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節 榮歸

【今天是結婚五週年紀念日,特別加更】

長安!

大唐秦王殿下說過,這是天下第一城。

在公元七世紀之時,整個中原人口也不過一千多萬人,可此時的長安城,僅僅是主城登記在冊的就有六十多萬人口,加上秦王莊所在的長安縣,以及秦王大工坊所在耀州,貞觀元年四月,長安城總人口登記在冊的,達到了一百萬人。

如果加上奴隸與賤民,人口總數接近一百五十萬人。

陽光明媚的午後,大唐皇帝李二身穿便裝坐在長安城朱雀門的城樓上。左側坐着長孫皇后,右側坐着楊妃。楊妃正在泡茶,泡的是貞觀元年十大名茶排名第三的西湖龍井。

李二聞着茶香,拿着望遠鏡看着長安城的繁華。

“五郎說,要修一座真正的天下第一城。其實現在這長安城,朕就已經很是欣喜。百姓安居樂業,市集繁華,卻是一派樂融融!”

高公公靠到近前:“聖上,禮部王尚書有急務求見!”

“擺上桌椅,賜茶!”

午後,就是在各官衙也是休息的時間,王及善年齡已經不輕了,能這個時候還在忙於公務,李二心中欣慰。

雖說七世家對抗皇權,但公務之上,七世家卻一直格守本份。

王及善是被幾位上太監扶着上了這城樓,年齡讓他的腿腳已經不如年輕人了。上了城樓已經有些氣喘,李二站起身來,這是極大的禮遇。

“謝聖上!”王及善品了一口茶,又讚了一句:“這淅杭茶商業協會此次十大名茶佔了三種,可依然心中不服,因爲頭名被巴蜀蒙山仙佔了去,次名被東嶺大紅袍佔了,這西湖龍井僅僅名列第三,看來明年他們將捲土重來,力爭這茶中狀元之名!”

李二笑了:“愛卿也是愛茶之人,以愛卿言,此茶當第幾!”

王及善還有些氣喘,又喝了一杯後說道:“以秦王殿下論,數名士著茶經。茶分青、綠、紅、黃、白、黑六類,僅說龍井綠茶,老臣以爲,至少有五種綠種可以與之一爭,差別應該在於當年的雨水,與茶匠的手藝了!”

“大善!”

李二非常認同王及善這個說法,當茶到了巔峰極品的時候,所比的,就不僅僅茶的名聲了,意、形、味、色,都在大比之例。

王及善放下茶杯,起身對李二長身一禮:“臣恭喜聖上,大唐盛世,萬民安,德天下!”

李二愣住了,這茶能扯到這種高度嗎?

“聖上,洛陽水患,亦是人禍,十九里河堤形同虛設,水淹十數裡,災民近十萬,良田百萬畝。這是重災。”

李二用力的點了點頭:“朕已經下令戶部籌款準備賑災!”

“聖上只知大災,卻不知大幸!”

“講來!”

“秦王殿下誅奸佞,動感上天。斬洛陽府少尹之時,頭落雨停天晴!”

頭落雨停天晴!

李二呼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愛卿剛纔所說,再言。”李二懷疑自己聽錯了,這是奇蹟嗎?

“請聖上安坐,老臣剛纔說過,大唐盛世,萬民安,德天下!”

“坐下講!”李二伸手虛扶一下,王及善謝恩,卻沒有坐下,繼續說道:“聖上,洛陽百姓盛傳,秦王府天兵所在,洪水退讓。決堤數裡,雷騎以人爲堤洪水擋於堤內,村寨被洪水圍困,秦王近衛在,洪水分退。過水數十里,百姓無一人死,無一人失!”

李二不信,這話聽來,怎麼可能讓人相信。

“聖上,公文不可作假,妄言者欺君。臣有萬民書,臣有百官表!”

“五郎,好五郎!”李二激動的用力在桌上擺了一下。

長孫皇后與楊妃對視一眼,同時說道:“這是聖上行仁政,上天賜富!”

王及善這時又說道:“聖上,還有一事,老臣亦是震驚。記得數月前,秦王殿下請朔方軍兵回長安時,舉榮歸大禮。老臣第一個反對,此時,老臣卻請聖上下旨,榮歸!”

“天災,一人不死,一人不失,大功!”

“聖上,秦王府兩近衛死於天災。十八宿老擡棺,近十萬百姓在洛陽城外念戰國時古賦《招魂》。這兩軍士棺木與萬民書已經距離長安只有一天的路程了,秦王府長史上表請榮歸大禮,右僕射長孫上表請榮歸大禮,老臣亦上表,請榮歸大禮!”

這時,王及善才將袖中的表章拿了出來,跪下高高的舉過頭頂。

好一個榮歸!

李二依然沒有想明白,爲什麼連王及善都上表請求榮歸呢。

Wωω• тTk Λn• C〇

難道因爲十八宿老擡棺嗎?

“朕,準了。明日公示天下,大唐報加印十萬份。”

“請聖上手書祭文,貞觀年第一例十八宿老擡棺,須聖上親筆手書宣贊!”

