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

這次作爲慰撫使先一步來迎接的是剛剛幾個月前被李世民任命爲尚書右僕射的李世績,還有黃門侍郎褚遂良。

看到李業詡率領將士們行來,李世績和褚遂良都在遠處下了馬,踩着積雪迎了上來。

知道皇帝將親自來迎接凱旋的大軍,李業詡在快抵達長安城時已經重新騎馬了,見來使下了馬迎過來,正策馬行進的李業詡及身後諸將也都翻身下馬,快步迎了上去。

兩隊人馬近了,跟隨在李業詡身後的金勝曼、李業嗣等人卻在後面稍遠處停了下了。

李世績比褚遂良走前一步,老遠就朝李業詡大喊起來:“賢侄,此次老夫是自請命,和諸侍郎一道,先一步來迎接你!”

“李相,諸侍郎,不敢當兩位來迎接!”李業詡也快步上前,對李世績和褚遂良行了禮。

對李世績,李業詡自是有那麼一份親近感,兩人雖然在平壤一起呆過一些日子,但因爲忙事軍務,都沒有好好私下細談,更別說自平壤一別後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此時見到自是感到很親切;而對褚遂良,這位與自己政見雖然不太合,但卻是後世那個喜愛書法的父親非常推崇的書畫名家,李業詡也不敢不尊敬。

李世績和褚遂良也忙回了禮,依然是李世績說話:“賢侄,此次你率軍征戰數國,平三國,此等功績,老夫可以望塵莫及啊!”

“李相如此說,那是折煞末將了,末將只不過是按照皇上的佈置,打勝了幾場小仗而已,且攻取的地方對手都過於孱弱,如何能與李相戰功相比!”李業詡雖然自感立下功勞不小,但在李世績這位歷史上過於著名的將領面前,絲毫不敢託大,而是保持一份恭敬的謙虛。

“李大總管過謙了!”聽李業詡如此說,在一邊的褚遂良忍不住插嘴道,“大總管立下的戰功,在我大唐一朝,已經無人可比了,漢時霍驃騎也是比不上,此是陛下在朝堂上當着衆臣的面說的…”

褚遂良雖然在數次朝議時候反對征戰,但同樣作爲一個有血性的大唐男兒,在聽聞我大唐將士在外征戰過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也禁不住熱血沸騰,奮筆疾書了幾首詩相賀,對李靖的這位孫兒,心中也是充滿了敬佩,這次隨李世民一道出城迎接凱旋的大軍時,也自請命先一步來迎接李業詡一行。

聽褚遂良如此一說,李業詡心裡不禁打了個哆嗦,李世民這皇帝有點口不擇言,如此說,李業詡都覺得太過於汗顏了。霍去病是他心目就非常敬仰的英雄,年少時候也是以其爲榜樣,將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爲”豪言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如今李世民竟然在朝堂上公然說連霍去病都無法與自己相比了,在感到驕傲的同時,又是深深的不安,自己只不過仗着一個穿越的人太多優勢,還有一個軍神般的祖父儀仗,再加上皇帝李世民對自己的器重,網羅到一批將才,才得以有這番成就。

只是無論取得多少戰功,李業詡總有些覺得不太真實,這般做,彷彿有些在愚弄如今的世人一般,如今打聽到李世績和褚遂良這兩位在初唐歷史上如此有名的人物,都對自己讚賞有加時候,這一份惶恐感更加的強烈了。

只不過如今不是考慮這事的時候,李業詡當下穩穩情緒,對兩人再抱一禮道:“兩位前輩如此說,晚輩甚是汗顏,陛下這是讚譽過了,這些都是衆將士之功…”

“好了,賢侄,什麼時候你能改掉這般謙虛之氣!”李世績彷彿有些受不了李業詡這般文縐縐的樣子,打斷了他的話,笑着說道,“陛下在前方等候凱旋的大軍,還有你的老祖父也一道來迎接你了,我們快走吧…”

“祖父!?他老人家也來了?”聽李世績如此說,李業詡有些熱血衝上頭腦的感覺。一路行來他一直想着能早一些時候看到這位可親的老祖父,但又擔心如此嚴寒的天氣,已經七十六高齡的李靖吃不消身子,也希望他老人家不要來迎接自己,如今聽到李世績如此說,李靖也來迎接了,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正是!”李世績肯定地點點頭,褚遂良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兩人又看看在李業詡身後金勝曼及諸將。

“李相,褚侍郎,這位是真德公主,”李業詡示意稍後一些的金勝曼上前,爲他們作了介紹,“這位是尚書省李右僕射,這位是黃門褚侍郎!”

