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

甜味!可能是大唐人許多人一年都未必有機會品嚐到的味道。

糖,在大唐絕對是奢侈品,在肚皮的溫飽都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讓舌頭有享受的機會,絕對是極少數人才能夠享受的奢侈生活。

李二帶着一千多斤的金瓜回長安的時候,甚至有許多宮中的太監都在私下向管理御廚的總管太監打聽,這金瓜分到他們主子的宮中會有多少,什麼時候會分配。

特別是那幾十個只有一斤大小,精緻又漂亮小金瓜。

李二命令司農寺的人去查問過,真正要等南瓜收成要到夏天了,現在成熟的這些,一來是品種就是早熟的,二來是原本在暖房之中就成苗,甚至還有些已經是掛了果了,移出來自然是一兩月時間就完全成熟了。

當晚,崔瑩瑩用小銀勺將一久南瓜放在嘴裡,滿意的點了點頭:“真甜,果真是這見了光的比暖房之中更甜!”

李麗苑也吃了一口,卻沒有提南瓜之事:“今個卻是有些亂了,見了那些妃嬪們卻是不知道禮節了。按這個規矩來說,要是真正皇家大宴,那我們坐在那裡?”

李麗苑問的是身份等階的問題。

自從李元興那工匠、軍卒分等階之後,大唐的各層面上的等階分的更加的森嚴了。

秦王側妃,與皇宮之中四妃相比,應該是低半等。比起才人之類,肯定是高了。但與九嬪相比,是高是低,卻讓李麗苑摸不清頭腦。

崔瑩瑩擦了擦嘴後,不緊不慢的說道:“是咱們秦王身份高貴,我等纔有高貴身份。普通的親王自然是不如的,但我們至少與九嬪身份相當,甚至更高一些。面子上,擺成一樣,卻也是我們大度!”

別外兩女也點頭稱是,她們並不認爲自己的身份會低。

次曰,長安七成以上的報紙,但凡是與官家有所聯繫的都在頭版頭條以孝感動天爲標題,請大儒、名士寫了評。

以孝爲題。

六皇子李愔少時頑劣,百善孝爲先,縱然有些許頑劣,卻是本心向善,可成大器也!

然後以大唐報這樣的官方報紙發出公告,長安一百零八坊間,各坊選出至孝之人一名,孝德之人十名,朱雀門午時賜賞。

誰孝、誰不孝!

鄰里之間自有公論,公認的孝子不用選,百姓們眼睛是雪亮了。大唐初年民風純樸,還沒有誰幹出那種開着奔馳冒充窮苦之人領低保的事情。

“老槐街甲字十三號,胡家二郎,長兄從軍後,照顧病癱臥牀老母八年整,老母依然健在,身無臥瘡。大孝!長樂坊衆老一致公推,長樂坊至孝第一人。以下,列出孝子、孝女、孝媳三十三人,請衆鄰里公推!”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在自己所住的坊間大聲的宣佈着。

坊官站在一旁,這樣的事情由坊間宿老來處理,遠比他這個官方更合適。

而且宿老推薦,就算有什麼偏失,百姓們也多會體諒。

披紅、遊街。

前面擡着的就是那個巨大的二百零二斤的南瓜,後面跟着的是九十七名至孝之人。一百零八坊,因爲有幾坊原是窮苦的貧民區,現在被李元興給拆了。人都已經搬走,有的去了秦王長安縣,也有的去了耀州。

東西兩市,是市集,所以不參評。

長安城東南曲江池佔了兩坊地,所以實際被評出的,只有九十七人。

孝子游街,本就是一件大善之事,有數百名士作詩留文。

朱雀門前,李二手捧着一把長刀在李淵面前躬身一禮:“皇兒與朕共謝天地!”李淵握着李二的手,一起揮刀,將那巨大的南瓜一分爲二。

切南瓜,這樣的大禮,沒李愔什麼事了。

取下頂端大約三四斤的一塊,放在錦盤之上,有禮儀高喊:“皇子愔,爲其母下田種下天賜金瓜,此金瓜每隻大小約有二十斤,最大不過三四十斤。上天感念皇子愔孝,天降祥瑞,此金瓜重二百零二斤,今曰與長安仁孝之人會食,共謝天恩!”

如果李元興在,肯定會抱怨一句,不就是一個大南瓜嘛,怎麼又搞了一個祭天的儀式。

李二很興奮,李淵更興奮。

他們喜歡祭天,特別是這種祥瑞的祭天。

御廚出手,刀功了得。二百斤的南瓜去籽後,除了最先取下的一塊外,分成了近三百塊大小,外觀,幾乎完全一樣的三百個小塊。一塊過好現在的重量就是七兩上下。

然後,又有十幾個普通大小的南瓜,再次分配,切出了一千多塊,同樣是大小均勻。

九十七至孝,每人有一塊七兩重的大南瓜,然後還有一個普通的小塊。還有四兩米。

“金瓜煮粥亦可直接蒸食!”

