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報應來了

楊國忠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奸大惡之輩,作惡多端,他最大的過錯就是釀成了“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爲後人嘆息。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自此以後,一千多年過去了,中國歷史再也沒有達到那種高度。人們把釀成安史之亂的過錯主要歸咎於兩個人,一個是李林甫,另一個唐玄宗。

李林甫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大奸臣,他當政十九年,忌賢妒能,使得唐朝沒有賢臣在位,沒有良將。這些都是事實,人們據此而把安史之亂歸咎於李林甫,是不對的。

沒錯,李林甫是罕見的大奸臣,然而,他的目的是保住自己的相位,沒想過要讓唐朝衰敗,沒想過發生大亂。爲此,他爲消除安史之亂有過安排。

在李林甫生前,他提議讓安祿山進京爲相。這一手其實很高明,這是對安祿山明升暗降。若是他的計劃實現的話,安祿山就到了長安,失去了兵權,即使他有心造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不會有安史之亂了。

這一計劃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爲楊國忠的全力反對。他一口咬死,安祿山要造反,有反骨,絕不能把相位給安祿山。

此時的安祿山輕天下,每次進出龍尾道時都會左顧右盼,連李隆基也是放在眼裡,還沒有下定決心要不要造反。原因在於,他怕李林甫,只要李林甫在世一天,他就不敢有反心。

直到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丞相,安祿山得到消息,仰天長笑,大罵楊國忠市井小子。無才無學,象他這樣的人當丞相,那是天要亡唐朝。從此,安祿山下定決心,要造反,要取唐朝天下。

安祿山雖有造反之心,也採取了行動。卻不會那麼早發生。安史之亂之所以發生得那麼早,是因爲楊國忠逼的。正是因爲楊國忠的逼迫,才讓安祿山不得不提前造反。

楊國忠口口聲聲安祿山有反心,要造反,那不過是他打擊安祿山這個政敵的藉口,根本就沒有做任何準備。等到安祿山真正扯旗造反後,楊國忠一事無成,整個唐朝都沒有應對措置。最終釀成彌天大禍,唐朝由盛轉衰。

假若楊國忠有足夠的應對,即使安祿山反了,也不會拖八年才平定,更不會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可以這樣說,楊國忠纔是唐朝由盛轉衰的真正罪魁禍首。

他不讓安祿山入京爲相,錯失了消彌安史之亂的良機。

他逼反了安祿山。

他貪婪無度,只知斂財,卻沒有丞相的才幹,沒有絲毫應付安祿山造反的措置。

這些。纔是唐朝真正衰敗的原因所在。

以楊國忠眼前的困境,百姓氣勢洶洶,必欲殺楊國忠而甘心,即使李昌國不出手,楊國忠也是必死無疑。

不過,象楊國忠這樣的大奸大惡之人,死在別人手裡,一定會讓人遺憾。還是自己親手殺死的好,這纔是李昌國出手的原因。

“呼!”李昌國吐出一口氣,很是輕鬆。笑道:“楊國忠啊,你再也莫想爲惡了!”

自從來到唐朝。李昌國就在尋找時機,要消除安史之亂,楊國忠就被列入了清除的行列。爲此,他一直在努力,直到今天,他才終於完成這一任務,心中一陣輕鬆。

手腕一振,楊國忠的屍體掉在地上,李昌國拍拍手,大步而去。

李昌國剛剛離開,憤怒的百姓在曳落河、李林甫的手下、太子的手下以及百官的手下幫助下,擊潰楊國忠的爪牙和死士,衝進楊國忠府第。

“殺死楊釗!”

“爲國除奸!”

百姓憤怒的咆哮,好象潮水一般衝進府裡,準備把楊國忠拖出來,活活打死。

“這是楊釗!”

有人眼尖,發現了楊國忠的屍體,衝了過去。

“真的是楊釗!”百姓也發現了,衝過去一瞧,不是楊釗還以有誰?

“是誰殺了楊釗?”

“真是蒼天開眼呀,天降如此勇士,爲國除奸,爲民除害。”

楊國忠作惡多端,百姓恨他入骨,殺死楊國忠的人當然是大好人了,百姓大是歡喜,讚不絕口,把殺死楊國忠的勇士好一通誇讚。

李昌國當然不知道這些,他早就離開了。

“會是誰殺的?”太子李亨的手下疑惑不已。

“莫問。”太子李亨喝斥一聲,手下忙閉嘴。

“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只有他纔有如此身手。”太子李亨很快就想到是誰了:“李昌國,你好手段。我們在外面又是鼓動,又是帶人下手,卻沒有你利索。”

“楊釗,你作惡多端,罪在不赦,即使你死了,也莫想安寧!”

