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

李元興是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

但是秦王不是,在李元興之前,能被稱爲秦王的,除了春秋戰國歷代秦國國君之外,就只有後世被封的諸王了。

不過,自始皇贏政依始,在大唐李世民之時,秦王被加了一個全新的定義。

現在輪到李元興來作這個秦王。

宴後,李元興在大會廳之中拉開幕布,打開投影儀。

幕布之上是一個巨大的蝗蟲!

“這東西就是蝗蟲,但蝗蟲真正成災之前是什麼。”李元興將圖片一翻:“蝗蟲這東西成蟲之前,先要經歷幼蟲期,若蟲期。蚱蜢這東西許多小孩子都在玩,現在去田間,叫讓幾十個孩童,很快就能夠串上幾百串回來!”

蚱蜢數量不少,田間地方有着許多。

聽到李元興這麼一說,許多人臉色都變了,難道說這個蝗災真的是天譴嗎?

爲什麼平時這種無害的蚱蜢會成爲巨大的災害呢?

“蝗蟲是什麼?”李元興又反問了一句,然後自己在回答自己的問題:“味甘、辛,性溫。能健脾消食,息風止痙,止咳平喘,通絡。”

聽到李元興念出一段醫經來,所有人都呆了。

“那麼,蝗蟲可以幹什麼?”又是反問,又是自己來回答自己的問題:“用於脾虛少食或營養不良;急慢驚風,抽搐痙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喘咳氣急。所以說,這東西對小孩子是寶!”

“殿下,你把我等說糊塗了!”房玄齡起身問道。

李元興敲了敲桌子:“不急,聽本王接着說。”

圖片再變,是一隻青蛙:“這個在座的都應該知道,田間的青蛙每天至少要吃掉一百多個若蟲,一個夏天少說也在萬隻以上。”圖片再翻,是鳥:“本王知道,有上百種鳥喜歡蝗蟲。因爲對於鳥來說。這是美味。”

“殿下,那蝗災爲何會出現?”

“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因爲大旱,田裡沒有青蛙了。鳥沒水喝自然會到其他的地方去找水喝。解決蝗災的辦法非常簡單。沒有大旱就不會有大蝗災。本王莊子裡養了三百萬只雞,這些雞放出去,一天少說吃掉兩百隻蝗蟲的若蟲。”

李元興講完。長孫無忌開口問道:“旱災亦是大災!”

“長安城以南,會旱嗎?”李元興笑着反問。

“不會,殿下這裡水渠佈滿了整個長安縣,就算一年沒有下雨,也不至於大旱!”王及善給出一箇中肯的說法。

李元興笑了:“蝗災,還是災嗎?”

“是災!”李靖這時站了起來,對李元興施了一禮,然後又對衆位大臣施了一次禮:“某經歷過蝗災,想必在座的九成都經歷過。某認爲,殿下說的是長效,但明年就有大災,現在根本沒有可能興修水力,養那麼多的雞!”

李元興坐下了,他已經告訴了大臣們,什麼是蝗災,雖然有些說法並不科學,但大概的意思說明有就行了。

日後真正有人想去研究這個蝗蟲的話,再給其詳細的資料。

會客廳之中,衆人已經開始有所爭論,天英閣幾位閣主壓制了這種爭論,崔君肅直接就來到李元興面前,長身一禮:“殿下,您必須已經有了計策,請直言!”

“在大漢朝的時候,匈奴遇到災年,他們會放棄老弱。這個問題,在座的各位是否研究過,本王只說一句,放棄匈奴一族得到延續,否則全族都可能無法過冬,這就是殘酷的事實。衆位以爲如何?”

儒家講仁。

這種放棄的話就算心裡明白,可誰敢說出不,誰敢下這樣的命令。

李元興一臉的嚴肅:“本王也沒有資格說讓誰放棄,制定戰蝗案。分發給各州縣,令各州縣大量養雞鴨,深挖水井,整修河道。長安周邊四百里,河北道恆州以南,以西。河東道全境,各州縣誰能夠籌集足夠的錢糧,本王就調兵力去幫助整修河道。深挖水井。”

“殿下,難道籌集不到足夠的錢糧,就不幫嗎?”

有位御史站出來問道。

“想彈劾本王嗎?”李元興冷笑問道:“那你回答本王,十二衛、加上各州府兵有多少人。你有足夠的人手可用嗎?各州徵調府兵,你一句話就調動了,那錢糧那裡來,是工具不花錢,還是軍士不吃飯!”

李元興的語氣嚴厲了幾分。

那位御史臉上一紅退了下去。

又一位官員站了出來,施禮後說道:“殿下,現在糧滿倉。洛陽的倉庫、長安的倉庫,就是殿下的倉庫糧食都裝不下了,難道這些不能調用,用於治蝗嗎?”

“哈!”李元興冷笑兩聲,幾步走到吏部尚書的面前:“我大唐就是任命官員的嗎?難道不知道大唐有多大,人力有多少。”李元興說完,轉過頭來:“本王問你,先修那一段,那治那一縣,你如何分配。”

李元興問完,沒等這官員有反應,李元興又問崔君肅:“戶部尚書,難道戶部花錢就沒有一個計劃與方案嗎?萬一大唐遇到緊急情況之時,國庫空虛之時,那大唐如何保着全國安危?”

