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

李元興是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

但是秦王不是,在李元興之前,能被稱爲秦王的,除了春秋戰國歷代秦國國君之外,就只有後世被封的諸王了。

不過,自始皇贏政依始,在大唐李世民之時,秦王被加了一個全新的定義。

現在輪到李元興來作這個秦王。

宴後,李元興在大會廳之中拉開幕布,打開投影儀。

幕布之上是一個巨大的蝗蟲!

“這東西就是蝗蟲,但蝗蟲真正成災之前是什麼。”李元興將圖片一翻:“蝗蟲這東西成蟲之前,先要經歷幼蟲期,若蟲期。蚱蜢這東西許多小孩子都在玩,現在去田間,叫讓幾十個孩童,很快就能夠串上幾百串回來!”

蚱蜢數量不少,田間地方有着許多。

聽到李元興這麼一說,許多人臉色都變了,難道說這個蝗災真的是天譴嗎?

爲什麼平時這種無害的蚱蜢會成爲巨大的災害呢?

“蝗蟲是什麼?”李元興又反問了一句,然後自己在回答自己的問題:“味甘、辛,性溫。能健脾消食,息風止痙,止咳平喘,通絡。”

聽到李元興念出一段醫經來,所有人都呆了。

“那麼,蝗蟲可以幹什麼?”又是反問,又是自己來回答自己的問題:“用於脾虛少食或營養不良;急慢驚風,抽搐痙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喘咳氣急。所以說,這東西對小孩子是寶!”

“殿下,你把我等說糊塗了!”房玄齡起身問道。

李元興敲了敲桌子:“不急,聽本王接着說。”

圖片再變,是一隻青蛙:“這個在座的都應該知道,田間的青蛙每天至少要吃掉一百多個若蟲,一個夏天少說也在萬隻以上。”圖片再翻,是鳥:“本王知道,有上百種鳥喜歡蝗蟲。因爲對於鳥來說。這是美味。”

“殿下,那蝗災爲何會出現?”

“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因爲大旱,田裡沒有青蛙了。鳥沒水喝自然會到其他的地方去找水喝。解決蝗災的辦法非常簡單。沒有大旱就不會有大蝗災。本王莊子裡養了三百萬只雞,這些雞放出去,一天少說吃掉兩百隻蝗蟲的若蟲。”

李元興講完。長孫無忌開口問道:“旱災亦是大災!”

“長安城以南,會旱嗎?”李元興笑着反問。

“不會,殿下這裡水渠佈滿了整個長安縣,就算一年沒有下雨,也不至於大旱!”王及善給出一箇中肯的說法。

李元興笑了:“蝗災,還是災嗎?”

“是災!”李靖這時站了起來,對李元興施了一禮,然後又對衆位大臣施了一次禮:“某經歷過蝗災,想必在座的九成都經歷過。某認爲,殿下說的是長效,但明年就有大災,現在根本沒有可能興修水力,養那麼多的雞!”

李元興坐下了,他已經告訴了大臣們,什麼是蝗災,雖然有些說法並不科學,但大概的意思說明有就行了。

日後真正有人想去研究這個蝗蟲的話,再給其詳細的資料。

會客廳之中,衆人已經開始有所爭論,天英閣幾位閣主壓制了這種爭論,崔君肅直接就來到李元興面前,長身一禮:“殿下,您必須已經有了計策,請直言!”

“在大漢朝的時候,匈奴遇到災年,他們會放棄老弱。這個問題,在座的各位是否研究過,本王只說一句,放棄匈奴一族得到延續,否則全族都可能無法過冬,這就是殘酷的事實。衆位以爲如何?”

儒家講仁。

這種放棄的話就算心裡明白,可誰敢說出不,誰敢下這樣的命令。

李元興一臉的嚴肅:“本王也沒有資格說讓誰放棄,制定戰蝗案。分發給各州縣,令各州縣大量養雞鴨,深挖水井,整修河道。長安周邊四百里,河北道恆州以南,以西。河東道全境,各州縣誰能夠籌集足夠的錢糧,本王就調兵力去幫助整修河道。深挖水井。”

“殿下,難道籌集不到足夠的錢糧,就不幫嗎?”

有位御史站出來問道。

“想彈劾本王嗎?”李元興冷笑問道:“那你回答本王,十二衛、加上各州府兵有多少人。你有足夠的人手可用嗎?各州徵調府兵,你一句話就調動了,那錢糧那裡來,是工具不花錢,還是軍士不吃飯!”

李元興的語氣嚴厲了幾分。

那位御史臉上一紅退了下去。

又一位官員站了出來,施禮後說道:“殿下,現在糧滿倉。洛陽的倉庫、長安的倉庫,就是殿下的倉庫糧食都裝不下了,難道這些不能調用,用於治蝗嗎?”

“哈!”李元興冷笑兩聲,幾步走到吏部尚書的面前:“我大唐就是任命官員的嗎?難道不知道大唐有多大,人力有多少。”李元興說完,轉過頭來:“本王問你,先修那一段,那治那一縣,你如何分配。”

李元興問完,沒等這官員有反應,李元興又問崔君肅:“戶部尚書,難道戶部花錢就沒有一個計劃與方案嗎?萬一大唐遇到緊急情況之時,國庫空虛之時,那大唐如何保着全國安危?”