一路行來,李業詡已經爲金勝曼講了一些朝中重臣的事,金勝曼也自是知道這兩位的大名,也上前行了禮。

對這位舉國內附的新羅先王,李世績和褚遂良也表示了他們的一份尊敬,回了禮。

接着李業嗣、尉遲寶琳、李吉等諸將也都上前作禮。

幾人再寒暄了幾句,再上馬,李世績和褚遂良伴着李業詡左右,往前走。

再行一段,雪地裡,皇帝儀仗那漫野的旌旗也都清晰可見了,歡快的迎賓曲樂也隱約可聞,李業詡一行也即快馬前行。

待近了,李業詡也看清,今日來迎接的官員人數還是一般的多,更遠處還有許多看熱鬧的人,李業詡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們有沒有在迎接的人羣中。

在抵達皇帝御駕約百步遠的距離,所有人全都下了馬,踩着沒靴的積雪走了過去。

皇帝李世民端坐在御駕車上,看到李業詡一行走過來,也即起了身,走下御駕,迎了過來,邊上的太子李承乾也跟着一道走過來。

李世績和褚遂良已經站到一邊,李業詡率金勝曼、李業嗣等一行快步上前,單膝跪地,“臣東夷道行軍大總管李翼率麾下衆將叩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金勝曼等人也跟着行了禮。

“大總管免禮,”李世民親自上前扶着李業詡,仔細地看了李業詡一會,臉上滿是讚賞地說道,“愛卿沒負朕的重託,將一切事兒都辦妥了,朕甚欣慰…”

“陛下威名遠播四夷,我大唐軍威震天下,諸蕃皆來歸附,此乃順應天意之舉,非臣等之功!”面對李世民這樣當面的讚賞,李業詡恭敬地回道。

面對李業詡這樣恭敬的姿態,李世民臉上讚賞的味道更是濃了,“勝而不驕,乃爲良將之風範,藥師無憾也…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幾聲,又再說道:“聽說你在洛陽病了,如今可否大好?是何原因?”

“多謝陛下關心,臣已經基本康復了,只是身子還在些弱,想必是這段時間以來操持事務過多,再加上舟途勞頓,身子疲乏了,再受了些風寒,因此得了病症…”

“朕去年回程時,也是得了風寒,調理了大半年,身子才得以大好,看來賢侄也與朕一般,哈哈,待一切事務處置完畢後,朕給你放個長假,讓你好好休息!”

“多謝陛下!”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心裡感覺到暖哄哄的,這皇帝還真會體貼人。

李世民再把目光看着李業詡身後的金勝曼,上前一步。

金勝曼見皇帝如此,也忙走上前去,再施一禮,“臣金勝曼叩見陛下…”

“唔,真德公主一路辛苦了!”李世民瞧了瞧金勝曼,又看看邊上目不旁視的李業詡,臉上露出促狹的笑,還得意地向李業詡挑挑眉頭,“待一切安頓下來後,朕自有安排!”

接着李業詡身後的諸將也都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行了禮。

李承乾也對李業詡所立下的功績稱讚了一番,只是看向李業詡的目光中少了些年少時候的崇拜,多了份欣賞。

待與李承乾作禮後,李業詡這纔看到,擠在衆臣中的李靖在那裡向他點頭微笑,今日來的官員太多了,黑壓壓的一片,李業詡都瞧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人。

因皇帝在身邊,李業詡也無法過去,只得遠遠地對李靖行了禮。

皇帝接見凱旋將士後,一道迎接的衆臣也上前,分別對李業詡及諸將致以敬意,先是李恪等在京的一羣皇子。因是重大的儀式,李恪也只是依禮對李業詡表示了致意,但眼神李業詡再是明白不過,那是摯友間纔會有,飽含情意的眼神,李業詡也用一個燦爛的微笑回就,再是作爲百官之首的房玄齡,還有其他諸臣,最後纔是李靖等這些散官。

待李靖等人走過來時,李業詡和李業嗣上前一步,雙膝跪倒在李靖面前,“祖父,不孝孫兒終於回來了…”說着兄弟倆恭恭敬敬地向李靖行了大禮。

見李業詡兄弟如此,李靖也忙上前一步,攙扶起李業詡和李業嗣,“你們兩個,果然沒有負老夫所望,立下如此大功,老夫還有何憾…哈哈!”李靖得意地笑了兩聲。

李業詡卻分明看到,李靖大笑中,眼角卻有隱隱的淚,李業詡也忍不住,眼角滾出大顆的淚,這份濃烈的親情,在這一刻真實地感受到了。

讓所有人都非常意外的是,李業詡身後的金勝曼,也跟着一道跪下,對李靖行了大禮,這舉動不只讓百官震驚,連李靖也很是驚愕,只是看到李業詡的眼神,似是明白過來,也接受了金勝曼的大禮。

金勝曼也因此飽受衆臣的注視,臉上挺是尷尬。

凱旋儀式進行了大半天,李業詡都出了一身汗,所幸終於完了。

最後,李世民拉着李業詡的手,面對衆臣及李業詡所率的凱旋將士,清了清喉嚨,帶着吼聲道:“我大唐兵威震天下,無人可以撼動,那些冒犯我大唐天威者,都逃不了被誅的命運,大唐威名必將遠播萬里,”說着李世民舉臂高呼道,“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數萬將士及朝臣們都跟振臂高呼,如此的高呼,使得氣氛更加的熱烈。

在狂呼一陣後,李世民拉着李業詡的手,一道上了御駕輦車,從明德門進入城內,接受城內百姓的歡呼…

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75章 女助手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47章 會師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29章 解惑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32章 這是迷底?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22章 論理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69章 佈置任務第67章 遭遇伏擊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章 邀約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2章 剖析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29章 解惑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75章 女助手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8章 琴瑟之合第46章 取高昌城第52章 雙河之戰第32章 比武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96章 太子監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
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75章 女助手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47章 會師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29章 解惑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32章 這是迷底?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22章 論理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69章 佈置任務第67章 遭遇伏擊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章 邀約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2章 剖析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29章 解惑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75章 女助手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8章 琴瑟之合第46章 取高昌城第52章 雙河之戰第32章 比武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96章 太子監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