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溫禾:我變士族出身了?

不久前。

溫大臨一進門,正好遇到三小隻前來。

李泰正在後院餵豬,連澡都沒洗,就被迫換上一身錦繡華服,此刻正一臉鬱郁。

三小隻很少露面,纔回長安不久的溫大臨,也沒有認出他們來。

看着面前四個年紀相仿的少年,他有些茫然的笑着問道:“不知哪位郎君是溫縣子?”

正要投手去教訓李泰的溫禾愣了一下,這才發現竟然有人進來。

他轉頭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老者,整理了一下衣袍,笑着上去迎道:“晚輩溫禾,不知尊駕是?”

“老夫溫大臨,字彥博。”他慈祥的笑着,和溫禾回了一個禮。

後者一愣。

姓溫的?

歷史上溫姓的名人還真不多,要說最讓溫禾記憶深刻的,應該是一千多年後的那一位了。

不過溫大臨的名字,他前世看過的史書上有記載。

出身於太原溫氏,但並非關隴。

起源可追溯到周王室,祖上是姬姓。

而溫禾之所以記得他,那是因爲他被後世譽爲初唐時期的溫氏三傑之一,與溫大雅、溫大有並稱。

後世的史書上,可能記錯了一點,那就是溫大臨的名和字,與前面兩位是相反的。

變成了溫彥博,字大臨。

可溫大雅,又是字彥弘。

溫大有也是如此。

溫家乃是士族,絕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那就很有可能是史書上的記載錯誤。

不過溫禾對他有印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武德八年,溫彥博被任命爲幷州道行軍長史,隨行軍總管張瑾出兵抵禦。

八月,唐軍在太谷戰敗,溫彥博被突厥俘虜。

頡利可汗知其是皇帝近臣,逼問唐朝兵力虛實。

溫彥博堅貞不屈,不肯吐露,被流放到陰山苦寒之地。

可以說是大唐版的蘇武了。

原本的歷史上,他應該是在渭水之盟後被放回來的。

這個時代沒有渭水之盟,他是怎麼回來的?

頡利竟然如此心甘情願?

“見過溫公。”溫禾按捺心中的疑惑,向着溫彥博一拜。

這個稱呼他心裡覺得有些怪怪的。

罷了,還好不是瘟神。

“不敢不敢,老夫今日來,一來是爲了白紙和茶葉之事,二來是爲了答謝縣子的,若不是縣子力主抵抗突厥,致使頡利大敗,老夫可沒這麼容易從陰山回來。”

說着話,溫彥博竟又要一拜,溫禾連忙攔住了他。

“巧合而已,溫公不必如此。”

他連忙上前虛扶了一把。

“縣子仁義,不過外頭那些個老頑固卻都是沒臉的,竟然想着爲難你這晚輩,都是厚顏無恥之徒,老夫替你出去呵斥他們。”

溫彥博是個直率的性子,要不然當初被俘虜後,他也不會指着頡利的鼻子罵他是“犬入的胡人”。

氣的頡利當場就要砍了他。

至於沒砍的原因嘛,那就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

見溫彥博要去,溫禾連忙將他攔下,笑道:“溫公莫急,晚輩有辦法讓他們自己乖乖的進來。”

“嗯?”

溫彥博不解。

以爲溫禾是要叫人出去威脅一二,沒想到他指着身後的那三個少年。

“陛下的三位皇子都在這,外頭那些人身爲臣子,敢不進來拜見?”

五姓七望也是要臉的。

若是此事傳出去,他們難道不怕別人指着他們的脊樑骨,罵他們目無君王?

千萬別小看皇子了,雖然沒有太子那樣的半君值錢,但好歹也是天家血脈。

何況這還是在長安城內。

“三位皇子?”

溫彥博一愣,這才反應過來,溫禾的另一個身份。

想到這,他連忙繞過溫禾,提着衣襬上前,恭敬的向着三小隻行了禮。

“臣檢校吏部侍郎溫大臨,見過衛王、漢王、楚王。”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把李佑嚇了一跳。

他還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外臣。

反觀李泰和李恪,早就習以爲常了。

在溫禾的目光示意下,他們二人連忙上前,虛扶了溫彥博一把。

“溫公有禮了。”

“文忠讓人出去喊一聲,三位殿下在這,如果他們不來拜見的話,以後也就別進我家的門了。”

溫禾說罷,隨即讓人請溫彥博進入正堂。

後者卻拒絕了,笑呵呵的說道:“那些個老不修的,慣是會爲難人的,老夫在此爲三位殿下和縣子你撐腰。”

溫禾不禁有些錯愕。

他總感覺溫彥博說的言不由衷,不像是要來撐腰的,倒是像在這看戲。

果然,小廝出去沒多久,就看到外頭人頭涌動。

只見之前溫禾在麗正殿外見過的崔氏老者和盧氏老者爲首,一羣人魚貫而入。

“臣等見過三位殿下!”

