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

二點詡正準備將收到緊急軍報的事通傳在幾十裡外的侯竈聯沒想到傳信的人還沒出營,帳外親衛就來報,說是侯君集帶人過來了。

李業詡忙迎了出去。

侯君集是帶着手下的主要將領們,往李業詡的帥帳中來的。

“本帥接到朝廷的緊急詔令和兵部的軍令,想必李大總管也收到了朝廷的急令,所以帶着諸將過來與李大總管一道商議軍情!”侯君集也沒客套,即直接說明情況。

“末將正想使人通傳情況給侯大總管,沒想到侯大總管先一步到了”李業詡對侯君集動作的如此迅速感到驚異,也想不到自己帶人到陽關溜了一圈間,就有朝廷的急令送達,“末將已經召集手下諸將,準備議事,侯大總管過來,正好可以一塊商議行動方案!”

李業詡對此次出征薛延陀的詔令中沒有侯君集的份有些不解,依理。侯君集這位深得李世民信任。又在這些年內立下不少戰功的將領,有戰事發生,應該會再次領兵出征纔對,難道有另外的情況?

只是現在不是問這個情況的時候,且諸將都已經來到帳中。還是先商議軍情爲重。

侯君集行事還是很迅捷,在諸將到達之前,和李業詡已經就大概的安排交換了意見。

其實朝廷在命令中已經有了詳細的安排。兩位領軍的大總管只要交割好軍務即可,不需要爲如何安置各軍進行討論。

李業詡和侯君集在主位上就坐,帳下站了滿滿當當的部將。

“諸個,薛延陀犯邊,夷南之子大度設領兵十五萬,攻擊我懷化郡王李思摩部,並犯我朔州一線”侯君集也當仁不讓地充當今日主持會議的角色,手中拿着他所收到的幾份朝廷急報說道,“朝廷組織大軍反擊薛延陀的入侵,設立漠北道行軍部。以兵部尚書李世績爲大總管。以李道宗爲定襄道行軍總管,薛萬徹爲單于道行軍總管,張儉爲居延道行軍總管,張士貴爲慶州道行軍總管,李思摩爲桑乾道行軍總管,李大亮爲呼延道行軍總管,李襲譽爲涼州道行軍總管,共十三萬大軍…”

“同時設立安北道行軍部,伊列道行軍大總管李翼轉爲安北道行軍大總管。韋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共十二個近衛師,從肅州出關,攻擊夷南牙帳所在地,鬱督軍山東的瀚海和燕然一帶…”

衆將聽了侯君集所說的朝廷急報,莫不露出驚訝和憤怒的神色。

薛延陀真珠可汗夷南,還真吃了豹子膽了,竟然敢攻擊我大唐的邊州及歸附的突厥部落,這分明不把百戰百勝的大唐雄師放在眼裡,只是主帥的話都沒說完,諸將也不敢發言。

“依兵部的軍令,李大總管率十二個近衛師,立即啓程,趕往肅州”侯君集繼續說道,“肅州將有大批朝廷運送的物資抵達,諸近衛師在肅州接收物資並休整後。即往東北方向,出居延海,進入漠北”

“本帥將帶着所剩的將士。還有換防的沙州、瓜州、伊州邊軍一道,保護諸頭人,押送俘虜返回長安!”侯君集說着,把手中的另外一份急報交給李業詡。

李業詡接過一看,是令侯君集押送俘虜、戰利品,及護着那些國王及頭人們返回長安的命令。這份急報並沒送達李業詡手上,想必是李世民單獨給侯君集的命令。

“各位,薛延陀寇邊,是趁我大軍還在西北,朝廷一時無法徵召大批的將士進行反擊,纔敢如此膽大妄爲”見侯君集不再說了,李業詡接過話頭,“本帥也將依朝廷的命令。立即組建安北道行軍部,並在最短時間內趕往肅州,在肅州休整並接收物資,”

對薛延陀的瞭解只有朝廷送來傳報中的情況,李業詡如今要做的,那就是依朝廷的命令行事,待出了居延海,有了自己部下所探的情報,那才能具體安排各部的行進和攻擊目標。

幾大近衛師,趕往肅州時。除了軍需物資,及部分充當軍糧的牛羊等牲畜外,其他一切擡重及俘虜等拖累行進速度的東西,都交給侯君集所領的近三萬將士負責。

“本帥所領的第五、第十四、第十五近衛師,馬上起營,置於李大總管所屬之下”侯君集又開口說道。

“是,末將領命”牛進達、薛孤兒、程名振三名近衛師的主官出列應命道。

“各近衛師將多餘的物資交與侯大總管所部,在沙州取必須之物,將朝廷的命令下達到各隊,做好起營的準備”李業詡也命令自己所領的各師將軍們,“諸將立即去

“是!”各近衛師的將領們齊聲應道。

諸將領命去做準備,侯君集並未立即離去,而是留在李業詡的帥帳中。像似還有話要與李業詡說。

“賢侄,我想不到薛延陀會在此時犯邊”侯君集似很有感慨,“此戰朝廷動用了二十幾萬大軍,對付薛延陀部。想必取勝一定不在話下,可惜我錯失了機劊”

