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節 唐人

趙陸跪伏在地上失聲痛哭着。

李元興起身離開,接下來的細節不需要他再操心了。

旗艦書房。

“殿下,趙陸此人身份不明,當真就是姬氏後人嗎?或者說,可以查證他就是趙佗子孫嗎?或許他只是借了一個名號。”韋挺一看到李元興坐下,就急急的上前進言。

李元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慢吞吞的應了一句:“我說他是,他就是。本王認爲他是姬氏子孫那麼他就是姬姓趙氏。再說的直接一些,大唐需要他是,那麼他就一定是。”

“下臣不懂!”韋挺的語氣強硬了幾分。

倒是有當年在朔方城與李元興對着幹的氣勢了。

李元興沒有介意韋挺的語氣,只是說道:“吩咐下去,中南半島,南洋諸島。但凡是可以證明自己就是漢人的,只要願意就是我大唐子民,受我大唐庇護。再秘密的吩咐下去,那些原本不是我中原過來的,只要粘上的關係,多少爲難一下,然後也讓他們成爲大唐人。至少大唐與土著的區別,韋長史定一個方案就是了。”

“殿下!”韋挺激動的就要勸,可猛的反應過來了。

立即改口說道:“殿下,此計高明!”

“再安排一下。讓袁天罡與慈苦用心研究一下。這裡的人需要要信教的話,唐佛教,中原道教可以。天竺佛教什麼的,本王以爲不正宗。”

不正宗!!!

韋挺很想對李元興說,佛教天竺纔是正宗的吧。

可看到李元興那似笑非笑的表情,韋挺把到嘴邊的話給吞了回去,欠身一禮:“那下臣這就去安排。請殿下明示,在這裡停留幾日。”

“這裡,要建一座碼頭,一個商港。下龍灣是個好地方,那閒來度假之處也要建上一兩處,這裡一年出四季米,怎麼也要佔上十萬畝田吧,怎麼佔,怎麼分,既然來的人多就讓他們出些主意吧,港口給那趙陸,順便告訴他,徐徐圖之!”

沒有人懂秦王殿下這樣的命令是何用意。

可秦王,就是秦王。

秦王殿下的命令不需要理由,更不用給誰一個解釋。

這還不是大明朝的時候,文官的權利大到的可以影響到皇權。

李元興的命令飛快就傳了出去,並且給身在海崖城(後世的新加坡)的老程發了一份電報,老程更不懂秦王李元興這麼作是什麼意思,只是知道自己照命令就辦就沒有錯。

後世現代,米國的綠卡比金子還讓人瘋狂。

李元興很想知道,我大唐的綠卡,在這個時代值多少。

證明這件事情需要一個過程,李元興眼下只是給這件事情開了一個頭。那麼接下來,就是等着看結果了。

趙陸不敢再自稱天海王了,無論他是什麼身份,在大唐面前,他必須低下頭。回到村寨之前,他站在那一片被火炮炸平的土地前發呆。幾個手下看到他回來,快速的趕到了他的身旁:“這是要放我們一馬,否則就直接炸村寨了。”

“知道大唐的長安城有一個傳聞嗎?”趙陸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盯在那焦黑的土地上。

傳聞,大唐長安的傳聞太多了。

看到沒有人回答,趙陸說道:“大唐長安最讓我感興趣的傳聞就是,大唐的秦王殿下說過,他不戴冠,也不穿親王袍服,那怕自己光着,秦王就是秦王。現在想一想,這話似乎還有另一層意思。”

“不懂!”

“有什麼不懂的。很簡單,大唐的秦王不是那些虛浮在外表的東西裝點門面的。看這一片焦黑之地,誰敢不服就能讓你永遠消滅。這纔是大唐秦王頭頂的頭冠,而富足的大唐,那如山一樣的鉅艦,這纔是秦王的袍服呀。”

趙陸說的這些,是他自己的感悟。

部下是否聽得懂當真無所謂了。

越陸又說道:“你們要真的關心,就去關心另外的傳聞。誰無理的敢打大唐的百姓一巴掌,大唐就會十倍的還回去。當然,如果你佔理,大唐就和你講理了。明天船上的會來驗明身份,告訴咱們的人,無論如何也要拿到一個大唐的身份牌。”

“有什麼好處?”

“好處?”趙陸笑了,輕輕的搖了搖頭:“沒有什麼好處,只能代表你是大唐子民罷了。真的要說好處,大唐子民與這些土著蠻夷的區別,我相信不出兩年就能讓你們看到,絕對不是簡單幾句話的事情!”

大唐子民的好處,當真需要三年才能看到嗎?

