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棄城而逃

唐軍自從進入撒馬爾罕以後,異常順利,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就哪一場行軍。間或有不長眼或是不好運被唐軍遇到的大食軍隊,不用說,他的命運非常悲慘,被唐軍劈成了碎片。

進入撒馬爾罕後,唐軍被好好的上了一課,這一課是他們終於切身體會到阿拉伯帝國的血腥流治已經到了讓人髮指的地步,讓人氣憤。

“大食狗太可惡了,這些粟特人僅僅是不信奉他們並不存在的安拉,就被折磨如斯。”

“折磨還是好的,不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身首異處。”

“我們這些天進軍,見到不少大食狗殘殺粟特人的事,那叫一個慘,即使我們這些見慣了血腥的人也是難以忍受。他們用小刀一刀一刀的折磨粟特人,他們並不是把的凌遲,而是比凌遲更慘,是把經脈寸寸挑斷。”

“還有更慘的。不僅挑斷經脈,還把身上戮得千瘡百孔,再上藥治好,接着再來折磨。我們解救的一個粟特人,竟然被這樣折磨了三年。”

“還有婦人落在大食狗手裡,那才叫一個慘呢。不僅要被大食狗凌辱得死去活來,還要被大食狗想方設法折磨。我們遇到一個婦人,大食狗對她沒了興趣,就讓她和獒犬、豬、牛、馬那個,這是一羣畜牲,不能叫人。是人就做不出此等之事!”

行軍中,唐軍大聲謾罵,詛咒大食人的殘暴。

對於唐軍來說,這幾天的所見所聞,讓他們終生難忘,這實在是太慘了,慘不忍睹,儘管他們是刀頭舔血的熱血男兒。殺人對他們來說習以爲常,鮮血對他們來說很尋常,也是忍不住了,不得不咒罵。

阿拉伯帝國征服的土地衆多,每征服一地,都要推行鐵血政策,用鐵和血來推行宗教信仰。凡不信奉安拉的,被視爲異教徒。要接受安拉的處罰,因此而處死的人不計其數。大食鐵蹄所至,一片腥風血雨。

這對於唐軍來說,是不可理解的。因爲唐朝雖然有宗教,主要是佛道兩教,不過,信與不信自己作主。想信就信,不想信主不信,沒人強迫你。武則天推崇佛教,而唐朝皇室又以老子後人自居提倡道教,也沒有強迫人信教的。

更沒有象大食這般採取鐵血政策,不信教就殺的事兒。

若事情僅僅是這樣的話,唐軍也僅僅是不理解罷了,還不會如此氣憤。阿拉伯帝國的鐵血宗教政策本身就是暴行,要推行這一暴行必須要新的暴行,由此而演生出很多讓人不敢聞不敢見的暴行。

即使以唐軍的強悍。殺人之多,也是一陣陣心驚肉跳。

唐軍這一路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想人活着,一刀殺了便是,哪有這麼折磨人的”。

大食的暴行激起了唐軍的氣憤,殺心大起,凡被他們遇到的大食兵士自然也就變成了碎片,只有如此,才能稍泄義憤之萬一。

隨着進軍的深入。唐軍對大食的仇恨之心大盛,恨不得把大食人殺得精光。

“隆隆!”一隊唐軍正在快速前進,馬蹄踏處。煙塵瀰漫,一朵垂地的烏雲快速朝前飄去。黑壓壓的,讓人壓抑。

李昌國駐馬道旁,望着快速開進的唐軍,大是滿意。照這樣的進軍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兵臨撒馬爾罕,一旦攻下撒馬爾罕就叩開了進軍波斯舊地的大門了,就可以挺進大食腹地了。

掃視一陣行進中的唐軍,李昌國的目光移開,盯着地上的新泥,黑乎乎的,散發出清新的泥土芬芳。

“大帥,看什麼呢?”駐馬身側的李泌笑着問道。

“李泌,你瞧,這土地多肥啊。”李昌國手中的馬鞭朝地上一指,大聲讚歎。

“嗯。黑乎乎的,一瞧便知是肥沃的土地。依據粟特人的說法,撒馬爾罕就是肥沃的意思,果是名不虛傳。”李泌也是讚歎不已。

“等我們拿下撒馬爾罕以後,在這裡推行新政,可以獲得更多的糧食。即使大食在西方駐百萬大軍,也不爲糧草發愁了。”李昌國眼中精光閃爍。

“大帥深謀遠慮,此言極是。”李泌大爲贊成,感慨一句道:“從張騫通西域,鑿空和番,已經上千年了,華夏擁有華夏之地長達千年,卻是無法向西擴張得更遠,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糧草難以解決了。”

