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槍法與兵法

李恪一臉興奮飛奔過來,全然沒有王爺的樣子。

“見過蜀王,”面對自己的頂頭上司的兒子,李靖不敢怠慢,行禮道。

蘇定芳也忙上前行禮。

“代國公免禮,”李恪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着,“恪與業詡兄也久未見,不知他身體恢復的如何,特向父皇請命過府來瞧瞧。代國公今日要教習李家槍法,不知可否許恪在一旁觀看?”

李恪還對李業詡擠擠眼,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李業詡還了個白眼。

這丫的李恪還真有些陰險,擡出李世民的名頭來,這李靖還怎麼拒絕。

“既然蜀王有此興致,那…也無妨!”李靖翻了下眼睛,一副無奈的樣子,雖然有些不願,總不至於拿根大棒把眼前這無賴王爺趕出府門,李世民不惱羞成怒纔怪!

“代國公還是喚我一聲恪兒就行了,”李恪撇撇嘴,“不然就見外了,我和業詡都是兄弟相稱!”

―――――――――

“李家槍法一共三十六式,分挑、刺、掃、斜刺等,”李靖給蘇定芳講解槍法的基本要點:“講究身法秀如貓,扎槍如鬥虎,槍扎一條線,槍出如射箭,收槍如捺虎,挑槍如刺龍,兩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攔、拿、亢、點、崩、挑、撥,各種用法奧妙無窮…”

李業詡、李恪和蘇定芳看着場中間的李靖演示,已是六十高齡的李靖把一杆槍舞的虎虎生威,密不透風,下刺、上擡、橫掃、前攻,招式變換中,一股殺氣迎面而來。

李靖一輪舞下來,走了過來。

“呵呵,老夫將李家槍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改良,多年以來,在戰場上鮮有敵手,你們二個可是要用心學,”李靖把槍扔給李業詡,“翼兒,我把剩下的幾招先教會你!”

沒說三個人,明顯不把李恪算在教習的對象之內。

李靖把剩下的幾招槍法都教給李業詡,讓蘇定芳在一旁觀看着。

李業詡把後面剩下的五招學完了,再結合前面的,一路舞下來,才感覺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翼兒,這幾天,你就把這些招式先練熟悉了再說,定芳,你以後就跟着練吧,午後,我給你們講一講兵法,”李靖囑咐完,自個走了,竟是讓李業詡教蘇定芳槍法。

“業詡兄,我也跟着你學行嗎?”李恪捉住李業詡的手說道,剛剛挺是鬱悶的臉是嚮往的神色。

“你自個去拿把槍,在邊上跟着練吧!”對李恪連李靖都無可奈何,李業詡又有什麼辦法?

李業詡也挺納悶,這李靖也不看看自己是如何練的,怎麼就走了?難道是眼前李恪的原因?眼不見爲淨,知道這無賴的王爺要纏着學,就先躲一邊去?

―――――――――――

李靖書房裡,坐着的幾個人臉色各異,李恪滿臉激動,蘇定芳也是壓抑不住的歡喜,只有李業詡挺鬱悶,李恪這傢伙死皮賴臉地要在李府蹭飯吃,就是想聽李靖下午的兵法講解。

李靖手裡拿着一本書卷樣的東西,踱着步,正用他那中氣十足的聲音講着…

“老夫此《六軍鏡》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記述將略、治軍、決勝的策略,中卷論述教練、束伍、佈陣的方法,下卷是武器、裝備、工事的製造與使用。乃老夫半生戰事經歷之總結。凡經戰事,老夫必反省此戰之成敗因素,總結其中考慮不周的地方,以待下次改進!”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之生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李靖娓娓道,“孫子又曰: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老夫以爲,此乃兵法之精髓!”

