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

現代有新年,可新這種風俗是自古相傳的。

在古代,新年也有年關一說。

商人們在新年的時候清全年的賬目,討債的也開始去逼人上吊了。

長安城在貞觀二年臘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官假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日,大唐皇帝李二簽了,天英閣全體閣員簽字,三省六部主官簽字的一份公文。也是貞觀二年最後一份公文,僅針對京兆地區的一份公文。

公文上的簽字,認證就佔了四尺長的紙面。

而公文的內容,只有四句話。

孤老者百文供養、無親者供養至十六、傷殘軍月二百文、窮苦辛勞之家保債!

京兆範圍內,孤老無依者!皇家內庫自貞觀三年起,每月補一百文。孤兒由皇室出錢供養至十六歲。傷殘的老軍,無家無助者,每個月補發二百文。窮苦人家如果有舉債,卻是辛勞苦幹之家,因爲某種災禍欠債者,皇家作保,新年之時就不要討債了。

貞觀第一年的新年,大唐向天下展示了強悍的軍力。

貞觀第二年的新年,大唐給了百姓們冬天一文一斤的鮮菜。

貞觀第三年的新年,大唐給京兆的百姓一個安心過年的理由。

貞觀第四年會如何……。

百姓心中充滿着希望,那怕是在新年夜要出征的將士們,也得到家人的支持。爲大唐戰,是保着這份富足的生活。

一臺由大唐嵐月公主親自導演的新春聯歡晚會,拉開了大唐貞觀三年盛世的幕布。

開幕,一千個十歲大小的孩子飛奔着進入了大競技場。李嵐姍改了一道曲子,一道很容易入手,很容易傳播的曲子,原曲來自現代的歌曲《亞洲雄風》。經由皇宮、民間,最優秀的十名歌匠聯合調整曲風,李嵐姍按亞洲雄風的詞改寫原稿,再經由禮部、宏文館、大唐皇家學院一共十八人重新修改。

本着,通俗,易懂,易學,易唱的原則,重新修改歌詞的部分。

一千個十歲大小的孩子全部來自秦王莊的農莊。

先是整齊的背了一遍《三字經》,又背了一段《論語》緊接着,樂聲起。

《盛世大唐》由一千個孩子之口唱了出來。

正坐在御座上和李淵說話的李二聽到歌聲,如雷擊一般站了起來。好曲,好詞,最重要是,這歌唱的讓人心潮澎湃。

“當賞!”李二用力一拍扶手。

“切,就是一首歌就當賞了,我辛苦造火車也沒有打賞呢!”武曌在旁邊嘟囔着。

李二愣住了,轉而大笑:“明月莫要討賞,論公主身階,你已經是賞無可賞了。要不皇兄打賞翡翠雙風釵給你們一人一對!”

李淵也聽着笑了:“二郎莫要小氣,不如讓明月與嵐月私用飛舟一次。”

“就依父皇。”

武曌打了一個響指:“哦耶!”

李嵐姍的坐姿足夠一個高貴的公主形象,欠身一禮:“嵐月謝過皇兄!”

李元興沒說話,按常理。在這個時候他也要開口謝恩,並不是因爲李元興是秦王,就可以免了這個禮節。李元興的沉默代表着他的反對,按李元興的說法,不能慣得太狠了,這兩個女人敢用四艘飛舟去滿滿的拉回四飛舟的,總量超過接近二百噸的翡翠礦石回來。

所以,李元興是反對的。

櫃爺卻在這時說道:“兩個丫頭要去的地方,也是件有用的事情,長安城的原石已經沒有了,翡翠價格隨時都會出現爆漲。多一些石頭回來,是好事。翡翠這東西貴重,但不能賣到天價去!”

“皇叔您老說的極是!”李淵也應了一句。

“不過,也順便給老頭子辦件事情。丫頭,爺爺要一副圖,不要太複雜,有個大概的樣子就行了。這件事情,比石頭重要!”

櫃爺說的是什麼?李嵐姍在櫃爺開口的時候就知道了。

“爺爺,我要借秦王莊十二金釵中至少八個人,再有二等侍女二十人,這個工作量有些大。靠我一個人根本無法完成!”

“那就借了,這種事情不用經過李元興同意!”武曌直接就替李元興作主了。

李元興聽出味道了,也跟着說道:“隨便!”

“那,初六就走。先安排一架跟我們走,後面三架帶上壓縮的水煤氣以及一些可以在嶺南用的貨物三天之後再來。想來,時間上應該足夠用了。順便把一刀調給我,那機器我要有個可靠的人守着!”

