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爲何?

平定吐蕃是千古奇功,華夏數千年曆史中才有這麼一次,要是天天有這樣的大好事,誰個不歡喜?心情好了,自然就會活得長久。李隆基這說法很美好,就是太過虛幻。

李隆基雙手下壓,示意羣臣停下來。羣臣的笑聲戛然而止,卻是臉上帶着笑容。

“吐蕃一戰,成就華夏輝煌,吐蕃之地納入版圖,這是千古盛事,亦是千古奇功,朕心甚慰。”李隆基的心情極好,笑容疊了一層又一層,道:“這賞功一事卻是因爲多有波折,還未進行。眼下,朕就來賞功。”

“陛下萬歲!”

封賞有功將士,這是天下人關注的焦點,卻是因爲楊氏一案而多有波折,拖到今日方纔進行。羣臣的耳朵豎起來了,生怕錯過一個字。

“哥舒翰是一員良將,精通兵道,統兵有方,成此奇功,賜爵青海郡公,太子少保。”李隆基微一沉吟,封了哥舒翰高官厚爵。

邵公是從二品高爵,再上去就是國公了。唐朝的國公是從一品高爵,一般要立有不世奇功方能被封,象李靖、蘇定方、程知節這些著名的功臣,也才封爲國公。李隆基封哥舒翰爲郡公,是絕對的厚賞了。

哥舒翰本是王忠嗣手下的一良大將,卻從未獨立領兵,未立有大功。平定吐蕃一戰,他是頭一遭獨立統軍,一戰而被封郡公,說出來非常驚人了。不過,以他平定吐蕃的大功,被封如此高爵,倒也在情理中。

“陛下英明!”羣臣大聲讚賞。

“哥舒翰不在朝中,朕會派人前去宣旨。”李隆基揮揮手,示意羣臣不要再說話。打量着李昌國,未語先笑,道:“平定吐蕃之謀源於李昌國,李昌國更是親身歷險,打通積石山,兵臨邏些,活捉贊普奇功。如此之多的奇功。集於李昌國一身,實是天佑大唐。朕決定。封李昌國正氣侯。”

“啊!”李隆基的話還未落音,一片尖叫聲響起,羣臣個個一臉的驚訝,難以置信。

“陛下,你是不是說錯了?”有大臣懷疑李隆基出錯,小心提醒。

“沒錯。李昌國封正氣侯。”李隆基臉一肅,臉上的笑容剎那不存。重重點頭肯定。

“這個……難道我耳朵出問題,聽錯了?”

“我的耳朵什麼時間有了毛病,出現幻聽了?”

羣臣依然不信,個個一臉見鬼的表情。

侯,在唐爵中是很低的爵,是從三品爵位。從三品爵位,連正三品都沒有跨入。

誰都知道,平定吐蕃一戰,李昌國謀劃的,他親身犯險。打通積石山,率軍兵臨邏些城,活捉了墀德祖贊。這些功勞,任何一件都足以讓他進入二品行列。然而,這麼多的功勞集於他一身,李昌國卻連正三品的行列也沒有進入,只是被封了個從三品的爵位。

這讓羣臣大爲驚奇,人人難以置信。

明明李隆基對李昌國很是賞識。在封賞之際還用了一連串的讚美之詞把李昌國誇成了一朵花兒,轉眼間,就把李昌國的奇功給抹煞了。封爲從三品。

這事誰能相信?誰敢相信?

大殿之中,除了李隆基。人人難以置信,就是李昌國本人也是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是真的嗎?”羣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的震驚之色。

“陛下,李昌國爲國立下大功,此賞不及功。”陳玄禮白眉一挑,上前一步,爲李昌國鳴不平。

“還有誰要爲李昌國鳴不平?”李隆基瞄了陳玄禮一眼,打量羣臣,大聲問道。

“陛下,平定吐蕃是千古奇功,卻是謀於李昌國,他更親身歷險,攻打積石山,圍困邏些,活捉贊普,任何一件功勞都足以讓他封正三品爵位。如此之多的奇功集於李昌國一身,足夠他封正二品高爵。”李林甫微一沉吟,上前一步,爲李昌國力爭。

“陛下,丞相之言極是,兒臣以爲賞不及功。”太子李亨當然要爲李昌國鳴不平。

“陛下,臣附議。”安祿山也要爲李昌國說話。

“臣等附議!”羣臣大聲附和。

李隆基並沒有立時說話,而是掃視羣臣,緩緩道:“你們所言極是有理。誰都知道,能夠平定吐蕃,李昌國居首功,至少要封他正二品,甚至從一品,然而,朕還是隻能封他從三品爵位。你們一定很奇怪,是吧?”

