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盛大慶典

“快瞧,英雄歸來了!英雄歸來了!”

“平定吐蕃的英雄歸來了!”

“不愧是平定吐蕃的英雄,威武、雄壯、精悍過人,跟天神似的……這纔是真正的英雄!”

李昌國他們所到之處,必然是一片驚歎聲,人們趕來觀瞻英雄,無不是感慨、激動。

吐蕃之地,華夏數千年未納入版圖,如今,終於被唐朝平定,吐蕃之地成了華夏的一部分,這是千古偉業。若能親眼目睹創造這一偉業的英雄,那是多麼的讓人激動,多麼的榮耀。

李昌國他們凱旋的消息象風一般傳開,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在李昌國他們經過的道路上迎接凱旋的英雄們。

“人真多。”李昌國掃視激動難已的百姓,大不是驚訝。

“是呀,我們從河湟之地開始,所到之處都是人山人海,哪怕是趕夜路,也是人多得不得了。”郭子儀重重點頭,大是贊同。

“太多了,太多了。”李光弼頭一昂,胸一挺,笑道:“這就是英雄的榮耀,人生若此,夫復何憾?”

這是屬於英雄的榮耀,這是對英雄的英勇事蹟的最好承認!

李昌國再瞧唐軍將士,只見個個高昂着頭,挺着胸,一臉的喜悅,極爲自豪。

平定吐蕃是千古盛事,能參與其中這本身就是天大的榮耀,讓將士們歡欣鼓舞。百姓的激動、喜悅、愛戴就是對他們英勇事蹟的最好承認,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人歡喜的了。

要不是李昌國號令嚴明,將士們一定是手舞足蹈,載歌載舞了。

“英雄們,喝點慶功酒。”

“英雄們,吃點肉,慶賀慶賀。”

百姓是扶老攜幼,帶着熱騰騰的酒肉,朝將士們手中塞,恨不得把全家所有全給了唐軍。

這場面非常感人,將士們謹守軍令,不敢收受一酒一肉,這讓百姓更加歡喜,讚不絕口。

“多好的英雄啊,大唐有這樣的英雄,怪不得能滅吐蕃呢。”

“有這樣的英雄,豈止滅吐蕃,就是滅大食也不是問題。”

“號令真嚴,就是當年衛國公的軍隊也沒有如此嚴明的軍紀。我聽老輩人說,當時衛國公端了頡利的老巢,滅了突厥,百姓聞訊趕來,給將士們送酒肉,將士們欣然接受。”

“是啊,這事天下皆知。衛國公善於用兵,是大唐少有的良將,在號令一事上卻是不如監軍。”

“要觀人之行,在於大喜之際;要觀軍之行,在於大勝之後。人若在大喜之際,手舞足蹈,不知道天南地北,此等人必無多大成就。一支軍若在大勝之後忘乎所以,不受軍紀約束,算不得好軍隊。監軍的號令能在大勝之後約束三軍,監軍真將才!”

百姓把李昌國他們是一誇再誇,誇得個個都成花了。

就這般,在百姓的相迎之中,李昌國他們兼程疾趕,朝長安趕去。

長安,麟德殿,李隆基身着龍袍,頭戴皇冠,一臉的喜色,打量着羣臣。

李林甫、陳玄禮、太子李亨、楊國忠、安祿山……羣臣皆在,個個臉上欣喜無比,彷彿吃了蜜似的。

“你們很歡喜?”李隆基掃視羣臣,自問自答道:“莫要說你們歡喜,朕也是歡喜不已呢。朕自登基以來,舉賢任能,勵精圖治,把大唐治理得花團錦簇,百姓樂業,邊關安寧,有人說朕之功已經超越太宗皇上。雖有些誇大,卻也差不到哪裡去。”

李隆基當皇帝數十年,唐朝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唐朝進入最爲強盛的“開元盛世”,中國歷史進入巔峰。自此以後,一千多年了,再也沒有一個時代能與之相比。

說着自己的得意事,李隆基的聲調很高,很是歡喜:“吐蕃已經定平定了,成就華夏數千年未有之偉業,朕自認如今的功業方可以超越太宗皇上。若是能把大食再滅了,那就更好了。呵呵。”

