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

孫老道那張臉上寫着的是疲憊,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的辛苦。

李元興伸手一扶孫老道:“老孫呀,有什麼愧對不愧對的,進來說話。”

進了小會客廳,李元興親自爲孫老道倒上了杯熱茶:“嘗一嘗,這可是巴蜀茶商業協會從深山老林裡找到,老茶匠精心製作的好茶。本王叫這種茶爲武候茶,傳說那幾株茶樹是漢末諸葛武候南征時種下的。”

孫老道雙手接過茶碗,只是放在嘴邊粘了一下,就放在桌上。

再好的茶,孫老道此時也口中無味。

“那神藥,老道無能!”

“無能!”李元興笑了:“老孫,這是本王錯了。不是你的錯!”

“不,不,是老道無能!”孫老道對那藥已經可以說癡迷了,但卻當真是無力完成的。

李元興站了起來,站在孫老道身旁:“老孫,要是輕易可以製作出來,還叫神藥嗎?你知道那種神藥可以治什麼?”

孫老道擡起頭後,眼神變了,那銳利的眼神之下是老孫的決心:“殿下,天下沒有包治百病的藥,但這神藥任何傷都能治,有數百種病都可以用來輔藥事半功倍。就是數種絕症都可以讓人起死回生!”

“十年,不要急,十年時間完成就好。”

“五年,老道五年內如果無法完成,在神農大帝面前自殘謝罪!”孫老道的話把李元興嚇了一跳,趕緊說道:“老孫,你糊塗。你這不是謝罪,你是逃避。你只有完成了,纔算真正對得起上天的傳承!”

孫老道心頭一驚,盤腿坐下地上默唸大靜心。

李元興又說道:“知識是需要積累的,本王再去找一些現代你能研究出來的丹方。有一種,本王只是知道大半的配方,但卻不知道用量,還有一些細節也搞不清。”

“失傳了嗎?”孫老道問道。

李元興搖了搖頭:“可惜了。”李元興是真心沒有辦法,他說的是現代的上好的傷藥,純中藥配方的雲南白藥。這個配方是絕密的,李元興知道的那點,還是雲南白藥出國到米國,給米國上報的配料表。

也不知道是不是完整,但絕對沒有配方的詳細的份額。

孫老道心中有了希望:“殿下,可有成藥!”

“有,而且數量絕對夠多。”

孫老道立即就信心十足的說道:“殿下,這藥可敢入口!”

“自然是敢了,內服外用都是極品傷藥。唯一可能讓你爲難的是,其中一味主藥中原找不到,在劍南以南的蠻荒之地與嶺南以西或有。本王已經寫了一封親筆信,讓嶺南馮盎派遣使者來長安,要麼臣服大唐,要麼列入本王的黑名單之上。”

李元興自信滿滿,臉上帶着一種傲然的微笑。

“黑名單?”孫老道不理解這個是什麼意思。

李元興笑了:“黑色的名單,名單第一人,羅藝!第二人,頡利!”

李元興沒有再解釋下去,孫老道已經懂了,大唐秦王的黑名單上,只要有你的名字,那就是秦王,甚至大唐的敵人。不死不休。

“老孫,你……”李元興看着孫老道的黑眼圈,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老孫呀,本王原本想着跟你學一學養生之道,可你這黑眼圈,想來不知道多少天沒有好好休息過了。不如搬來秦王莊幾日,一邊調養身體,一邊教本王養生之道。”

“老道今晚就搬來。”孫老道不相信李元興不懂養生,只當是關心自己罷了。

“好,來了之後,正好本王一起與你制訂一個五年計劃。既然五年完成,自然有一個進度計劃。耀州本王已經掌控,程將軍帶二萬精銳軍士駐守,那裡是你的家鄉吧,山林之中有五百種藥材,挑選可靠人員,要保護,有些可以移到田中種植的,也要拿出計劃!這可是醫德天下的大事,也要好好計劃一下。”

“是,老道這就回去準備!”

孫老道告辭了,李元興卻把眉頭皺了起來,對於短時間內無法制作青黴素,卻是遺憾。

李元興在房中想了想,寫了一封信。叫進來親衛:“去皇宮,將本王的信送入皇宮。交於皇嫂,然後請皇嫂回信!”

李元興想到既然孫老道要在自己的院中住上一段時間,那麼不如把杜如晦也找來住上一段時間。

貞觀四年,年僅四十六歲的杜如晦病死,大唐失之棟樑呀!

親衛離開了,李元興親自去安排這兩人的客房。

就在這個時候,幾乎就是同時,在嶺南高州,來自長安的六百里加急,用了十天時間趕了三千三百里的路。並不是信使耽誤,而是嶺南許多道路並不好走,根本不可能讓馬跑起來,四天到永州,然後用了六天的時間,纔到高州。

厚厚的一封書信放在馮盎的桌上。

這不是手寫體,而是打印出來的,用的是後世的楷書字體,三號字加粗,足足七十頁,五千字的長信。

“來自長安秦王府的信!”馮盎一邊命令人招待信使,一邊拿起信回到自己的書房。

秦王!

