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千古一帝

補上週新書第6名,欠帳還清了。

上週站在新書第6名,本週掉到第9名了,我很受傷。朋友們,能頂起來嗎?

————————————————————————

大明宮,位於長安東北的龍首塬上,是大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大唐帝國的政令、軍令就是從這裡發出,到達全國各地,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

大明宮始建於唐太宗時期,唐太宗原本是爲盡孝道,爲李淵修建的。大明宮還未建成,李淵就死了,於是停建。直到唐高宗年間,方纔重建,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方有如今的規模。

長安城地勢東高西低,城西比較潮溼,而城東干燥舒適,大明宮建好後,唐高宗遷入大明宮。從此以後,大明宮就成了唐朝的政治中心,整個帝國的軍令、政令就是從這裡發出的。

大明宮分爲前庭和內庭,前庭以朝會爲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爲主。

內庭的中心便是大名鼎鼎的太液池,不計其數的房間宮殿以太激池爲中心佈局。

太液池是唐朝最爲重要的皇家池苑,建有不少水榭樓閣,複道環繞,風景優美,是休閒的好去處。

清澈的池水碧藍如鏡,在日光下閃閃放光,說不出的美麗,清風拂來,碧波陣陣,格外有情趣。

在一座涼亭裡坐着一個身長八尺的老者,頭髮微白,年紀雖然不小,卻是難掩俊美之姿,可以想象得到,他年輕時必然是俊美異常,可以讓無數人爲之瘋狂的大帥哥。

老者打量着池水,臉上帶着淡淡而又迷人的笑容,顧盼之間自有一股氣吞河嶽、睥睨天下的氣勢。

他,就是當今的大唐皇帝,真命天子,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雖至暮年,卻難掩英雄氣度,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股令人仰視的威儀,沒有任何的矯飾,而是自然流露。

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非常具有爭議的皇帝,譭譽參半,褒貶不一。

唐朝之興盛,唐朝之所以能達到“開元盛世”的高度,就是因爲他,是李隆基嘔心瀝血打造的。

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文治燦爛,武功赫赫,令人仰視,唐朝之強盛超過了唐太宗開創的“貞觀之治”,唯一能與之相比的只有漢武大帝開創的“漢武盛世”了。

李隆基不僅人長得俊美,人所難及,更有龍鳳之姿,秦皇漢武之才,若不是他的話,唐朝已經改姓了,或者姓韋,或者落入太平公主手裡了。

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最爲動盪的歲月之一,韋后和安樂公主聯手毒殺了中宗,把持朝政,羣臣不敢言,宗室束手,眼看着唐朝的大權就要落到韋后手裡。就在這關鍵時刻,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政變,誅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把睿宗推上了皇位。

李隆基憑藉傑出的才幹被立爲太子,這是無可爭議的,就是他的大哥也是遜讓不已。

然而,太平公主輕視他,不把他放在眼裡。很快,太平公主就意識到她犯了一個大錯誤,李隆基雖然年輕,卻是精明過人,具有傑出的才華,把他視爲眼中釘,欲要除之而後快。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之女,極有政治手腕,很想如武則天一樣當女皇,朝中大臣半入其黨,她的勢力很大,就是睿宗每遇大事都要與她商議,這是一個極爲可怕的對手。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李隆基先發治人,一舉誅殺了太平公主,掃除了他帝路上的最大絆腳石,再也沒人能與他爭帝位了。

李隆基雖然登上了皇位,面臨的政治形勢卻是異常嚴峻。因爲自唐太宗以後,唐高宗、中宗、睿宗,連着三朝軟蛋皇帝,更有**干政,宮廷混亂、朝綱不振、積弊如山,大唐帝國已經不復唐太宗時的盛況了。

李隆基立志要做唐太宗那樣的明君,更是付諸了行動,他舉賢任能,姚崇、宋璟、韓休、張九齡、張說……這些名臣得到重用,革除積弊,整軍經武,勵精圖治,把大唐帝國治理得花團錦簇,推動中國歷史走向“開元盛世”。

欣賞陣陣碧波,李隆基的心情極好,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響起,李隆基頭也沒有回,問道:“李林甫,你有何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李林甫快步上前,衝李隆基見禮,畢恭畢敬,小心翼翼,沒有任何破綻。

“哦!”

李隆基微感訝異,扭過頭來,眼中光芒閃爍,盯在李林甫身上,李林甫那感覺就象這不是目光,而是利劍,在剜心似的。

李林甫雖是千古有名的奸臣,卻是有雄材,算得上是一代人傑,可是,每次面對李隆基都有一種被看透的感覺。

“陛下,高仙芝打下小勃律,生擒蘇失利和吐蕃公主,現已押解至京。”李林甫忙回稟。

“打下小勃律了?”李隆基眼中光芒一閃,宛若天劍破空,讓人不敢仰視,一下站起來,一股氣吞河嶽之慨驟然而生。

“打得好!”