廢話,誰不奇怪?除了李隆基自己不奇怪外,這麼多人誰個不奇怪?

“因爲朕是大唐的皇帝,這事朕說了算。李昌國,你可心服?”李隆基目光灼灼,打量着李昌國問道。

李昌國念頭電轉,若有所悟,道:“陛下,臣心服。”

“好!這事就這麼定了,不再議!”李隆基右手一揮,大聲道。陳玄禮他們原本還要爭,聽了這話,只得把話咽回肚裡。

“陛下,爲何要如此?”安祿山很是迷茫。

這話問到羣臣心裡了,無不是睜大眼睛,打量着李隆基,靜等他的答覆。

“朕已經說得夠明白了,朕是大唐的皇帝,掌控你們的富貴榮華,朕要你們升就升,要你們降就降。”李隆基的回答很蠻橫。

“可是,自從陛下登基以來,歷來都是有功必賞,賞及於功,從未有眼下這般賞不及功之事呀。”有大臣仍是不滿,嘀咕起來。

“那就從今天開始。”李隆基的聲調轉高,頗有些不悅了,羣臣不敢再說話。

李昌國封賞一事,就這麼過去了。

“李白有文才,善政事,更通武道,文武兼備,立下奇功,封杯酒郡公。”李隆基的臉上泛起戲謔之意,差點笑出聲來。

李白好酒,千杯不醉的海量,被封爲杯酒郡公這是以戲耍,羣臣都聽出戲謔之意,無不是強忍着笑意。

李林甫很是不爽,卻又無可奈何。李白是他最爲忌憚之人,雖然這封爵有戲謔之意,畢竟是正式封爵,是從二品的郡公,以後要對付李白就不容易了。

接下來,李隆基一一打賞,郭子儀、李光弼、李晟他們都被封了衆三品侯爵,與李昌國爵位相同。

“散朝。”打賞歷時很久,除了李昌國是賞不及功外,其餘人等都是賞及於功,皆大歡喜。李隆基手一揮,封賞自此結束,站起身來,一甩袍袖,大步而去。

“李昌國,站住。”陳玄禮一把拉住就要離去的李昌國,一臉的不悅,指責李昌國:“李昌國,你立下不世奇功,就是封你爲國公也不爲過,陛下封你爲侯爵,你爲何不據理力爭?”

他是爲李昌國鳴不平,引來羣臣齊聲附和:“是呀。”

“多謝龍武大將軍關愛。陛下話已說得明瞭,就接受了。再說了,這爵位之高低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讓我立功的機會。”李昌國笑着解釋。

“平定吐蕃,是華夏的夢想。若能參與其中,即使不要功勞也不悔。可是,若能得到封賞,不是更好嗎?”陳玄禮依然不依不饒。

“李將軍,你等着,我這就去見陛下,爲你討個說法。”太子李亨也是急了。

“太子,千萬莫去。”李昌國忙安撫。

李昌國費了好一通口舌,這才把陳玄禮他們安撫住,朝府裡走去。

回到府裡,就給高妙麗迎住了,高妙麗笑嘻嘻的問道:“你封了什麼爵位?”

“正氣侯。”李昌國摟着她的纖腰。

“好啊……呃,你說什麼?侯爵?這不可能啊。你明明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少說也要郡公,國公纔是賞及於功啊。”高妙麗沒有反應過來,先是贊好。好在她很精明,反應快,很快就反應過了。一反應過來,就是難以置信。

“你騙我的,是不是?你這壞傢伙,什麼事情都要騙我,我饒不了你。”高妙麗嬌嗔一句,媚惑力十足。

“是真的。”李昌國擇要把朝上的情形說了。

“這個……陛下肯定老糊塗了,怎麼能這樣呢?”高妙麗爲李昌國鳴不平:“你也是的,你怎麼不據理力爭?這是你的功勞,該爭就爭啊。”

李隆基緊了緊高妙麗的嬌軀,笑道:“你呀,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也不想想,陛下爲何如此?”

