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商部

“扭虧爲盈!”

隨着國營作坊變法,越來越多的財富神話涌現,這四個字漸漸成爲大宋百姓口口相傳。

“一個連年虧損的國營作坊,被商賈私營之後,一月之內扭虧爲盈!”

“一個經營不善的國營作坊,被管理層承包之後,立即煥發生機,爲朝廷增加諸多賦稅。”

“諸多國營作坊經過變法,強強聯合,強者上,弱者汰,一改之前的頹勢。

………………

經過國營作坊的變法,整個大宋經濟猶如活水一般涌動,整個市場以肉眼可見的繁榮起來。

“範相公大才!”

整個朝野對國營作坊的變法讚不絕口,如此一來,非但國營作坊的困局一掃而空,整個大宋的賦稅將會迎來爆發。

紹聖四年五月,朝廷的賦稅單月破千萬貫,按照這個趨勢,年底的時候,大宋的賦稅將正式破萬萬貫。

“萬萬貫!”

大宋朝野不禁爲之震動,如此高的賦稅,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之最,這讓朝野頗爲自傲,更重要的是,大宋的赤字危機迎刃而解。

“此次變法國營作坊,解決朝廷赤字危機,範愛卿當居首功。”垂拱殿內,趙煦振奮道。

大宋的賦稅即將突破萬萬貫,頓時給朝野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大宋賦稅重煥生機,更重要的是有了充足的賦稅,足以支撐其宏圖大業。

“微臣不敢居功,此乃全託官家之福!”範純禮謙虛道。

“官家慧眼識英才,範相公雄才大略,君臣兩相宜,方有我大宋盛世到來!”百官紛紛道賀道。

就在大宋朝堂一片和諧的聲音中,一個突兀的聲音突然響起道:“變法國營作坊雖然好,恐怕也並非沒有紕漏。”

頓時百官不由一愣,紛紛望去,赫然發現出聲質疑的竟然是範正。

“呃!”

百官不由一愣,範正和範純禮父子爭鬥的大戲似乎還沒有唱完,竟然還在相互爭鬥。

蔡京聞言心中一動道:“那以範太丞之見,那此次變法國營作坊有何弊端?”

作爲新黨來說,自然樂得看到範正父子相鬥。

範正彷彿沒有看到蔡京幸災樂禍的表情,朗聲道:“所謂的一月扭虧爲盈的財富神話,不過是商賈和國營作坊內外勾結,故意虧空國營作坊,壓低作坊售價罷了。至於經營不善的作坊被原本的坊主承包,立即煥發生機,難道沒有中飽私囊之嫌疑?”

範正此言一出,立即整個朝堂一片譁然,範正之言雖然偏激,但是也並非沒有這個可能!

範純禮眉頭一皺道:“難道按照範太丞所言,商賈買下或者承包國營作坊,一定要虧本纔是正確,要是如此,那天下誰還願意買下國營作坊!”

羣臣紛紛點頭,範純禮此舉也並非沒有道理。

範正解釋道:“範某並非沒有質疑變法國營作坊的正確性,而是懷疑其中定然會有一些蛀蟲中飽私囊,如果是官商勾結造成朝廷財產大量流失,此也不可不查!”

“理應如此!”範純禮鄭重點頭道。

章惇見狀不由眉頭一皺,他算是看出來了,範正此舉可並非是爲了攻擊父親,而是未雨綢繆,日後若是爆出國營作坊的窩案,有了今日的朝議,百官對範純禮再無任何攻擊的理由。

畢竟此次變法國營作坊,到底有沒有官商勾結的窩案,恐怕誰也不敢保證。

範正爲父親查缺補漏之後,這才滿意的點頭道:“啓稟官家,微臣認爲三省六部制已經數百年,是時候讓朝堂再添一部了。”

“再添一部!”

朝堂百官頓時不可思議的看着範正。

大宋雖然實行三省六部制,然而卻對比唐朝有了較大的改動,除刑部尚保留審理天下大案的職權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職權都已轉移至其他機構,其長官也都只作爲寄祿官銜,三省六部制是名存實亡。

滿朝百官都清楚範正的終極目標就是將太醫生升級爲醫部,位列朝堂第七部,然而醫家雖然方興未艾,規模急劇擴張,然而距離成爲朝堂第七部還差的遠。

章惇冷笑道:“範太丞未免太過於心急了吧!如今的醫家雖然大興,然而依舊不足以成爲朝廷第七部。”

其他百官也紛紛附和,這並非是他們故意打壓範正,而是如今的醫家的確沒有和六部相提並論的規模。

範正搖了搖頭道:“範某所說的並非是醫部,醫家如今的規模僅僅覆蓋主要大城市,當醫家兼濟天下,哪怕偏遠的農村依舊能夠被醫家所觸及的時候,那時候哪怕滿朝反對,依舊無法阻止醫家成爲朝廷一部!”