李元興沒有立即回答,點上一支菸思考着。

他不是在思考是否借伍斌,而是在思考武曌會帶什麼機器去。

在大唐,李元興一架高速航拍攝像機,但卻沒有打印用的材料,只用放在硬盤之中,然後再用投影儀放出來。這機器李元興並不擔心,被人偷走了也沒有人會用。李元興擔心的是另一臺機器,大唐製造,用銀版作底片的成像技術。

屬於原始的照相機技術,這是在李元興動了給大唐軍士拍家裡照片時一時興起。

結果,讓李元興意外的是,大唐道士們太厲害了,他們竟然成功的利用溴化銀製作出了感光底片。現在正在玩命的試驗着硝酸硝酸纖維底片。而玻璃工匠們對於鏡頭,那種長度達到五尺的,多鏡片鏡頭,按照武曌的說法,這東西有一百多萬相素。

武曌看出了李元興的顧忌,所以說道:“那東西,總要拿出來用的。”

李二卻問李元興:“五郎,那東西很貴重嗎?”

“皇兄,對於大唐來說,保密的級別不亞於電報機。現在電報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想來再有一年時間,電報機就可以以團爲單位配發。那東西,是戰略利器!臣弟不得不小心,所以顧忌了些!”

“請李夫人隨行,禁宮內衛,一流的高手給兩個丫頭挑十人。”

李二明白,好東西肯定是要保護着的。

李夫人,紅佛女,她一人就頂伍斌十個,不論武功,只論聲威。

“讓伍斌把全套裝備帶上,以防萬一,這一次所有隨行人員要好好挑選。”李元興這話等於是同意了武曌的要求。

幾人正在說話,可週圍突然完全的安靜了下來。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李二有些意外。這樣的歌聲,難道不值當讓百姓們歡呼嗎?

“請下令,讓樂師再奏樂曲!並且準備,再重奏!”李嵐姍不動聲色的下令着,在這個時候,她作爲大唐公主,沒有秦王妃名義,沒有儀式,卻人人都認可的秦王妃,甚至可能是秦王正妃的身份,她要在這幾十萬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高貴與優雅。

李二示意高公公去下令。

整個大競技場如空無一人般的安靜。

樂聲再起……

不知道從那個角落裡,有個沙啞的聲音開始跟着喊了一句。

跑調,走音,連詞都唱錯了。

這一切都不重要了,整個大競技場,幾十萬人的大合歌《盛世大唐》,簡單的,易唱,易懂,易學的《盛世大唐》。

李嵐姍一抖自己穿的那足可以裝下兩隻羊的寬袖,伏身向李二一禮:“恭喜皇兄,萬民歸心,大唐盛世!”

李嵐姍這一禮,擊中的李二心中最脆弱的一處,幾乎脫口而出就要加封李嵐姍爲四等公主了,卻被李元興那雙眼睛給嚇一跳,李二知道這是李元興在制止自己衝動,太多的加封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一件事情,一個人,一天賞兩次。

大唐皇帝的賞賜也太不值錢了吧。

武曌卻是一臉驚訝的看着李嵐姍,早在現代的時候她就知道李嵐姍不簡單。

王大軍曾經稱呼李嵐姍爲百變妖魅,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李嵐姍不知道有多少面孔,學霸、女神、女漢子、萌娘、暴龍……。王小軍連腳都用上,都沒有數清楚。王小軍曾經說過,自己被李嵐姍整過,而且家長們反倒偏向李嵐姍的次數,比他的頭髮根數多。

李嵐姍僅僅任一首歌,一禮。就坐穩在自己身在大唐的位置。

厲害呀!武曌不得不說一個服字,這女人實在是可怕。不過好在,很可能李嵐姍在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的同盟軍,而不是自己的敵人。

整個大競技場,《盛世大唐》曲,連喝三遍,接下來纔是一首單人唱曲。

在前面的巨大影響力之下,第二首歌就成了一片綠葉。

“每一年,總會有那些個經典永恆流傳。”李元興面無表情的作了一個點評,一直沒有說話的長孫皇后這纔開口:“五郎莫要無視嵐月的辛苦。”

李元興回身一笑:“皇嫂,這是她應該作的事情。”

“她應該作的事情是好生在家休養,而不是爲了你們兄弟這些雜事辛苦。編曲是件辛苦的事情,一首傳唱天下的名曲,卻不知要多辛苦!”長孫皇后這是明顯在幫着李嵐姍說話。

李嵐姍施了半禮:“皇嫂,這其中有多位樂師幫助編曲。更有長安許多名士幫助修改歌詞,辛苦並不是嵐月一人。正如五郎所說,嵐月身爲大唐皇族,自然應該盡力爲大唐盛世而盡一份力。”

李嵐姍適時的謙虛,又爲她在皇家皇宮掙了一份好感。

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58節 急務!第304節 奴隸主第178節 宣戰!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07節 遺囑(下)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緊急通知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865節 精神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364節 刀客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106節 火計(四)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276節 媵妾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140節 武曌!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277節 換防令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259節 孤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213節 黑對黑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63節 大婚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50節 女財神
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58節 急務!第304節 奴隸主第178節 宣戰!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07節 遺囑(下)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緊急通知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865節 精神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364節 刀客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106節 火計(四)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276節 媵妾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140節 武曌!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277節 換防令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259節 孤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213節 黑對黑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63節 大婚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50節 女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