一長串的暢笑聲,極是快活。

“呵呵!”羣臣以笑聲相應,這是最好的答覆。

“李昌國他們即將回歸,慶典都準備好了吧?”李隆基大聲問道。

“陛下放心,都準備好了。”羣臣大聲回稟。

“那就好。”李隆基重重點頭,臉一沉,道:“都記住了,不得有任何差池。若有任何差錯,朕必將嚴懲。”聲調不高,卻是極爲嚴厲。

“遵旨。”羣臣領旨。

“啓稟陛下,李昌國他們離長安只有一百里了。”高力士快步過來,大聲稟報,尖細刺耳的聲音中蘊含着無限喜悅。

“好!”李隆基大袖一甩,衝太子李亨,道:“按照議定程儀行事。太子,該你去迎接大唐的英雄們了。”

“遵旨。”太子李亨大是振奮,扯起嗓子嗥一聲,聲音如同雷霆,震人耳膜,轉過身,快步而去。

望着太子李亨的背影,楊國忠萬分不爽,眼裡全是忌妒的光芒。

平定吐蕃一事,整個唐朝都沸騰了,天下人都在關注。若是能出城迎接李昌國他們迴歸,這是莫大的榮耀,會給自己積累很多“政治資本”。爲了此事,楊國忠沒少鑽營,請動虢國夫人、楊貴妃吹枕邊風。

要是在以往,枕邊風一吹一個準。然而,這一次卻是沒用,李隆基斷然拒絕,而是派太子李亨擔任此事。

這讓楊國忠萬分不爽。

還有一個人不爽,這就是安祿山了。這個大胖子是個精明人,他很清楚,若是能去迎接李昌國他們的話,這是大好事,上下打點,不斷鑽營,請動楊貴妃吹枕邊風,仍是沒用。

李林甫把楊國忠和安祿山的表情看在眼裡,暗中冷笑,這兩人還真是癡心妄想,李隆基這是在爲太子李亨登基做準備了。

迎接李昌國他們是很榮耀,很露臉的事,李隆基當然要把這機給太子李亨。此事之後,太子李亨的根基就會更加穩,這對李林甫來說,不是好事,嗯,得找個機會,與楊國忠和安祿山好好聊聊,給太子難堪。

“稟監軍,太子到來了。”李毅疾馳而來,興沖沖的向李昌國稟報道:“太子迎接我們來了!太子迎接我們來了!”

太子是國之儲君,未來的皇帝,他是代表李隆基前來迎接,這是莫大的榮耀,是對李昌國他們平定吐蕃大功的最好承認,要李毅不興奮都不行。

不要說李毅興奮不已,就是李昌國、郭子儀、李光弼,還有將士們,誰個不歡喜?

拋頭顱,灑熱血,爲的是什麼?爲的是立功,爲的是被人承認。

太子李亨代表李隆基前來迎接,這是最好的承認,誰能不喜?

“走。”李昌國大手一揮,率領將士們加快前行。

沒多久,只見李亨騎着駿馬,帶着人,風一般馳來。遠遠一瞧,只見李亨滿臉的喜色,一張嘴都裂到耳根了,眼裡全是美妙的星星,明亮如同天上的烈日。

“哈哈,李昌國,你們打得好!打得太好了!”李亨遠遠就翻身下馬,飛也似的衝過來,吼得山響,聲音如同雷霆,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太子李亨在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的打壓下,日子過得很不如意,原本以爲迎接李昌國他們這種好事輪不到他。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隆基竟然把如此美差派給了他,說明李隆基對他很是滿意,這是天大之喜。

再加上李昌國與他的交情不錯,李昌國立下大功,他就有了得力的臂助,這同樣是天大之喜,他能不歡喜嗎?

