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

一旁的童貫不由擡頭看向範正。

大宋的變法的確有兩次,一個是王安石的新法,一個是慶曆新政,而慶曆新政正是範正的祖父范仲淹的變法。

只可惜,慶曆新政剛一推出,就遭到了滿朝的反對,而范仲淹也被貶外地,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隨後,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異軍突起,推行十六年取得了顯赫的成就,再加上趙煦親政,重啓新法,就連範正主張變法也是建立在新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革。

久而久之,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再無人提起,誰也沒有想到如今竟然被範正再度提及。

範正鄭重道:“當年先祖的慶曆新政,可以說直指大宋病根,動了滿朝百官的利益,這才引起滿朝反對,最後悽慘收場,後來的王相公的新法,一來是吸取了先祖慶曆新政的慘痛教訓,選擇從理財着手,再加上大宋的弊端更加嚴峻,這才運行十六年,饒是如此,依舊得到了不少士大夫的反撲,更是一度被廢。”

“無論是範相公還是王相公,都是國之柱石,一心爲國變法圖強!”趙煦感嘆道。

範正正色道:“如果用醫家的觀點來看,王相公的新法如同外科一般,利用變法理財不停的爲大宋輸血,最終讓大宋得以強壯,當然這種強壯卻治標不治本,而先祖的慶曆新政卻如同內科,讓大宋固本培元,達到真正的富強。”

“新法如外科!慶曆新政如內科!”

趙煦仔細思索,不禁微微頷首,新法主要目的就是理財,解決大宋冗費,這和醫家的輸血療法極爲相似。

只不過輸血療法輸送的乃是他人之血,而新法卻是不管窮人還是富人一樣徵稅,這才激起朝野反對,好在經過範正醫治,改爲攤役入畝,專收富人之稅,這才得以推行。

而慶曆新政大多都是整頓吏治,減少恩蔭、實行磨勘,的確對冗官之弊大有好處。

趙煦詢問道:“當初慶曆新政一出,滿朝皆反對,範太丞就不怕重蹈當年之事。”

趙煦可是清楚,單單減少恩蔭一事,慶曆新政就得罪了所有的士大夫,磨勘得罪了天下官員,他相信慶曆新政再出,必將會再度引起一片譁然。

範正鄭重道:“慶曆新政之所以失敗,一來是觸犯了官僚利益,二來被彈劾朋黨,而如今黨爭已經在大宋成爲公開之事,慶曆新政諸多和新法重合已經實施,再推行慶曆新政阻力已經大減,當然此次再度推行慶曆新政,還需如同新法一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趙煦點頭,正如範正所言,如今推行慶曆新政的阻力大減,如果慶曆新政再加以改進,或許能夠讓大宋更進一步。

“再者,大宋雖然變法圖強,冗官的情況依舊存在,官員人浮於事,流連青樓,吟詩作對不關心政事的官員比比皆是,官家有大一統的雄心壯志,這些人浮於事的官員日後必定會拖後腿,誤了大宋天下一統大業!”

“誤了天下一統大業!”

趙煦豁然而起,他親政數年,自然知道大宋官員是何等的散漫,然而大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勢力極爲龐大,當年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就是實證,哪怕是趙煦也不禁有些遲疑。

一邊是大宋天下一統的大業,一邊是勢力滔天的士大夫集團。

一旁的童貫苦笑道:“那些士大夫太過於貪婪,其派遣商隊跟隨小人出海賺的盆滿鉢溢竟然還不知足,還要彈劾小人,趁機奪取下西洋大權,實在貪得無厭。”

童貫的話如同壓倒最後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最終讓趙煦下定決心,畢竟天下一統關係到趙家的江山穩固,這纔是趙煦最爲重視的。

“此事若是傳出,必將引起軒然大波。”趙煦凝重道。

範正分析道:“若是之前定然會引起士大夫們集體反對,然而如今大宋三黨鼎力,尤其是新法大成,新黨如日中天,舊黨日漸勢微,恐怕早就想着反擊,而慶曆新政則是舊黨唯一翻身的機會,再加上舊黨將家父架到了舊黨領袖的位置,可謂是水到渠成,不會讓任何人察覺。”

“範相公!”

趙煦訝然,他沒有想到範正爲了推行慶曆新政,竟然算計舊黨和自己的父親。

的確,如今新黨勢大,舊黨已經退無可退,他只需稍微施展手段,再加上範純禮乃是慶曆新政繼承人,定然讓舊黨別無選擇。

“至於家父,則由微臣親自說服,畢竟我範家始終沒忘先祖變法之志。”範正鄭重道。

趙煦鄭重點頭道:“好,就依此計而行!”

