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取高昌城

公??品圳情報人員傳送的朝廷詔令後。李業詡使人依的室的聯餾一式,將詔令送達已經奔赴攻擊目標路上的各師主將們。

李業嗣、辛獠兒、尉遲寶琳、李吉、程處默等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無不屁顛顛地跑來向道喜,卻都被李業詡斥了一通,要他們帶好各自的隊伍,不得懈怠,嚴防甩圍出現突厥人。

離探明的欲谷設牙帳所在地不過三百餘里,隨時有可能遭遇大隊的突厥人,李業詡也嚴令各部加強防備,大軍在紮營裡,每師也至少有兩個營的兵力擔任警戒,幾百號特戰隊員們,都分佈的大軍行進的前方,執行他們的特別任務。

所在將士們都明白,大軍保持這樣高度的戒備狀態,表明大戰發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還沒有傳來欲谷設部有異常動向的消息,這是李業詡最高興的事,但他也絲毫不敢大意,在做好攻擊準備的同時,也準備了幾套應急的行動方案。

高大雄偉的高昌城,依然是被唐軍包圍着。

城下的唐軍人數越來越多。從可汗浮圖城過來的數萬將士,也陸續地加入圍城的大軍中。

以侯君集的估計,高昌城內的糧食物資只能保證城內萬餘軍民食用個把月,從唐軍抵達高昌城下,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二十天了,繼任的高昌王糊智盛應該要做出選擇了。

姜行本所領的將作監工匠們也大部抵達城下,除了在柳谷城近製作的那些攻城設備外,這些人在抵達高昌後,又砍伐附近山上的樹木,再製作攻城的工具。

高昌城內沒有動靜,數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物資頗多,沒有進一步的行動,一些將士們有了抱怨,軍心也有些浮動,侯君集的耐心已經快消磨光了。

若翅智盛再不做開城投降,侯君集將下令大軍攻城。

侯君集召集郭孝恪、薛孤兒、牛進達、美行本等部屬將領商議攻城的方案。

“大帥,鞠智盛派人來下戰書了 ”幾人正討論間,一名傳令的親衛匆匆地跑進侯君集的大帳內。

“哦? ”侯君集聽了一愣,翅智盛竟然還敢派人來下戰書,這繼任的高昌王還真有些意思。

侯君集從傳令的親衛手中接過翅智盛使人送來的戰書,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高昌王和羣臣商議結果,不能聽任唐軍的侵略,他們要爲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戰書中說,明日午後,高昌王翅智盛將親自率軍出城與唐軍作戰。

這樣的戰書有些讓侯君集哭笑不得,這鞠智盛是年少氣盛還是頭腦有問題。就憑城內的幾千人馬。還有不到萬人的平民,竟然敢向大唐軍隊下戰書,要出城與唐軍決一死戰,這樣的事太有意思了。

不過侯君集在細看了幾遍後,卻感覺鞠智盛下這戰書的意義不一般,唐軍圍城的這段時間,高昌城內雖然人心惶惶,守城的高昌軍隊也加強的戒備,但並沒有其他重大的舉動,據潛伏在城內的情報人員送出的情報,高昌朝內爲是否向唐軍投降的事吵的熱火朝天,以老臣張雄爲首的一些親唐勢力,主張開城向唐軍獻城投降,以免唐軍攻城,給高昌城內的軍民造成重大的傷亡。他們的理由是大唐對那些願意歸附的國和部落都是給予優待的,這段時間唐軍沒有攻城,也沒有趁高昌國葬時發動攻擊,充分說明了唐軍的仁義;而一些仇唐的勢力卻要求鞠智盛與唐軍血戰到底,拒不投降,兩派人都差點要在王宮內火併了。

從這份戰書字面上所表達的意思上看,鞠智盛是一直在戰與不戰間徘徊,但最終選擇了與大唐決戰城下。

侯君集沉思了會,令諸將各自去做準備。

高昌城門大開,一身戎裝的翅智盛率着幾千名高昌士兵衝出城外。

鞠智盛臨時拼湊起來的近六千名士兵,從十來歲的少年到五六十歲的老頭都有,穿着也是各色各樣,一些人手中還沒有兵器,大多都是徒步行進的,只有不到千人騎在馬上。

侯君集從望遠鏡看到高昌軍這樣的情況,有些想笑,就憑這樣臨時拼湊的雜牌軍,翅智盛也敢下戰書要與大唐軍隊決一死戰?擊敗這樣的烏合之衆,精銳的大唐近衛師將士們都要覺得臉上無光。

郭孝恪率着第四近衛師的將士們,列隊在城外兩裡處,準備與高昌軍作戰。

騎馬站在隊列前的郭孝恪,從望遠鏡裡看到高昌軍這一副模樣,也是驚訝地張大着嘴巴,翅智盛這是在小孩子過家家玩嗎?

