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

再不甘也不行,李嘉鄭重其事地說道,禮物收下了,但若是佛寺不遵從如道觀一般的規矩,後果難料。

留下錢財,只沒收廟產,這不是好好嗎?

不過,光是憑藉着沒收道觀的廟產,以及其他土地,已經足夠分配與那些立功的士兵了。

不過,沒收而來的道產,卻讓李嘉擁有了不少意外之喜,光是熟地,就有一千餘頃(百畝爲頃),大部分位於興王府周邊,上好的水澆地,全部歸屬於少府寺,名義上歸皇帝所有。

除了那些賜予道觀的山嶺林木外,全都便宜了李嘉。

之前籍貫邕州,以及海南的軍士,官府若擁有的土地,分配起來,自然綽綽有餘。

問題是怎麼分?該如何分?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這一切都是無關緊要的,最爲要緊,燃眉之急的,還是夏稅。

夏秋兩稅,國之根本。

自從前唐均田制崩潰以來,春秋兩稅就爲官僚們一年以來最重要事情。

作爲執政以來的第一次稅收,李嘉頗爲重視,召集都督府羣臣,開始討論如何面對。

雖然李嘉名義上取消了正稅以外的雜稅,但官僚的貪婪,實在令人放心不下,他生怕這種善政被官僚們轉化爲惡政,這就非他所願了。

雖然衆人有些疑惑,但卻很忠實地來到都督府,聽候吩咐。

李嘉稍微解釋了一下,衆人才恍然大悟。

有的人建議派大軍監督,每個州派一個都,夏稅自然水到渠成。

有的人認爲,那些文官們個個貪婪無度,只有用殺戮來恐嚇,才能止住……

對於這些餿主意,李嘉不置可否,只是笑笑不說話。

對此,以李郜、王寧爲首的文官集團,表示反對,這樣將武將明擺地放在文官之上的行爲,大漢數十年來從未有過的。

“至高祖以來,文貴於武,才能讓大漢江山穩定至今,中原各國武人專權作亂之事,殷鑑不遠啊!”王判官痛心疾首地說道。

“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們說到底該如何?”

來回折騰了許久,李威望着這羣文弱的讀書人,不由得出聲說道。

“文武本就殊途,不宜再次亂爲!”李嘉嚴肅地說道,制止了這次爭吵。

“既然商量不出,那就按我的來吧!”李嘉慢慢地站立起來,大腦不斷地運轉着。

這種東西需要借鑑,宋朝的轉運使制度改變些許還是可以的。

“每州設一名轉運使,從六品,副使若干,正七品,其他吏員若干……”

“轉運使握一州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舉薦賢能之責……”

“也就是說,自此以後,地方的賦稅,夏秋兩稅以及其餘商稅等,專賣,鹽稅,礦稅等,皆由其掌握,地方不得干涉。”

“轉運使衙門掛在戶部門下,就連宰相也不得干涉,獨立於朝廷之外。”

“若轉運使專司賦稅,錢糧留於中央,地方何以爲持?”

別的人都是一臉沉思,唯獨王寧王判官發出了聲音,問出了關鍵所在。

“地方?”李嘉遲疑了些許,直接說道:

“錢糧之分,中央得其七,地方得其三,想來也是夠用的!”

像北宋那般,計算的清清楚楚,將地方擄掠一空,連官吏的薪水就發不出,更別救助難民了,就連修橋鋪路都拿不出錢……

三七分纔是王道。

很快,都督府的提議得到了政事堂的批准,隨後擬了中書門下的章程,一個新的衙門自然就成立了。

對於這個專司錢糧賦稅的衙門,朝堂的官吏們不住地巴望着,拉扯着關係,就想進去。

別的衙門不提,這個轉運使衙門,李嘉可是寧缺毋濫,這關係到朝廷生存根本。

六十州,每州的轉運使相當於中央的眼睛,又是地方衙門的管家,位卑而權重。

“時賢兄,這轉運使之職,可有展望?”胡賓王正讀着書,突然耳邊傳來一聲訝異,擡頭一望,原來是自己的好友,黃德彰。

“轉運使之職,至關重要,都督親自挑選,再期望又有何用?”胡賓王未放下書,直接道:

“更何況,我才擔任書記不過月餘,職責尚未熟透,屁股還沒坐熱,資歷太淺,就巴望着轉運使,這讓別人如何看我?”

“倒是黃兄你,近來可好?”

“天天與木工爲伴,又筒車,又是兵甲的,都是志同道合之輩,好倒是好,不過卻無胡兄作伴,心中頗爲遺憾啊!”

黃德彰眉頭一皺,故作悲痛地說道。

“黃兄待在軍械司,見上一面也是辛苦!”胡賓王望着這個好友,不由得感嘆道。

這位好友不愛詩書,獨喜木械,如今倒有了好去處,甚得都督看重,也算得償所願了。

“近日才得閒,休沐些許時日,平日裡待在島中,忙碌起來可無日夜之分,胡兄若有意於轉運使,資歷等不算,我在都督面前還有些許顏面,能求得一二。”

聽得好友如此言語,胡賓王卻只當其吹牛,笑了笑,然後就與其討論些許趣事,聊起來就忘了時間。

“對了,我還有事去找都督,憑藉着這個,轉運使一職,應該不在話下了!”

正待胡賓王疑惑之際,黃德彰從懷中掏出了一串珠子,黑色的,在一個木框中,甚是奇怪。

“我也不知是作甚的,但都督卻很重視,叫做算盤,爲前去各州的轉運使預備的,說是爲了不被地方矇蔽!”

“有了這東西,加上我的舉薦,再加上時賢兄(胡賓王字時賢)才能,一個小小的轉運使,絕對不再話下!”

望着這一串珠子,胡賓王有些相信自己這位好友所言是真的了,如果這個‘算盤’真的擁有這樣的功能。

第1187章哼,女人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1153章第1360章談話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230章出宮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236章僧人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1369章騎兵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366章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278章拉薩第1295章門檻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1323章胡昌翼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1223章第八十九章工坊第1409章崩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1402章宗藩第1194章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1235章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120章哭泣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
第1187章哼,女人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1153章第1360章談話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230章出宮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236章僧人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1369章騎兵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366章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278章拉薩第1295章門檻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1323章胡昌翼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1223章第八十九章工坊第1409章崩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1402章宗藩第1194章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1235章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120章哭泣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