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

長安的百姓盛傳,秦王李元興就是當世財神。

誰說不是呢。

因爲李元興一人,長安的百姓收入是武德八年的五倍。而崔敦禮的預測是,貞觀二年,長安百姓的收入會達到,每一戶每年三十至四十貫錢。

“元昌,給你一個任務。隨五哥出行,順便叫上那新羅公主!”

“是,五哥!”李元昌無條件的答應,秦王殿下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藉口,只需要吩咐。那怕面對着自己這個親王也一樣,李元昌沒有絲毫不滿的意思,只是知道,接到任務就必須去完成。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保住自己的爵位,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更高一步。

“五天之後出發,回去準備吧!”李二示意李元昌可以離開了。

書房之中只有李元興與李二的時候,李二說道:“那八個坊間改造的事情由誰來負責呢。五郎心中可是有人選了。”

“這是小事,無非就是掙的少些罷了。倒是新羅公主留在長安我心中不安,她是一個不大不小心的麻煩,新羅的選擇會影響到明年臣弟出兵的,所以臣弟打算讓她離開長安。至少在臣弟眼皮下。”

“五郎去蘭州幹什麼?”李二問道。

這個問題,也只有李二可以問了,換成任何人都不好開口去問的。

李元興從身旁的手提帶中拿出自己的平板電腦,從中間挑出一張圖片來放在李二面前。“這個叫作大夏巨龍,是地龍的一種。身長十丈,重幾十萬斤。臣弟知道蘭州那裡可能會挖到這遠古巨獸的骨頭。已經幾乎化成石頭的骨頭!”

李二捧着平板電腦,這是一副三維立體的還原圖。

“此巨獸,何人才可駕馭?”

“無人可駕馭,它們纔是這片大地真正的霸主。那時上古媧皇還沒有降世,所以大地上他們纔是霸主。距今一萬萬七千萬年前,三皇五帝僅僅距今纔不過三千年,皇兄可能想像到,那個時代如史詩一樣的巨獸傳奇嗎?”

李二的眼神變了,現在的李二並不是歷史那個只懂兵家,法家,儒家的李二了。他的知識已經超越了時代,李元興講的這些他隱約間可以聽懂。

“五郎,可是比上古四神獸更早,更遠。”

李元興知道上古神獸只是傳說罷了,要真的說時間,也在一萬年之內罷了。

聽到李二的提問,李元興點了點頭:“皇兄,上古神獸也不過數萬年罷了,這是一萬萬七千萬年前,上古中的上古,傳說的巨獸。這樣的一副完整的上古巨獸骨架擺在皇兄的新皇宮正門右側,可算是威武!”

“威武,十丈的巨獸骨架,我大唐威武!”

李二激動了,忍不住高喊一聲,然後用力的抓着李元興的手:“五郎此去,定要找到那上古巨獸的埋骨之地,定要找到!”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臣弟已經測算過,相差不過幾十里,應該是可以找到的。”

“五郎……”李二的心中真是激動了。真準備說一些鼓勵李元興的話時,猛然間反應了過來:“那宮門前左則放什麼?”

李元興笑了,笑的很是開心,連李二都被驚住了這倒是非常少見。

“五郎,左側肯定不會是另一隻巨獸。肯定比巨獸更加的讓世人震驚,是什麼?”

“可以不回答嗎?臣弟已經心中有數,新年之前宮門肯定建好了,到時候臣弟給皇兄擺上就是。這算是一個驚喜,不過,臣弟也會提出一個非份的要求。臣弟相信皇兄到時候一定會答應,這不僅僅是爲了大唐……”

李二在桌上拍了幾下:“不聽,爲兄等不到幾個月後了,五郎你必須立即告訴爲兄。”

李元興猶豫了一下,緩緩說道:“皇兄可知道楚莊王在洛陽問周室王孫了什麼?”

李二如被雷電擊中,整個人都在顫抖着,再也不理會李元興轉身面東而跪,他已經知道李元興說的是什麼了。

李元興也面向東邊跪下,顫聲說道:“可惜,九鼎失落,無人可知九鼎下落。臣弟唯一能作的就是請神匠複製九鼎,臣弟想讓皇兄答應的條件是,一但發現九鼎下落,不惜一切代價,定要找還九鼎!”

“世民對天立誓,九鼎必歸華夏!”

李二頭一次沒有稱大唐,他用的華夏這個稱呼。李二還沒有自大到敢將這等神器收歸已有,從李二讀史開始,他心中始皇受命於天的玉璽是國之神器。而那傳說之中的九鼎,卻是華夏之神器。

象楚莊王這等貨色,在李二心中那就是賤奴之輩。

你可爭天下,卻不可以褻瀆神器。

“五郎可知始皇陵?”李二突然開口問道。

“臣弟知道,不過皇兄別打始皇陵的念頭。始皇還沒有糊塗到讓九鼎給他陪葬,而且始皇並不是在皇宮死的,他是死在路上。所以臣弟以爲,九鼎應該在埋在那裡。有傳聞是在泗水,也有傳聞始皇派人在泗水尋找過!”

