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交糧稅吧

玉米粥、玉米餅。

就當着王及善的面製作着,負責製作的廚子從磨玉米開始就由李元興親自指點着。

王及善有許多話想和李元興談一談,並不是因爲畝產,而是李元興所說,太原王家的收入可增加十倍。

十倍多嗎?

收入增加十倍,就等於是太原王家多了二十年的積累,這能說不多嗎?

那麼,李元興想要什麼?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憑空得到。

可此時,似乎不是問這些話的時候,王及善反而冷靜下來,暗想李元興雖然年輕,卻也是個極高明的人,他成功的讓自己的心亂了。

而且也成功的誘惑了自己。更可怕的是他竟然還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

這個思考就象是魚在網中掙扎,越是掙扎卻是被網繞的緊。

現在王家也一樣,越是思考這個十倍巨利,作爲王家家主的他就越想和李元興聊一聊。反之,如何這個消息就這麼傳到王家去,怕是王家的族老們會齊聚長安,要自己給一個交待了。

秦王,可怕的年輕秦王呀。

“王老品嚐一下!”李元興親自將碗放在王及善面前。

美味,無論是粥,還是餅,香甜美味。這種糧食,可稱得上是好糧。

“八千斤精糧。”李元興這時開口了:“王老拉七千斤精糧來,這裡拉走十二畝的玉米。我李元興會將種玉米的辦法完全的教給你們王家,雖然不敢保證畝產七百,但畝產五百還是可以保證的!”

種子就這麼輕易給了。

八千斤,可以種一萬多畝,好好留種的話,來年就是十萬畝,甚至更多。

“里正,十二畝。你示先就劃好了。”李元興給里正吩咐着。

王及善笑了笑:“五郎果真豪爽,那這樣辦。一萬斤上等精糧,一百隻羊,一百隻豚,外加十頭牛。就當是資助這農莊的娃娃們一心向學了!”

“好!”這點小錢,李元興還真心不在乎。“明天來劃地!”

王及善也給身旁的老僕說道:“明曰,那些精糧要運來。如果不夠,以加二成銀錢送來!”換成錢也無所謂,王及善心說這來換種子他是頭一家,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家。世家七大門閥,也都會換。

目測,李元興這裡的唐玉米少說也有三千畝,甚至更多。

看來不出三年,秦王莊的糧食的產量就足夠整個長安用了,甚至還有大量的盈餘。

“王老,到莊上喝一杯茶如何?我的茶清淡,卻也別有滋味!”李元興邀請王及善回莊,談正事,自然是不可以在這田間地頭的。

“秦王茶別有風味,自當品嚐!”王及善將李元興對於大唐而言獨有的飲茶之法,稱爲秦王茶。李元興連忙說道:“其實茶葉都是一樣的茶葉,只是方式不同罷了。如果大家喜歡的話,這製茶之法同樣可以讓世人知道,叫唐茶更合適!”

王及善笑着點了點頭。

秦王不愛財,這話滿長安都知道。但細想起來,準確的說是秦王看不上這點小錢罷了。秦王隨便那一次出手,都是低於百萬貫都是決計沒有的。

李元興的馬車太小,而且王及善也不認爲自己合適與秦王李元興座一輛馬車。

在田間,可以稱呼五郎。

但進了秦王莊,自然還是應該稱爲秦王的。

剛剛靠近秦王莊,就聽到裡面陣陣呼叫着,似喊殺,又象是在打架。

“去看看!”李元興示意馬車轉向,沒有直接去自己的會客室,而是向着喊殺聲傳來的方向而去。遠遠的就下了馬車,步行靠近。

王及善跟了過來,純粹只是好奇罷了。

秦王莊的東演武場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一浪高過一浪的叫喊聲。

見到李元興出現,軍士們立即讓也一條道了,可距離李元興遠一些依然在高喊着。

城邊,武曌坐在蘇暗的肩膀上,更揮動着手中的小旗。因爲距離遠,她喊的聲音根本就聽不到。再看武曌手臂上綁着一條白色的布條,另一邊指着場上大罵的老狼手腕上有黑色的布條。

方形的場地上,兩隊人正在拼命的衝撞着。

老狼的叫罵聲更大的,只聽着老狼大罵笨蛋。

橄欖球,武曌真是會玩呀。李元興笑着拉過一個軍士小聲的說了幾句,那軍士飛快的跑到老狼跟前低語幾聲,老狼在換人的時候下了幾條命令。

側邊,假傳,圍擋,過人,下底!

得分!

老狼笑了,向着李元興遠遠的行了一個軍禮。這個動作讓所有人都發現了李元興。

整個場中都靜下來了,因爲李元興的出現,軍士們不知道自己現在作的事情,是不是會讓李元興不高興。

而武曌發現李元興,用手中的小旗指着李元興:“這不公平,你不能教老狼黑招!”

