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

這是預存的最後一個章節,算時間,這一章節發佈的時候,我就已經回到家了。

謝謝大夥對本書的支持,謝謝!

————————————————————————————————————————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入長安城的時候,長安城周圍已經恢復了平靜。

長安城宵禁,坊間的門是封閉的。

可馬蹄之聲依然還是讓許多百姓聽到,有許多議論,也有許多的猜測。

長安城中崔家!

被通知今日停朝的崔君肅依然穿着朝服,已經習慣了每天上朝的他天沒有亮就自己醒來,準備出門才被隨從提醒今日停朝。

坐在花園之中看着日出的崔君肅心中想的卻是李元興。

他是知道的,今天是李元興出征的日子。只是一個年輕人,如何能夠讓這些猛將心服口服,這可不是隻憑藉秦王這個封號的事情。

這時,幾個年輕人正好跑過花園,看到崔君肅都過來施禮。

“去上早課!”

“是,叔父大人!今天老師將點評秦王那篇《憐農》。老師講過,這雖然只是一道五言短句,卻意味深遠。”年齡最大的崔長建代表衆位小兄弟一起回答,他們來到京城,就是預備參加長安大考的。

新皇登基,必然會有一次大考。

崔君肅微微的點了點頭,李元興這首《憐農》他也是認可的,當然,這是上位者的作戲罷了。上位者嘴上說的,未必事實上會作到。

“叔父大人!”崔長建又開口了。

“有話盡說!”崔君肅依然是氣定神閒的樣子,穩穩的坐在花亭之下。

“秦王給了瑩兒印刷術。侄兒知道王家是有意放棄的,讓那些寒門子弟都有書可讀,自然會威脅到我們世家的利益。只是侄兒不明,爲何叔父大力支持?”崔長建問的,也是許多崔家子弟的心聲。

崔君肅冷哼一聲:“鼠目寸光!”

衆子侄聽到崔君肅語氣不善,都不則的躬下身體,等待崔君肅的訓戒。

“秦王雖然年輕,但畢竟是秦王。秦王莊卻把那麼多高明的匠術公諸於世,你們可知這是爲何。別說你們不懂,就是某也不想不明白。秦王李元興神秘莫測,雖自稱文不成,武不就,事實上卻是文傑武豪!那關於天上星君的傳聞,各家不敢信,卻也不能不信!”

崔君肅在教育自家子侄,卻也說的是心理話。

擡了擡手:“都不用緊張,直起身來!”

“是!”崔家衆子弟依然保持着足夠的恭敬,又是一禮之後這才直起身體。

崔君肅向前走了幾步,視線掃過崔家衆子弟。沉聲說道:

“那印刷術,我們不學,自然也會有人去學。世間自然也會流傳,王家是鼠目寸光,以爲自己不作就可以擋住天下人。所以我們必須要去作,而且還要作好,作的更多!你們都是我們清河崔氏的未來,你們記下了,眼光要長遠。”

“請叔父指點!”無論是聽明白了,還是沒有聽明白,崔家子弟依然還是齊聲回答道。

崔君肅微微的點了點頭,看了看這些子侄,能被選來入長安趕考的,都是族中優秀之輩,也是可造之材。這些人,無論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們自然會下去討論,優秀者自然是優秀的,笨拙者也會慢慢長成。

“十道,開設書院,崔家書院。”

崔長建立即反應過來,附和着說道:“既然擋不住這書籍的流傳,不如掌握在我們崔氏手中。書院之中的學子,也算是我崔氏外支,他們的身上有着我們崔氏的烙印,叔父高明,不出十年,我們崔氏大興!”

“孺子可教!”

“侄兒愧疚,侄兒的學識還遠遠不夠!”崔長建恭敬的迴應着。

崔君肅的話沒有說完,有些話也不可能對這些小輩去說。他心中想的是,無論李元興爲何將這印刷術流傳出來,可世家自然也有世家的應對之法。至於說,李元興是否想消弱世家的力量,還很難說。但世家亦有應對之法,總之藉此事世家反而會裝大。

太原王家,鼠目寸光之輩。

危機,既然是危險,也是機會。

崔君肅聽到過一個小道消息,就是大唐皇帝陛下在大殿之中揍過李元興。

雖然這個消息讓人的第一反應是皇帝對這位五郎的親情,但也證明了一點,這位五郎有些事情作的很不好。那絲綢之事還很難說對於皇族是好,還是不好。但印刷術此事,卻是肯定是極大的不好。

崔家與盧家商議之後,將研製出適合大唐,成本低廉的絲印之術獻給朝廷也是一種姿態。畢竟印刷術對整個大唐的衝擊力都是巨大的,盧家甚至考慮再拉兩個世家一同進來。

李元興還年輕!