聽到範正霸氣側漏的豪言,滿朝百官紛紛沉默,他們卻知道範正所言乃是事實,六部乃是禮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哪一個都是普及天下的重要部門,如果醫家日後一統,並將其範圍覆蓋天下所有人,足以成爲新的朝堂一部。

“然而既不是醫部,那又是哪部?”不少官員不由將目光投向國子監新任祭酒張雍,除了醫家雄心勃勃之外,國子監也是不甘落後,開始組建全城義務教育,一心成爲新的教育部。

“不!國子監的全城義務教育才剛剛普及大宋其他三京,其規模連醫家都不如。”

不少官員搖頭否定道。

張雍也是心中一嘆,醫家尚有機會成爲新晉朝堂一部,而國子監恐怕需要漫長的努力。

趙煦也是好奇道:“不知道範太丞再添一部,到底是何部?”

一衆朝堂百官也紛紛側目望來,想要聽聽範正又出何邪方。

範正環視衆臣,一字一頓道:“微臣所說的是商部!”

“商部!”

“商人之部!”朝堂頓時一寂,隨即又猛然爆發一片譁然。

“商部?範太丞的意思要讓商賈和我等一樣位列朝堂不成?”楊畏勃然大怒道。

“簡直是一派胡言,商人乃是不事生產之人,我朝對其已經足夠寬容了,又豈能對其另立一部。”蔡京也是皺眉道。

“我等士大夫又豈能和商人爲伍,臣等彈劾範太丞亂我大宋朝綱!”

百官紛紛怒斥,更有激進者直接當堂彈劾範正。

範純禮也是眉頭一皺,他原本認爲範正提議是醫部,卻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在爲商人發聲,更嚴重的是範正此舉根本沒有和其商議過。

範正朗聲道:“朝廷設立工部,而位列朝堂的沒有一個工匠,刑部自然也沒有一個囚犯,而同理,範某提議設立商部,自然不是讓商人位列朝堂,而是讓朝堂來管理商賈!”

“讓朝堂管理商賈?朝廷變法國營作坊,就是減少商賈之事,你爲何要提議在朝廷之上如此提議。”範純禮表面怒斥範正,實際上卻是在給範正解釋的機會。

“因爲賦稅!”

“賦稅?”朝堂百官不由一愣,不解的看着範正,今年的大宋的賦稅足以突破萬萬貫,可謂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爲何是因爲賦稅而設立商部。

範正拿出歷朝歷代的賦稅統計,交給趙煦,朗聲道:“官家請看,此乃從真宗朝到現在的朝廷賦稅結構。真宗朝的時候,商稅僅僅佔了賦稅的四成,大宋的賦稅主體依舊是田賦。”

“而從仁宗朝到現在,大宋的賦稅中商稅的比例不斷擴大,從原來的不足五成,到現在的足足七成五,可以說佔據了大宋賦稅的主體。商稅如此重要,難道還不足以讓朝堂加以重視麼?”

趙煦頓時眼神一凝,範正的報表並沒有用冷冰冰的數字表示,而是用後世常見的圓形比例圖,可以說一目瞭然。

從仁宗朝開始,商稅所佔的比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大,已經是大宋賦稅的主體。

百官接過範正的統計表,立即眉頭緊皺,他們雖然不喜歡商賈,卻不得不承認,如今大宋能夠支撐到現在,商人貢獻的賦稅的確是重中之重。

範正繼續道:“從比例上來看,商稅的比例越來越大,而從數額上來說,從真宗朝到現在田賦幾乎沒有增加,有些時候甚至還是負增長。”

滿朝官員不由一陣尷尬,當初就是朝廷田賦屢屢減少,讓大宋出現了危機,這纔有了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然而兩次變法推行之時,朝廷田賦開始增多,失敗廢除之後,大宋的田賦再次遞減。

“若非此次朝廷變法推行攤役入畝,讓田賦增加三成以上,這一次賦稅的收入商稅將會佔據八成以上,如今我大宋人口接近萬萬人,天下能夠開墾的荒地也大大減少,如今又推行攤役入畝,大量的隱田和人丁已經查出,田賦日後難以再增加,朝廷若想獲得更多的賦稅,那就只有一條途徑!”範正朗聲道。

“商稅!”

不用範正說出來,百官心中都自動浮現出一個答案。

“不錯!就是商稅!”範正鄭重道。

蔡京皺眉道:“商稅的確很重要,然而要是自成一部,恐怕就有些過了吧!”

