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

青海湖在這時稱青海,又稱西海,位於青海高原的東北部,整個湖佔地極廣,長約兩百里,寬約一百二十里,四面都是高大的山脈環繞着,湖周圍草原廣袤,河流衆多。

站在湖邊,放眼望去,煙波浩淼,碧波連天,望不到近頭,粼粼的波光不停地閃動着萬片陽光,遠處天邊的白雲彷彿都浸在水裡,真的是水天一色。成羣的鳥兒,從湖畔向湖中飛去,轉眼間又飛入天際處,不見了影蹤。

遠處一些高大的山峰上還有白色的積雪,陽光照耀下熠熠閃亮,在潔淨的天空映襯下泛着異樣的光輝。山在很遠處,從山下到湖畔,則是整片的草場。

已經是夏季時分,正是青草開始泛綠的時候,整個湖岸就像是鋪上一層薄薄的綠色絨毯,那零星開放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

清澈的藍色湖水,倒映着周圍的雪山,靜靜地躺在這一片連綿的綠色中,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無比綺麗的景色!

---------------------------

青海湖南岸,離湖畔稍遠處,一大隊騎在馬上的士兵正在這片綠色的絨毯上快速行進,長長的隊伍望不見頭尾,許多迎風飄揚的旗幟上大大的“唐”字,告訴人們這是一支大唐的軍隊。

大軍停下休息,準備生火做飯,已經行進了幾個時辰,人馬都有些睏乏了。

隊伍中間有幾騎衝了出來,向湖邊跑去。

“祖父,你看到過真正的大海嗎?”滿臉興奮的李業詡大聲地問跑在稍前方的李靖。

“沒有,你小子見過?”李靖雄渾的聲音順着風傳過來,並沒有回頭。

“我見過,”李業詡衝口而出道,轉爾間又反應過來,“眼前這個不就是海嗎,青海,青色的海,這麼大,”差點說漏嘴了,自己是李靖看着長大,李靖都沒見過,他又如何見過?見過海的,那是後世的李業詡而已。

李靖倒沒注意到李業詡話中的漏洞,一路往前跑着,身後的李業詡,還有大羣的親衛,伴着李靖馳騁在綠草如茵的青海湖邊。

軍中士兵也是北方人佔多數,從沒見過海,甚至沒見過大點的湖泊,隊伍剛剛進入青海湖畔,許多士兵看到如此巨大的湖泊,都忍不住歡呼起來。但沒有士兵敢跑到湖邊去,看看這水到底是何模樣的,他們只是用異常羨慕的目光,看着他們的主帥跑向湖邊。

已經是五月時分,高原上的天氣也挺暖和了,青草在多天前就已經悄悄地冒出來了,白蘭王所放的那一場大火,被幾條河流阻斷後,沒有再往西蔓延去。這一片的湖岸,已經沒有被火燒過的痕跡了。枯草還有一些,但唱主色調的是那片誘人的綠色。

大片連綿的青綠色,讓人看着非常的舒服,這些都是戰馬現成的草料。

一行人很快奔到湖邊,這湖水太清澈了,奔跑着的座下馬兒竟然沒感覺到已經跑入水中,待馬蹄踏入水裡,才反應過來,收住馬步,而此時半截馬腿都已經沒入水中。站在水裡的戰馬竟然都沒本能的害怕,只是慢慢地往後退出來,也許跑了太久,口渴了,所有馬兒都伸頭到水中,喝起水來。而一些親衛,也翻身下馬,跳入水中,捧起水來喝。

待喝入口中,人和馬這才發覺水是鹹的,親衛們都把水吐了出來,還有人不住地咳嗽着,明顯被嗆着了,馬兒也打着響鼻,把嘴巴里的水全噴了出來。

一旁看着的李靖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起來。

站在湖邊看去,湖水的顏色,近處是綠色,遠一點變成了墨綠,再遠變成了淺藍,更遠是與天一樣的蔚藍,卻是早已分不清哪裡是水,那裡是天了。

李靖止住了笑,有些愣神地看着眼前的景色,又舉起手中的望遠鏡,慢慢地移動着看。

李業詡也拿着手中的望遠鏡,看着遠處的景色。

“祖父,您說,這兒的景色美嗎?”李業詡問不言語的李靖道。

“美啊,確實是很美,比之漠北的草原,不知要美上多少倍!”李靖感嘆道。

對於李靖來說,如此大的一片湖水,還有湖邊豐美的草場,確實讓他驚歎不已,即使曾經聽過李業詡彙報此地的情況,但那些文字上的描述,並沒有一個立體的概念,如今親眼見到了,讓他異常震撼,也沒想到所見的,會是如此一副壯美的景色。

“祖父,再過段時間,青草都長齊了,很多野花開放時候,這湖邊,應該是更加美的,”李業詡指着泛着青色的湖岸道,“您看,這青海邊上,水草豐美,有這麼多的溪河匯流進來,當是非常適合居住放牧的地方,一些大的河流邊,應該還可以耕種,築城居住大量的人口!”

“言之有理,此地以人間仙境喻之,當不爲過!想着朝中那些文臣,說吐谷渾境內皆高寒之地,氣候環境惡劣,人畜生存困難,若他們見了眼前此景,定會羞愧死的,”李靖眼神中出露出稍許的迷離,看着遠處的湖面和雪山出神。

“是啊!此地可以放牧許許多多的牛和羊,比我們想象的更要好的牧馬場地,”李業詡附和着道,“青海邊,不知道可以放養多少匹戰馬!”

