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決定

諾大的兩儀殿只剩下李世民、李靖、候君集、李業詡四人。

“藥師提議的,要業詡賢侄來訓練一營特殊的士兵,朕看了剛纔的比試,覺得可行,有如此身手之士,戰力還能不強?”李世民有些興奮地說道。

“陛下,臣是想,先讓他先試訓練一批臣的隨身親衛作爲試驗,若成果不錯,再來訓練士兵如何?若成果不佳,可否再作考慮?”李靖在一旁拱手道,“畢竟李翼未入軍中,情況不熟悉,我們也不知曉他教出來的人會是如何!”

“嗯,這樣也行,此事也不能操之可急,賢侄,朕問你,訓練成你這樣要長久?如何訓練?何時能形成戰力?”李世民心裡似有些疑惑,“朕也有些懷疑,只會這些招式,就能無敵于軍中?”

“回陛下,若要有很強的戰力,必須進入各種特種的訓練,訓練至少一到二年,剛纔的這些招式只是整個訓練的一部分,要形成強有戰力,需具備的還有很多,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選拔,還要進行體能和耐力的訓練,體能合格的兵士纔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訓練,而且還要學習非常多的東西!”

“李業詡,你沒和朕打誑語?朕看你也沒訓練多久就有此技能?”李世民有些張狂了。

“陛下,翼自小在祖父在訓導下練就異常強健的體魄…體格強健這是必要的基礎,身子的反應必須敏捷,而且…”

“你是想說在你昏睡時有高人指點?”李世民打斷了李業詡的話。

“是的,陛下,”汗,連自己和李靖說的話李世民都知道了,“不然,不然…不然哪裡會此技!”

李世民依然有些疑惑的眼情,畢竟眼前的李業詡纔不過是一位十幾歲的少年,雖然剛纔見過他的博殺技藝,但還是將信將疑,若非是李靖極力推薦,李世民還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讓李業詡去訓練一營士兵,畢竟李業詡太年輕了,且沒有任何軍旅的經歷…但李靖的推薦及看了剛纔李業詡的表現,讓李世民最終下了決心!

李世民一雙銳利的眼睛看着李業詡,李業詡只是一臉肅然地目視前方,臉上寫滿了自信。

可能就是因爲李業詡臉上的這份自信和從容,身懷絕技卻沒有一絲張揚,還有一些說不清的因素,讓李世民有些喜歡甚至挺是信任眼前這個年輕人。

“朕,很少看錯人,相信你能行,”李世民終於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你說說看,一次能訓練出多少人來?”

“陛下,有幾十人就不錯了,先是體能訓練,不能過關者即被淘汰,意志不堅者也要淘汰,技藝不行者也要淘汰,能堅持到最後的應該不會多的,更重要的是,必須忠誠,對皇上、對國家忠誠,”李業詡感覺到李世民的懷疑,一下子還真的不知道如何說服眼前幾位。後世自己在特種大隊訓練時,能從訓練營合格畢業的也沒多少,可這些自己不能說啊。

“朕還是先看你試訓練的成果,再做決定,”李世民似下了什麼決定,口氣一鬆,說道,“藥師,你去安排吧!”

“是,陛下,老臣自會安排,到時再告知陛下,”在邊上聽的有些緊張的李靖忙上前說道。

李世民同意了他的安排,李靖終於鬆了口氣,爲了李業詡如何出道的事,李靖這段時間可沒少費心思,以李業詡之才,放在軍中當一名小校尉,真的是太大材小用了…如今終於找到這麼一種快捷的方式,得到皇帝的認可,李靖終於放了大半的心,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李業詡所做的會不會讓人失望。

但從種種跡象來看,李靖覺得不應去擔這個心,李業詡這段時間所表現的,實在是給人出乎意料的驚喜。

“唔,那也行,”李世民微微點頭,轉爾又換了種表情,“賢侄,聽你祖父講,你還準備設計幾種武器和裝備,皆是我大唐所未見的,可有此事?”

“是的,陛下,”李業詡轉頭看了看李靖,見他沒有什麼表示,“我準備畫好設計圖,先交給我祖父過目,再看看是否有可能生產,還有一些東西,我已經制作出來,覺得在戰爭裡會大有用處!”

