑儒學的根基,重新梳理包裝,讓這門古老的學問煥發新生機!

趙禎很欣賞王寧安做事的態度,其實這小子表面上激進,但是骨子裡是很保守和穩健的一個人。

儒家問題不少,可是他沒有貿然全盤推翻,而是採用修正改良的態度,讓趙禎很安心,也很放心。

“王卿,你以爲誰能挑起重任,改革儒學呢?”

王寧安笑道:“臣最多能敲敲邊鼓,提出點想法,要改革千年儒學,非大儒不可!臣以爲,應當讓範相公和醉翁挑頭,他們是最合適的人選!”

范仲淹這些年也一直在著書立說,筆耕不輟。

老範本身就很務實,又深受王寧安的影響,加上創辦六藝學堂,他的思想和王寧安很相近,而且江湖地位足夠高,不管是文壇,還是朝堂,都不能小覷范仲淹。

至於歐陽修,文壇盟主,自然不用說了。

近幾年,歐陽修也頗做了一些事情。

比如河北賑災,比如治理幽州,他已經不單純靠着文學起家,是名副其實的幹吏。當然了,歐陽修本身能力還是比不了那些重臣的,還要靠着王寧安打下來的基礎,但不管怎麼說,讓這兩位站出來,絕對能和那些傳統的腐儒唱對臺戲,甚至戰而勝之!

提到了歐陽修,趙禎突然想了起來。

“沒錯,是該讓醉翁進京了,馬上就要科舉,這一科唯有醉翁能扛下來!”

王寧安心中一動,嘉佑二年,歐陽修……顯然,千年科舉史上,最強的一科就要橫空出世了……想到這裡,王寧安甚至有些激動。

不管是二蘇,曾布,呂惠卿,還是程頤程顥,這些人都受到了王寧安的影響,有人正面,有人是負面的,但毫無疑問,他們全都升了級,點亮了許多新技能。

想想吧,一羣開了掛的妖孽,未來會有多精彩!

難怪王寧安都要激動呢!

嘉佑二年,正好就拿這一科,作爲向傳統腐儒開戰的第一槍!

只要六藝學堂的學子成績好,考出了水平,天下人就會對六藝趨之若鶩,打響了招牌,自然有無數人投靠過來。

王寧安的心中漸漸有了一個全盤的計劃,他迫不得已從宮裡出來,立刻告訴所有的門人學生,讓他們做好應考的準備,拿出十二分的本事,一定要考好這一科!

官場上從來沒有秘密可言,龍昌期在皇帝面前丟了面子,趙禎隨後召見了王寧安,又下旨調歐陽修進京。

連番動作,聰明人自然能嗅得出味道,皇帝這是要搞事情!

歐陽修是六藝第一任山長,之前幾次六藝學生大放異彩,許多人身上都有功勳,如果這一次科舉再有所斬獲,天下第一書院,非六藝學堂莫屬。

而靠着育才有功,歐陽修絕對能殺進政事堂,眼下的朝局只怕就要徹底扭轉,文彥博很糟心,可惜,他沒有更好的辦法阻止。

當然,不是文彥博智慧不夠,壞水不足,而是旁邊還有個王寧安呢,他敢出手使壞,王寧安報復起來,能把他的祖墳都給刨了。

只是文彥博偃旗息鼓,不代表別人就放棄了,一駕奢華的馬車,從江南煙雨之地,到了西京神都,從馬車上下來一個人,他叫錢曖,祖上就是吳越國王錢氏一脈。

趙錢孫李,他們家排第二,僅次於老趙家,顯赫到了極點!很不幸,錢曖和歐陽修,還是老冤家!醉翁有麻煩了……

第237章 充軍第626章 誅九族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464章 民變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61章 一網打盡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564章 碾壓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519章 天恩第637章 覆滅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95章 很尷尬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2章 悍婦第998章 凱旋門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5章 巧取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36章 崔氏之死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2章 廚藝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306章 財相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464章 民變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61章 一網打盡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
第237章 充軍第626章 誅九族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464章 民變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61章 一網打盡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564章 碾壓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519章 天恩第637章 覆滅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95章 很尷尬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2章 悍婦第998章 凱旋門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5章 巧取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36章 崔氏之死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2章 廚藝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306章 財相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464章 民變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61章 一網打盡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