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節 邊戍(下)

滿編的三十人,奇蹟一樣的三十人!

大唐人是那麼的樸實,你對他們好一份,他們就十倍的回報你。

候君集與老程對視一眼,正如同那哨所隊正懷疑自己看錯一樣,兩人也懷疑自己看錯了。這邊關哨所竟然一個人也不少,滿編。別說是大唐歷史,歷朝歷代加起來,也找不出一個來,可事實就擺在眼前,這是一個滿編的哨所,沒有一個逃兵。

李淵原本是不想在這風沙的地方下飛舟的時候,可他卻下來了。

“朕,要看看你的兵器。”李淵冷着臉。

“父皇!”李元興大聲的勸阻着,要知道,滿編就代表着忠誠,對大唐的忠誠。不要再查了。

卻誰想,李淵卻衝着李元興大吼着:“朕七歲世襲唐國公,帶兵征戰一生,打下大唐江山

。作了九年皇帝,朕沒見過,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有邊關戍衛滿編,朕要用這雙眼睛親眼看到,我大唐滿編的戍衛!”

“着甲!”那隊正挺直了腰板,大聲的下令。

一種無名的自豪感,榮譽感,讓這些軍士們的挺真了腰板。

戍衛無重甲,除了隊正有全套甲之外,其餘的就是一件牛皮胸甲,然後是竹子與牛皮混合的護手,肩,背。輔兵無甲!十張弓,塗過油的二十袋箭。長槍桿三十,鋼槍頭二十支。長橫刀二十,短橫刀十把,長匕首三十。另有隊中斬馬刀兩把,四人重弩一架,角弩十支,弩箭一百六十隻。

非但齊全,而且保養的極好,刀沒有生鏽。

“五郎,你當如何?”李淵大聲的問着。

“我爲我大唐軍士而自豪,大唐軍士守禮、守信,心中有義,心中有我大唐軍規,認真職守。說一句讓不怕他們寒心的話,這是他們要守的本份!”

李元興一句這是他們要守的本份,驚住了所有人。

寒心嗎?

候君集怕了,怕李元興這一句話寒了這些士兵的人,也寒了飛舟上士兵的心。

“不寒心!”那隊正滿臉的輕鬆:“俺們這些人,都是粗人。總要有人守邊,守邊的人家裡減兩成稅。來這裡的都是自願來的,秦王殿下待我們這些下等人仁義,咱們當兵吃糧守好本份,這也是作人的本份!”

無論是真是假,至少這隊正這麼說了。

李元興笑了:“告訴你個好消息,再有一個壞消息。你先聽那一個!”

“先聽好的,好的自然是樂子!”隊正心中原本的緊張沒有了,臉上流露着憨直的笑容。

“好消息是,你家不用交稅了。壞消息是,你家的糧食不交稅反倒是緊張了。你兒子娶了老婆,你兩個弟弟都很厲害呀,一年生了四個娃。你家裡要吃乾飯的人雙多了五個!”李元興一臉的微笑。

隊正憨厚的笑着:“餓不着,那裡還有衆兄弟的家人,真的全村沒糧了,還有殿下!”

哈哈哈!李元興爽朗的大笑着:“來,把本王的新年禮物擺出來,守衛的辛苦,按半個團的份給他們發。讓他們好好過個過。”說罷,李元興一轉身:“怕是明年這裡就換一批人,到時候,這屋子本王想辦法讓弄的好些。”

李元興的親衛放下東西,拿出清單讓隊正簽字。

看着那難看的鬼畫符,李元興笑罵着:“練練字,有機會也當個大點的官。”

隊正只是憨直的笑着。

當打開第一個麻布包,看着那些家書的時候,軍士們都愣住了。

李元興知道,接下來的時間應該留給他們。輕輕一擺手:“不用見禮了,都進屋吧

。本王去下一個戍衛!”

說讓進屋,可沒有人進屋,手裡緊緊的攥着那些書信,都瞪眼看着飛舟緩緩的起飛。

突然,那隊正狂奔幾步:“殿下,某要是戰死了,某的兒子替某再給殿下效死命!”

背靠在倉門上的李元興沒敢回頭,只是空着揮了揮手,兩行熱淚已流下。

李淵在李元興的胸口拍了兩下,緊緊的抿着嘴轉身往裡走。

能站在這門口的,除了李元興的貼身近衛之外,就是有足夠身份的權貴了。候君集突然懂了,懂了櫃爺講的軍心,櫃爺講的十損勇軍,只要戰至一人,沒有退兵命令,就死戰不退的十損勇軍。

那幾乎不可能,就算是傳說中也沒有出現過。

可現在,似乎就在眼前。

櫃爺比候君集想的更多,李元興作了些什麼,相比起後世現代。真正對軍人所作的,大唐僅僅只有一個皮毛罷了,可僅僅就是這一點,大唐的軍人不懂得華麗的言辭,不懂得那詩詞歌賦。