“侯大總管?”聽侯君集如此說,李業詡有些不解,侯君集的話裡,似乎是他自己把這次領兵出征的機會錯失了

“賢侄,此次由你領着我大唐最精銳的十二個近衛師,出征漠北,攻擊夷南的牙帳所在地,夷南一定是沒能力抵擋的!”侯君集並未理會李業詡的疑惑,自顧說道,“李世績領着大軍。攻擊大度設所部人馬想必大度設也沒能力抵擋我軍的攻擊,此戰我大軍兩邊夾擊,薛延陀經此戰後,元氣一定大傷,有可能如東、西突厥一般,終被滅國”

“夷南自不量力,敢在這時候挑戰大唐。這是他自取滅亡!”李業詡對自己能領着十二個。近衛師作戰有些沾沾自喜,心裡有萬丈的雄心。

貞觀三年,祖父李靖北出滅東突厥的戰役,數路人馬也不過十萬左右,自己這次手下也有差不多九萬人,與當年李靖所統領的大軍數量差不了多少,但戰力上應該是更勝數籌,若自己所率的大軍,不能將薛延陀擊跨,甚至消滅掉,那也沒臉面回去見李世民和自己的祖父了。

夷南敢招惹大唐。其弱智程度真的可以與鞠文泰相比,翅文泰當時還依仗着看似強大的西突厥。薛延陀除了自身,還有什麼?其統領的部族數量衆多,許多都是陽奉陰違的,上下不齊心,如何能與戰鬥力出衆的大唐軍隊對抗?

只是此戰唯一不足的是。沒有情報人員派往薛延陀部,大軍出擊後,所有的情報都要在行進中探聽。這些年,練出來的情報人員都是派往西北、吐蕃,還有高麗一帶。漠北一帶因地域過於廣大。還有環境比西北惡劣許多,一直沒有情報人員派駐,也使得這次薛延陀攻擊李思摩部,被有被事前偵知。

“賢侄。此戰我軍取勝是一定不在話下。若你率安北道的大軍迅速平定薛延陀,並將夷南擒獲或者擊斃,那又將立下曠世的戰功”侯君集說這話時候,臉上有些羨慕的神情,但又馬上被另外一種表情代替了。“你在平定瓣薛叛亂,出征吐谷渾,擊敗吐蕃,還有平高昌,滅西突厥的這些戰事中,立下的戰功都是非常顯赫的,若再反擊薛延陀的戰事中再立下大功,那放眼我大唐朝中所有的武將,軍功沒有人可以與你相比的。甚至你的祖父,及兵部尚書李世績,任城王李道宗,還有我。也不能與你相比!”

侯君集停了一下,意味深長地看着李業詡。

李業詡聽出了侯君集話中的一些意思,心內狂起波瀾,知道侯君集還有話說,也沒接口。只是靜靜地聽着。

“如此大功,皇上對你的賞賜一定很豐厚,我上次也說過,這次回朝之時。說不定能進爵國公”侯君集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你這麼年輕,除了歸附的胡將,這個年紀封國公的極少。你祖父還是在花甲之年才進封國公的閉且你非常年輕,還有大把征戰的機會,若再立下戰功,再居以何職?那時皇上要賞無可賞了!”

“想必你祖父也定與你說過小功高震主。此是作爲武將的大忌”侯君集壓低着聲音說道:“你可明白你祖父每次出征歸來,朝中總有人彈劾?還有上次我們征戰吐蕃歸來的情景?”

李業詡還是不語,心裡已經很明白今日侯君集所說的意思。

“你執行軍紀不錯,但”侯君集說到這裡停下了話語,看着沒有任何表情的李業詡的臉,似有些猶豫要不要再說。

“多謝侯伯父此番言語,翼一定牢記在心,不敢忘卻”李業詡臉上露出感激的神色。對侯君集作了一禮道。他也明白此次朝廷的命令中爲何沒有讓侯君集出征。

“這些話我本不想說,但想着馬上就要與你分手了,還是說出來爲好”侯君集臉上如釋重負的樣子,“想必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希望你好自爲之,也祝你旗開得勝。在北征薛延陀的戰役中再立下戰功,”

侯君集說着拍拍李業詡的肩膀,大步走出了李業詡的帥帳縫,

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2章 比武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9章 壽辰(下)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33章 皇帝巡視第10章 吾兒李徵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0章 開始募兵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51章 夠味吧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22章 再次分兵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7章 機會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82章 李業嗣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7章 鄭氏兄妹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27章 拜訪房府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30章 朕看好你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4章 出征時刻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25章 顯神威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64章 初經人事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46章 好馬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7章 較量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53章 青海道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84章 給皇后治病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76章 千刀血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26章 決定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1章 藥王孫思邈
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2章 比武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9章 壽辰(下)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33章 皇帝巡視第10章 吾兒李徵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0章 開始募兵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51章 夠味吧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22章 再次分兵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7章 機會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82章 李業嗣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7章 鄭氏兄妹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27章 拜訪房府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30章 朕看好你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4章 出征時刻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25章 顯神威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64章 初經人事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46章 好馬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7章 較量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53章 青海道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84章 給皇后治病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76章 千刀血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26章 決定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1章 藥王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