李泌博學之人,對中國古代的西域政策很有研究,他的話很有見地,道:“在西域要想籌糧很困難,從內地運糧又爲天下震動。想想漢武吧,爲了打貳師城,鬧得天下震動,由此可知從內地運糧之艱難了。”

說到這裡,略一停頓,接着道:“如今,我們只要拿下撒馬爾罕,把這裡變成我們的糧倉,就解決了糧草這一問題,大唐要在西方擴張就不再是難事了。”

自從張騫通西域開啓絲綢之路後,上千年時間裡,中國在西域取得的成績都不大,原因在就於西域地廣人稀,難以籌到糧。從內地運糧又耗費巨大,漢武帝爲了打小小的貳師城,最後鬧得天下震動,人心不寧,幾致於動亂。

佔有一個富饒的產糧之地,一直是中國經營西域的戰略中心。可惜的是,上千年時間來,都沒有取得成功。如今,唐軍進入土地肥沃的撒馬爾罕,解決這一千年難題不再是問題了。

“李泌,這事可能需要你操勞了。”李昌國笑着分派任務。

“大帥放心,這事我責無旁貸。”解決這一千年難題是人生的一大榮幸,李泌不會推辭。

“得得!”急促的蹄聲響起,只見康德疾馳而來,遠遠就嚷了起來:“大帥,好消息,好消息,絕大的好消息。”

“什麼事啊?”李昌國眉頭一掀問道。

“大帥,各部按照你的部署,正順利朝預定之地進發,出奇的順利。”康德一拉馬繮停下來,就大聲稟報:“郭無敵和李光弼直取波斯邊境,很快就會切斷阿布?穆斯林的退路了。這次,看他往哪裡逃?非要活捉他不可。”

阿布?穆斯林是阿拉伯帝國的東方總督,是唐朝的主要敵人,龜茲一戰讓他逃掉了,這讓將士們氣憤,發誓要活捉他。

若能活捉阿布?穆斯林的話,這的確是一件讓人榮耀萬分的事。

“康德啊,不要想得太好,這事很難。”李昌國也想活捉阿布?穆斯林,不過,他知道這幾乎不可能。

“大帥,這是爲何啊?”康德有些詫異。

“猛虎即使失去爪牙依然還是猛虎,阿布?穆斯林雖然大軍損失殆盡,他還是阿布?穆斯林,不會連逃跑都沒辦法的。”要活捉阿布?穆斯林這樣的人談何容易,李昌國很是清醒。

“可是……大帥,你不是派郭無敵和李光弼趕去大食邊境,不就是要切斷阿布?穆斯林的退路麼?”康德很是不解。

“大帥這麼做,並不是奢望能活捉阿布?穆斯林,而是爲他逃回波斯舊地增大難度,讓他晚些回到波斯的總督府。阿布?穆斯林越是晚回去,對我們越是有利。”李泌笑着解釋一句。東方總督的真正駐地是波斯舊地,而不是撒馬爾罕,更不是中亞之地。

即使唐軍封鎖了波斯邊境,阿布?穆斯林仍是有辦法逃走的。若是能讓他擔擱一些時間回到波斯,這對唐軍很有利,這纔是李昌國的真正用意。

撒馬爾罕是一座大城,佔地數十里方圓,城高垣厚,極是堅固,是一座堅城,易守難攻。

若是在平時的話,撒馬爾罕異常繁華,進進出出的商隊多不計數,把大量的貨物從世界各地運到這裡,再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

然而,此時的撒馬爾罕卻是城門緊閉,行人斷絕。

自從阿布?穆斯林逃回撒馬爾罕後立時下令,調集大軍,準備死守撒馬爾罕。然而,現實很是殘酷,駐守在撒馬爾罕的大食軍隊不過十來萬,還是分散在各地,一時之間難以集中。撒馬爾罕的大食軍隊不過六萬人,而且這六萬人還不是精銳,多爲老弱。精銳都被阿布?穆斯林調去西域,全軍覆沒了。

這要如何抵擋蜂涌而來的數十萬唐軍呢?