衆人立刻就找到了正主,上前拜見。

突如其來這麼多人,讓不明所以的三小隻大吃一驚。

他們突然被叫到這裡來,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紛紛轉頭看向溫禾。

溫禾遞給他們一個眼神,示意他們稍安勿躁。

三小隻見狀,只好安穩的站在那。

那些世家的人連氣都沒有喘勻,就這麼作揖。

幾個年紀大的還好,他們只需要行平禮即可。

那些個年輕的,還是白身的,是要彎腰大拜的。

“咳咳,殿下說免禮。”

“呼。”

那些士族和關隴的這才吐出一口濁氣來,起身滿面堆笑着。

崔氏老者率先開口解釋道:“老朽年邁了,這步伐慢了一些,怠慢三位殿下了,若是知道陛下今日讓三位殿下前來,那老朽定然再快一些。”

他們走的這麼急,一來是怕外頭日後會傳他們怠慢皇室,二來他們以爲,李恪他們在這裡是李世民授意的。

不過不少人心中也疑惑。

爲何皇帝陛下不派遣太子過來,而是這三位。

但不容他們細想,溫禾便開口道:“崔公和盧公年紀大了,竟然還親自來此,實乃晚輩的榮幸啊。”

溫禾和顏悅色,衝着衆人一笑。

士族和關隴,以及那些士族的人都打着哈哈,卻聽溫禾突然話鋒一轉。

“不知方纔其他人是否也是腿腳不便,若是如此,不如今日便暫且回去休息休息,反正那紙張的事不着急,白紙和茶葉嘛,某可以自己先賣。”

“咳咳,他們倆腿腳不便,老夫健壯的很,方纔是因爲他們二人不下馬車,老夫還以爲出了什麼事了。”

那位太原王氏的老者輕咳了一聲,當即撇清了關係。

“沒錯。”另一旁的老者緊隨着說道:“這些士族的人就是麻煩,非講什麼禮節,老夫向來不在乎這一套,若非是他們,我等今日如何會怠慢三位殿下。”

“楊景猷!”崔氏老者大怒,指着前者。

前者卻冷笑一聲:“本公在此,某乃太常卿,安德郡公,不知汝是何官職,有何爵位,敢直呼本官。”

楊景猷?

正在看戲的溫禾聞言一愣,隨即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同樣在吃瓜的李恪。李恪不禁茫然,衝着溫禾眨了眨眼。

前者哪裡知道,這一位可是他的未來岳父。

楊景猷,名楊師道,弘農楊家在長安的代表,論關係的話,三小隻還要叫他一聲姑父。

這位在歷史上可是有名的愣頭青。

他後來主掌吏部時,雖然壓制權貴、親朋以避嫌疑,但所任命的官員卻大多都是庸才,因此受到不少人的譏諷。

李世民對他的評價,也不算高,說楊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情實怯懦,未甚更事,緩急不可得力。

根據百騎的資料,自從他哥哥楊恭仁,因爲小楊妃被李世民罷相,離開長安後。

如今弘農楊氏便以他馬首是瞻了。

他這太常卿好歹也是正三品的官職,比起崔、盧兩家那白身,可要高出不少。

自從大唐建立後,從李淵到李世民,都有意無意的打壓士族。

崔氏老者在前隋也是上層人物,可那畢竟是前朝的官。

楊師道如此以勢壓人,氣的盧氏老者臉色頓時漲紅了起來。

“你你你你!”