“對!絕不能放過楊釗!要他死後也不得安寧!”

“把他凌遲了。”

“不能凌遲,我們要吃他的肉,飲他的血,啖其髓,寢其皮,挫其骨,揚其灰!不如此,不能解我心頭之恨!”

百姓咬牙切齒,恨得牙根發癢,個個眼裡如欲噴出火來。

這能不怪百姓,只能怪楊國忠的壞事做得太多了,人神共憤。

憤怒的百姓發一聲喊,呼啦啦的衝將上去,對着楊國忠的身體就咬,一人咬一小口,然後離去。後面的百姓擠上前來,咬上一小口,自動離開,把機會留給後面的人。

就這般,百姓一個接一個的上去,一人一小口,只一會兒功夫,楊國忠就成了一具白森森的骨架,渾身上下沒有一絲血肉。

百姓咀嚼着楊國忠的肉,發出一陣讓人心悸的咀嚼聲。他們眼球充血,血紅着眼睛,如同來自地獄的惡魔,很是讓人驚悸。

“嘔!”太子李亨腸胃翻滾,睜大一雙眼睛,死盯着百姓,聲音沙啞:“他們瘋了嗎?他們竟然吃人肉。”

“這個大人,我們沒瘋,我們這是恨,恨楊釗!”

“楊釗的惡事做得太多了,以前我們是不敢報,如今,機會來了,我們方能報仇。”

“這位大人,你可知楊釗做的惡事麼?”

太子李亨只知道楊國忠是他的死對頭,對他進行打壓,讓他喘不過氣,哪裡知道楊國忠做過怎樣的惡事。

“你是不知道的,我們這些百姓可是受夠了。我的女兒很有姿色,楊國忠的兒子看上了,要強搶,我當然讓我的女人跳火坑。可惡的楊氏,他們把人綁起來,當着我的面,把我的女兒給凌辱了。這些禽獸,把我女兒凌辱至死不說,還把我女兒的屍身綁在馬尾上,赤裸着拖在大上。我苦命的女兒,死後都不得安寧。”

“老哥呀,你與我比起來,你幸運得多啊。這羣禽獸,給我的女兒和兒子餵了催情藥,把他們關在一起,還要我眼睜睜的看着兄妹亂倫。”

兄妹之情,人倫之大道,做爲父親,親眼看着自己的親生兒女亂倫,還不能解救,這是天大的折磨。

“竟有這等事?”太子李亨有些難以置信,一雙眼睛睜得滾圓。

“字字屬實,絕無半句虛言。要不是爲了報仇,我早就無顏再活了。”

“這幫禽獸,豬狗不如!”太子李亨把這些百姓痛苦得扭曲的臉打量一陣,不得不信這是真的。

雖然他知道楊國忠作惡多端,卻是沒有想到,竟然其惡如廝。

百姓一件件一樁樁的道來,有的人眼睜睜着楊氏給獒犬餵了催情藥物凌辱自己的妻女,有的人是因爲家有寶貨,有的人是因爲……

太子李亨每聽到一件,就是好一陣心驚肉跳,如此惡事,要不是他親耳聽到,絕不會相信人竟然可以幹出如此喪盡天良的惡事。

直到指甲深深的刺入手心,流出鮮血,太子李亨也沒有發覺。

“我們胡人沒有那麼多顧忌,想殺人就殺人,也做不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這楊氏真正該滅。”曳落河聽着百姓訴說楊氏的惡行,忍不住喝罵起來。

安祿山的曳落河都是胡人組成,個個兇惡成性,殺人如同宰雞,聽了百姓的話,也是一陣陣心悸。要不是他們相百姓不會騙他們,就是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事上竟有如此惡行。

“鄉親們,楊氏作惡多端,我們就讓楊氏血債血償,把楊氏殺光,不留一個!”李林甫的手下聽了百姓訴說,義憤填膺。

李林甫不是好人,是千古有名的大奸臣,他的手下也沒少幹壞事,然而,他們也幹不出這等滅絕人性的惡事,也不知道還剩下多少,也不知道多少時間沒有動用過的良心竟然給激發了出來,要爲百姓報仇。

“殺光楊氏!”