…………………………

範府中。

“什麼,推行慶曆新政!”

聽到範正之言,範純禮幾乎要跳了起來,當初范仲淹變法他已經成年,他可是親眼見證了父親從變法的意氣風發,到發配登州的落魄,其《岳陽樓記》氣勢磅礴,又何嘗不是自怨自艾。

範正鄭重道:“不錯,父親難道忘了先祖變法之志麼?”

範純禮搖了搖頭道:“當然沒有,可是如今大宋已經變法有成!”

在範純禮看來,大宋已經變法有成,而慶曆新政變法失敗,實在沒有必要再冒險推行慶曆新政。

範正冷笑道:“大宋變法的確變法小有成就,然而先祖慶曆新政提到了弊端難道就解決了嗎?”

範純禮臉色黯然道:“自然沒有。”

他作爲大宋宰相,自然明白如今的大宋只是被大宋的財富掩蓋了矛盾,真正的問題並未解決。

範正盯着父親毫不客氣道:“大宋的弊端,父親瞭解、分析的這麼清楚,爲何不在朝堂上直言,莫非父親已經失去了先祖的風範!”

範純禮聞言一震,不禁回想起曾經父親范仲淹的教誨,頓時淚流滿面。

“你這逆子,怎麼給你父親說話的。”父子二人的爭論自然驚動了馬氏和李清照婆媳二人。

範純禮擺擺手道:“無妨,範正說得對,是我讓父親蒙羞了!” 範正傲然道:“當年先祖慶曆新政失敗,我等後輩理應繼承先祖遺志,重啓慶曆新政,此乃我範家後人的責任,更別說新法經歷失敗之後,如今又重現朝堂,而先祖的慶曆新政爲何不能涅槃重生。”

“慶曆新政涅槃重生!”

範純禮頓時不禁心潮澎湃,範家雖然是士大夫家族,然而其他人可以反對慶曆新政,而範家必須全力支持慶曆新政,甚至將慶曆新政重現朝堂,方可讓報當年父親失敗之仇。

“當然,新法之所以能夠重啓乃是因爲孩兒的邪方,爲了重啓親歷新政,孩兒特意將先祖新政加以改動,比如說,先祖反對唐朝以來的“磨勘”制度,破格提拔政績顯著的官員,孩兒認爲可以加以改進?”

“如何改進?”範純禮問道。

“磨勘制度只將資歷年限,而且三年一升官位,孩兒認爲改爲三年一升俸祿,而官位的晉升,改爲考成法,唯有政績突出之人方可晉升,如此一來,既可以減少官員的反對,又可以選拔人才,再配合二伯負責的退休制度,足以將阻力減少到最低。”範正鄭重道。

“磨勘制度只升俸祿,不升官職?”範純禮眼睛一亮,這的確是良策。

“其二,先祖最受爭議的就是抑倖進,限制恩蔭制度氾濫,哪怕是現在也依舊如此,然而先祖的意思並非是爲了廢除倖進,而是爲了選拔國家人才。以孩兒看來,可以推行幸進必考,朝廷每年拿出一定的官員名額,所有符合倖進的人員都可以參加恩考,考得上是你的本事,考不上是伱無能,既可以抑倖進,也可以爲朝廷選拔人才!”範正再道。

“倖進必考!”

範純禮頓時眼睛大亮,那些倖進名額雖然是矮子裡面拔將軍,但是好歹也是矮子裡面的佼佼者,更別說大多出身於官宦之家,從小耳濡目染官場,政績未必會比科舉官員差。

更重要的倖進必考可以將矛盾從他們身上轉移到官員子弟內部之中,大大減少了阻力。

“還有均官員公田,以孩兒看,與其頻繁分配官員公田,以免引起矛盾,乾脆收攏所有官員公田,將其折算爲養廉銀,豈不是兩全其美。”範正再道。

wωw •тt kan •¢ o

均公田乃是大宋的養廉政策,范仲淹提議將一部分公田調配給缺少公田,俸祿較少的官員,責其廉潔,防止貪贓枉法。

然而大宋官員公田分配高低不均,將其他官員的公田分給他人,自然會引起一部分官員的不滿。

而範正根據官員的職位,放棄均公田,改爲養廉銀,可以說一勞永逸解決麻煩。

範純禮不由感慨,當年父親此舉也是無奈,畢竟那時的大宋已經冗費嚴重,根本拿不出大量的錢財推行養廉銀,只能用均公田此方。

而如今大宋蒸蒸日上,賦稅大幅度增加,更有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輸送財源,再加上大宋皇家銀行這個聚寶盆,養廉銀可以說輕鬆至極。

