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到軍中

二塵詡得到朝僂的重賞,升官加爵,李靖吊推辭了李世飢圳州賞,但還是得到了皇帝的不少賞賜物。

這番出征,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祖孫倆的名聲更是進一步響亮了。

府裡上下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象,也擺上幾桌家宴以示慶賀,府裡的下人們也都有賞賜,跟隨着祖孫倆人出征的那些親衛們,得到的獎賞更是豐厚。

作爲李業詡的貼身親衛,李成和李萬兩人,李靖在戰時曾給他們承諾,待到戰後,即給他們找個女子成婚。

李成和李萬年紀也不小了,李靖也沒忘記這個承諾,已經叮囑李業詡的母親王氏在府中張羅着,找幾個未成家的丫環們,問詢他們的意見,也讓李業詡問問李成和李萬,他們在府上可否有中意的人兒,待過了年後的空閒時間,即可給安排成婚。

同時,李靖也吩咐李業詡的父母親,給李業詡在附近找一所大些的房子。畢竟現在李業詡也已經是朝廷封的侯爺了,沒有自己的府弟?還與祖父及父親同在國公府裡,有些不太合適。且李業詡妻妾幾人,再加上出生的小孩子,還有一些服侍的下人們,人丁也比較多了,在小園裡也顯得有些擠了。

這次原本李世民準備賞給李業詡一座府邸,卻給一些文官們一番大義凌然的話語批駁,及李靖和李業詡的推辭後,也取消了。

這些事兒都不需李業詡操心,房子的事還有個鄭燕可以拿主意,他也已經沒有時間再呆在家裡了,臨過年不遠,特衛軍中,還有特情處及軍器監幾處,有一大堆的事兒在等着他?

李業詡都不知這個年能否過的安穩。

李靖自是有一番要注意的事兒吩咐給李業詡。

朝廷封賞後的第二天,李業詡就帶着親衛們回到了特衛的軍營。

天氣異常寒冷,地上的雪大多還沒融化,許多地方都結着冰,馬兒跑着都打滑,幾人都不敢跑太快,小半個時辰,纔到達軍營。

封賞當日。作爲李業詡副手的蘇定芳和鄭仁泰並沒有被宣入太極殿,他們也比李業詡早一天回到軍營,朝廷對他們的賞賜是另派人送達的。

抵達軍營門口時,特衛全體官兵已經在清掃完積雪的演練場上集合了。

一身戎裝的李恪騎在馬上,李恪身邊是蘇定芳和鄭仁泰,他們帶領所有的士兵以列隊的方式迎接李業詡這位升任特衛將軍的主官。

當李業詡帶着幾名親衛策馬跑進軍營時,所有在場地上集合的將士們都向才網升任特衛將軍的李業詡敬禮。

特衛在秋收後又新募集了二千人,李業詡所領的三千人,一千左右傷亡,歸隊的有二千人,還有留給李恪的兩千人,特衛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六個人。

不同時候招募的將士們分三隊,各自排列。依李業詡的計刮,過了年後,三個不同時間段招募的士兵,都將打散,重新混編。

李業詡和李恪站到隊列前,蘇定芳和鄭仁泰站在兩側。

場下所有的將士們都以熱烈的目光看着幾位主官。

李業詡上前一步,開始話。

“將士們,這次特衛在平定吐谷渾的征戰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威震敵膽,得到了皇上的獎賞,也得到了主帥和其他將士們的認同,這是我們全體特衛將士的榮耀,我們要爲此而驕傲,也要把這份榮耀保持下去,平時刻苦練,戰時奮勇殺敵,”

“這次出征,有大批的特衛將士們在戰場上陣亡,這些將士都是在戰場上與敵人英勇作戰時候犧牲的,他們是我們永遠的弟兄,是我們特衛的驕傲,也是我們大唐軍人的驕傲?”李業詡揮舞着手臂怒吼道,“正因爲有這麼多勇往直前的將士們,我們才取得了此戰的輝煌勝利,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先是出征歸來的那隊士兵振臂高呼着,接着另外兩列也跟着大起來,怒吼的聲音把邊上樹林裡幾隻歇息的一些鳥兒都嚇得飛起來了,大塊的雪花也從樹上掉落下來。

李恪和蘇定芳、鄭仁泰都用異常敬佩的目光看着李業詡,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士兵們的熱血點燃了。

待高喊的聲音停下來,李業詡又說道:“這些爲國犧牲的將士們,我們把他們的骨灰都帶了回來。他們的名字要永遠留在特衛的軍營裡,留在我們的心中。以後的作戰中,無論是哪位將士犧牲了,只要我們還有活着的人,要爭取把他們的骨灰帶回來,交還給他們的家人,無法帶回來的,也要把他們安葬了”

其實李業詡知道,若以後戰線拉長,戰事過於緊張,連續的快征戰,所率的軍隊傷亡過大,那不一定用川能做到這如此說,會讓場上的將士們感到心世一愷。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但不讓將士們的屍骸暴於光天化日下,被鳥獸分食,讓陣亡的將士們有個安身之地,那也是應該的。