“不留一個!”

百姓爆發出驚天的吼聲,呼啦啦朝楊國忠後宅衝去。

百姓被仇恨澆滅了理智,凡是楊氏府裡的人都倒了血黴,不管男女老幼。等到百姓停下來,整個楊府裡,沒有一個能喘氣的,哪怕是貓貓狗狗。

“本太子登基以後,一定要肅清朝綱,絕不能讓楊氏之事再重演。”太子李亨看着眼前情景,到處都是滲着鮮血的肉餅,幾欲暈過去。

“殺光楊氏!”

“不留活口!”

這樣的口號響徹天地,楊氏的府第一座接一座被攻破,楊氏一個接一個被滅掉。

很快的,位高權重,囂張、霸道、狂妄的楊氏不復存在了。

有道是“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百姓的深仇大恨,不是不報,只是沒有報仇的時機。只要給百姓時機,他們一定會報仇。

這是楊氏的報應!(未完待續。。)

第75章 攻佔石國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0章 旗開得勝第58章 奔赴邊關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56章 爲何?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11章 高手第47章 空降兵第47章 罪己詔第4章 千載良機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6章 大舉西進第64章 兵臨邏些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2章 摧枯拉朽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73章 勝券在握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一)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9章 借勢第42章 更勝一籌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10章 援軍到來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8章 強強聯手,超豪華陣容第18章 意外的援手第37章 構陷太子第15章 鎮國柱石第24章 率先登城第19章 特勒滿川第39章 深埋大葬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60章 羣英聚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27章 進軍龜茲第55章 唐軍來了第20章 大唐笑柄第72章 大食東進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8章 世界中心第22章 神兵天降第58章 強強聯手,超豪華陣容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29章 盡歡而散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13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31章 飲中八仙第10章 李林甫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9章 進軍積石山第22章 神兵天降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8章 席捲波斯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5章 進攻?退兵?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34章 吐蕃援軍第25章 中亞泣血第19章 獻俘第4章 奪范陽軍第83章 落井下石第85章 吐蕃求和第6章 勇猛無敵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12章 緊鑼密鼓第67章 不信!第94章 吐蕃滅亡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90章 血流成河第11章 迎頭痛擊(下)第4章 設伏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19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盡歡而散第16章 疏勒解圍第1章 千古奇功第13章 縱橫千軍(下)第31章 飲中八仙第53章 哥舒翰掛帥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31章 後宮風波第30章 旗開得勝第25章 下馬威第6章 大舉西進第1章 蔥嶺戍卒
第75章 攻佔石國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0章 旗開得勝第58章 奔赴邊關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56章 爲何?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11章 高手第47章 空降兵第47章 罪己詔第4章 千載良機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6章 大舉西進第64章 兵臨邏些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2章 摧枯拉朽第20章 驚天血戰(上)第73章 勝券在握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一)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9章 借勢第42章 更勝一籌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10章 援軍到來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8章 強強聯手,超豪華陣容第18章 意外的援手第37章 構陷太子第15章 鎮國柱石第24章 率先登城第19章 特勒滿川第39章 深埋大葬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60章 羣英聚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27章 進軍龜茲第55章 唐軍來了第20章 大唐笑柄第72章 大食東進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8章 世界中心第22章 神兵天降第58章 強強聯手,超豪華陣容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29章 盡歡而散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13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31章 飲中八仙第10章 李林甫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9章 進軍積石山第22章 神兵天降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8章 席捲波斯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5章 進攻?退兵?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34章 吐蕃援軍第25章 中亞泣血第19章 獻俘第4章 奪范陽軍第83章 落井下石第85章 吐蕃求和第6章 勇猛無敵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12章 緊鑼密鼓第67章 不信!第94章 吐蕃滅亡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90章 血流成河第11章 迎頭痛擊(下)第4章 設伏第80章 伏擊阿布?穆斯林第19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盡歡而散第16章 疏勒解圍第1章 千古奇功第13章 縱橫千軍(下)第31章 飲中八仙第53章 哥舒翰掛帥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31章 後宮風波第30章 旗開得勝第25章 下馬威第6章 大舉西進第1章 蔥嶺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