範正搖頭道:“一點也不爲過,天下四民士農工商,且不說商人本就是天下四民之一,更重要的商人逐利而生,自身本就帶有劣根性,若是對其放縱,必將引起大禍,囤積居奇、哄擡物價,官商勾結………………”

百官紛紛點頭,就是因爲商賈有如此劣根性,這才讓士大夫們對商賈格外的看不起,同時也對範正提議另建商部反應如此之大。

“而如今官家想要一展雄圖大業,沒有錢財是萬萬辦不到的,而如今爲大宋的賦稅想要增加,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商稅,而商賈如今的處境同樣也不好,地位低下,世人鄙視,官吏敲詐勒索,更有官員口中鄙視商賈,卻縱容家屬家僕經商,偷稅漏稅,這同樣也是商稅增加的阻礙!”範正話語一轉道。

不少官員頓時臉色一變,除了個別心中坦蕩的官員之外,很多官員心中皆有鬼,因爲範正直接觸動了內心的秘密。

“哼!”

趙煦並未有言語,而是冷哼一聲,猶如在一衆官員心中響起一道驚雷。

不少官員心中一顫,頓時背後冷汗直流,畢竟他們的事情根本經不起審查,一旦朝廷較真審查,那他們將會再難遁形。

範正繼續道:“微臣提議組建商部,一來是朝廷也有國營作坊需要管理,以及對外貿易需要籌建市舶司!皆屬於商部管轄範圍,二來,則是規範官商之間的關係,官員及其親屬不得經商,不得和民爭利,此乃朝廷鐵律,三來,朝廷可以成功海上絲綢之路的成功,朝廷出面引導商賈,扶持商賈,大宋的賦稅畢竟更進一步,別說是萬萬貫的賦稅,甚至日後兩萬萬貫的賦稅甚至更高也未嘗不可能實現。”

“兩萬萬貫!”

範正話語一落,頓時滿朝百官陷入了遐想,萬萬貫的賦稅已經是歷朝之最,都已經讓百官爲之歡呼,兩萬萬貫又是何等的概念,更何況還有更多。

“這可能麼?”

也有官員質疑道。

範正傲然道:“當然可能,從真宗朝到如今大宋的賦稅已經翻了幾番,萬萬貫到兩萬萬貫不過是翻了一番,只要我朝成立商部,引導扶持商賈,按照每年百分五左右的遞增,不到二十年,大宋的賦稅突破兩萬萬貫。”

“二十年!”

“兩萬萬貫!”

百官頓時呼吸一滯,按照範正的計算,突破兩萬萬貫並非不可能。

“歷朝歷代皆重農抑商,而我大宋成立商部,豈不是有違歷代的祖制!”楊畏依舊猶豫不決道。

新舊兩黨紛紛點頭,成立商部那就代表大宋將會由原來的中立,變成了重商,畢竟他們還要指望商賈繳納賦稅。

範正反駁道:“歷朝歷代的確是重農抑商,然而歷朝歷代卻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重任,並沒有大宋所面臨的強大的外敵,大宋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甚至是一統天下,那就必須用足夠的錢糧,而能夠爲大宋提供更多的賦稅商賈,是抱守殘缺,還是成立商部,爲大宋一統天下打好基礎,那就看官家如何選擇。”

剎那間,百官的目光都集中在趙煦的身上。

趙煦沉思片刻道:“此事幹系重大,朕需要從長計議!”

“官家英明!”

百官紛紛拱手道,然而任誰都明白,官家定然心動了,畢竟相比於商人,燕雲十六州纔是大宋歷朝歷代最大的心病。

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21章 婚書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291章 《鍘美案》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57章 持久戰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355章 女醫大興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48章 醫方體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161章 震天雷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435章 千年人蔘是毒藥第179章 保馬法第167章 西夏反應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435章 千年人蔘是毒藥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69章 範相公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129章 新黨現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90章 邪方裝病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369章 範相公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63章 趙家算計第162章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6章 酒爲詞引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154章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157章 持久戰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419章 龍尾關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第230章 邪術:符水
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21章 婚書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291章 《鍘美案》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411章 大理震動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57章 持久戰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355章 女醫大興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48章 醫方體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161章 震天雷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435章 千年人蔘是毒藥第179章 保馬法第167章 西夏反應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435章 千年人蔘是毒藥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69章 範相公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129章 新黨現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90章 邪方裝病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369章 範相公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63章 趙家算計第162章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6章 酒爲詞引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154章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157章 持久戰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419章 龍尾關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第230章 邪術: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