他一連串的你,卻說不出後面的話。

“楊郡公,祖父年邁,若是您想比官職,小侄可請家父出面。”一箇中年人從後頭走了上來。

楊師道見來人,頓時哼了一聲,不再理會。

“義玄,退下,長輩說話,哪裡有你出來插嘴的份!”那崔氏老者輕哼了一聲,但他神情絲毫沒有責怪的意思。

溫禾摸着下巴,細細的打量着這位中年人。

這人應該就是崔義玄。

又一個歷史名人啊。

日後李治廢王立武的領軍人物之一,也是負責審判長孫無忌的官員之一。

難怪他面對楊師道搬出了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崔溉是上一任的太常寺寺卿。

似乎注意到溫禾的目光,崔義玄一愣,等再去確認時,發現前者拿着蜜水,並沒有去看他。

他還以爲剛纔是自己的錯覺。

“咳,諸位,別忘了今日之事,我等在此爭執,只怕是要讓溫縣子看笑話了。”

崔義玄提醒了一句。

衆人聞言,隨即整理了一下儀態。

崔氏老者轉了笑臉,笑容可掬的說道:“不過就是一些玩笑,溫縣子莫怪啊。”

“誰和你們玩笑了,也就你們這些士族臉皮厚了些,要不是陛下允准,你們以爲你們今日能進來此門?”

楊師道冷笑一聲。

“就是,老夫記得之前你們還羞辱過溫縣子吧,還什麼嫁庶女,可笑至極。”

獨孤氏的老者也不忘火上澆油。

“什麼,嫁庶女,匹夫!”

溫禾正在看着好戲,突然就聽到身旁一人爆喝。

他詫異的看着溫彥博從他身旁快步走了出去,指着崔氏老者罵道:“你是在羞辱我太原溫氏不成?”

“什麼?”

吃瓜的溫禾一怔。

在場那些士族的人也都傻眼了。

“溫彥博,你說什麼?”

“他是你們溫氏的人?”

“這,這不可能吧。”

士族的人一副難以置信。

別說他們了,就連溫禾都嚇的把茶杯弄掉了。

‘我什麼時候成了太原溫氏了?’

“先生,原來你也是士族的?”李佑傻乎乎的說了一句。

溫禾擡手就朝着他的腦袋來了一巴掌。

“別胡說,少給我亂認祖宗。”

李佑頓時捂着腦袋,縮起了脖子。

“咳咳,那個時候也不早了,還是辦正事吧。”

溫禾連忙起身說道。

他此刻都慌了,別真的到時候溫氏的人找上門來,給他來個認祖歸宗。

“啊對對對,正事要緊。”

那位盧氏老者見狀,連忙接着話茬。

他也怕溫禾真的出身於太原溫氏。

雖然溫氏不屬於關隴,是士族,可奈何他們和關隴走的近啊。

溫彥博的兒子,便娶了李淵的女兒。

而關隴和士族從北魏開始便不合了,當年南北分治,雙方可沒少爭鬥。

這萬一溫禾被關隴的人拉攏過去。

那他們豈不是要吃虧了。

“正事要緊,呵呵,正事要緊。”

崔氏老者當即轉移了話題。

“那諸位便請裡面坐吧,你們要的東西,都在裡面了。”

溫禾不給關隴和士族的人話頭,朝着正堂內比了一個請字,迎着他們走入正堂。

不過溫彥博卻故意留了一步,等着和溫禾並行。

“嘉穎啊,老夫年長便如此稱呼你了,你的身世老夫讓家中的人查過,你祖父確實爲溫家旁支出身,後家道中落來的長安,所以啊……”

“溫公啊,此事日後再說,今日時候也不早了,咱們先聊正事啊。”

不等溫彥博說完,溫禾當即打斷了他。

即便他真的出身溫家又如何,如今對他而言,士族的身份不僅不能給他帶來庇護,反而會是一種累贅。

溫彥博見狀,對他的拒絕並沒有放在心上。

今日之事,來日必定會傳開,不管溫禾認不認,只要外人知曉便可。

至於什麼認祖歸宗,那只是儀式罷了。

溫彥博捋着鬍子,眉開眼笑的跟着溫禾走入正堂。

正堂內。

文忠早就佈置好一切。

從造紙工坊內生產的白紙,就這麼明晃晃的擺在衆人的面前。

一旁還擺着刻好《三字經》和《論語》的雕版。

正堂的中間,宮中派來的宮女,正在烹煮熱水,她們身旁都擺着上好的茶葉。

溫禾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朝着上位走去。

三小隻緊隨他身後。

他是主人家,今日又是主角,雖然年紀最小,身份也不高,可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冒頭,說他配不上主位。

“諸位請坐吧。”

溫禾笑着比了一個請,衆人紛紛看向最前頭的幾位老者。

見他們坐下後,這才落座。

溫禾輕撩衣袍,落座後,淡然的說了一句。

“開始吧。”

