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各有優劣(下)

“啪啪!”衆將狠狠敲着身上的明光鎧,笑眯眯的,眼睛只剩一條小縫縫了。

“瞧見沒?這就是明光鎧!只有我們大唐纔有,大食狗莫要說穿,能看上一眼就是莫大的福氣。”

盔甲是唐軍最大的優勢之一了,尤其是明光鎧,更是阿拉伯帝國望塵莫及的,衆將聽了李泌的話,無不是大喜,七嘴八舌的貶損阿拉伯帝國。

“安靜。”李昌國眉頭一擰,冷哼一聲,衆將趕緊閉嘴。

“遠程攻擊,各有優劣,我們有投石機、強弩,大食亦有,很難說誰更佔優。”李泌接着剖析,道:“說到強弩,還是我們更佔優,大食雖然也有強弩,與我們的強弩遠遠沒法比,無論是從射程還是弩矢密集,還是在軍中的使用,大食比我們都差遠了。”

強弩一直是古代中國獨步世界的利器,在軍隊中大規模推廣使用,歷朝歷代很是重視,秦漢隋唐這些強大的王朝更是在把強弩提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

與弓箭比起來,強弩的優勢在於,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強,弩矢的密集程度更大,遠非弓箭所能比。更重要的一點是,強弩對射技的要求幾乎沒有,只需要按照機械規定理行操作就成,就算不會射箭也沒問題。

而弓箭對箭術的要求很高,箭術還不能速成,這就限制了弓手的數量。

在中國歷史上,並不乏射技高超的神射手,比如春秋第一射手養由基和飛將軍李廣,都是聞名千古的神射手。然而,整體來說,古代中國的射箭水平與匈奴、突厥這些遊牧民族還是大爲不如,儘管秦漢隋唐這些強大王朝軍隊的箭術了不得,不在異族之下。

問題是。匈奴、突厥這些遊牧民族是全民皆兵,全民皆是了不得的射手,少說也有幾百萬優良的射手,與之同時期的古代中國能有這麼多的射手麼?

肯定不可能有。

儘管如此,漢朝擊破了匈奴,唐朝滅了突厥,因爲漢唐之世有很多強弩。在強大的弩陣面前。即使匈奴、突厥這些遊牧民族的箭術再了得,也不是對手。

大食並非沒有強弩。只是大食對強弩的使用與唐朝比起來,差得太遠,數量不多,還質量不如唐朝的強弩,更沒有象唐朝那樣,集中大量的強弩組成強大的弩陣,對敵人進行鋪天蓋地的遠程打擊。

“我們的強弩雖然了得。可是,大食有威力巨大的投石機,比我們要強。”李泌的話鋒一轉,道出一個事實。

投石機笨事,會在很大程度上拖累行軍。可是,大食沒有強大的強弩,缺少遠程打擊的手段,只能大量製造投石機,在兩軍對陣時,對敵人進行遠程打擊。

說到投石機。還是大食佔了上風。對於唐朝來說,唐軍並不缺乏遠程打擊手段,強弩更便於轉移,不會拖累行軍的速度,是以唐朝在這方面投入不是很大。

也許正是因爲這種原因,使得古代中國在投石機的研究上與中東地區的差距很大。最有名的例子是,忽必烈久攻襄陽不克,從中東地區抽調了一些投石機方面的良工到中國來。製造了著名的“回回炮”。當回回炮製成之後,元軍在襄陽初次使用,其響若雷。驚天動地,當時鎮守襄陽的宋將呂文煥嚇破了膽。最後投降了忽必烈,拉開了忽必烈滅亡南宋的序幕。

“投石機的射程雖然遠,可是,不如強弩的弩矢密集。而且,投石機太過笨重,即使大食也不會太多,我們不懼。”有將領壓根就在乎。

投石機的使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來攻城。在這種情況下,投石機拋射的石塊很大,要沉重,最好是能砸破城牆的那種。

另一種情況就是在兩軍對陣時,投石機拋射的石塊不會太大,而是追求數量。可以想象得到,一架投石機一次性投射重量在一兩斤的石塊,到達了一兩裡外,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殺傷力依然不小,威力不在強弩之下。