“明天陪你玩。”李元興笑着揮了揮手,轉身離開。

在李元興離開大約一百步之後,大喊的聲音再次震天而起。王及善看到了,那個就是武家的傻丫,可這會卻絲毫也不傻了。而且遠遠的比三歲的丫頭聰明許多,似乎那白色一隊就是她在指揮。

而李元興卻用計擊敗了她。

“秦王殿下,不知這是何種技擊之陣?”王及善問道。

“不,這是一種遊戲。就象馬球一樣,不光是靠身體強壯,也是有非常多的技巧,還有戰術的。丫頭倒是愛玩樂,不過軍士們也喜歡,倒是件好事!”

李元興沒有解釋細節,王及善也不好再去問太多。

到了李元興的會客室,李元興選擇了鐵觀音,由他親自來泡茶。屋中只有他和王及善兩人。倒上茶之後,李元興開門見山的說道:“太原王家,交糧稅吧。十之一,或者是十之二。這個糧稅,可用糧,也可以用錢!”

“士有免稅!”王及善回了一句。

這個士,就是士、庶中的士。

指的並不是文士,或者別的什麼,這是一種身份地位,士族指的可不僅僅是世家門閥。

別說是七姓十家這些大門閥,就是象魏徵、李靖等勳貴與家族通婚之中,也是首選山東士族,絕對不會和庶族通婚。

“王老說的是怕交了稅,就與庶族無二了。士族本來就是特權階級,所以絕對不會和普通百姓相同。但王老應該明白,這個稅代表着什麼?僅僅是面子上的問題,倒是好解決。但實質上的問題,卻是解決不了的。”

李元興的語氣嚴肅了起來。

王及善是大儒,讀的書比起李元興只多不少。唯一差的就是李元興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所吸收的各種知識更雜,而且後世的見識更深一些。

“老夫想聽一聽秦王高論!”王及善的語氣也是十分嚴肅的。

有些事情,是退讓不得。

但是,士族只要保住面子問題,再加應該有的特權,其餘的倒是其次了。

李元興指了指腳下:“這裡是秦地,古有秦皇,威服四海。但秦只存在二世。其後,大漢興,威攝四海。更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豪邁的傳世之句。但漢亦消亡,三國之亂,晉滅。可以說,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李元興說到這話的時候,王及善臉色發白的站了起來。

李元興笑了:“別怕,本王在皇兄面前,還一起討論造反。爲何會有造反,大隋爲何而消亡!”

王及善真是怕了,因爲誰敢討論王朝的消亡。

更何況,李元興那一句,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這話是誅心之語呀。

“其實造反這種事情,就象放火。在枯木成林的地方放火,和雨後的林中放火是完全不同的。”李元興繼續講着,王及善甚至想逃走了。

這話傳出去,怕是會連累整個太原王氏,這是誅心誅家的話呀。

“你怕了,你爲何怕。你心中還是不敢與皇權對抗,所以你纔會怕。但是,本王說一句,你摸着胸口自問。逼急了,你會如何。兔子急了還咬人,狗急了還跳牆呢!”

王及善卟通一下跌座到椅子,已經是冷汗直流。

李元興說的句句在理,那怕是違禁之話,卻也是大實話。

“大漢朝就是滅在世家圈地上!”李元興又一句狠話:“因爲大世家把地圈了,庶民無地可種。大漢朝更是無稅可收,所以大漢朝滅了。試問王老,你太原王家會不會圈地,佔地呢,隋末之亂,荒地有多少!”

王及善已經說不出話了,他不敢說,因爲任何一句都是殺頭的重罪。

就算王家不怕李氏皇族立即下狠手,可他個人怕呀。殺他一個,並不代表着誅滅太原王氏。所以其餘各世家會保王氏,但不會拼上一切保他。

“你怕了,你心裡一定非常害怕。一句話,你都知道大漢朝圈地亡國,難道別人不知道。說句難聽的,這是明知道這樣的矛盾會引發世家與皇權的危機,那麼爲何從來沒有人解決呢,難道只因爲是一個士、庶嗎?”

王及善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秦王殿下,某服了!……但糧稅絕計不會交!”

(未完待續)

第298節 巨獸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每544節受審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16節 封賞?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683節 掌控者!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140節 武曌!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429節 武(一)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323節 約會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68節 慾望第742節 長安第97節 心狠手辣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151節 夜深沉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314節 嶺南論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53節 極限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471節 天啓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765節 櫃爺點將
第298節 巨獸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每544節受審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16節 封賞?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683節 掌控者!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140節 武曌!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429節 武(一)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323節 約會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68節 慾望第742節 長安第97節 心狠手辣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151節 夜深沉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314節 嶺南論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53節 極限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471節 天啓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765節 櫃爺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