李昌國翻身下馬,就要見禮,卻給李亨一個熊抱打斷了。只聽李亨異常歡快道:“李昌國,這些虛禮就免了。”他不僅摟着李昌國,還不斷在李昌國背上拍着:“打得好!打得太好了!太好了!”一口氣說了不知道多少個“太好了”。

李昌國身子有些發僵,他萬萬沒有想到,太子李亨如此行事。轉念一想,這是好事,說明太子李亨也是個性情中人。

要是李亨此時按照禮節,一板一眼的行事,那真是掃興的事。

“郭無敵。”李亨放開李昌國,張開雙臂,把郭子儀抱住了。

郭子儀和李昌國一樣,先是身子發僵,很不適應。轉念一想,如此也好,說明太子李亨是性情中人,這是好事。

“你一定是李光弼。”李亨放開郭子儀,衝李光弼問道。

“臣李光弼……”李光弼忙見禮。

卻是給李亨打斷了,只聽李亨哈哈一笑,道:“我早就聽說李光弼足智多謀,是個了不得的英雄豪傑,今日一見,果是如此。就是嘛,不夠灑脫,見什麼虛禮。”不管三七二十一,給了李光弼一個熊抱。

李光弼很是詫異,很是僵硬,後來也就聽之任之了。

太子李亨的心情非常不錯,與衆將相見,或是擁抱,或是拍肩頭,拍是拍背,或是說笑,渾身洋溢着喜悅,彷彿這是他這輩子最爲喜悅的時刻。

自從當上太子以來,他就顫顫兢兢,就未有如眼下這般歡喜過。

李隆基把如此美事派給他,表明他的太子之位更加穩固了。

“弟兄們:歡喜的話我就不說了,快些走,去長安,最爲盛大隆重的慶典在等着你們!”太子李亨右臂一揮,大聲吼一聲,飛身上馬,策馬而去。

李昌國騎馬跟上。

將士們跟吃了興奮劑似的,更加歡喜了,騎馬而行,異常輕快。

第2章 第一寵臣第10章 援軍到來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12章 千古一帝第40章 大唐憾事第92章 窮途末路第7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一字千金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19章 特勒滿川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6章 大舉西進第6章 勇猛無敵第13章 大獲全勝第14章 凌煙閣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10章 李林甫第3章 自投羅網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53章 哥舒翰掛帥第3章 棄城而逃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28章 傾國之兵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8章 定計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8章 快快有請!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27章 大唐軍舞第39章 歡呼動九霄!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2章 摧枯拉朽第59章 杜甫來訪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4章 完美勝利第31章 龜茲解圍第15章 最高機密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8章 封常清第28章 贊普獻舞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15章 疏勒戰事第28章 生死關頭第81章 碎葉城第42章 忠厚人吶!第9章 借勢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50章 毒計第24章 重返前線第12章 第一猛將第19章 特勒滿川第19章 自投羅網第34章 吐蕃援軍第3章 棄城而逃第22章 緊鑼密鼓第22章 齊齊出手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1章 千古奇功第7章 石堡城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22章 衝突第91章 自相殘殺第94章 吐蕃滅亡第32章 指點明路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49章 拯救李隆基第12章 千古一帝第60章 大擄掠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3章 自投羅網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32章 決戰西域(二)第10章 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第10章 李林甫第15章 曲江池第20章 面聖第42章 最後一關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46章 有辦法了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51章 越過積石山
第2章 第一寵臣第10章 援軍到來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12章 千古一帝第40章 大唐憾事第92章 窮途末路第7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一字千金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19章 特勒滿川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6章 大舉西進第6章 勇猛無敵第13章 大獲全勝第14章 凌煙閣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10章 李林甫第3章 自投羅網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53章 哥舒翰掛帥第3章 棄城而逃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中)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28章 傾國之兵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8章 定計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8章 快快有請!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27章 大唐軍舞第39章 歡呼動九霄!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2章 摧枯拉朽第59章 杜甫來訪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4章 完美勝利第31章 龜茲解圍第15章 最高機密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8章 封常清第28章 贊普獻舞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15章 疏勒戰事第28章 生死關頭第81章 碎葉城第42章 忠厚人吶!第9章 借勢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50章 毒計第24章 重返前線第12章 第一猛將第19章 特勒滿川第19章 自投羅網第34章 吐蕃援軍第3章 棄城而逃第22章 緊鑼密鼓第22章 齊齊出手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1章 千古奇功第7章 石堡城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22章 衝突第91章 自相殘殺第94章 吐蕃滅亡第32章 指點明路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49章 拯救李隆基第12章 千古一帝第60章 大擄掠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3章 自投羅網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32章 決戰西域(二)第10章 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第10章 李林甫第15章 曲江池第20章 面聖第42章 最後一關第32章 決戰西域(十)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46章 有辦法了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51章 越過積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