一頂頂大帽子扣上,許多官員都低下了頭。

“本王要上表皇兄,各官員應該有所職司。御史臺監督的應該是官員的清廉,自己不懂的問題不要胡亂開口,本王心意已決,蝗災分爲必救之地,緩救之地,自救之地。如何區分,本王會上書請天英閣慎重討論的。”

說完這些,李元興起身離開。

應該說的,不應該說的,李元興全說了。

要再說什麼,至少眼下也沒有意義了。

李元興沒有回書房,而是直接回到後院,大屋的院前,二十幾個美麗的少女正在用古怪的姿勢練習着,李元興原本緊繃的臉一下就笑了。

“殿下,不許笑,你讓我亂了呼吸!”鄭秀嫣大聲的衝李元興喊着。

李元興擺了擺手:“不笑,不笑!”

李元興往屋裡走,崔瑩瑩一個人跟了進來。

“殿下,李夫人送來內服外敷的藥,妾伺候殿下用藥!”崔瑩瑩一邊說着一邊幫李元興解下衣服,同時用及小的聲音說道:“殿下,不如妾服侍殿下沐浴?”

李元興在崔瑩瑩耳邊輕吻了一下,小聲說道:“莫不是你想試一試……”

崔瑩瑩臉一下就紅了,頭深深的埋在李元興懷中,

“走,浴室!”李元興用左手一攬崔瑩瑩的腰。

沒過多久,實在是壓抑不住自己的崔瑩瑩突然大叫一聲,這下可是讓二十幾個美女都亂了步子,好幾個都跌倒在地。

“他,他們!”鄭秀嫣驚訝的指着浴室的方向。

“不如,秀嫣妹妹進去看看。”李麗苑自然是能夠聽出那叫聲的。

鄭秀嫣當真傻傻的就進去了,然後……

又聽到鄭秀嫣的驚叫聲,再然後,滿身是水的鄭秀嫣逃了出來。

以李麗苑爲首的幾個人幾下就把鄭秀嫣扒了個精光,又推回去浴室了。

這個時候,長安城的皇宮之中,李二正在和長孫皇后準備吃晚餐。

“讓二郎陪着臣妾一起吃這些粗糙的食物,臣妾心中不安!”長孫皇后一邊幫着李二盛飯,一邊小聲的說着。

“無妨,這些食物對觀音婢身子好,應該多吃。只是那五郎也過於小氣了,秦王莊那麼多精緻的食材,難道再挑不出一些更爲精緻的。”李二一邊安慰着長孫皇后,一邊抱怨着李元興的小氣。

長孫皇后淺淺一笑:“二郎,現在怕是五郎應該很爲難吧!”

“你是說那些臣子們全部跑去秦王莊了?”李二問完,長孫皇后微微的點了點頭後。李二卻笑了:“你小看五郎了,五郎連世家的糧稅都能夠收上來,這小小的奢侈品稅,五郎揮手之間就能夠擺平的!”

“二郎,五郎大婚已經有六個多月了吧!”長孫皇后突然說道。

李二點了點頭,夫妻多年,他知道長孫皇后想說什麼。

“其實不用急,五郎說過幾位王妃還年少,現在有孩子未必是件好事。明年如果還沒有動靜,再說!”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長子,卻是極大的麻煩!”

長子!

李二也感覺有些麻煩,七世家,七位嫡女,誰先有孩子,誰先生下長子,這其中區別當真是不小。思考之後,李二越想越是認爲,這可能是一個超級大麻煩,越想越感覺麻煩,越想越是心情不好。

思來想去,李二笑了:“麻煩,有什麼麻煩。讓五郎自己去麻煩吧!”

長孫皇后將裝滿了米飯的碗放在李二面前。

夜漸深,在許多人都睡下之後,耀州城中一隊馬車在上百精兵的護衛下出了城,拉着一個巨大的鐵箱子,飛速向長安城方向而來。

領隊的的不是耀州城的護衛,而是原本護衛着秦王妃來到耀州的白二娃。而馬車上坐的正在秦王妃李長英,一身騎裝的李長英臉上是疲憊,卻是興奮之中的疲憊。(未完待續)

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488節 軍魂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節 秦嶺小莊第655節 高端黑第797節 租界第276節 媵妾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59節 孤第624節 壓歲錢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105節 火計(三)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329節 工具!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40節 武曌!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658節 女官第26節 縣男虛爵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28節 身世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43節 獻禮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緊急通知第601節 春曉園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7節 商之爭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758節 李墨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170節 古長安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296節 落月!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656節 死磕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
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488節 軍魂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節 秦嶺小莊第655節 高端黑第797節 租界第276節 媵妾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59節 孤第624節 壓歲錢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105節 火計(三)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329節 工具!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140節 武曌!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658節 女官第26節 縣男虛爵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28節 身世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43節 獻禮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緊急通知第601節 春曉園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7節 商之爭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758節 李墨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170節 古長安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296節 落月!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656節 死磕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