更重要的是,這種情況下拋射的石塊不是一塊,而是一次性會拋射三二塊,甚至更多。一砸下來,如同一張網,會砸死砸傷不少人。

相比於強弩來說,投石機的殺傷力還是有所不如,唐軍還真有驕傲的資本。

“再說,我們還有陌刀戰陣,可以派出陌刀戰陣把投石機劈壞。投石機那麼笨重,要弄走都不可能,只要陌刀戰陣一出,必然無幸。”又一個將領大聲叫嚷起來。

“沒錯!”衆將轟然相應。

陌刀戰陣是唐軍最犀利的利器,一旦發威,那是無解的。憑藉其強大的攻擊力,用來破城投石機的話,很可能會成功。只要失去了投石機,大食軍隊也就是失去了遠程攻擊力,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會被弩陣射殺不少。

“在以往的大戰中,我們的陌刀戰陣無往而不利,可是,在眼下這場大戰中,未必有用。”李泌卻是毫不留情,打擊衆將的熱情。

“爲何?”衆將不解了。

“因爲大食有重甲騎兵。”李昌國代爲回答。

“重甲騎兵?”衆將臉上有些變色。

重甲騎兵就是重騎兵。

“阿布?穆斯林敢於用陽謀,敢於在龜茲與我們決戰,他不會沒有對付陌刀戰陣的辦法,我猜測,很可能就是用重甲騎兵。”李泌重重點頭,很是贊成李昌國的說法:“你們都知道,重甲騎兵的衝擊力很強,那是衝陣的利器,用來突破敵人的陣勢威力巨大。而我們大唐,已經沒有重甲騎兵了。”

重騎兵的威力不需要說的,衝擊力驚天動地,一般用來衝陣,是無堅不摧。。

人與戰馬都覆蓋重甲,加起來好幾百斤,高速衝來,突入敵陣,相當於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其威力不需要說的。

陌刀戰陣攻守兼備,可以用來突陣,衝擊敵人的陣勢,是無往而不利。可是,遇到重甲騎兵的話,勝負之數還真是很難預料。

“這個……”衆將有些震驚了。

陌刀戰陣是唐軍最爲銳利的利器之一,若是被阿布?穆斯林克制了的話。唐軍無異於會失去最爲重要的攻擊力,要衆將不震驚都不成。

“該死的阿布?穆斯林。他好陰險。在以往的大戰中,他從未使用過呀。”衆將又大罵阿布?穆斯林了。

“他不是不想用,而是想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李泌一針見血:“大食技藝不行,連造紙術都不會,更不會製造成衆多的精良盔甲,其重甲騎兵也不會太多,若是在其他的大戰中使用的話。無異於添油,沒多大效果。還不如集中起來,用在最爲緊要的大戰中。”

“想來,阿布?穆斯林這些年積攢了不少吧。”李昌國很是贊成李泌的說法。

重騎兵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盛行一時,漢朝擊破匈奴,就組建了衆多的重騎兵,在這場大戰中,展現出了驚人的戰力。自此以後,重騎兵就成了古代中國的利器。尤其在南北朝時期,更是重騎兵的黃金時代。組建的重騎兵多不勝數。

到了唐朝初期,因爲陌刀的大量使用,陌刀戰陣的成熟,再使用重騎兵的話就太重複了,使得重騎兵的作用大爲減弱。在經過長期的摸索之後,唐朝最後廢除了重騎兵,與陌刀戰陣配合作戰,只需要輕騎兵就成了。

這是唐朝沒有重騎兵的原因。

至於近戰武器。橫刀和大食的彎刀,說到質量,應該是差不多。不過。總體來說,還是唐朝的橫刀更勝一籌。

原因不在於別的。而是在於鍊鋼技術。

大馬士革刀雖然很有名,很銳利,可是,研究大馬士革鋼的生產技術,就可以發現,很繁瑣,真正的好鋼不太好得到。而唐朝使用的“灌鋼法”鍊鐵技術,使得唐朝的精鋼產量大爲增加,可以大量製造優質的武器。

要不是有“灌鋼法”提高了鋼鐵的產量,唐朝也不可能使用號稱“冷兵器時代豪華裝備”的陌刀了。

“再說訓練,都是經過嚴格訓練,誰也不見得比誰強,也不見得比誰弱。”李泌的下一個結論,仍然是難分高下。

阿拉伯帝國的大軍經過嚴格的訓練的,有着嚴明的紀律,要不然的話,阿拉伯帝國的征服速度也不會如同旋風一般快。

同樣的,唐軍也是經過了嚴格訓練,軍紀嚴明,絕不比大食軍隊差。兩軍應該都差不多。

“至於軍心士氣,都是不怕死的精銳,驍勇善戰,誰也不比誰差,誰也不比誰強。”李泌的話讓衆將大爲泄氣。

阿拉伯帝國軍隊能征善戰,驍勇不凡,軍心士氣沒說的,絕對都是不怕死的人。要不然的話,阿拉伯帝國不可能征服大片大片的土地,滅國數十。

“最後說信念,同樣如此。”李泌有些無奈的一攤雙手。

阿拉伯帝國是個宗教國家,政教合一,其軍隊信奉安拉,是伊斯蘭教徒,有着狂熱的宗教信仰。狂熱的宗教信仰有多可怕,不需要說的,不要說去死,就是讓他們全家去死,他們也不會怕。