這是崔君肅對這位大唐新秦王的評價,一個年輕,稚嫩的秦王。

偏偏卻是封爲了秦王,這個原本應該是整個大唐都應該避諱的封號。偏偏卻是滿腦袋狂熱,偏偏卻沒有那份老辣。

今天對崔家子侄說過的話,崔君肅並不怕傳出去。

這是陽謀。

本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來人!”崔君肅輕呼一下,當下就有管事的來到亭子前。

“準備筆墨,然後派快馬給老夫人、吾兄、四弟將信送去!”

崔君肅的信內容就是講最近的事情,特別申明瞭一點就是,崔瑩瑩的嫁妝絕對不能少。這不僅僅是崔氏的顏面,也是對崔瑩瑩的獎勵。

這個時候,李元興已經距離長安足有近百里,正在和他的一千六百人近衛臨時紮營。

既然是臨時休息,那麼大家找地方坐下,生火作飯就是了。

可老狼卻並不是這麼安排的,營寨、拒馬、哨衛。一個不少,一絲不苟!

其餘各將已經分頭行動,去追他們的隊伍了,與李元興在一起的,只有李靖秦瓊。

紮營的時候,李靖還特意策馬上了一處土丘。在白天的時候體驗瞭望遠鏡的魅力,此時已經距離長安近百里,雖然看不到長安,但卻依稀看到了龍首原上一座高塔的尖頂。

是不是幻覺,李元興不願意去想,至少他沒有看到。

不過這大唐的空氣當真比現代好百倍。

“五郎,這第一仗你要怎麼打!羅藝號稱有五萬精兵!”李靖放下望遠鏡回頭問道。

李元興卻笑了:“那三國演義上,還有號稱八十三萬的,事實上有多少。”

“不可大意!”李靖勸戒了一句。

“我皇兄說我膽略不足,說我還不足以讓軍士心服。我思考再三,決定和羅藝玩一次心跳,叔寶兄派人過來送信,羅藝似乎是怕了,近日進軍緩慢。我猜是他手下人已經有了猜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想造反的。”

李元興的話得到了李靖的認同,至少可以證明,李元興已經抓住了此戰的重點。

對方根本就是烏合之衆,給程咬金一軍,一萬二千人,就足以完勝。

羅藝,在此時大軍行動之時,連一隻小老鼠都算不上。

“明日午後,在豳州城等羅藝。這一次我要讓皇兄爲了叫好。”李元興信心十足的說道,然後拿出一份地圖:“藥師兄,明日如此這樣安排……”

李元興詳細的說着自己的計劃,李靖真是不停的搖頭。

只是因爲這個計劃有着一個重要的環節,但這個環節李靖看來沒有半點把握。而且這一個環節敗了,所以的計劃都是白給,最可怕是會影響到李元興的安危。

“藥師兄,整個大唐的軍士會跟一個貪生怕死的主帥嗎?”

“自然不會!”

“我初次領兵,而且這種事情對我來說,不算是冒險。你信我一次。”李元興再次堅持,李靖思考良久才點了點頭:“好,如果某感覺情況不對,計劃就變動,由某指揮大軍掃平羅藝。”

李元興得意的笑着:“如果成功,好處很多!”

李靖笑笑沒有接話,他心中也是對李元興這個瘋狂的計劃有所期待的。

午餐後,一千六百人再次行動,李元興的部隊沒有帶後勤兵,一個都沒有。作飯、紮營都是由老兵帶領着幹。

一但與李靖的主力軍團合併,李靖那裡光是輔兵就有四萬多人,主力精銳有七萬。而且還有秦瓊這等猛將在,就算遇上突厥十萬大軍,不勝也不會敗的很慘。那怕是大唐建國以來對戰突厥還沒有一次真正的勝利。

但將軍、校尉們,卻從來沒有害怕過突厥。

大唐出兵,是以換防爲理由調動兵馬的,連一個正規的出征儀仗都沒有。

大軍分散,一共分爲十路兵馬,在唐初,這樣的規模的兵馬調動是不會引起太多的重視,任何一場可以稱得上戰爭的,都應該至少在十萬大軍的規模。

此時的突厥,也是謀劃着戰爭。

大唐有名將,突厥也一樣,身經百戰的達幹、特勤、葉護比起戰力來,有着不亞於黑炭哥戰力的人足足十幾位,論智慧,論心計,論狠辣。

頡利可汗絕對是一位梟雄!

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05節 瓢把子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848節 戍軍(上)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782節 博弈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449節 加糧稅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05節 民族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689節 對馬島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764節 邊戍(下)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323節 約會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860節 定策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231節 茶之說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630節 遣唐使第465節 抗令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797節 租界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763節 邊戍(上)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9節 秦王威武第859節 深談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
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605節 瓢把子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848節 戍軍(上)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782節 博弈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449節 加糧稅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05節 民族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689節 對馬島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764節 邊戍(下)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323節 約會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860節 定策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231節 茶之說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630節 遣唐使第465節 抗令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797節 租界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763節 邊戍(上)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9節 秦王威武第859節 深談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