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杜甫來訪

“父皇用心良苦呀!”李亨反應過來,不得不佩服李隆基縝密的心思。

李昌國眼下不過二十三歲,他還有大好的前途,哪怕李昌國活到六十歲,也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三十餘的時間中,李昌國難道就沒有爲唐朝立國的機會?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會有,而且是大有功機會。象李昌國這樣的人,爲國立功的機會大把大把的有,不愁沒有機會。

然而,問題就來了。若他再立下大功,怎麼封賞他?若這次李隆基不壓着李昌國的爵位,而是封賞二品高爵,李昌國再立下新功,很快就升到一品高爵。

一品高爵是唐朝高的封爵,到了這裡,就意味着再也沒有封賞的餘地了,李昌國的功勞再大也不能再封了。因爲再封的話就是皇帝了,這是不可能的。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情形下,只能殺掉了。

“人一旦到了高位,自然就會有人依附,即使李昌國無作惡之心,依附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有人爲惡。一旦有人爲惡,李昌國的罪行也就有了。到那時,即使陛下不想殺,也不可得了。”李泌感慨一句,道:“楊氏一案不就如此麼?”

楊氏是很惡,做了很多壞事。可是,光有楊氏還做不出這麼多的惡事。楊氏之禍之所以如此之烈,就在於有不少爪牙依附楊氏,爲虎作倀。

若李昌國得到高位,即使他不想,也必然會有人依附他,託庇於他。久而久之,必然有惡事發生,這就成了李昌國的罪狀。

即使李昌國管束得再嚴,門生故吏遍天下是少不了的。如此之多的門生故吏。良莠不齊是必然的,總會有人做壞事。

樹大招風,就是因爲如此。到那時,唐朝皇帝不想殺李昌國也要殺了。

李隆基精明過人,看到了這種危害,他來個奇功薄賞,壓着李昌國的爵位。讓他不能在短時間內升上去,就可以避免這種危害。

“是呀。陛下的帝王之術爐火純青。古今罕見。”李泌感慨無已。

“我明白了。父皇是用這事告訴我,賢臣良將要保護好。”李亨也是個精明人,終於明白李隆基爲何要讓他好好想想這事。

“殿下英明!”李泌微微頷首,大爲讚賞。李隆基讓李亨好好想想這事,着實是這用意。

賢臣良將不僅要用好,還要保護好,這是皇帝必修課。

“殿下可知陛下爲何要保護李昌國?”李泌話鋒一轉。再度發問。

“李昌國善謀,能征善戰,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良將,如此良將,自然要保護好。”李亨微一沉吟回答。

“非矣非矣。”李泌搖頭,道:“殿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陛下之所以保護李昌國,是因爲第二個問題。”

“誰適合統兵擊破大食?”李亨眉頭一挑,沉吟起來。

“沒錯。”李泌重重點頭,道:“保護李昌國是因爲要重用李昌國。若不重用。陛下完全沒必保護李昌國,只需要封他高爵,把李昌國閒置便是。”

處置李昌國的辦法很多,可以給李昌國高爵,閒置他,不讓他再立功,也是一種保護。自此以後,李昌國完全可以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不必再刀頭舔血,這也算對得起李昌國了。

李隆基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壓着李昌國的爵位。如此保護李昌國,就是要重用他。

“照你的意思。李昌國是最適合統兵擊破大食的人了?”李亨沉吟着問道。

“不錯。”李泌再度重重點頭。

“依我說,王忠嗣也挺適合的呀。”李亨眉頭緊擰着道:“李昌國善謀,能征善戰,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良將,我很欣賞他。然而,論到打仗,王忠嗣也不比他差呀。”

王忠嗣號稱李隆基朝第一名將,其軍事才幹不需要置疑的,他打了一輩子的仗,大大小小數十上百仗,就沒有一次敗仗。由他統兵出戰,不會有人懷疑。

“更重要的是,王忠嗣與殿下親近,你們一起長大,少有情誼。王忠嗣更口口聲聲,要爲殿下保駕護航。若再擊破大食,王忠嗣的功勞就更大了,更有利於爲殿下辦事。”李泌眼國精光暴射,盯着李亨問道:“我說得可對?”

“沒錯。王忠嗣與我一長大,我們兩人自小一起玩,一起睡,一起吃,一起喝,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若是讓他統兵出戰,他的戰功更大,更能爲我辦事。”李亨對王忠嗣的情誼非同小可,誰叫他們兩人是從穿開襠褲就認識的呢?