“唔,確實是極佳的牧馬之地,也是出乎老夫的意料之外!”李靖撫着鬍鬚,看着像似綿延到天際的綠色,感嘆着道,“此處比之我大唐現有的任何一處牧馬之地,都要好,都要大,幾十萬匹戰馬在此放養,都沒問題。更別說這裡還出如此不錯的青海驄。”

“祖父,您看,那兒有一島,會不會就是產青海驄的海心山島?”李業詡用望遠鏡看着湖面,指着遠處一隱約可見的小島和李靖說道。

“翼兒,你能確定那是海心山?”身邊的親衛都在稍遠側,李靖順着李業詡所指方向眯着眼看了會,又拿着望遠鏡看看。

有了這玩意兒,看的距離遠上許多,戰場上,戰況觀察的更是清楚,指揮戰事來,得心應手多了。弄出這東西來的孫兒,在戰場上也是如此神勇,李靖心裡不知是如何的滿意了。

“孫兒也不敢確認,但按地圖上所示的,應該就是了,”這青海湖太大了,跑了半天還在湖畔,李業詡對着地圖都定不了位。

“唔,應該是的,”李靖也對着地圖看了看,“就是那出青海驄的地方,”嘴角露出一些笑意。

“祖父,除了青海驄,這兒盛產的東西可是很多的。您可知道,青海有一種湟魚,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鮮嫩味美,您看,就是這種魚,”李業詡指着湖水近處許多游來游去的小魚說道,“還有一種冰魚,每到冬季,青海冰封后,只要在冰面上鑽個孔,水下的魚兒,在陽光或火光的誘惑下便自動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也是異常鮮美。”

“哦,翼兒,你是如何知道的?”李靖也盯着水中游來游去數量衆多的湟魚問道。

“是在此地探聽消息的特戰隊員所說,只是附近的牧民,沒有吃魚的習慣,也沒有人捕魚,所以青海中的魚越來越多,祖父,我們可以讓軍士想辦法捕獲一些,改善一下軍中的伙食!”李業詡笑嘻嘻地說道。

“嗯,有理,一會老夫吩咐下去,讓一些會水的士兵到湖中抓一些,我們先嚐嘗再說,若捕獲量多,可以充作軍糧,天天吃肉,都有些膩了!哈哈…”李靖也同樣眯着眼笑着,下意識地吞了一下口水。

水中許多魚兒在游來游去,相互追逐着,絲毫不怕人,若有個網,一兜下去,定能撈上來一大盆。

“祖父,如此美景好地,怎麼可再交還到吐谷渾人手裡啊,”李業詡異常狂熱的眼神,看着李靖。

“嗯,老夫一定再寫奏摺,連同軍報一起,送抵長安,再力求皇上在此地築城駐軍,守衛居住,讓我們漢人的足跡遍佈青海畔,”李靖收起迷離的眼神,以異常堅定的語氣說道。

“祖父,我想皇上一定採納你的意見的,”李業詡也是一副嚮往的神情,忽爾又很認真地問着李靖,“祖父,孫兒都想留在此地,鎮守邊關,同時也可以在這樣高地勢的地方練兵,若以後有徵戰吐蕃的時候,那這些將士們不會適應不了高寒地帶的環境。”

“此地會有人鎮守的,但老夫想,皇上肯定不會讓你留在這兒的,募兵的事,還有特衛的訓練,剛剛開了個頭,你若留在這兒,那誰可以接手下去呢?且你的妻兒,也定是百般不願意的,呵呵,即使老夫,也是不捨得的,”李靖笑笑說道,“但你說的,在此高原地帶練兵,若以後和吐蕃交戰,不會被環境所影響,這確實是個非常好的想法,老夫會報告於皇上的,至於誰會鎮守這塊地方,那還是由皇上來定吧!好了,我們回去吧,該起營了!”

幾騎飛奔着回到大隊人馬中!

李業詡後世沒有來過青海湖,但如今飛奔在湖邊,面對浩淼無邊的湖水,美麗如畫的景色,還是異常的震撼和十分留連的。

這在後世被喻爲中國最美麗的湖泊,如今還在外族人手裡,而正是他們祖孫倆的這次征戰,有可能把這最大最美的湖泊,重新納入華夏的版圖。

他日攜着妻兒,在青海湖邊策馬奔跑,嬉笑玩樂,如此美景,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只是好像離長安太遠了些!

但是---如此大好河山,如何能再落入外族之手!!!

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7章 較量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31章 重兵出擊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9章 有後了第85章 長樂公主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6章 成爲軍人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7章 機會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6章 長安西市第34章 喝酒鬧事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60章 潛規則?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8章 凱旋之師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34章 轉移陣地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41章 佔領柳谷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6章 喜歡你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90章 抵達靈州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56章 意外的事第96章 太子監國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31章 重兵出擊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
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7章 較量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31章 重兵出擊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9章 有後了第85章 長樂公主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6章 成爲軍人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7章 機會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6章 長安西市第34章 喝酒鬧事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60章 潛規則?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8章 凱旋之師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34章 轉移陣地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41章 佔領柳谷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6章 喜歡你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90章 抵達靈州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56章 意外的事第96章 太子監國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31章 重兵出擊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