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

李元興沒有插手工部的事情,修長益鐵路是大唐國策,可以說動用了整個劍南道全部的人力、財力、物力。長安這邊動用國庫八百萬貫。

僅國庫支出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武德年前的歲入都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

可這條鐵路一定要修。

李元興在秦嶺裡住了七天,七天時間去年過四處工地,其中兩條是隧道,一座不算長的橋,以及一段山路。

“殿下,這裡是古棧道。漢高祖反擊霸王就是從這裡走過去的,這裡也是秦嶺的老路。”一位從小生長在山中的親衛給李元興介紹着。

其中有一段,絕壁之上木製的棧道依然還在使用之中。

年復一年的,不斷的有人在修理着這裡。每一個從這裡過的背山夫都會修理損壞的部分,這數百丈的距離,不知道斷送了多少條性命。

此時,靠着強大的蒸汽鑽以及暴雷管,已經硬生生的開出一條三丈寬的路來,就在石壁上挖出了一個斷面爲梯形角形的路來,三丈寬,實際的路面也有二丈多一些,並行兩輛大車沒有問題。

“以本王的名義告訴劍南道總督,鐵路通車之時,頭一輛往長安的車中。本王要見到五百根金絲楠木。”

“殿下,什麼叫金絲楠木?”裴喜在旁邊問道。

“三千年不朽木料。劍南道總督如果不懂讓他派來長安,也順便告訴他。衛國夫人年事已高,先不說她一家六十三口爲我父皇而死,僅是她作爲父皇奶孃。我這個作晚輩的也應該盡一份心。”

李元興說完,裴喜大着膽子插了一句嘴。“殿下,讓飛舟運來一些不行嗎?”

“衛國夫人祖上是蜀中人!”

裴喜懂了,立即吩咐人去傳話。一個近衛這才靠近裴喜低聲的說了幾句。裴喜鄭重的點了點頭,來到李元興身旁:“殿下,那倭人招了。”

“挑重點!”

“他名叫井上大一雄。是倭國貴族。受倭國大監國聖德太子之命,混入倭人勞工潛入大唐。他們一共派出了七百人,他招出了六十多人,我們已經從勞工之中抓了出來。這小子是一個硬漢,受刑七天這才招供的,所以也不敢肯定這就是真的。”

繼續審,審所有相關的人,通知帝國安全司。通知兵部,通知李中書。

天英閣監國的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李二順利的實施了自己計劃之中的多權分立。在相互制約之下,李二對大唐的江山更感覺安心了。

聽到有倭人間諜。李靖、候君集、秦瓊沒敢有半點猶豫,立即趕到了秦王莊。

李元興回到秦王莊的時候已經到了晚上。

“三位吃過了嗎?”

“吃得下嗎?”李靖的語氣低沉:“那倭人什麼太子倒是一個能人,改革倭人的法律,等階,官制等。就現在分析。至少有三四百他的人混到了出雲以及周邊我們的地盤裡。對出雲有多少影響,需要叔寶派精明要員去倭島了。”

秦瓊沒有回答,只是默默的點了點頭。

秦瓊這個表情讓李靖趕到奇怪,秦瓊一定早就知道些什麼。

“開戰,讓倭人知道我大唐兵鋒!”候君集底氣十足。

李元興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請了三位進屋,命令準備晚餐之後,纔開口說道:“眼下兵員不足,能不打就不要打。這一次動手,就是不死不休了,真正的戰鬥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倭人那些士兵不一定可靠。”

“就怕臨陣背叛!”候君集也附應了一句。

李元興站了起來,爲三人倒上了茶,繼續說道:“這一戰不是打不贏,而是怎麼打。打完了之後怎麼辦,以後倭人與唐人應該如何相處,除非諸君下狠心滅絕了倭人。可滅絕倭人又會引來周邊小邦的恐懼,這一條條一項項,還比打仗複雜多了。如果說打仗,帶兵領糧就出徵,那是多痛快的事情,只是這可能嗎?”

不用回答,這絕對不可能。

秦瓊卻在這個時候說了一句:“五郎,嵐月公主臨產,倭島之事我等操心就是了。”

李靖也說到:“大唐離了秦王,難道日子還不過了。”

哈哈哈,李元興爽朗的大笑着:“好,聽你們的。”

“不過!”李靖停了一下,又說道:“不過,徵倭島五郎依然需要親征,這樣的滅國大戰。五郎那怕只坐在後方喝茶,唐軍戰力最少也會提高三成。”

“沒問題,徵倭島,本王與賢皇同去。”

李元興相信,滅倭島之時,櫃爺一定很願意親眼見證這個過程。

用過晚餐,三人一起離開了秦王莊。

出了門,李靖問秦瓊:“叔寶你過來,不是爲了挑起倭島之戰的,倒象是你事先知道些什麼?”