“是以,殿下傾向於王忠嗣,可對?”李泌再度發問。

“李昌國善於用兵,我很賞識。若我成爲大唐的皇帝,也不會虧了他。可是,我與王忠嗣數十年的情誼,我還是以爲王忠嗣統兵更好。”李亨在李泌面前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王忠嗣好運道呀,竟然能得殿下如此情份。”李泌有些眼熱,卻是話鋒一轉,道:“然而,殿下如此想如此做的話,固然全了情誼,卻是誤了大唐。”

“誤了大唐?”李亨臉上變色,盯着李泌,有些不悅道:“李泌,此話怎講?本太子是真心爲大唐,何來誤國之說?”

不再稱“我”,而稱“本太子”,李亨心中有些着惱了。

“太子,李泌有一問。”李泌微微一笑,道:“太子可知傘與殿的差別何在?”

“這有何難知?傘是用來遮陽擋雨的,殿是用來住的。”李亨被李泌給弄糊塗了,不解的看着李泌。

“太子所言差矣。”李泌這李亨釋疑,道:“傘與殿的差別在於傘只有一柱,而殿卻有很多柱。是以,傘柱折斷,傘也就廢了。而殿柱折一根兩根也不會倒塌,因爲殿有很多根柱,一根兩根出了問題,還有別的殿柱支撐。”

說到此處,略一停頓,接着道:“爲帝者就是要打造一座永不傾覆的大殿,而不是一把傘。王忠嗣固然了得,已然立下大功,李昌國雖有平定吐蕃之功,仍是與他有差距。若擊破大食這一戰由王忠嗣統兵出戰的話,所有的功勞都爲王忠嗣所得。那麼,大唐就不會是穩固的大殿,不過是一把傘罷了。”

李亨眼裡精光暴射,似有所悟。

“生老病死,福兮禍兮,人生之常。一旦王忠嗣發生意外,大唐不是折損一根擎天之柱麼?而太子爲了全情誼,恰恰把大唐打造成了一把傘,而不是一座大殿,王忠嗣這根傘柱一折,整把傘就無用了,大唐也就危矣。”李泌的聲調轉高,具有振聾發聵之效。

李亨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大唐之所以興盛,就在於大唐有很多人才,太宗皇上時,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開元之際有很多賢臣良將,這是大唐強盛的根源所在,還請太子謹記。”李泌的聲調有些尖細了。

“謝先生教我!”李亨雙手抱拳,衝李泌深深一揖。

按照李亨的想法,他想全情誼,讓王忠嗣統兵出征,那樣的話,對王忠嗣個人是好事,對整個唐朝卻是沒有好處。一旦王忠嗣出事,整個唐朝都會受到震盪。誰敢保證不生病,不英年早逝?

沒人敢說那個話。

若是擊破大食一戰由李昌國統兵的話,就會在王忠嗣以外再打造出一根擎天柱。那麼,唐朝就會有兩根擎天柱,即使一根出了問題,不是還有另一根麼?

這纔是最好的處置之道。

“父皇是在告訴我,要我與李昌國多加親近,建立情誼,拉近彼此間的情份。”李亨是個明白人,很快就明白了李隆基的用意。

“沒錯,陛下是這意思。”李泌重得點頭,很是欣慰道:“正是因爲如此,殿下爲李昌國之事求見陛下,讓陛下格外欣慰,才與陛下說了那麼多話。同時,陛下也在借這機會,傳授太子帝王之道。”

李隆基的帝王之道讓人歎服,李亨大是折服,道:“我一定要多學學,定不讓父皇失望。走,我們去見李昌國。”

“這個李昌國大名在外,我也想拜訪呢。好,就一道。”李泌是個爽快人,痛快的答應。

李亨一聲令下,備下一份厚禮,與李泌離了太子府,直奔李昌國府第。

李昌國府第外,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不少大臣擠少一團,求見李昌國。

康德帶着親衛攔在門口,不準羣進去。

“我要求見李將軍,煩請通稟。這點小意思,請笑納。”

“我三次求見李將軍,真心實意要與李將軍結交,你就給我通稟一聲,好不好?”