李元興當天就讓這裡的人看到差別了。

修碼頭!第一步工作是清理雜亂的海邊,然後纔是打地基,到了第三步纔是真正的修碼頭呢。

大唐子民,每人每天至少十二文錢。而沒有大唐身份的人,每人每天基礎收入只有十文。可以說,在工匠同樣的標準上,大唐人要比非大唐人多兩成的收入。

這還不算完。

馮盎那邊的船隊自然是有許多貨物的,無論是食物,還是絲綢之類。

一斗玉米粉,標準市價是十五文錢。而大唐子民每個月內,每人購買十鬥之內只要十二文錢,也就是又便宜了兩成。

下龍灣這一片住了可不止幾百人。

百越沒有統一的朝廷,但也不是無數個村落。依然有着一個又一個自立爲王的人物。趙陸曾經就這是些自立爲王中的一位,他這裡住了上萬人,但真正的漢人,也就是能拿到大唐身份的,不足千人。

勉強可以拿到的,也只有幾百人。

自然是會有人鬧事的。

船上有一位正式的官員爲此特別下船來解釋:“在長安,大唐的國都。作一件彩虹錦的衣服。大唐的百姓一貫錢差不多就可以訂作一件全套的,異邦人至少要三貫錢,買的越多越貴。所有的貨物都是一樣。”

“爲什麼?”有一個懂漢話的當地人高喊了一句。

“大唐的百姓,給大唐上稅,爲大唐征戰。是百姓們支撐了大唐的富足,所以聖上說過,百姓就是大唐,大唐也是所有大唐子民的大唐。異邦人只是路過,憑什麼用同樣的價格來購買我大唐的物產。多賣的錢,商人們也沒有留下,這些錢作爲異邦交易稅,用來修路,建橋,給孤老每年一些養老錢,這是律條所規定的。”

這官員解釋的很直接。

就是一句話,不是大唐人買了東西,是要加稅的。

“可爲了唐人的工錢比我們高?”

當地的百姓再次追問着。趙陸也在遠處聽着,看着,他沒有上前,因爲他不打算代表任何人,眼下他也代表不了。更何況,他也關心這些大唐的官員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大唐的子民要交戶產所得稅,這些錢是補稅的。”

交稅?這些當地人也沒辦法再爭了,他們總不能說,自願多交一份稅吧。

趙陸聽懂了,這是大唐人在保護自己。

他對長安的規矩還是知道一些的,按他這窮地方來說,一個月一戶至少超過五百文至七百文的收入纔會交稅,而且剛剛過線的人,交的稅幾乎可以不計算,長安那邊,一戶的收入低於兩貫錢的,是肯定不用交稅的。

這個不用交稅,意思就是,什麼稅也不用交。

大隋有多少稅,他趙陸控制這片領地要收幾種稅,他心如明鏡。

一個不從窮人那裡收稅的大唐,好可怕呀。

當地人無論是高興還是不高興,羨慕還是不羨慕。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修碼頭,修路所需要的勞力,沒有人牙子抽成已經不錯了,有份工掙一份收入,絕對是件好事。去鬧了,去問了,大唐還有人給解釋了。

這就已經足夠了,再鬧下去就需要想一想那片焦土地了。

次日,韋挺在李元興面前上報:“殿下,兩件事情。第一件是距離這裡向西四十里有一個自稱是鐵山王的當地人,打算與我們交易。另一件事情,趙陸想借一些武器。”

“武器,有理由嗎?”

“有!向西南三十五里,有一片村寨,一直受趙陸庇護。可能是他的對方聽說有人滅了他的主力,所以正在調集人手要攻打那一片村寨。所以趙陸肯定要去作戰,但希望可以借一些武器,增加他的戰力。”韋挺如實的回答着。

“那些人,有漢人嗎?”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三千人之中,佔了差不多四成。而且可以肯定那些人都是當年老秦人的根,特別是那村子的白家,按趙陸所說,與殿下封地之中的老白家是同根,當年武安君之後,真正的老秦人。”韋挺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告訴了李元興。

李元興輕輕一拍扶手。他在思考,這件事情應該如何利用,這絕對是件好事。

“殿下,下臣以爲要救!”韋挺進言。

“那位將軍這幾天很閒?”李元興冷着臉追問了一句。

“尉遲將軍最閒。”韋挺一瞬間就明白了李元興的用意,這是推薦最狠的一位了。

李元興笑了:“命令尉遲將軍帶兵馬出戰,只告訴一句話,我大唐庇護所有炎黃子孫!”(未完待續。。。)

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304節 奴隸主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37節 起飛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19節 刺客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207節 分糧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226節 殘軍第231節 茶之說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6節 縣男虛爵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01節 超期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387節 榮歸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707節 遺囑(下)第265節 堵門!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140節 武曌!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875節 垃圾廠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277節 換防令第515節 名之戰!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91節 文明(二)第696節 破石頭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375節 瓷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465節 抗令
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304節 奴隸主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37節 起飛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319節 刺客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207節 分糧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226節 殘軍第231節 茶之說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6節 縣男虛爵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01節 超期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387節 榮歸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707節 遺囑(下)第265節 堵門!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140節 武曌!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875節 垃圾廠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277節 換防令第515節 名之戰!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91節 文明(二)第696節 破石頭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375節 瓷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465節 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