他們只是知道,你秦王對我好,對我家人好。我的命就是秦王的,要是我戰死了,我的兒子也會繼承,將他的命交給秦王。

李元興的眼淚,李淵懂,候君集懂,韋挺與王珪也懂。

古人亦有士爲知已死者的豪言,那隊正的話,不華麗,卻出自真心。

可李承乾與李恪不懂。他們甚至看不明白今天這一切都因爲什麼,更想不明白,爲何興師動衆到這裡最邊疆來。

他們明不明白已經不重要了,李元興巡視完西邊所有的,沒有去伊州或者是沙州領過年禮物的鎮與戍之後,命令直接向東飛,接下來依次是豐州、勝州、雲州、幽州、平州、營州。然後是遼東國內城,北線最後一站飛倭島出雲。

十天之後,出雲城,河北綠林在立唐之後最強的瓢把子正在象一隻孤傲的狼一樣,在默默的舔着自己的傷口。

在飛舟降落之時,王霸身旁四個最得利的部下單膝跪在李元興的面前。

“殿下,非戰之罪!”

“都起來,快要過年了。怎麼也要過個好年吧,怎麼一見面就請罪的。那件事情,軍報上已經寫的非常清楚了。而且本王說過,對於你們來說,要愛惜性命呀。眼下,江津城還在你們手上,這已經是大功一件了。”

李元興語氣很緩慢的說着,聲音也不大,就只有近前的人可以聽到。

王霸的人在請罪,後面遠處的倭人五大家族的家主全部跪伏在地上,丟失了江津城真正的錯誤是在他們身上,輕敵,冒進,有堅城不守,卻要出城迎戰。雖然死傷的人數不多,可丟了江津城,那可是大唐李將軍親自拿下的城池。

後,王霸親自上陣,身先士卒,強攻,一個時辰打下江津城。

王霸身上受了箭傷四處,刀傷六處

櫃爺並不知道倭島發生了什麼,只是感覺到這裡的氣氛很緊張。候君集在一旁解釋着,把戰敗的因素也都分析了,當時江津守軍仗着兵器精良,以兩千人拼對方一萬五千人,結果被人抄了後路,奪了江津城。

王霸調集手下精銳,再加上倭人,總共一萬人。

一把青龍偃月,在倭島殺出了一個傳說。

刀鋒所指,無一合之敵。

衝陣殺敵,如無人之境。

連一刀都沒有把握單挑的人,一但拼起命來,那戰力是伍斌的兩倍,青龍偃月這樣特等精鋼的武器,也成就了一人一刀的傳說。

李元興走到王霸身旁,輕輕一揮王霸:“這件事情,其實是件好事。”

“殿下!”王霸不理解了。

李元興扶起了王霸:“細節,將候尚書給你解釋,今日來這裡,本王最多停留兩日。是在新年之時來看望一下你們,太上皇也來了。先熱鬧一下,有些細節今天晚上再慢慢給你說,別讓倭人輕視了我大唐!”

“是!”王霸謝禮,起身。

後面跪伏了一地的倭人也算鬆了一口氣,這樣的大過錯,要是放在以前,不知道要砍下多少個腦袋呢。

給王霸這些人的勞務之務,是按團編制分配,這個沒有任何異議。可在給倭人這一份的時候,李元興卻對韋挺小聲說道:“倭人不安軍團分,讓王霸列個比例,直接分給那五個家族就是了,至於他們怎麼分,我們不管。”

“是,依殿下的吩咐!”韋挺立即就去安排了。

夜裡,點起火堆,自然要是有些狂歡了,畢竟這是爲了慶祝新年。李元興坐在距離火堆比較遠的一處安靜些的地方,遠遠的看着那狂歡的人,其中大半都是倭人。

王霸向李元興見過禮之後,由裴喜帶着走到了更偏僻的位置。候君集就在那裡等着他。

“候尚書!”

候君集領王霸進入帳篷:“見過大唐太上皇,太上賢皇。”能稱爲皇的,肯定不是普通的人物,那怕是王霸本身就知道,大唐只有一個太上皇,太上賢皇他不知道。但也是皇!

示意王霸坐下,櫃爺打開一張地圖:“這條江。這也是藥師打下江津的佈局。大唐與倭島的貿易都卡在元興手上,你可以拿出貨,以正常價格低兩成出貨,就從江津進入這條江,然後直接進入瀨戶內海。”

“倭人有錢掙,自然就會護着我這條江路!”王霸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櫃爺卻搖了搖頭:“看來,需要給你準備和幾個參謀了。不是爲了護江路,而是爲了讓倭人內鬥,要知道大唐的貨物是從這裡,與這裡進入倭島的。就是佐世保、福岡兩地。然後再運往內海一線,一直到他們的京城!價差,就會出現內亂,怎麼亂你只需要觀察,根據亂的情況,再作出相應的反應!”

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97節 心狠手辣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662節 工潮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51節 夜深沉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07節 分糧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373節 和親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637節 起飛第861節 祿東贊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791節 租地百年每544節受審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314節 嶺南論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51節 海盜?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13節 黑對黑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367節 驅逐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259節 孤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429節 武(一)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605節 瓢把子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
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97節 心狠手辣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662節 工潮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51節 夜深沉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07節 分糧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373節 和親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637節 起飛第861節 祿東贊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791節 租地百年每544節受審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314節 嶺南論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51節 海盜?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13節 黑對黑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367節 驅逐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259節 孤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429節 武(一)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605節 瓢把子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