“陛下,東西在臣這兒,”李靖上前說道,把手中的東西打了開來,“這是李翼新制的望遠鏡,請陛下過目!”

“哦,望遠鏡?是什麼東西?”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東西,滿是好奇地問李業詡道,“賢倒,你演示給我看看,有何用處?”

“陛下,望遠鏡,就可以看見很遠地方的東西,”李業詡從李靖手裡接過望遠鏡,對着遠處的景物調整好焦距,交給李世民,“你看看那顆樹…”

“哇!”李世民接過望遠鏡,從目鏡裡看到遠處放大拉近的物體,又挪開眼睛,眯着眼睛看看,再用望遠鏡看,忍不住發出一陣驚歎,“此物是如何製作的?”

“陛下,是用水晶切割磨製而成的,用幾個凹凸的鏡片,組合在一起,我也是無意中發現的,只是這個磨製的工藝不太好,清晰度不夠,有些模糊,”李業詡對拿着望遠鏡翻來覆去仔細研究的李世民說道。

“這個東西將作監中能製作嗎?可以大量生產嗎?”打過仗的李世民一下子明白望遠鏡的用處,看着李靖和李業詡說道。

“陛下,如果知道製作的緣由,肯定可以,其中的工藝並不複雜,只是製作比較繁瑣,如果水晶成色更佳,打磨的工藝更好,那製作的鏡片看着也會更清晰,”看李靖沒說話,李業詡忙回話道。

“這個材料和工匠朕會想辦法,必須得生產出來,此物于軍中大有用處,”李世民眼中充滿亮光,把手中的望遠鏡交給抓耳撓腮想一看究竟的候君集。

“陛下,此物在作戰時可先一步發現敵人,佔得先機,”不愧也是一位常領兵打仗的將領,候君集一下子就明白瞭望遠鏡的用處。

“陛下,還有此物,與司南相似的用處,可以指示方向,攜帶更是方便,”李業詡從懷裡摸出包裹着的幾個小小的指南針,交給李世民和候君集各一個。

“這是什麼?”李世民又是滿臉驚異。

“這叫指南針,這端指示正北方向,這端指向正南,”李業詡示範着說,無論如何轉方向,兩針都指向固定的一個方向。

“有此物,行軍作戰時不容易迷失方向了,”李靖在邊上補充道,“陛下,臣覺得,改良並生產望遠鏡和指南針,裝備于軍中,定是大有用處!”

“唔!言之有理,朕也如此認爲,行軍打仗時,此兩物真是大有用處,這樣吧,賢侄,就由你指導將作監的工匠們改良製作,記住,不可讓不相關的人知道和插手,藥師,一切就由你安排吧!”

“臣明白,”李靖忙應聲答道。

“賢侄聰慧,實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藥師,朕恭喜你有此佳孫,”李世民滿口稱讚道。

“多謝陛下稱讚,老臣希望李翼多能爲國效力,因此舉賢不避親,向陛下薦舉!”

“藥師此言差矣,如此人才,早就應該向朕薦舉了,”李世民會意地點點頭,“朕知道,你藥師所薦之人,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陛下,李尚書一心爲國,忠心可鑑,可恨的是竟還有人進言彈駭,”候君集臉上似有憤憤之色。

“朕知道,此事已經過去了,不必再說,好吧!那今日先議到此,藥師,君集,你們都退下吧。業詡賢侄,你留下,朕一會和你拉拉家常,”李世民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吩咐道。

“是,臣告退,”李靖、候君集一禮後都走了出去。

面對李業詡投去探詢的眼神,李靖出去前神色平淡地笑了笑…

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9章 新事物第67章 出征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67章 出征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75章 復職第60章 歸來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68章 分兵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7章 鄭氏兄妹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4章 拍板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4章 就一招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96章 太子監國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5章 論道第98章 溫情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7章 機會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2章 剖析第37章 利器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8章 高山流水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32章 這是迷底?第32章 出征在即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65章 特衛第76章 大婚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
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9章 新事物第67章 出征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67章 出征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75章 復職第60章 歸來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68章 分兵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7章 鄭氏兄妹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4章 拍板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4章 就一招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96章 太子監國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5章 論道第98章 溫情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7章 機會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2章 剖析第37章 利器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8章 高山流水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32章 這是迷底?第32章 出征在即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65章 特衛第76章 大婚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