一頂頂大帽子扣上,許多官員都低下了頭。

“本王要上表皇兄,各官員應該有所職司。御史臺監督的應該是官員的清廉,自己不懂的問題不要胡亂開口,本王心意已決,蝗災分爲必救之地,緩救之地,自救之地。如何區分,本王會上書請天英閣慎重討論的。”

說完這些,李元興起身離開。

應該說的,不應該說的,李元興全說了。

要再說什麼,至少眼下也沒有意義了。

李元興沒有回書房,而是直接回到後院,大屋的院前,二十幾個美麗的少女正在用古怪的姿勢練習着,李元興原本緊繃的臉一下就笑了。

“殿下,不許笑,你讓我亂了呼吸!”鄭秀嫣大聲的衝李元興喊着。

李元興擺了擺手:“不笑,不笑!”

李元興往屋裡走,崔瑩瑩一個人跟了進來。

“殿下,李夫人送來內服外敷的藥,妾伺候殿下用藥!”崔瑩瑩一邊說着一邊幫李元興解下衣服,同時用及小的聲音說道:“殿下,不如妾服侍殿下沐浴?”

李元興在崔瑩瑩耳邊輕吻了一下,小聲說道:“莫不是你想試一試……”

崔瑩瑩臉一下就紅了,頭深深的埋在李元興懷中,

“走,浴室!”李元興用左手一攬崔瑩瑩的腰。

沒過多久,實在是壓抑不住自己的崔瑩瑩突然大叫一聲,這下可是讓二十幾個美女都亂了步子,好幾個都跌倒在地。

“他,他們!”鄭秀嫣驚訝的指着浴室的方向。

“不如,秀嫣妹妹進去看看。”李麗苑自然是能夠聽出那叫聲的。

鄭秀嫣當真傻傻的就進去了,然後……

又聽到鄭秀嫣的驚叫聲,再然後,滿身是水的鄭秀嫣逃了出來。

以李麗苑爲首的幾個人幾下就把鄭秀嫣扒了個精光,又推回去浴室了。

這個時候,長安城的皇宮之中,李二正在和長孫皇后準備吃晚餐。

“讓二郎陪着臣妾一起吃這些粗糙的食物,臣妾心中不安!”長孫皇后一邊幫着李二盛飯,一邊小聲的說着。

“無妨,這些食物對觀音婢身子好,應該多吃。只是那五郎也過於小氣了,秦王莊那麼多精緻的食材,難道再挑不出一些更爲精緻的。”李二一邊安慰着長孫皇后,一邊抱怨着李元興的小氣。

長孫皇后淺淺一笑:“二郎,現在怕是五郎應該很爲難吧!”

“你是說那些臣子們全部跑去秦王莊了?”李二問完,長孫皇后微微的點了點頭後。李二卻笑了:“你小看五郎了,五郎連世家的糧稅都能夠收上來,這小小的奢侈品稅,五郎揮手之間就能夠擺平的!”

“二郎,五郎大婚已經有六個多月了吧!”長孫皇后突然說道。

李二點了點頭,夫妻多年,他知道長孫皇后想說什麼。

“其實不用急,五郎說過幾位王妃還年少,現在有孩子未必是件好事。明年如果還沒有動靜,再說!”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長子,卻是極大的麻煩!”

長子!

李二也感覺有些麻煩,七世家,七位嫡女,誰先有孩子,誰先生下長子,這其中區別當真是不小。思考之後,李二越想越是認爲,這可能是一個超級大麻煩,越想越感覺麻煩,越想越是心情不好。

思來想去,李二笑了:“麻煩,有什麼麻煩。讓五郎自己去麻煩吧!”

長孫皇后將裝滿了米飯的碗放在李二面前。

夜漸深,在許多人都睡下之後,耀州城中一隊馬車在上百精兵的護衛下出了城,拉着一個巨大的鐵箱子,飛速向長安城方向而來。

領隊的的不是耀州城的護衛,而是原本護衛着秦王妃來到耀州的白二娃。而馬車上坐的正在秦王妃李長英,一身騎裝的李長英臉上是疲憊,卻是興奮之中的疲憊。(未完待續)

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846節 再巡邊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3節 秦嶺小莊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263節 大婚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658節 女官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373節 和親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598節 制裁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447節 招商令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515節 名之戰!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447節 招商令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97節 租界第627節 新聞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633節 春天了!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23節 出雲城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347節 李治!!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815節 酷吏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103節 火計(一)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
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846節 再巡邊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3節 秦嶺小莊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263節 大婚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658節 女官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373節 和親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598節 制裁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447節 招商令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515節 名之戰!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447節 招商令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97節 租界第627節 新聞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633節 春天了!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23節 出雲城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347節 李治!!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815節 酷吏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320節 你想刺殺誰?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103節 火計(一)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