羣臣把唐德他們圍住,說好話的有之,送禮的有之,威脅的也有。不過,不管他們怎麼說,康德他們就是不允許進入。

沒辦法,自從李昌國回到府第後,就是門庭若市,前來結交的大臣多不勝數,這個還沒走,後面的又來了;走一個來一雙,走兩個來兩雙,弄得李昌國無可奈何,只得下令謝客,不放他們進來。

李昌國奇功薄賞,賞不及功,然而,羣臣都看出來了,李隆基對李昌國的欣賞有增無減,李昌國高升只是時間問題,誰也不願走,非要見到李昌國。

如此一來,李昌國的門前就是這般熱鬧,比起菜市口還要熱鬧。

三個讀書人擠進來,爲首的一個三十餘歲,容貌清矍,給人一股清新之感,衝康德見禮道:“煩請通稟李將軍,杜甫求見。”(未完待續。。)

,!

第11章 迎頭痛擊(下)第67章 不信!第1章 史思明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44章 我的女人第46章 李隆基震怒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32章 指點明路第19章 一言而決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13章 大獲全勝第42章 忠厚人吶!第8章 世界中心第13章 縱橫千軍(下)第50章 毒計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32章 小勃律震恐第5章 詩仙李白(上)第61章 勢如破竹第17章 無上榮耀第58章 和談第61章 勢如破竹第81章 碎葉城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50章 血戰破壺口第30章 血戰龜茲第2章 英風烈烈!第75章 攻佔石國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3章 洗心革面第5章 威震三軍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16章 大破吐蕃(七)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7章 京都長安第11章 迎頭痛擊(上)第4章 感恩戴德第47章 罪己詔第6章 李光弼第68章 監軍到了!第26章 舒萊克第29章 冰川天險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4章 感恩戴德第9章 雷伊之戰第15章 蠢蠢欲動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8章 席捲波斯第74章 贊普的疑惑第29章 龍爭虎鬥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5章 升任校尉第2章 小勃律來襲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24章 重返前線第1章 春光乍泄第14章 最後一戰(中)第1章 吐蕃入侵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55章 監軍第4章 感恩戴德第70章 全面圍城第47章 空降兵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16章 疏勒解圍第29章 龍爭虎鬥第37章 構陷太子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4章 信誓旦旦第5章 威震三軍第31章 龜茲解圍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31章 龜茲解圍第25章 彪悍的虢國夫人第2章 分兵略地第36章 血染山崗第43章 報應來了第9章 疏勒第13章 你是我的第25章 下馬威第44章 我的女人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12章 哈里發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93章 末日到了第13章 石國叛變第48章 大軍出動第48章 李隆基瘋了
第11章 迎頭痛擊(下)第67章 不信!第1章 史思明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44章 我的女人第46章 李隆基震怒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32章 指點明路第19章 一言而決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13章 大獲全勝第42章 忠厚人吶!第8章 世界中心第13章 縱橫千軍(下)第50章 毒計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32章 小勃律震恐第5章 詩仙李白(上)第61章 勢如破竹第17章 無上榮耀第58章 和談第61章 勢如破竹第81章 碎葉城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50章 血戰破壺口第30章 血戰龜茲第2章 英風烈烈!第75章 攻佔石國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3章 洗心革面第5章 威震三軍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16章 大破吐蕃(七)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7章 京都長安第11章 迎頭痛擊(上)第4章 感恩戴德第47章 罪己詔第6章 李光弼第68章 監軍到了!第26章 舒萊克第29章 冰川天險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4章 感恩戴德第9章 雷伊之戰第15章 蠢蠢欲動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8章 席捲波斯第74章 贊普的疑惑第29章 龍爭虎鬥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5章 升任校尉第2章 小勃律來襲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24章 重返前線第1章 春光乍泄第14章 最後一戰(中)第1章 吐蕃入侵第6章 李白斗酒詩百篇第55章 監軍第4章 感恩戴德第70章 全面圍城第47章 空降兵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16章 疏勒解圍第29章 龍爭虎鬥第37章 構陷太子第71章 出兵石國第54章 信誓旦旦第5章 威震三軍第31章 龜茲解圍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31章 龜茲解圍第25章 彪悍的虢國夫人第2章 分兵略地第36章 血染山崗第43章 報應來了第9章 疏勒第13章 你是我的第25章 下馬威第44章 我的女人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12章 哈里發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93章 末日到了第13章 石國叛變第48章 大軍出動第48章 李隆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