普通的孝子,每人二兩米,再加普通的南瓜一塊。

在領到南瓜之後,衆人謝聖上恩賜,感謝上天賜福。

午後,李二坐在書房之中,似乎可以聞到整個長安城都飄着南瓜粥的香甜之味。搖了搖手邊的小鈴鐺,高公公聽到鈴鐺聲,趕緊把手邊的小罐蓋好交給了小太監,擦了嘴,進了李二的書房。

下面的人這是孝敬高公公,一小碗小米南瓜粥將在罐中給送了過來。

進了書房,李二一邊翻看着公文一邊問道:“朕似乎聞到,長安城都飄着金瓜粥的香甜!”

高公公心中一緊,請準備請罪,可看李二臉上那不經意的笑容,立即改口說道:“這個老奴倒是知道,聖上您賜福長安孝子之後,老奴有派人去城中看看。下面的人有回報說,大半的孝子都在家門前架起大鍋,把發下的金瓜給煮了,分食衆鄰里。這是大善,自然長安城中有些金瓜粥香甜之味!”

這個回答讓李二非常滿意。

就是在高公公準備再次請罪的時候,李二說道:“選一個二十斤的金瓜,宮中各人辛苦!”

“謝聖上!”高公公跪謝。

李二揮了揮手,高公公退着出去了。

李二放在手中的表章,從桌上拿出幾張報紙來,看着上面稱讚李愔孝德的文章笑了,笑的極是欣慰。

李愔還不知道這些,他正在工坊之中忙碌着。

還有五天就要動身了,這一次全部由三輪車運往洛陽,所有車子的檢查,路上要帶的易損配件。就算李愔幫不上大忙,可他也不斷的來回奔跑着,每一個工坊他都要去詢問一翻,就是裝種子的村寨,他都要去看看種子是否裝好,會不會被老鼠咬了。

一直到下午,李愔還沒有吃午餐呢。

當李愔回到工坊門口,竟然看到武曌的那輛人力三輪車,不知道爲什麼,總之就是心虛。

“你的!”武曌示意水思運給李愔把食盒提過去。

裡面,兩張大餅,一碗南瓜小米粥,然後就一個不足一斤的小金瓜,裝着蜜餞蒸出來的,金黃色,極漂亮的裝在盆子中。

“謝明月皇姑!”

“出發前去長安,聖上有恩旨給屈老將軍。你順便帶去洛陽!”

“是,知道了!”李愔用力的點了點頭。

他怕武曌,但心底深處卻是非常感激武曌的。

頭一次,他在李二面前擡起了頭。

李愔終於發現,自己胡鬧想引起父皇的注意,卻數次失敗。可自己努力,真正作出成績了,才猛然間注意到,父皇其餘就一直在自己背後看着自己的努力。

李愔又哭了,眼淚不住的流下來。

“又哭了呀,到長安辦正事的時候不能哭,在洛陽的路上再苦不能哭。”武曌笑着拿出手帕,可身高又差那麼一點,水思遠單膝跪下,讓武曌踩在自己的膝蓋上,然後給李愔擦了眼淚。

李愔又笑了,笑的象傻子一樣。

武曌也笑着在李愔的額頭上拍了一下:“趕緊吃完幹活去!”

“是,明月皇姑!”李愔樂呵呵的跑掉了。

洛陽,李元興正坐在書房之中發呆,手邊放着的是一份醫案。

再次翻了翻醫案後,李元興下令:“老李頭現在何處,如果在城中,讓他來見本王。”

沒一會的功夫,老李頭就來到了李元興的書房當中。

“在忙什麼?”李元興笑問道。

“殿下,那些被水淹了的地是好地,只是渠修的不好。排水不好,上水也不好。小老兒正說讓洛陽管農務的官兒去規劃一下,可說了半天他們卻不太懂。小老兒正計算着怎麼擠出一天的時間,去地頭給他們劃個線!”

李元興笑着給老李頭倒了一杯茶,老李頭趕緊起身:“折殺小老兒了。”

“無妨!本王問你,玉米什麼時候可以收?”

“殿下,以殿下那仙農冊上書,玉米分爲乳熟、蠟熟、完熟。如果要煮着吃,味道正好,也要到蠟熟中,小老兒去田間看過,到能吃那麼少說也需要再有二十天,真正成熟需要可以入倉,爲保青儲也不應太晚,放在完熟初、中,那麼也要四十天左右。”

老李頭說完,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

“殿下可是擔心屈老將軍病情?”老李頭輕聲問道。(未完待續。)

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808節 地標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85節 烈酒壯行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83節 全瘋了!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61節 祿東贊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662節 工潮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103節 火計(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344節 炫富門!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876節 不列巔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80節 樑師都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85節 軍損!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277節 換防令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788節 老秦人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
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808節 地標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85節 烈酒壯行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83節 全瘋了!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61節 祿東贊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662節 工潮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103節 火計(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344節 炫富門!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876節 不列巔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80節 樑師都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85節 軍損!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277節 換防令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788節 老秦人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