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

程魔頭與老黑還在吵,周圍的人卻是當沒有看到。

在進入宮門的時候,李靖靠了過來。先是向櫃爺行了一個晚輩的禮節後,對李元興說道:“有件急務,倒是要聽一聽五郎你的意見。”

“藥師兄儘管說!”李元興心說這跟前沒外人,也不用迴避什麼。

李靖說道:“長話短說,你要的大田城我給你拿下了,那個海港我也拿下了。不過這兩個地方,打下來太容易所以不提。我要說的是,那邊有兩個問題,將來會是大麻煩!”

“藥師兄所說的,應該是倭人心野,根本不守規矩。還有就是,他們根本不可能與我們唐軍配合,最後一項就是,他們不守軍規,搶劫戰利品的時候,就象是……”李元興在想應該用什麼詞來形容。

李靖卻說道:“就象當年的匈奴人!”

李靖用詞很巧妙,沒有說突厥人,只說了匈奴人。

然後李靖又說道:“看來有人已經把這件事情上報秦王府了。五郎必然有應對的辦法!”

“不,我猜的。方法,容我想一想!”李元興當真是需要思考的。

櫃爺卻在這個時候突然轉頭:“那位李將軍!”櫃爺叫的黑水靺鞨的那位正四品下的中朗將,當然也是將軍一級的。

聽到櫃爺招呼,這位將軍趕緊跑着過來,行了一個大唐的軍禮:“請賢皇吩咐!”

“你們那裡,熬鷹與訓練狼犬的方式,給李……”櫃爺不知道如何稱呼,李元興接口說道:“給李中書講一講。”

李靖趕緊說道:“賢皇稱某爲藥師就好!”

李靖、李藥師,大唐的軍神。櫃爺心中是心懷敬意的。當下就說道:“藥師聽一聽關於熬鷹與訓練狼犬的方法,倭人的小問題便不再是問題。”櫃爺說完,示意李元興和自己先走,他相信,李靖絕對不是心軟的人。

要換成李元興,絕對還有什麼懷柔的想法。

熬鷹!李靖心中已經產生了一些想法了。狼犬是什麼?那就是把狼打成狗,而且還保持着狼的野性。李靖聽完心中瞭然,不由的說道:“某的皮鞭太軟了。”

“李中書,對付兇惡的,鞭子上有結,再厲害就加上鋼刺!”

“好,好主意!”李靖滿意的點了點頭。

黑水靺鞨的這位李將軍又說道:“李中書如果鷹,下次軍休回鄉的時候,某給你捕一隻。不過鷹要自己熬纔是好鷹,別人熬出來的總是差那麼一些。”

“好,好,某先謝過,改日到某府中,有幾本水戰兵書你拿走!”

“謝李中書!”

另一邊,李元興對櫃爺說道:“是不是太狠了點,讓他們學習文化最多不超過三年,就會受管教。更何況……”李元興還想再勸,櫃爺卻小聲對李元興說道:“你知道倭島現在有多少人口?”

李元興想了想:“根據歷史記載,應該有二百多萬人吧。”

“錯,我詳細的研究過,這個時期倭島還沒有開始大統一戰爭。僅大和國就有接近五百萬人口,熊襲、隼人所佔了地盤,少說也有百萬人。他們之間的戰亂,纔是人口減少的關鍵。這還不算蝦夷人。歷史上的統計,其實是按公元七百年統計的,那個時候,大唐擁有差不多四千多萬人口,倭島統一戰亂多年,只有二百萬。”

李元興倒吸一口寒氣。

“爺爺,他有我們大唐一半的人口。”

“可怕吧!”櫃爺笑着反問了一句,李元興木然的點了點頭,倭島纔多大一點地方呀,他們就是超過六百萬人口,貞觀初年現在大唐沒有詳細的統計,大概有一千三百萬左右。如果按一半人口來算,倭人很可能是大敵。

李二剛纔先入皇宮更衣,這會站在高臺上等着,看李元興與櫃爺一路說話過來,迎上來笑着問道:“五郎與叔公在聊些什麼?”

李二是皇帝,主動稱呼另一人爲皇並不合適。

李淵稱呼櫃爺爲皇叔,這也算是合適,所以李二就順便叫成叔公了,也是親近的意思。

“爺爺說,安市之戰大唐軍士配合的不好,戰力也沒有足夠的發揮出來。所以,打算親自練些兵,我說我的赤血很強,結果爺爺說赤血我是挑好的要。把一萬普通兵訓練的好了,赤血未必是對手!”

李二哈哈一笑,扶着櫃爺入座。

“叔公,十六衛的兵任你調,將軍任你選。糧草軍械五郎絕對不會少您老半分。”

“兵貴精!”櫃爺迴應了一句。

精兵好,李二也喜歡精兵,精兵就代表着後勤少,補給少,指揮更容易。

“不過……”櫃爺又說道:“這一來就打打殺殺的,有傷天和。元興只知道打仗,攻城佔地。除了這些,也只有興農與普教還算作了些事情,其實大唐百姓還有許多事情可以作,修身養德,總比起打麻將好些!”

李元興乾笑着,在這樣正式的場合,敢數落自己的真的不多了。

李二也笑着,櫃爺的話讓他感覺很親切,也是在爲大唐着想。

“這樣吧,元興出錢。在長安舉辦一次大國手!”