當天下午,榮歸的聖旨公示七部,從司衙。

在家休養,等着看李元興笑容的劉政會聽到以前下屬的報告後,卻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一直很緊張,他一邊想看到李元興鬧笑話,一邊也有些揪心災害的影響有多大,死傷過多,也是傷天德之事。

現在聽到順利解決,反倒是鬆了一口氣。

“劉公似乎如釋重負呀!”

“姚公,難道不是這樣嗎?”

劉政會、姚思廉。面對面的坐着,面對面的都笑了。

姚思廉說道:“秦王此人只是與我等政見不合,作事也有分寸,對事不對人。倒是一個真善之人,老夫看不慣他許多作法,但卻很看得慣他這個人。更何況,天下民生,以百姓之苦來施打擊政敵之策,愧對天地!”

劉政會也點了點頭:“秦王這次對高句麗,可算是不宣而戰。勝是勝了,但卻失了我大唐禮儀,亦要彈劾的!”

“明日午後,榮歸?”劉政會微笑着問了一句。

“自然是要去的,能讓十萬百姓稱讚,十八宿老擡棺的,是真英雄!”

什麼是真英雄?

次日,大唐報加印十萬份,由快馬送出千里範圍內各州縣,可能各州縣看到已經在數日之後的。在長安城,認字的百姓人手一份。

不認識字的,也聚集在茶樓茶棚聽人念報。

洛陽大災,決堤二十里,淹農田百萬畝,毀村上千,百姓沒死一人,沒走丟一人。

奇蹟嗎?

李二親筆寫下的贊文。大唐就是大唐,大唐的盛世自然與歷朝歷代不同。大唐的軍士對外敵敢戰,平亂滅番、克突厥,戰遼東,大唐將士瀝血。天災人禍之下,亦有大唐將士鑄起血肉長城。外敵可擋,天災亦可擋。

大唐名士虞士南親筆寫下贊詩,數位名士亦同。

長安城,異邦使節紛紛上贊表。特別是西突厥的使節,他是真的怕了。原本以爲大唐新立國,國力不穩。可天災之下,百姓竟然不死一人。這個如果不是奇蹟,那就是神話。再或者說,人力可及的話,那這需要多少精密的組織能力,多少有效的軍隊管理體制。

這樣的軍隊,可戰天災,亦可克外敵呀。東突厥大敗,似乎在情理之中了。

榮歸不是一種簡單的榮譽,而是一種大禮節,從長安二十里外就有人迎接。

十里外,有官員迎接並且有祭祀天地的禮節。

五里外,觀禮的百姓可列隊兩側,但直道上卻不允許任何閒雜人等靠近。

三裡外,禮部官員出迎,樂禮起,披紅。

兩個棺木被漆成了大紅色,棺蓋半蓋着,有道士、和尚開始爲死者作祭祀。

長安城一里外,禮部尚書王及善帶隊親迎,讀贊文。

長安城正南明德門前,李二親自到場。棺材沒有落地,由十八個精壯的漢子擡着,十八根絲帶上寫着最初擡棺的十八宿老的名字。讓老人家真的把棺材從洛陽擡回長安,怕十八個老人家沒有一個能夠再活着了,累也累死了。

李二將手按在棺材長,深吸一口氣:“英雄,歸來兮!……

很古雅的招魂詞,能讓十八宿老擡棺英雄,李二值得親自去念這個祭祀的文書。更何況李元興軍制改革的表章還在李二的書房中,李二不敢批,因爲李元興給軍士們的地位太高了,他怕受到朝臣的反對。

眼下,就算有這個榮歸的大事,李二還是不敢拿出那份表章,只能多作一些,爲李元興日後的軍制改革作一些鋪墊罷了。

兩位軍士的家屬也在迎接的隊伍之中。

傷心是固然的,從軍之後,在家人心中他們已經多半條命丟掉了,上戰場就有可能不再回來。可一個人,在死後能得到這樣大的殊榮,這是給整個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榮耀。

幾個老人家挺直了腰板,他們心中感受到的是榮耀。

跟着一起回來的,有崔敦禮,還有一個人,卻是慈苦。在李元興如願的把少林寺清洗之後,慈苦更是清楚大唐的佛門應該如何發展了。

“聖上,秦王殿下上表,請求送兩人入鎮魂閣!”

鎮魂閣!在幾個月前出現的名字,刻有鎮魂兩字的石碑還是大唐皇帝親筆,位於大慈恩寺之中。入鎮魂閣的只有軍人,放鎮魂閣就代表着萬古留名!

每544節受審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601節 春曉園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696節 破石頭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09節 債第789節 唐人第372節 棉田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658節 女官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05節 民族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858節 急務!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10節 炭哥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668節 慾望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58節 急務!第373節 和親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87節 榮歸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121節 仙術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654節 奇蹟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719節 獨木橋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347節 李治!!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786節 海熱
每544節受審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601節 春曉園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696節 破石頭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09節 債第789節 唐人第372節 棉田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658節 女官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05節 民族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858節 急務!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10節 炭哥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668節 慾望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58節 急務!第373節 和親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87節 榮歸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121節 仙術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654節 奇蹟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719節 獨木橋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347節 李治!!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786節 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