“爲將帥者,其一,應具有深謀遠慮,其二,重視地形、天氣等客觀因素對戰爭的影響,決勝千里,以自身最小的代價,予敵以最大的打擊;其三,知人善用,對待部下賞罰並重;其四……”

“凡事有形同而勢異者,亦有勢同而形別者,若順其可,則一舉而功濟;如從未可,則暫動而必敗…”

“兵有三勢:一曰氣勢,二曰地勢,三曰因勢…”

“夫戰之取勝,此豈求之於天地,在乎因人而成之。歷觀古人用間,其妙非一也。即有間其君者,有間其親者,有間其賢者,有間其能者,有間其助者,有間其鄰好者,有間其左右者,……”

“盡忠益時、輕生重節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惰、敗事貪財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質直敦素者,雖重必舍;遊辭巧飾、虛僞狡詐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讚,惡無纖而不貶,斯乃勵衆勸功之要術…”

李恪和蘇定芳聽的津津有味,而李業詡則是似懂非懂,只聽明白了大概意思,文言還是太難理解了,看來還是要看看李靖詳細的註解了.

“…在平原廣袤、無險可守之地紮營,要作方營,即把軍隊分爲七軍,中軍在中央,六軍總管在四畔,像六出花。爲防敵襲,須置哨警與斥候,哨者須擇勇敢之夫,選明察之士,兼使嚮導,潛歷山原,密其聲,晦其跡,見微而知著,見水跡則可以測敵濟之早晚,觀樹動則可以辨來寇之驅馳也…”

李靖講的口乾舌燥,猛灌了一大杯茶,結束了今天的講課。

“翼兒,定芳,此《六軍鏡》老夫謄寫了二本,各有註解,你們各自拿一本仔細研讀,不可入他人之目,”李靖看了看一臉鬱悶的李恪,並沒表示什麼。

李業詡暗暗好笑,李靖又生生地把李恪排除在外了。

――――――――――――――――――――――――――――――――

李業詡的小園內,李恪一臉憤憤!

“業詡兄,今日我向父皇請求拜入你祖父門下學藝,可是父皇卻沒應允,只是叫我過來問問你祖父的意思,”李恪一張小白臉有些扭曲,“可你祖父也沒有要教我的想法!”

“恪弟,你貴爲蜀王,你父皇定是不願你學藝受苦,”李業詡勸慰道,這不只是拜不拜師的問題,而是,你李恪入李靖門下,有這位當朝軍中第一人的支持,太子李承乾就沒有顧慮?這其中的原因並不複雜,“你忘了我前些日子的一番言語了嗎?我想啊,這是你父皇保護你啊,以免使你成爲衆矢之的。”

李恪是聰明人,不需要說太多話就應該明白的,只一會臉上就慢慢露出了笑容。

“業詡兄,我不入代國公門下,但是,我可以從你這裡學,”李恪一臉壞笑,“只是說好了,我不拜你爲師!”

“…”李業詡差點噎着。

好學乃少年良好的品性,但這好的品性好像與李恪不太沾邊,這恪王爺也太無恥了點,要學別人的東西還不給人家名份…

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16章 如何戰?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4章 拍板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4章 一場鬧劇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7章 機會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7章 鄭氏兄妹第7章 較量第36章 收留第24章 游泳訓練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65章 特衛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13章 李靖請命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37章 壽辰(上)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1章 陽春白雪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52章 鎮兵之將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75章 女助手第43章 再次得手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41章 佔領柳谷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37章 利器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54章 大軍班師第42章 善後事宜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4章 回府(上)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57章 回到長安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9章 庫山之戰(下)
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16章 如何戰?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4章 拍板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4章 一場鬧劇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7章 機會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7章 鄭氏兄妹第7章 較量第36章 收留第24章 游泳訓練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65章 特衛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13章 李靖請命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37章 壽辰(上)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1章 陽春白雪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52章 鎮兵之將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75章 女助手第43章 再次得手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41章 佔領柳谷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37章 利器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54章 大軍班師第42章 善後事宜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4章 回府(上)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57章 回到長安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9章 庫山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