儘管阿布?穆斯林精明過人,才智不凡,卻是一籌莫展。他精通兵法,然而,再優秀的將領也不能打無兵之仗呀,要他不犯愁都不行。

這已經夠讓阿布?穆斯林犯愁的了,然而,還有更讓他發愁的事兒,接二連三的接到敗訊,一個比一個緊急。

先是怛羅斯丟了,這在他的意料中。唯一讓他意外的是,怛羅斯丟得是如此的迅速,依他想來,以怛羅斯的堅固,至少能堅守十天半月。半天就丟了,讓他實在無語。

丟了怛羅斯後,唐軍就要向撒馬爾罕進軍了。果然,十萬火急的軍情不斷送達,唐軍攻入撒馬爾罕境內,如入無人之境。

更讓他氣憤的是,粟特人竟然羣起響應唐軍,爲唐軍做嚮導,爲唐軍送飯食。

“我怎麼沒把這些討厭的蟲子殺光呢?”阿布?穆斯林氣憤憤的罵道:“我還是太仁慈!”

“大人,唐軍離撒馬爾只有一天路程了,我們怎麼辦?”親衛急匆忽進來,大聲稟報。

“撤!放棄撒馬爾罕,我要儘快趕回呼羅珊。”阿布?穆斯林非常不願承認,卻不得不接受撒馬爾罕完了的現實。

第18章 大唐盛事第11章 于闐解圍第70章 全面圍城第4章 千載良機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58章 李泌第24章 重返前線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18章 邂逅第22章 齊齊出手第23章 連雲堡第9章 疏勒第16章 王維第40章 天崩地裂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23章 連雲堡第48章 大軍出動第59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11章 于闐解圍第14章 凌煙閣第2章 英風烈烈!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12章 李白揚威第81章 碎葉城第65章 搶!(下)第29章 盡歡而散第1章 千古奇功第62章 掛帥出征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2章 哈里發第14章 窮追不捨第60章 羣英聚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5章 曲江池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24章 軍心何在?第58章 和談第29章 盡歡而散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54章 不可阻擋第7章 石堡城第17章 李昌國,你在哪裡?第27章 郭子儀第11章 波斯復國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30章 楊氏失勢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53章 洗心革面第9章 雷伊之戰第25章 礪兵秣馬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2章 緊鑼密鼓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78章 亂起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1章 蔥嶺戍卒第1章 史思明第35章 進攻?退兵?第12章 撤軍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19章 自投羅網第8章 定計第10章 李林甫第40章 天崩地裂第26章 舒萊克第40章 天崩地裂第42章 最後一關第42章 更勝一籌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64章 兵臨邏些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40章 大唐憾事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56章 滅國危機第26章 未雨綢繆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85章 吐蕃求和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27章 進軍龜茲第63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三)第14章 詩聖落魄第9章 首戰告捷第28章 生死關頭第2章 第一寵臣第6章 李光弼第31章 捷報頻傳第33章 爭風吃醋第31章 喜悅無邊第1章 千古奇功第22章 緊鑼密鼓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
第18章 大唐盛事第11章 于闐解圍第70章 全面圍城第4章 千載良機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58章 李泌第24章 重返前線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18章 邂逅第22章 齊齊出手第23章 連雲堡第9章 疏勒第16章 王維第40章 天崩地裂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23章 連雲堡第48章 大軍出動第59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11章 于闐解圍第14章 凌煙閣第2章 英風烈烈!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12章 李白揚威第81章 碎葉城第65章 搶!(下)第29章 盡歡而散第1章 千古奇功第62章 掛帥出征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2章 哈里發第14章 窮追不捨第60章 羣英聚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5章 曲江池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24章 軍心何在?第58章 和談第29章 盡歡而散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54章 不可阻擋第7章 石堡城第17章 李昌國,你在哪裡?第27章 郭子儀第11章 波斯復國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30章 楊氏失勢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53章 洗心革面第9章 雷伊之戰第25章 礪兵秣馬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2章 緊鑼密鼓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78章 亂起第52章 馳騁吧,唐軍!第1章 蔥嶺戍卒第1章 史思明第35章 進攻?退兵?第12章 撤軍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19章 自投羅網第8章 定計第10章 李林甫第40章 天崩地裂第26章 舒萊克第40章 天崩地裂第42章 最後一關第42章 更勝一籌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64章 兵臨邏些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40章 大唐憾事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56章 滅國危機第26章 未雨綢繆第9章 阿布?穆斯林的憤怒第85章 吐蕃求和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27章 進軍龜茲第63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三)第14章 詩聖落魄第9章 首戰告捷第28章 生死關頭第2章 第一寵臣第6章 李光弼第31章 捷報頻傳第33章 爭風吃醋第31章 喜悅無邊第1章 千古奇功第22章 緊鑼密鼓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