馮盎是漢人,大隋遺臣,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大隋滅亡之後,他迴歸嶺南,並沒有參與爭霸,卻是穩定地方,守一家之地。他懂禮法,更知道中華歷史,秦代表着什麼?天下諸王,爲秦王至尊。

最初看到秦王落印的時候,馮盎第一反應是唐二世子李世民。

可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有來自中原的情報上說,大唐已經由原先的秦王成爲了皇帝,而新的秦王則是唐皇五郎,也就是大唐現任皇帝的五弟。

這位秦王集大唐北方二十萬軍力,與朔方城大敗突厥,活捉突厥頡利可汗。

秦王!天下第一王,有資格用秦王封號的,只有天縱奇才。任何一個庸人只會辱沒了這個封號。

看着信,馮盎放信放在桌上,後退三步長身一禮。

這不是馮盎對李元興的尊重,而是對自古相傳秦王這個封號的尊重。

好厚的信,好整齊的字,好銳利的文筆。

沒有勸降,沒有威脅,也沒任何要套近乎,或者講大唐強大的話語。

頭二十頁,寫了馮氏一族歷代功績。再下來,用了四十頁寫下了馮盎的生平,有過有功,沒有任何感悟色彩,就象是史官在記錄一份歷史。

當看到武德三年,自己平叛那一段時,馮盎的身體在顫抖。

許多自己都不記得的細節,信中卻寫的詳細,那些士卒因爲馮盎而不戰,因爲馮盎而讓百姓安居樂業。信中更是寫着,馮盎,擁有家奴過萬,轄地二千里。可卻不驕不縱,對於子女管教甚嚴。

馮盎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這信中對自己評述的言論。

這位大唐秦王,對自己的瞭解甚至超過了自己身邊最親近的將軍。

再往下看,冼夫人。就是馮盎的奶奶,李元興的信中高度評價了這位巾幗女豪傑。並列出洗夫人領軍的四大功績。

一、擒殺高州刺史李遷仕,配合陳霸先平定了侯景之亂。

二、與陳將章昭達配合,內外夾攻,擊敗了廣州刺史歐陽紇的反叛。

三、打破徐璒的封鎖抗拒,迎隋將韋洸入廣州,爲隋的統一全中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四、番禺俚帥王仲宣和土著酋長陳佛智反隋,冼夫人“在帥堂村點將臺起兵救應廣州”,擊殺了陳佛智,並與隋將鹿願會合,聯手擊敗王仲宣,事平,冼夫人又親自護衛詔使裴矩巡視嶺南各地,撫慰亡叛,各州首領紛紛出迎參謁。

馮盎哭了,他九歲的時候就成爲了一地太守,可馮家在最危難的時候,卻是他祖母洗夫人一力支撐下來了。

洗夫人遺書,只有四個字。中華正統!

武德三年,唐皇李淵加封馮盎爲上柱國,封越國公。

僅僅就只有這一紙文書罷了,馮盎看不到大唐的誠意,馮盎的部下們全部上書請馮盎自封越王,效仿大秦趙佗自立爲王。

可冼夫人的遺書,中華正統四個字卻是深深的印在馮盎心中。他不會反,也不會自封爲王。但同樣不承認李淵的誠意,拖了兩年,大唐那邊也沒有再有動靜,爲了保持一個平衡,馮盎隨便選了一個小妾生的兒子送去了長安。

到了武德五年,又來了一紙加封,這不過是空頭文書罷了。

這一次,卻是不同。

這位大唐秦王的書信,最後十頁竟然寫的嶺南的發展之道,這是一個五年計劃。特別是最後一句,如果你按計劃作到了,百姓年收不翻倍,差額本王補上。如果你沒有作到,你自己去向百姓謝罪。

馮盎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他想去長安,他想見一見這位秦王。

“來人,命智戣、智戴、智或三位公子,挑選精稅、準備禮物,本公要親赴長安。臘月二十七日前,必須趕到長安城。智戣守高州,智戴與智或隨本公入長安,命二人帶妻妾同往。”馮盎下令的時候,傳令的將官愣了一下。

帶妻妾同往,這就代表着將會留在長安,難道要當人質嗎?

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99節 秦王犯險後記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242節 聘禮第207節 分糧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562節 怕死了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79節 正式出兵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668節 慾望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143節 尋寶去!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150節 手中沙第435節 天譴第471節 天啓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323節 約會第375節 瓷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105節 火計(三)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447節 招商令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152節 星空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85節 烈酒壯行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46節 再巡邊
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99節 秦王犯險後記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242節 聘禮第207節 分糧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562節 怕死了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79節 正式出兵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668節 慾望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143節 尋寶去!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150節 手中沙第435節 天譴第471節 天啓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323節 約會第375節 瓷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105節 火計(三)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447節 招商令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152節 星空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85節 烈酒壯行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46節 再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