“大國手!”李二有些不理解了,因爲國手這個詞,至少在三十年後纔會出現的。李元興開口解釋道:“圍棋、象棋。最優秀者,被賜予國手稱號。”

李二恍然大悟:“好,此提議極好。圍棋依古記載,源自戰罷,兩人博弈之道,卻暗合天道陰陽之說,大唐貴族多有精於圍棋者,長安大比,卻也是極善之事。五郎切不可小氣,多拿出些銀錢來。”

“讓明月辦吧,她可以再掙些錢回來。”

李元興皮笑肉不笑的應了一句。

剛剛纔進入皇宮,正準備入座的武曌與李嵐姍一直留意着這邊,一聽到李元興提到她,趕緊就跑了過來:“什麼事情又扯到我了,是不是李元興這壞蛋又說我的壞話了。”

“長安準備辦一次國手賽!”李元興解釋着。

“好,交給我了。我給長安善醫館捐八百貫!”武曌聽到這種好事,肯定會搶下來的。

李嵐姍不知情,只是說道:“有記載,圍棋源自容成公,最初只有縱橫九線,時至晉時才爲十七線,圍棋最完美的結果應該是十九線。”

李二很吃驚,他懂圍棋,在前隋的時候已經有了十九線的下法,同時十七線也還在保持着。圍棋的起源一直是說戰國時代的,這個起源之說,竟然還更早些。

李元興卻笑着說道:“你就多嘴,怕是大唐史學家會和你辯論一番吧!”

“辯論不怕,只是手上沒有什麼證據。”

“嵐月也會圍棋?”李二好奇的問着。

李嵐姍點了點頭:“回皇兄的話,不敢說精通。但卻有些心得,我只是提議如果有國手賽,那就先訂下規矩,圍棋分先後,自然先者要讓後者數子,這纔是公平的比賽。否則抽到黑棋本身就是佔優的。”

李嵐姍說話的時候,高公公已經站了一旁,在說話的空隙中彙報:“聖上,殿下。宴會可以隨時開始了。”

“好,嵐月、明月負責大國手之事。五郎,開宴!”李二當下吩咐着,衆人趕緊入坐。

正殿前的廣場上在李元興站在殿前臺階上的時候就完全安靜了下來。

“宴起之時,本王與皇兄要先上一道菜。皇兄有令,大唐皇族男丁,伯爵以上勳貴之家十歲以上的男丁,必須把這道菜吃下去。浪費一粒者,重罰!”

鼓聲起,肅穆的鼓聲。

小太監們飛快的跑着,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托盤。

“春天,田地裡還滿是綠色之時,家中已無存糧。百姓們爲了活下去,會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作成吃食。可依然還有人餓死,皇兄今日頒了減免糧稅的法令,只希望明年春天,大唐沒有人再餓死。”

托盤裡的東西已經放到了許多人的桌上。

面前有這道菜的,無一例外都是皇族與貴族的男子。

黑呼呼的,看着就讓人感覺難受。

“這不是最難吃的,但對於大唐的貴族來說,這已經不能稱之爲食物了。這是用麥麩、野菜、豆渣、陳年碎米混起來蒸的,這是普通農戶之中,富戶能吃到的。普通的農戶能給家中的孩子保證每天兩塊,就算家有餘糧了。”

李元興緩慢的講着。

“來人!”長孫皇后突然大喊一聲,這可以嚇了李元興一跳。

“給本宮送一份,大唐皇族無論男女,六歲之上都有一份。”長孫皇后下令後,又說道:“身爲皇族,不知天下疾苦,有何資格享受大唐盛世之富貴。”

長孫皇后還沒有說完,李元興就狂給下面的人打眼色,那意思很明顯,這個時候必須要有拍馬屁的站出來,否則這要是冷場了,傷的不僅僅是長孫皇后的面子,自然還有李二的面子,以及大唐的國體。

一篇現作的,三百字左右的贊文在李元興的默許之下,有秦王府的一位書薄唸了出來。

“皇家心繫百姓,當是大善之事。”禮部尚書王及善出來擡了個橋子,李元興是滿心的感謝。其實李元興都不敢說,這東西他能夠吃得下去。

沒有鹽,很硬,吞嚥的時候感覺嗓子已經要完蛋了。

可李二與李元興卻是臉不變色的吃了下去,真正難受的就是從小享受富貴的皇族子弟,還有勳貴子弟。真正經歷過初唐戰亂的勳貴們,是吃過苦的。(未完待續。)

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42節 聘禮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143節 尋寶去!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815節 酷吏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658節 女官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698節 嶺南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859節 深談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247節 納徵第674節 耽羅國第80節 樑師都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385節 軍損!第864節 殖民第789節 唐人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753節 戰國始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449節 加糧稅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06節 遺囑(上)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674節 耽羅國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48節 唐玉米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668節 慾望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864節 殖民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67節 驅逐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231節 茶之說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09節 趙州橋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319節 刺客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758節 李墨
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42節 聘禮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143節 尋寶去!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815節 酷吏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658節 女官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698節 嶺南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859節 深談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247節 納徵第674節 耽羅國第80節 樑師都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385節 軍損!第864節 殖民第789節 唐人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753節 戰國始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449節 加糧稅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06節 遺囑(上)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674節 耽羅國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48節 唐玉米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668節 慾望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864節 殖民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67節 驅逐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231節 茶之說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09節 趙州橋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319節 刺客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758節 李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