李二猛的跳了起來:“五郎爲何不興兵十萬,就算把泗水所有的河放幹,所有的山挖平也要找到我華夏神器。”

李元興當真是哭笑不得,無奈的搖了搖頭。

要知道後世的現代多麼強大的科技力量,都沒有找到傳說的中九鼎,這不是十萬人的問題,也不是挖平幾座山的問題。

李二又跌坐在地上:“五郎有何建議?”

“我大唐人才濟濟,修史是功績。史書之中或許有支言片語的記載,無論是正史,野史。差可靠之人,借修史先找些蛛絲馬跡。臣弟以爲,應該是周顯王知道周已敗亡,不想國器被七國搶走,所以藏匿起來了。”

“此事,爲兄親自負責。找到九鼎,以謝蒼天!”

李元興點了點頭,一扶膝蓋站了起來:“皇兄,臣弟再有幾天就出門了。出門之前,先把那些準備叛亂的人收拾下。九鼎之事,已經有數位先賢找尋了八百年,華夏之神器應該有着極大的靈性,或許我大唐盛世之時,它會出現!”

李元興這麼說,是怕李二真的光顧着找東西了,而忘記了大唐的發展。

李元興離開皇宮了,大唐皇帝李二就坐在御案前的臺階上,呆呆的看着大門。九鼎,李二甚至想像不出九鼎是什麼樣子的,可他卻依然在不斷的回憶着自己讀過所有書籍之中,對於九鼎的記載。

“殿下,要回天策上將府嗎?”

“去刑部正堂,然後去問秦將軍。證據足夠的話,就開始抓人吧。讓京兆尹還有千牛衛的人去幫了一把手,主犯儘可能留活口。”

陸毛鋒點了點頭,轉身要過一匹馬就往秦瓊那裡去了。

主犯儘量留活口這話,在陸毛鋒聽來,秦王殿下終於狠心的一次。可在秦瓊聽來,李元興這是在告訴他,還是留活口吧,不要因爲對方反抗就全部殺光。

李元興到了刑部,這裡已經是準備關大門了,按現代的話就是,到了下班時間了。

刑部尚書已經離開,一個管負責大案的刑部侍郎還在,見到李元興到,一邊趕緊出迎,一邊派人去通知刑部尚書,要知道秦王出現,肯定有人要有麻煩。只希望不要是刑部有麻煩就行了。

“盧侍郎辛苦,本王倒是耽誤你們回去休息了!”

“殿下說的那裡話,某是手上幾個案卷沒有處理好,卻是一些小事。依聖上年初的旨意,這殺頭的案子要多審審,萬一殺錯就是一條人命。有些不是罪大惡極的也要給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李二減輕肉刑,這是儒家所支持的,也是百姓們高呼聖上仁慈的。

貞觀年從年初到現在,秋收處決的殺頭大罪,也僅僅才十三宗,就是河北的盜匪不是主犯者也沒有殺頭,在古代一個朝代來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仁政了。

李元興坐在主位上:“有個案子,雖然說已經是鐵證如山。但還需要一些當事人的口供,原本想讓叔寶兄那邊的人審一審。可安全司那邊的殺人、刺探還行,真正審案還是差些,萬一失手要刑訊的時候再有那個犯人死掉,卻也不好!”

盧侍郎是來自盧家的,倒是一個斷案的高手,曾經在前隋的時候就在其他的州府裡管過刑名之事,現在負責大案的複審之事。

聽到李元興說有案子,自然是來了興趣。

“不知道殿下所說的是何種案子?”

“有幾個人也是被冷落了,心思有些不正。想暗中突襲皇宮,對我皇兄不利。他們倒是聯絡了一些人,不過大多數人自然是忠於大唐的。”

李元興品了一口茶,語氣依然不緊不慢:

“所以皇兄的意思是,不要爲難那些忠於大唐之人,也給那些被蠱惑之人一個機會,比如長孫順德將軍,收到密信之後,立即就將那信派人送給本王,也寫了伏罪的表章,所以長孫將軍還是忠於大唐,忠於聖上的!”

李元興慢吞吞的說着,象是在說一個偷雞的案子。

盧侍郎先是感覺背後發冷,這會滿頭都是汗。

他不傻,他知道這是謀反大案。

他更是知道,李元興敢坐在這裡說這事情,絕對已經是鐵證如山。

換句話說,就算是證據不足,先抓人再審也不算什麼,謀逆是第一大罪,被牽連的人都不要喊冤。

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190節 文明(一)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178節 宣戰!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後記第663節 天德號!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429節 武(一)第801節 超期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285節 大史記第148節 唐玉米第319節 刺客第547節 百姓情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633節 春天了!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663節 天德號!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46節 再巡邊第777節 澳洲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453節 極限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815節 酷吏第304節 奴隸主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緊急通知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32節 先鋒戰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191節 文明(二)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547節 百姓情第286節 耀州禁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152節 星空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448節 華夏論!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63節 大婚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50節 女財神
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190節 文明(一)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178節 宣戰!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後記第663節 天德號!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429節 武(一)第801節 超期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285節 大史記第148節 唐玉米第319節 刺客第547節 百姓情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633節 春天了!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663節 天德號!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46節 再巡邊第777節 澳洲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453節 極限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815節 酷吏第304節 奴隸主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緊急通知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32節 先鋒戰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191節 文明(二)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547節 百姓情第286節 耀州禁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152節 星空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448節 華夏論!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63節 大婚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50節 女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