第151章 陛下已經在爲未來的太子鋪路了第130章 倭人和突厥人打起來了!第92章 這個天下,有多大?第163章 壞小子們,隨我去追頡利第151章 陛下已經在爲未來的太子鋪路了第121章 可別被炸死了第145章 溫縣子真是高風亮節啊第243章 朕也是有苦衷的第124章 他居然敢擺孤一道第161章 這唐軍的弩,爲何變的如此兇狠第143章 朕要讓大唐的強盛遠超他所知的歷史第18章 殿下說,要你去做個見證第51章 東宮可清理了?第63章 近親結親那是大忌第175章 陛下給你的你才能拿第188章 若是能溫飽,誰願意出來拼命。第84章 日後定當尊師重道不負師恩第52章 殿下將齊王妃接入宮中了第159章 頡利可汗,要去長安見你們的皇帝第268章 你這豎子,倒是給朕尋了一個人才第106章 讓他自己瞎折騰吧第187章 陛下,你再活三十年沒問題第102章 殿下,我不做官!第137章 孤要活的李藝第24章 太子與齊王密謀造反第131章 臣請陛下上朝!第203章 我還沒找你算賬,你倒是來邀功了第106章 讓他自己瞎折騰吧第133章 孤身不由己啊。第76章 後世的人就吃這玩意?第236章 你我君臣如履薄冰第76章 後世的人就吃這玩意?第141章 你是要和朕討價還價嗎第22章 玄武門進行時第117章 死人是沒有資格吃肉第241章 陛下許我便宜行事第125章 讓神臂弩見個血?第273章 百騎奮起抵抗,殺出重圍第41章 難道是我記錯了?第144章 那逆子要來殺朕嗎!第170章 這豎子扭扭捏捏的,不類朕第31章 魏徵啊,那可是人鏡啊第80章 衛王殿下,好久不見啊。第164章 啓稟大總管,某抓住頡利了第73章 有位‘貴客’返回長安了第68章 老老實實的做孤的駙馬都尉吧第267章 我期待了這麼久,你就和我說這個?第46章 大老黑嘛,前世見多了第155章 大總管不公,末將不服第226章 你們可以開始撕咬了第13章 那少年,來自一千多年後第241章 陛下許我便宜行事第231章 我不怪你騙我,但你不該貪我的錢第59章 孩童封縣子,何其荒唐!第126章 小郎君也懂外事?第58章 殿下這次要欠我個大人情了第231章 我不怪你騙我,但你不該貪我的錢第185章 爲什麼是聘禮啊,爲何不是嫁妝第248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第85章 那溫小郎不似尋常孩童第161章 這唐軍的弩,爲何變的如此兇狠第125章 讓神臂弩見個血?第70章 日後這府裡的女主人,不會姓武第144章 那逆子要來殺朕嗎!第119章 汝等這是要宣戰嗎第133章 孤身不由己啊。第206章 兩千斤白銀?你打發乞丐呢第150章 那就請父皇教教孩兒第23章 孤將在地府看着你第78章 我不吃牛肉第263章 請陛下允准臣告小還鄉第49章 那個女人是誰第20章 我等願與殿下同行第111章 小小年紀,爲何如此沒有人性啊第50章 強烈反對包辦婚姻第203章 我還沒找你算賬,你倒是來邀功了第173章 溫禾,你個田舍兒!第206章 兩千斤白銀?你打發乞丐呢第113章 孤的長安,都快亂成一鍋粥了第191章 豎子,你是要與我幾家爲敵嗎?第165章 陛下說的,不如築京觀第64章 誰會這麼倒黴,嫁給你阿兄啊?第269章 周萬死不能報縣子恩德之萬一第101章 倭國上面有銀山和銅礦第116章 這李二,非得找個人來監督我第116章 這李二,非得找個人來監督我第133章 孤身不由己啊。第144章 那逆子要來殺朕嗎!第264章 天下寒門士子,都會投向溫禾第83章 他確實犯了大不敬之罪第238章 是朕讓你們受委屈了第265章 如此一來怎麼能不長安紙貴第179章 朕問你,日後都有誰造反!第269章 周萬死不能報縣子恩德之萬一第158章 要拜師,也是拜李縣公第70章 日後這府裡的女主人,不會姓武第163章 壞小子們,隨我去追頡利第40章 我是衛王,你不能對我動手!第251章 微臣等着宿國公他們打上門來第204章 他們長的醜,想的還挺美的