但郭孝恪不敢大意,侯君集將今日決戰的任務交給第四近衛師,這一仗一定要打好,第一衛軍的其他四個近衛師,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若此戰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那要給第一衛軍丟臉了,他

在郭孝恪的令下,身後的八千名將士們按衝鋒的隊形散列開來,準備攻擊高昌兵。

高昌兵在翅智盛的帶領下,緩緩地往唐軍陣前推進。

侯君集使人來傳令,命郭孝恪發動攻擊,同時令支持作戰的其他隊伍做好策應的準備。

隨着郭孝恪的命令,第四近衛師的官兵們開始啓動,一時間,高昌城下響起震耳欲聾的馬蹄聲,近萬匹戰馬踩踏在硬實的土地上發出的聲音直衝人的耳膜,一些高昌人下意識地用手捂上耳朵。

翅智盛身後有幾名將領模樣的人,帶着幾隊人馬衝出陣來,往唐軍正面衝殺來,翅智盛和年老的張雄所帶的人馬,反而落後了一大截。

從望遠鏡裡看到這情況的侯君集已經明白了翅智盛的用意,但已經來不及通告已經發動衝鋒的郭孝恪部。

兩列相向衝擊的隊伍絞殺在一起,而落後的那些高昌兵,看到唐軍從正面和兩翼衝殺過來,許多人掉轉頭,往後跑。

衝出陣來的千許名高昌兵馬上被唐軍圍困起來,不斷的慘叫聲中,有不少的高昌士兵被唐軍砍落馬下。

而這時,意外的情況出現了,翅智盛所率的乖些娶,都轉身往城內撤退,剛剛好在唐軍衝擊的隊伍到達前關上城門。

而被唐軍圍困的這千許名高昌士兵,在幾名領軍的將領被唐軍砍殺或者擒拿後,都跪地投降了。

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戰役,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第四近衛師以微弱的傷亡,殲滅和俘虜了高昌一千多士兵。

而這時,侯君集親自指揮的攻城行動也開始。

幾架大型的登高車被推到高昌城前,這幾架登高車有六七丈高,比高昌城牆還高出一截,登高車上面是密封的一個木製藏兵倉,可以抵禦敵方的攻擊,有數十名士兵躲着小有門可以打開,可以居高臨下對城內的敵人射擊或者投擲手雷,也可從登高車上直接跳到城牆上。

那些大型的拋石機也開始運作起來,依然是先用幾輪的石頭拋投,對高昌城頭的守軍發動攻擊,同時也作測距用。

碗口般大的石頭,輪番往城頭飛去,一些砸中了城頭的守軍,許多人都在拼命閃避着從天而降的飛石,逃回城內的翅智盛,在城頭上露了幾下臉,看到唐軍這些攻城的設備架設起來,也很快地在城頭消失了。

高昌城頭的守軍怎麼也沒想到,在幾輪飛石的攻擊後,唐軍拋擲到城上的東西就了花樣,是冒着煙的小玩意,這小玩意看上去製作的很精細,但沒等他們看清到底是什麼東西,這黑色的小玩意兒就發出可怕的響聲,隨着響聲冒出火光和硝煙,落點附近的人都被炸死或者炸傷,沒有人的地方,輔設城牆的磚塊都被炸出一個洞來,碎屑漫天飛起來。

隨着幾輪手雷的攻擊,那些登高車的門被打開,從裡面射出箭矢,還有同樣黑色會爆炸的東西,這更讓高昌城頭的士兵驚懼。

從登高車上射出的箭和扔出的手雷,準備性比拋石機拋上來的更好,而且登高車上的人還可以將城內的情況報告給正面指揮的將領,以調整拋石機的射擊角度和距離。

高昌城頭已經沒有多少人,登高車慢慢地向城牆邊移近,一些唐軍士兵準備從登高車上跳入城中。

這時讓人意外的情況再次發生,在唐軍指揮官的望遠鏡裡,高昌城的正門緩緩地打開來,剛剛逃入城的翅智盛,還有高昌的一些大臣們,從城內到隊出來,站在城門兩側。

這些人手中都沒拿武器。

走在最前面的翅智盛跪在地上。其他的一些人也跟着跪下。

看到這情況的侯君集,立即命令停止攻擊。

Www¤TTκan¤¢ O

翅智盛還真的如侯君集要求般。束手軍門,向唐軍投降了。

作策應攻擊的一部府兵,得到侯君集的命令後,飛速地往城門方向跑去,並不理會跪在城門口的高昌王鞠智盛和他的大臣們。

接着另幾邊的城門也打開來小薛孤兒的第十四近衛師,還有其他府兵士兵們也快速往城內衝去。

城內沒有抵抗的高昌人,街道上的房門也大多都緊閉着,數千人的唐軍進入城內後,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控制了一些要道和城門,並將放下武器投降的高昌人聚集在一塊兒,同時使人來報侯君集。

而這時,另一部的唐軍已經將翅智盛等人押解到侯君集面前。

“侯尚書。智盛不自量力,還想與大唐對抗,今日一仗,敗得心服口服”翅智盛略略地擡頭看了看侯君集,“智盛率手下臣民向侯尚書請降,高昌願內附大唐

第59章 回家第171章 心跡第43章 再次得手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4章 蜀王李恪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4章 蜀王李恪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76章 千刀血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71章 完勝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72章 這是誣告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2章 剖析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56章 爭功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77章 訪客衆多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51章 夠味吧
第59章 回家第171章 心跡第43章 再次得手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4章 蜀王李恪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4章 蜀王李恪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76章 千刀血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71章 完勝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72章 這是誣告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2章 剖析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56章 爭功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77章 訪客衆多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51章 夠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