這次所有陣亡的士兵的名字,都將刻在特衛軍營內,帶回來的幾百份骨灰,李業詡當初向李靖提議過,要把骨灰送到他們家人的手中,得以安葬。這些事兒就交給兵部和戶部的官員去辦了。陣亡將士善後的事宜,戶部也已經有了專門處理的官員。

特戰隊這次出征,除了有幾名隊員負傷外,沒有隊員陣亡,那幾名負傷的隊員,依靠他們自己良好的身體抵抗力,還有一些作品及時的清創處理,也都康復了。

處理傷口,沒有酒精或者碘之類的消毒液,效果還是打了一些折扣,特衛及其他軍中,一些負傷的士兵們,還是因傷而死亡了,這個問題還是要好好研究一下,酒精什麼的,要把它折騰出來。

從阿史那思摩部招募的兩百名突厥人,這次有約五十名跟隨李業詡出征,他們與漢軍士兵一起,英雄作戰,也有十多名士兵犧牲在戰場上,李業詡也專門使人,把他們的骨灰送到阿史那思摩處。

阿史那思摩異常感激,對於他們自己來說,在以往的作戰中?從來沒有把戰死的士兵骨灰帶回來的做法。

而阿史那思摩部,在特衛的這次幕兵中,又送來了一百名體格優良的士兵。

待李業詡說完,李恪匕前,要讓留守的這批士兵們把近一年來練的成就展示給李業詡這位新任的特衛將軍看看,也讓出徵歸來的同伴們看看他們的風姿。

李業詡點點頭,同時也說待這些士兵操練完畢後,也讓參加過征戰的這兩千將士也演練一番,兩相作個對比。

李業詡也想看看這大半年來李恪把尹餘的這兩千人練成什麼樣子了,當日凱旋時這小子吹牛,會讓自己滿意的,李業詡不期望能來讓驚呆,只希望能與自己帶回來的這兩千人有個可比性就好了。

其餘兩列人退到一旁,可從士兵臉上可以看出,這兩隊士兵的表情完全不一樣。網征戰回來的這些士兵是一副不屑的表情,他們練時間最長,也經歷過多次的快突擊戰役,實力在戰場上得到了驗證;而新招募的這兩千士兵更多的人是好奇和激動,都伸手脖子想一睹這些前輩們的風采。

特衛在這次出征吐谷渾的作戰行動中,取得了如此的戰功,也得到了朝廷異常豐富的獎賞,每名出征回來的士兵都得到了一大筆錢和糧的獎賞,而且他們的家人,這些士兵所在的州縣,也有一筆豐富的錢糧獎賞給他們,更是把他們的事蹟廣爲宣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個無比看重軍功的年代,如此的榮耀讓這些剛剛招募的士兵們異常羨慕和嚮往。

在一些校尉們的帶領下,留守的這兩千士兵進行了多種科目的刮練,包括單兵及協同科目,更多的是一些衝殺隊形的演練。

士兵的單兵素質已經很是不錯了,需要協同完成的一些科目,也是異常不錯,甚至比最早的這批士兵都要好。各種隊列的行進衝殺,隊形的轉變,都是頗有氣勢了,李業詡看着異常的滿意。這小子牛皮還真不是吹的,是下了一番苦功,半年多時間練下來,所餘的這兩千人,真的被練成一支紀律嚴明,進退有序的隊伍。

李業詡向一臉得意的李恪豎起了大拇拜

接着是出征歸來的士兵進行各種科目的演練。

單兵科目已經不需要表演了,將士們進行的是各種戰場上曾經使用過的隊列,陣型變化比起剛剛這些士兵所演練的更多,而無形中所表現出來的那一份殺氣,更是留守的這批士兵所無法相比的。

兩部又進行了幾場對抗演練。

演練完畢,在新募集士兵們驚呆的眼神中,各級主官帶着士兵們繼續操練。

天氣雖然異常寒冷,但士兵們都是一副熱血沸騰的樣子。

新募集士兵裡面的練主官,也都是從較早一批裡面選拔的。

待各部都在場地上展開了練,李業詡、李恪、蘇定芳和鄭仁泰幾位主官來到營房內,商量接下來的軍務及練安排。

鍾練基本是按着李業詡寫就的練大綱進行。在這次出征過程豐,李業詡又總結了一些實戰中用到的,加到練中去,不斷完善刮練大綱。

交待好特衛的事宜,李業詡又來到特情處的練營及軍器監的研製地,查看這兩處也是他所主管,極其重要部門的練及研製進展情況,

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27章 共餐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0章 廟會第82章 李業嗣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47章 會師第92章 酒後亂性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0章 其樂融融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31章 是喜是悲?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8章 高山流水第7章 較量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5章 回府(下)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59章 路途艱辛第58章 連根拔除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38章 壽辰(中)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45章 龍涎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93章 勸和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72章 凱旋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16章 如何戰?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
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27章 共餐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0章 廟會第82章 李業嗣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47章 會師第92章 酒後亂性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0章 其樂融融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31章 是喜是悲?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8章 高山流水第7章 較量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5章 回府(下)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59章 路途艱辛第58章 連根拔除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38章 壽辰(中)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45章 龍涎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93章 勸和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72章 凱旋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16章 如何戰?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