“呃。陛下明明承認了你的奇功,卻又賞不及功,這是何用意?”高妙麗轉着眼珠,卻是想不明白。

“我告訴你,陛下用心良苦,英明吶。”李昌國由衷讚歎一句。

“這話怎講?”高妙麗更加糊塗了。

“當初聽了陛下的話,我也很氣憤,想據理力爭。後來,我想明白了,方纔明白陛下的用心是何等的良苦。”李昌國笑道:“陛下如此封賞對我有兩個好處:一是我可以免禍,二是我可以參與擊破大食之戰。”

“你不會是亂說吧?”高妙麗更加驚奇了,眨着好看的俏媚眼打量着李昌國,一臉的疑惑:“這與禍事有何關係?”

“不僅有關係,還大有關係。”李昌國重重點頭,爲高妙麗疑釋,道:“我是立了大功,平定了吐蕃。可是,我也有一短。你知道我最大的短處是什麼?是我太年輕!”

“年輕?”高妙麗一臉的疑惑。

“是這樣的。”李昌國在高妙麗耳邊一陣輕語。

“啊。還有這麼多道道?”高妙麗以手捂嘴,一臉的驚訝。過了片時,鎮靜下來,問道:“照這麼說,擊破大食是你領兵了?”

“未必。這要依太子而定。”李昌國眉頭一挑。(未完待續。。)

,!

第3章 棄城而逃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9章 首戰告捷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2章 指點明路第15章 曲江池第71章 出兵石國第35章 聯手滅楊第24章 號令大漠第2章 范陽精銳第47章 空降兵第35章 進攻?退兵?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26章 狼狽爲奸第34章 席捲大非川第94章 吐蕃滅亡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70章 全面圍城第25章 彪悍的虢國夫人第5章 挺進波斯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8章 生死關頭第36章 安祿山第49章 拯救李隆基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1章 大軍壓境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20章 面聖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78章 亂起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67章 不信!第19章 針鋒相對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34章 吐蕃援軍第39章 機會來了第8章 世界中心第15章 鎮國柱石第14章 王忠嗣的歉意第12章 緊鑼密鼓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35章 聯手滅楊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12章 千古一帝第1章 春光乍泄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5章 威震三軍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31章 大軍壓境第28章 傾國之兵第10章 高仙芝第16章 大破吐蕃(三)第38章 封常清第25章 礪兵秣馬第15章 最高機密第33章 王忠嗣下獄第8章 定計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42章 除惡務盡第42章 忠厚人吶!第24章 重返前線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40章 大唐憾事第78章 亂起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70章 全面圍城第59章 將計就計第37章 輝煌的勝利第16章 開路先鋒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35章 李白建功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64章 兵臨邏些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21章 各逞機鋒第9章 疏勒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40章 大唐憾事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2章 第一猛將第26章 舒萊克第6章 勇猛無敵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78章 亂起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42章 最後一關第25章 升任校尉第11章 尋訪杜甫第28章 贊普獻舞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34章 席捲大非川
第3章 棄城而逃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9章 首戰告捷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32章 指點明路第15章 曲江池第71章 出兵石國第35章 聯手滅楊第24章 號令大漠第2章 范陽精銳第47章 空降兵第35章 進攻?退兵?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26章 狼狽爲奸第34章 席捲大非川第94章 吐蕃滅亡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5章 安祿山的挑釁第70章 全面圍城第25章 彪悍的虢國夫人第5章 挺進波斯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8章 生死關頭第36章 安祿山第49章 拯救李隆基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1章 大軍壓境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20章 面聖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78章 亂起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67章 不信!第19章 針鋒相對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76章 陰你又如何?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34章 吐蕃援軍第39章 機會來了第8章 世界中心第15章 鎮國柱石第14章 王忠嗣的歉意第12章 緊鑼密鼓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35章 聯手滅楊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12章 千古一帝第1章 春光乍泄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5章 威震三軍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31章 大軍壓境第28章 傾國之兵第10章 高仙芝第16章 大破吐蕃(三)第38章 封常清第25章 礪兵秣馬第15章 最高機密第33章 王忠嗣下獄第8章 定計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42章 除惡務盡第42章 忠厚人吶!第24章 重返前線第40章 楊國忠的末日第40章 大唐憾事第78章 亂起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70章 全面圍城第59章 將計就計第37章 輝煌的勝利第16章 開路先鋒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35章 李白建功第37章 唐軍,能奈我何?第64章 兵臨邏些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21章 各逞機鋒第9章 疏勒第22章 齊齊出手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40章 大唐憾事第21章 原來是你!第12章 第一猛將第26章 舒萊克第6章 勇猛無敵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78章 亂起第3章 王忠嗣的震驚第42章 最後一關第25章 升任校尉第11章 尋訪杜甫第28章 贊普獻舞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34章 席捲大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