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

“人就不能太貪婪!”艾倫威爾遜唉聲嘆氣,可一個男人不鍵政不好色,這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比起這兩點,什麼抽菸喝酒都是小毛病了。

有些錯誤是不能犯的,比如在一個女人面前,絕對不能過多的提及另外一個女人。

“你的小兄弟,這輩子跟着你可真是幸運呢。”擺弄着作案工具的海蒂·拉瑪瞟了男人一眼,“真是膽子越來越大了,西西里美麗傳說還在剪輯,就這麼着急的催我過來。”

“我這個人沒出息,這輩子就這麼點追求。”艾倫威爾遜給了海蒂·拉瑪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賭咒發誓道,“但我保證,我對你們絕對真心實意,最大的願望久石讓你們一輩子都開開心心。”

他說的話絕對真心實意,哪怕就是一個影后也看不出來真假。況且海蒂·拉瑪一直都扮演花瓶,這一次對西西里美麗傳說這部電影,都算是拿出最大誠意了。

雖然和海蒂·拉瑪在一起的時候很熱乎,但被龍騎兵玩了一次的艾倫威爾遜,已經在避免在任何女人面前談工作。

再者海蒂·拉瑪是有前科的,曾經就從德國投奔過自由世界。在把他現在的工作泄露給美國,也並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現在外交部正在制定對艾森豪威爾這個新總統,對英美兩國的影響。

其實內政上,艾倫威爾遜就記得,美國工業在艾森豪威爾任內將會達到頂峰。這是因爲艾森豪威爾任內推行的大基建,所帶來的需求增長。

他也是美國最後一個還把基建當回事的總統,從他之後,美國就開始奔着馬克思所說”資本是沒有辦法才從事物質生產這種倒黴的事情,它也不願意去從事物質生產,它總希望有更快、更輕鬆的賺錢手段”。

美國從六十年代開始進入瓶頸,陷入掙扎當中,除了越南戰爭的影響之外。還有就是陷入了繼續工業投入,還是朝着金融路線走的路線問題。

最終到了八十年代,里根做出了抉擇,選擇了金融化路線。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又做金融中心,又做世界工廠的。人口越少的國家,想要兩者兼得越是困難。

英國就曾經面對過這個問題,實際上冷戰時期工黨就一直想要保證留下一定實力的工業,同時還想要做金融中心。提出的應對方案是國有化浪潮,用國家給工業兜底,同時塑造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

最終在和里根同時期的撒切爾夫人時期,英國也放棄了本土工業。做金融中心就容易多了,以前幹工業生產,材料工藝,市場銷售這麼多環節一個不能落下,工人時不時還鬧點事,這資本家當的可真累。現在好了我只要創造複雜讓人搞不明白的且有利於我的交易規則,坐等韭菜來,還能利用美元霸權,割完國內割世界,割完多頭割空頭,豈不美哉?

現在的英國,艾倫威爾遜也是在一定意義上幫助本土金融化,兩頭都吃註定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有些產業確實已經沒什麼利潤,國有化之後強行保留,只會讓窟窿越來越大。

現在開始轉移,還能夠保證處在倫敦政府的控制之下,真到了讓資本家用腳投票的那一天,英國就控制不住轉移什麼不轉移什麼了,一旦開始就如同這一次荷蘭的海堤一樣,一瀉千里。

“一百三十六處工廠,處在轉移名單當中,還有涉及到機械、汽車和造船的配套工廠,二百二十七個要保留!”艾倫威爾遜帶着東區的調查報告,來到白廳七十號內閣辦公廳。

他萬里迢迢回來,本來就是回本土挖牆角的,英國一隻腳在二十世紀,一隻腳在維多利亞時代,就和後世美國同時有硅谷和黑命貴一樣搞笑。

“會不會造成失業問題?”諾曼·布魯克微微皺眉道,“東區的人口本身就貧困。一下轉移出去三分之一的工廠?”

“尊敬的爵士,產業升級是遲早的事情。”艾倫威爾遜無奈的搖頭道,“但是當前,改建計劃本身就能夠吸收一批勞動力,三五年之後改建計劃完成了。就沒人想起來那些無法致富只能給國家帶來負擔的職業了。”

艾倫威爾遜覺得,實在不行就只能發展第三產業了,第三產業倒不是完全沒有優點。

最大的優點就是,服務業不會出現生產過剩這種爛事,你開個飯店會非要把吃飯的人喂吃撐了?還是理髮的時候要把客人的頭皮刮下來?