唐軍的信念來自於對夢幻王朝的認可,來自於作爲華夏男兒的自豪,大唐男兒絕不後縮。

在這一點上,又是半斤八兩。

“這……以前的大食狗不是如此難纏呀。”衆將聽了李泌的剖析,一顆心直往下沉,越聽越覺得大食難打了。

“那是因爲大食以前沒有拿出真正的底蘊,這次,是生死大戰,他們當然要拿出底蘊了。”李昌國眉頭一挑,笑道:“你們莫要擔心,總體來說,我們還是佔上風的。來,我們給阿布?穆斯林好好設個局,讓他上當。”(未完待續)

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19章 獻俘第42章 最後一關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33章 王忠嗣下獄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32章 決戰西域(八)第3章 我是監軍!第60章 羣英聚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23章 王維獻計第25章 中亞泣血第13章 你是我的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2章 分兵略地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27章 進軍龜茲第9章 雷伊之戰第29章 盡歡而散第51章 楊貴妃(上)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23章 連雲堡第1章 吐蕃入侵第9章 借勢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7章 楊國忠第15章 曲江池第23章 連雲堡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60章 大擄掠第3章 棄城而逃第44章 我的女人第31章 捷報頻傳第44章 我的女人第55章 唐軍來了第43章 報應來了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19章 獻俘第35章 聯手滅楊第40章 大唐憾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3章 哥舒翰第11章 高手第38章 太子李亨第49章 從天而降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16章 大破吐蕃(六)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31章 喜悅無邊第42章 更勝一籌第13章 杜甫很忙第38章 太子李亨第11章 迎頭痛擊(下)第56章 爲何?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15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20章 面聖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9章 首戰告捷第43章 破壺口第33章 爭風吃醋第57章 李白出山第25章 中亞泣血第31章 龜茲解圍第19章 一言而決第9章 首戰告捷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49章 從天而降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7章 大獲全勝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93章 末日到了第28章 贊普獻舞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8章 奪得首功第15章 此路不通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3章 棄城而逃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2章 緊鑼密鼓第47章 空降兵第17章 無上榮耀第62章 掛帥出征第77章 大勝一仗第21章 一舉渡河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14章 最後一戰(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8章 定計第12章 第一猛將
第40章 解太子之難第19章 獻俘第42章 最後一關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33章 王忠嗣下獄第57章 朕要瘋一回第32章 決戰西域(八)第3章 我是監軍!第60章 羣英聚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23章 王維獻計第25章 中亞泣血第13章 你是我的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2章 分兵略地第24章 龍武大將軍第27章 進軍龜茲第9章 雷伊之戰第29章 盡歡而散第51章 楊貴妃(上)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23章 連雲堡第1章 吐蕃入侵第9章 借勢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7章 楊國忠第15章 曲江池第23章 連雲堡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60章 大擄掠第3章 棄城而逃第44章 我的女人第31章 捷報頻傳第44章 我的女人第55章 唐軍來了第43章 報應來了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7章 簞食壺漿迎唐軍第19章 獻俘第35章 聯手滅楊第40章 大唐憾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3章 哥舒翰第11章 高手第38章 太子李亨第49章 從天而降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16章 大破吐蕃(六)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5章 小勃律入伏第31章 喜悅無邊第42章 更勝一籌第13章 杜甫很忙第38章 太子李亨第11章 迎頭痛擊(下)第56章 爲何?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15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20章 驚天血戰(下)第20章 面聖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9章 首戰告捷第43章 破壺口第33章 爭風吃醋第57章 李白出山第25章 中亞泣血第31章 龜茲解圍第19章 一言而決第9章 首戰告捷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49章 從天而降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7章 大獲全勝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93章 末日到了第28章 贊普獻舞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62章 掛帥出征第28章 奪得首功第15章 此路不通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3章 棄城而逃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2章 緊鑼密鼓第47章 空降兵第17章 無上榮耀第62章 掛帥出征第77章 大勝一仗第21章 一舉渡河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14章 最後一戰(下)第16章 大破吐蕃(二)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8章 定計第12章 第一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