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滎陽鄭氏的拜帖
從環王回來的幾個使者,出發前檢驗過,可他們所檢驗的都是環王國那邊故意給他們看的。
不過這個責任也不在於李道宗。
他才接任鴻臚寺寺卿多少時日。
只是唐儉可能要倒黴了。
“這事吧,其實吧,但是吧……”
“說人話。”
“額,其中有兩個人是愚兄的人。”李道宗有些不自在的說道。
溫禾當即“呵呵”了兩聲。
他現在算是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李道宗在就任之前,應該是事先知道自己會進鴻臚寺,所以想安排自己的人去立功。
結果沒想到竟然會出這一檔事。
“那個嘉穎啊,你就幫着說說好話就行。”李道宗腆着笑臉。
有事叫我嘉穎,沒事就是小娃娃。
你大爺的!
“行啊,這事其實也好解決。”溫禾忽然和善的笑了起來。
“怎麼說?”李道宗當即瞪大了眼睛,期待道。
“到時候你戴罪立功,帶兵去滅了環王不就行了。”
溫禾說完,方纔還興奮的李道宗臉色頓時垮了下來。
他無奈的嘆了口氣。
“那地界多叢林,瘴氣多,騎兵施展不開,關內的府兵去的話,一時間難以適應,當年始皇帝費時費力,舉兵數十萬纔將其拿下。”
如果那麼好拿下的話,李世民也就不會以物換物了。
不過這一次被環王坑了,以李世民的脾氣,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至少這個仇,他是記下了。
“而且陛下如今的目標是突厥。”李道宗無奈的嘆了口氣。
如果可以的話,他還真的想請戰。
可是他知道,即便是陛下同意,尚書省的那些人也一定會反對的。
“那你自求多福吧,對了,今日陛下休沐,我覺得你不如明日去說這事?”溫禾善意的提醒道。
李世民今天看着心情雖然不錯,可若是李道宗去說這壞消息,只怕他的怒火會更盛。
李道宗苦笑的搖了搖頭。
“若是明日去說,吃的苦頭更多,也都怪某識人不明啊,小娃娃啊,某去了。”
李道宗鬆開了溫禾,向他擺了擺手。
從玄武門進去的時候,頗有一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意思。
“溫縣子,你覺得陛下真的不會對環王用兵嗎?”
等李道宗離開後,李君羨忽然湊了過來。
“武連縣公想去南方?”溫禾歪着頭看向他。
“成日守着這門,倒是無趣,若是能率軍出征,建功立業一番豈不快哉。”李君羨朗聲說道。
或許這就是大唐武將的縮影吧。
聞戰則喜。
“會有機會的,陛下的目標可不僅僅只是突厥。”溫禾含笑道。
不過他在心裡還補充了一句:‘現在李二知道未來的女帝是武妹妹了,所以你也不會像歷史上死的那麼早了。’
其實溫禾也不知道,歷史上李世民到底有沒有賜死李君羨。
這件事情後世的爭議也很大。
但現在已經無所謂了。
和他寒暄一番後,溫禾便告辭離開了。
馬車一路回了府中。
“小郎君,似乎有客人。”
馬車纔剛剛停下,外面就傳來阿冬的聲音。
溫禾疑惑,這個時候會是誰來找自己?
他掀開車簾出去,順着阿冬搬來的馬凳走了下去。
只見不遠處,正停着一輛價值不菲的馬車。
“請問小郎君可是高陽縣子?”
只見府門前,一個小廝打扮的人向着溫禾行禮問道。
“我是,你是哪家的?”
看着小廝的穿扮,他背後的主人身份應該不低。
要不然一個僕役,也不可能穿絲制的衣服。 “小人主家乃是滎陽鄭氏。”那小廝作揖道。
滎陽鄭氏?
五姓七望的?
溫禾記得之前分經銷商的時候,滎陽鄭氏好像出了不少錢,和崔氏一起拍下了一塊區域。
後來他和滎陽鄭氏也沒有什麼交集。
“這是小人主家的拜帖。”
那小廝雙手遞了上來。
至少在禮數這一塊,滎陽鄭氏倒是做的不錯,區區一個小廝,舉手投足都帶着規矩。
溫禾沒去接,他身後的阿冬上前雙手接過來,再遞交給他。
這也是規矩。
畢竟溫禾的身份在這裡擺着,若是他親自去接,那可就成爲笑話了。
古人的規矩是麻煩,溫禾有時候也不想遵循,但實在沒辦法。
翻開拜帖,上面確實是滎陽鄭氏的。
這鄭氏也確實厲害,縱觀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歷史裡。
滎陽鄭氏一共有十一人人當宰相,大概平均每二十六年便出一位。
家中一共出了一百一十四位進士,其中有十三位是狀元、一百五十八人科舉及第,佔唐朝進士總數近百分之一。
而且鄭氏也是第一個打破五姓七望不與皇家通婚的潛規則。
記得後來李世民有一位鄭賢妃,好像就是滎陽鄭氏的。
之後李唐皇室也有下嫁公主。
而最出名的人,叫鄭冠。
歷史上唯一一位文武雙科狀元。
可惜他是兩百年後的人了,溫禾註定是見不到他了。
溫禾記得,現在鄭家在長安的話事人,應該是叫鄭元璹(shu)吧。
官拜左武候將軍。
不過這拜帖上的人,並不是鄭元璹。
而是鄭允浩。
溫禾想了片刻,沒想起來這個人是誰。
“不知是滎陽鄭氏的哪一位?”溫禾問道。
“家中郎君乃是左武候將軍之子。”小廝回道。
溫禾眼眸微眯。
隨即將拜帖交給了阿冬,然後說道:“明日某要入宮,若是貴郎君下午有空閒,可來,若是不想來,也請便。”
雖然溫禾不想和五姓七望的人有什麼瓜葛。
但他實在好奇,這鄭允浩突然來找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後世記載的歷史上,溫禾不記得有看過這個人的資料。
想來應該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
但他背後的是滎陽鄭氏,倒是不能小覷了。
不過之前在立政殿的時候,那鄭氏的老者還呵斥過他。
溫禾自認爲自己不是個睚眥必報的,但也絕對沒那麼心寬。
所以他纔會約到下午,而不是明日。
這也就是在告訴鄭氏的人,對於這一次的見面,他並不在乎。
你們若是有求於我就來,若是也無所謂,不來也無妨。
小廝聞言,應了一聲,離開時還不忘給溫禾行禮。
“倒是懂規矩的一家。”
溫禾不禁失笑。
他覺得自己有些小看這些士族出身的了。
那小廝應該是聽懂了他話裡的意思,不過依舊不忘禮節。
看來不是每一個都像是長孫沖和獨孤諶一樣。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對士族多一些好感。
只是讓他更好奇,鄭氏到底有什麼目的了。
吃完午飯,溫禾便在書房內等待客人上門。
剛剛過了午時沒多久。
李義府便來書房了。
“先生,鄭氏的人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