“出雲之事,肯定是瞞不住的。所以去年我就安插了足夠的人手,倭人的間諜何止幾十人,我們的港口都有。只是這個沒有辦法,如果清除了倭人間諜就代表着我們知道了倭人大和國的動靜,也代表着直接宣戰了。”

“有理!”李靖認同了秦瓊的說法。

秦瓊繼續說道:“五郎身在南洋,那裡很辛苦。壓服那三佛齊,如果沒有五郎。大唐換任何一人都不能,聖上自然不可能爲小小三佛齊親征,所以某請了聖上的旨,沒有爲倭島的事情打擾五郎!”

李靖也知道,李元興這回到長安也沒有幾天。

“我們與倭人,就是明知是死敵,卻裝了糊塗了。這一次,五郎下令要三十萬勞工,可是真正觸動了倭人。試想,我大唐十分之一的百姓數量的精壯被弄走,我大唐能坐視不理嗎?所以倭人肯定會有些動作。”

候君集有些不理解:“秦將軍,爲何不把這些告訴秦王殿下。”

“爲什麼要說?”秦瓊反問了一句後笑了:“候尚書難道不想滅了倭國,大唐上下,想對倭國下手的人有多少,放開各世家不說,僅是大唐第一島鏈這個說法,那倭島就是我大唐的外圍防禦大要塞,打仗只需要一個藉口罷了。”

候君集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案卷上說,倭島有四百萬人口。想來至少也能有五十萬至八十萬戰力,某倒是要好好研究一下,怎麼打了。”

李靖在候君集肩膀上輕輕一拍:“首戰,只有我大唐軍士最可靠!”

“李公說的極是,次戰可以讓突厥等外族兵出戰,之後的清掃可以動用出雲倭兵,首戰卻只能是我大唐精銳。李公在首戰上還有何建議?”

“沒建議,你是兵部尚書。不過,可以借幾套兵書給你參詳!”

“那多謝李公了!”候君集抱拳施禮。

打還是不打,要打怎麼打。李元興雖說是準備休息,可心裡也在動這個心思。

無故滅一國,這總要有一個理由吧。

頭腦有些亂,李元興也不打算立即就拿出一個方案來,邁步往李嵐姍住的地方去了。

屋內,李嵐姍正在由幾個侍女按摩雙腿,因爲懷孕,腳有些發漲。

這些侍女是由道門女道訓練過的,非常清楚怎麼樣的按摩會有作用,而且對母子都好。

半躺在牀上,有侍女捧着水果,還有侍女正在準備將一塊切好的喂到李嵐姍嘴裡。李嵐姍卻是懶洋洋的連眼睛都沒有睜,李元興看着有趣,打手勢示意侍女們都不要說話,接過盤子坐在李嵐姍身旁,然後將一塊從南方運來的鳳梨放在李嵐姍嘴裡。

只是咬了一口,李嵐姍就睜開眼睛了。

“驚擾了公主,小王心中不安呀!”李元興笑着。

李嵐姍也笑了,揮揮手示意侍女們退下,這纔對李元興說道:“笨手笨腳的,要知道我張開嘴之後,那丫頭絕對不會讓果子碰到我的牙,一定會輕輕的放在嘴裡,象你這樣直接就塞進來,顯然是沒有受到過訓練。”

“你倒真的墮落了!”

“不是墮落,而是入鄉隨俗。”李嵐姍強調了一句。

看李元興不明白,李嵐姍就開口說道:“在你去南洋那段時間,有一次我有些熱,脖子出汗了。然後自己起身去用毛巾擦了擦了汗,你知道那會我懷孕還沒幾天呢。”

李元興點了點頭。

李嵐姍繼續講下去:“可誰想,我那貼身侍女跪下請罪,我那裡捨得怪罪她呀。可這事情還是被傳了出去,你那個總管鄭和,把我這裡三十個侍女每人打了二十下小腿板。我要勸,他手上有一份皇嫂的親筆文書,很顯然如果她們把我伺侍的不好,最嚴重的可能會被流放兩萬裡!”

“流放……兩萬裡?”李元興聽着笑了。

“沒錯,流放三千里已經不是刑罰了,所以現在改爲最嚴重流放三萬裡。”剛解釋完流傳,李嵐姍在李元興身上打了一下:“就你會打差,正說正事呢!”

“好,好說正事!”李元興陪着笑。

“就說她們,如果我要吃東西,讓我自己動手了。負責飲食的就要受罰,我每天需要散步,但散步只能在花園之中特點的溫熱石子地面上赤腳散步,從房間到花園必須是擡過去的,否則肯定有人要受罰。”

李嵐姍講着,李元興聽着都吃驚。

那石子下面是有管道,加熱之後專門讓李嵐姍散步之用,奢侈已經不足以形容了。

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637節 起飛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226節 殘軍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77節 秦王錢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506節 傳票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76節 不列巔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605節 瓢把子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60節 定策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4節 李淵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198節 秋之意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28節 好美!第477節 秦王錢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97節 租界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191節 文明(二)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05節 民族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
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637節 起飛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226節 殘軍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77節 秦王錢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506節 傳票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76節 不列巔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605節 瓢把子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60節 定策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4節 李淵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198節 秋之意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428節 好美!第477節 秦王錢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97節 租界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191節 文明(二)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05節 民族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