“還有………………!”範正當下將後世變法的良策一一道來,頓時讓範純禮激動不已。

“如此改動,重啓慶曆新政或許能成!”範純禮激動不已道。

他不由感慨的看着兒子,自己的兒子未能早生幾十年,若是提前給父親獻上這些良策,或許當年的慶曆新政未必會失敗。

範正提醒道:“父親想要重啓慶曆新政,單槍匹馬自然不行,父親可以利用新黨舊黨的矛盾,讓舊黨支持慶曆新政。還有二伯和四叔,他們都是範家後人,自然會鼎力支持父親重啓慶曆新政。”

範純禮眼中精光一閃,他自然知道舊黨的處境,已經被新黨全面壓制,只要他拋出新版的慶曆新政,足以讓舊黨追隨,更別說二哥範純仁和四弟範純粹,重現父親的榮光,他們全部都責無旁貸。

“快,立即派人將二房和四房全部請來,共商大計。”範純禮當下迫不及待的對馬氏吩咐道。

“是!老爺!”馬氏當下應諾道。

很快,範純仁和範純粹匆匆趕來。

“二哥,四弟!”範純禮將其請到書房,將重啓慶曆新政的計劃道出。

“什麼!重啓慶曆新政!”範純粹不由張大了嘴巴。

範純仁更是呆呆的看着範純禮,他當年擔任宰相的時候,連想都不敢想推行慶曆新政,而如今自己這個二弟竟然提出瞭如此震撼的消息。

“三弟,當年父親的慶曆新政可是舉國反對,哪怕是重啓慶曆新政,恐怕也難逃落敗的下場。”範純仁皺眉道。

範純粹心有餘悸的點了點頭,如今大宋已經變法有成,他們又何須冒着身敗名裂的風險去重啓父親的慶曆新政。

範純禮傲然道:“既然王安石的新法可以起死回生,那父親的慶曆新政爲何不能重啓。”

“那還不是因爲官家和賢侄的邪方!”範純粹搖頭道,新法之所以能夠死灰復燃,還不是當今官家親政,再加上範正邪方給新法醫治,方可讓新法弊端盡去,大行於世。

“莫非…………”

一旁的範純仁心中一動,不由的看向一旁的範正。

範純禮含笑道:“不錯,逆子同樣爲慶曆新政開了醫方,盡去其弊端。”

當下,範純仁將範正的考成法、倖進必考制度、養廉銀等一一道來,頓時讓範純仁二人擊節而嘆。

“而且這也是官家的意思!”範正又透露出一個重磅消息。

範家三兄弟不由一震,頓時慶曆新政有此良策,又將得到官家的支持,更別說如今舊黨走投無路,新黨剛剛變法有成,重啓慶曆新政的阻礙已經被一一掃清。

“實乃天賜良機,父親在天之靈一定會含笑九泉。”範純粹激動不已道。

範純仁則感慨的看着範正,之前他就發現,範正最爲和父親范仲淹最爲相似,非但是容貌和氣質上,其變法的精神和意志更是如出一轍。

而如今範正重啓慶曆新政,可以說讓他們三個汗顏無比,誰也沒有想到范仲淹的遺志,竟然隔輩被其孫子實現。

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235章 最後的贏家是醫家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78章 打石膏法第221章 婚書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07章 炭毒實驗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102章 太祖長拳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27章 變法醫家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375章 宋商第369章 範相公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419章 龍尾關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54章第146章 永不加賦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259章 躺贏第167章 西夏反應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89章 《相思十誡》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22章 太學慘案第21章 治癒心疾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303章 軍中反應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4章 釵頭鳳第207章 炭毒實驗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365章 神醫獎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51章 踢館開封府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68章 青塘城破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4章 釵頭鳳第376章 熱射病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48章 醫方體第7章 清照醉酒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
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235章 最後的贏家是醫家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78章 打石膏法第221章 婚書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07章 炭毒實驗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102章 太祖長拳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27章 變法醫家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375章 宋商第369章 範相公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419章 龍尾關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54章第146章 永不加賦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259章 躺贏第167章 西夏反應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89章 《相思十誡》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22章 太學慘案第21章 治癒心疾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303章 軍中反應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4章 釵頭鳳第207章 炭毒實驗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365章 神醫獎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51章 踢館開封府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68章 青塘城破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4章 釵頭鳳第376章 熱射病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48章 醫方體第7章 清照醉酒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