李隆基雙手輕擊,發出清脆的擊掌聲,讚道:“吐蕃與大食相互勾結,狼狽爲奸,更是一度聯兵與大唐爲敵。兩國勾結,東自大非川,西至波斯,數萬裡疆域皆爲大唐之敵,雖然大唐強盛,卻也棘手。”

大非川就是如今的青海湖一帶,那裡是吐蕃的主要經濟區,作用非常重要。

“高仙芝這一仗,就好比一把快刀,攔腰一刀,把吐蕃和大食從小勃律一分爲二!”

李隆基若不是晚年貪圖享樂,而是一如既往的勤政的話,他肯定會成爲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明君聖主。儘管如今的真命天子已經步入暮年,不再勤於政事,其精明卻在,一語切中要害:“吐蕃不能牽制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就可以集中兵力與大食爭鋒!”

“陛下英明!”

李林甫讚頌一句:“小勃律雖小,卻是極爲重要,小勃律給大唐拿下,此是大唐盛事,臣叩請陛下下旨,重賞將士們,大加慶賀!”

“重賞將士們這是必須的,大加慶賀就不必了。”

李隆基輕輕擺手,道:“自大唐創建以來,大唐滅突厥、吐谷渾、高麗,敗吐蕃、大食,打的勝仗多不勝數,隨便拿出一件也比這一仗更加輝煌。這一仗打得不錯,卻比不了這些大勝之仗,大加慶賀就不必了。傳旨,三日後,開放芙蓉園,準允百姓進入,這就足夠了。”

李隆基雖然不再勤於政事,卻是精明仍在,賞罰分明,如此處置再好不過了。

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47章 嚇個半死(上)第10章 他真有辦法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85章 吐蕃求和第28章 生死關頭第12章 李白揚威第51章 楊貴妃(下)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42章 除惡務盡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6章 李白榮升第25章 礪兵秣馬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二)第58章 李泌第10章 李林甫第11章 高手第9章 雷伊之戰第57章 李白出山第6章 李白榮升第13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6章 勇猛無敵第44章 有美偕行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6章 勇猛無敵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6章 血染山崗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3章 生擒活捉第58章 和談第9章 首戰告捷第30章 妙計解困第35章 吐蕃中計第47章 嚇個半死(上)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31章 飲中八仙第39章 深埋大葬第78章 亂起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65章 搶!(上)第50章 怎麼救?第32章 決戰西域(四)第7章 楊國忠第58章 李泌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4章 最後一戰(中)第7章 大獲全勝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36章 血染山崗第14章 參贊軍機第11章 尋訪杜甫第2章 范陽精銳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11章 尋訪杜甫第41章 一語解圍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9章 借勢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二)第24章 號令大漠第47章 罪己詔第24章 軍心何在?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29章 冰川天險第20章 兵不厭詐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25章 中亞泣血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34章 吐蕃援軍第25章 升任校尉第20章 大唐笑柄第56章 爲何?第38章 封常清第22章 神兵天降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25章 礪兵秣馬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50章 血戰破壺口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47章 空降兵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章 小勃律來襲第39章 深埋大葬第11章 迎頭痛擊(下)
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47章 嚇個半死(上)第10章 他真有辦法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85章 吐蕃求和第28章 生死關頭第12章 李白揚威第51章 楊貴妃(下)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42章 除惡務盡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6章 李白榮升第25章 礪兵秣馬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二)第58章 李泌第10章 李林甫第11章 高手第9章 雷伊之戰第57章 李白出山第6章 李白榮升第13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第49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6章 勇猛無敵第44章 有美偕行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6章 勇猛無敵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36章 血染山崗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3章 生擒活捉第58章 和談第9章 首戰告捷第30章 妙計解困第35章 吐蕃中計第47章 嚇個半死(上)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31章 飲中八仙第39章 深埋大葬第78章 亂起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65章 搶!(上)第50章 怎麼救?第32章 決戰西域(四)第7章 楊國忠第58章 李泌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4章 最後一戰(中)第7章 大獲全勝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36章 血染山崗第14章 參贊軍機第11章 尋訪杜甫第2章 范陽精銳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16章 大破吐蕃(八)第11章 尋訪杜甫第41章 一語解圍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9章 借勢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二)第24章 號令大漠第47章 罪己詔第24章 軍心何在?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29章 冰川天險第20章 兵不厭詐第23章 各有優劣(下)第25章 中亞泣血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34章 吐蕃援軍第25章 升任校尉第20章 大唐笑柄第56章 爲何?第38章 封常清第22章 神兵天降第61章 王忠嗣回京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25章 礪兵秣馬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50章 血戰破壺口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47章 空降兵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2章 小勃律來襲第39章 深埋大葬第11章 迎頭痛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