第151章 陛下已經在爲未來的太子鋪路了第130章 倭人和突厥人打起來了!第92章 這個天下,有多大?第163章 壞小子們,隨我去追頡利第151章 陛下已經在爲未來的太子鋪路了第121章 可別被炸死了第145章 溫縣子真是高風亮節啊第243章 朕也是有苦衷的第124章 他居然敢擺孤一道第161章 這唐軍的弩,爲何變的如此兇狠第143章 朕要讓大唐的強盛遠超他所知的歷史第18章 殿下說,要你去做個見證第51章 東宮可清理了?第63章 近親結親那是大忌第175章 陛下給你的你才能拿第188章 若是能溫飽,誰願意出來拼命。第84章 日後定當尊師重道不負師恩第52章 殿下將齊王妃接入宮中了第159章 頡利可汗,要去長安見你們的皇帝第268章 你這豎子,倒是給朕尋了一個人才第106章 讓他自己瞎折騰吧第187章 陛下,你再活三十年沒問題第102章 殿下,我不做官!第137章 孤要活的李藝第24章 太子與齊王密謀造反第131章 臣請陛下上朝!第203章 我還沒找你算賬,你倒是來邀功了第106章 讓他自己瞎折騰吧第133章 孤身不由己啊。第76章 後世的人就吃這玩意?第236章 你我君臣如履薄冰第76章 後世的人就吃這玩意?第141章 你是要和朕討價還價嗎第22章 玄武門進行時第117章 死人是沒有資格吃肉第241章 陛下許我便宜行事第125章 讓神臂弩見個血?第273章 百騎奮起抵抗,殺出重圍第41章 難道是我記錯了?第144章 那逆子要來殺朕嗎!第170章 這豎子扭扭捏捏的,不類朕第31章 魏徵啊,那可是人鏡啊第80章 衛王殿下,好久不見啊。第164章 啓稟大總管,某抓住頡利了第73章 有位‘貴客’返回長安了第68章 老老實實的做孤的駙馬都尉吧第267章 我期待了這麼久,你就和我說這個?第46章 大老黑嘛,前世見多了第155章 大總管不公,末將不服第226章 你們可以開始撕咬了第13章 那少年,來自一千多年後第241章 陛下許我便宜行事第231章 我不怪你騙我,但你不該貪我的錢第59章 孩童封縣子,何其荒唐!第126章 小郎君也懂外事?第58章 殿下這次要欠我個大人情了第231章 我不怪你騙我,但你不該貪我的錢第185章 爲什麼是聘禮啊,爲何不是嫁妝第248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第85章 那溫小郎不似尋常孩童第161章 這唐軍的弩,爲何變的如此兇狠第125章 讓神臂弩見個血?第70章 日後這府裡的女主人,不會姓武第144章 那逆子要來殺朕嗎!第119章 汝等這是要宣戰嗎第133章 孤身不由己啊。第206章 兩千斤白銀?你打發乞丐呢第150章 那就請父皇教教孩兒第23章 孤將在地府看着你第78章 我不吃牛肉第263章 請陛下允准臣告小還鄉第49章 那個女人是誰第20章 我等願與殿下同行第111章 小小年紀,爲何如此沒有人性啊第50章 強烈反對包辦婚姻第203章 我還沒找你算賬,你倒是來邀功了第173章 溫禾,你個田舍兒!第206章 兩千斤白銀?你打發乞丐呢第113章 孤的長安,都快亂成一鍋粥了第191章 豎子,你是要與我幾家爲敵嗎?第165章 陛下說的,不如築京觀第64章 誰會這麼倒黴,嫁給你阿兄啊?第269章 周萬死不能報縣子恩德之萬一第101章 倭國上面有銀山和銅礦第116章 這李二,非得找個人來監督我第116章 這李二,非得找個人來監督我第133章 孤身不由己啊。第144章 那逆子要來殺朕嗎!第264章 天下寒門士子,都會投向溫禾第83章 他確實犯了大不敬之罪第238章 是朕讓你們受委屈了第265章 如此一來怎麼能不長安紙貴第179章 朕問你,日後都有誰造反!第269章 周萬死不能報縣子恩德之萬一第158章 要拜師,也是拜李縣公第70章 日後這府裡的女主人,不會姓武第163章 壞小子們,隨我去追頡利第40章 我是衛王,你不能對我動手!第251章 微臣等着宿國公他們打上門來第204章 他們長的醜,想的還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