人服務人的行業,是不會出現產能過剩這種事的,後世美國也不是服務業導致的問題,而是真的把工業都快轉移沒了,幾乎就只剩下服務業。

類似德國那樣保留工業實力的國家,和服務業一起支撐國家也沒出什麼問題。

無非就是一個適度的問題,美國從向日本轉移產業開始,後來又是韓國,又是東南亞,一波接一波永遠不停歇,那不出問題纔怪呢。

雖然艾倫威爾遜說的天花亂墜,諾曼·布魯克可沒有直接答應下來,還是要進行一番評估,產業的轉移必須符合基本原則,高污染低利潤。

這個標準艾倫威爾遜覺得沒問題,什麼不都是從易到難麼?有的轉移就不錯了,多少國家想要被轉移都沒機會,比如二十一世紀那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絞盡腦汁向睡王證明,我是我們的人,沒人比我更加可靠。

有聲有色的大國總是想要付出小代價,得到大收穫。這就非常令人不欣賞!如果能夠罩着喜馬拉雅山狠狠一撞,死個十萬八萬的士兵,丟個十幾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來表達誠意。

這種解不開的死仇下,華盛頓一定會感覺到誠意,老仙還是豁不出去。

至於美國手中的金融業能不能養活三億人,艾倫威爾遜不知道,他知道英國在怎麼樣,也只有五千萬人,保留高端製造業和金融業加一起,壓力比同樣這麼幹的美國人小很多。

實在不行還可以移民,澳大利亞現在還不到一千萬人口,同樣可以做接盤俠,讓在英國失業的人口,換一個地方開啓新生活。

經過縝密一考慮,總的來說產業轉移風險是可防可控的,尤其是有澳大利亞幫忙的情況下。

儘管很多國家產業升級就會拋棄製造業,但是並不是必由之路,從德國不僅不放棄甚至還在擴大自己製造業的領域來看,製造業發達和成爲並保持發達國家身份是不矛盾的。並不是說發達國家就必須放棄製造業,甚至一定放棄低端製造業。

諾曼·布魯克留下了評估報告,表示會在近期交給內閣,囑咐艾倫威爾遜先把東區的改建辦好,“艾倫,我是一直很看好你的,到了今天這可能是唯一我和愛德華不多的共識了。我讓你保留馬來亞專員的職務,同時處理東區改建的事情,就是讓你從多角度考慮問題,畢竟內閣秘書的工作很多,也不侷限於某一個領域,你知道麼?”

這一波雞血,艾倫威爾遜精準的接收到了,馬上就感覺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氣,現在有人讓他去東區親自做建築工人都是可以的。

“這是不是說明,這一次的改建是一次考試?”艾倫威爾遜走出內閣辦公廳這麼想着。

其他負責改建的人選,也都是目前白廳非常有實力的官員。當然能夠和這些普遍四十歲左右的年輕俊傑同臺獻藝,他也沒有什麼不滿的。

他的年齡在當今的白廳,不但不是一個優勢,反而還是一個劣勢。不過諾曼·布魯克要是在做十年內閣秘書,那個時候艾倫威爾遜就完全處在一切有利條件當中了。

其實這也是伯克·特倫德等人的想法,現在大家都彼此警惕,已經覺得未來領導白廳的對手,就在這一次諾曼·布魯克叫來的人選當中。

只是艾倫威爾遜沒有什麼被注意的地方,誰會注意一個檔案年齡才二十九歲的海外專員?相反剩下的人,都處在四十左右的黃金年齡,處在一個競爭的軌道上。

現在包括伯克·特倫德在內的人,都覺得艾倫威爾遜的角色應該是,“我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

正在大家都在爲天氣轉暖啓動改建工程做準備的時候,往返於北美和歐洲的班機上,奧黛麗赫本心事重重的看着窗外,闖蕩美國一年,似乎出現了一些讓她十分苦惱的變化。

到了現在她還是不知道怎麼面對這一片土地,飛機從巴黎機場降落,很快她就被啄木鳥影業派來的專車接走。

“那個小演員回來了!”剛剛和艾倫威爾遜講完戲的海蒂·拉瑪,對着男人透漏了奧黛麗赫本回到歐洲的事實。

“哦,說明你和英格麗的公司又有項目了。”艾倫威爾遜故作鎮靜的道,“說不定你們的公司以後會成爲歐洲電影的代表。”

“可能會,不過我問的不是這件事。”海蒂·拉瑪的下巴微微揚起,鳳目波光流轉道,“你最近不考慮考慮去一趟巴黎?藉口不是有的是!”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1562章 下半場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1562章 下半場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