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

“我深表同意!爵士說的太有道理了。”艾倫威爾遜一副我是我們的人口吻贊同道,“不過對於大多數殖民地來說,找到自身的價值對駐地專員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香江的條件,一般殖民地沒有。”

“看,對於我們來說,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找到問題。”葛量洪意味深長的道,“看誰能找到最爲關鍵的問題。”

“哦,尊敬的爵士,我們換一個話題。”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不着邊際的道,“其實對我們這些海外公務員來說,利益來源之地取決於所管理的領地,而不是萬里之外的倫敦。在這個問題上,我和爵士的立場一致。”

香江的英國公務員傾向蔑視倫敦官僚對港督以及在香江實施的政策指手畫腳,企圖保留更大的自主權。港督和官員們也認識到,倫敦從來都是以商業角度看香江,萬一香江有一天成爲倫敦的經濟包袱,他們的自主權將無從說起,甚至放棄香江。

所以港督都着力於提高香港的經濟自持力,一方面彰顯香江對英國商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增加抵擋倫敦插手內部事務的籌碼。

至於對內閣的尊重嘛,有,但又不是很多。大英帝國培養出來根正苗紅的官員,在這個問題上,並不把本土當成是助力,而是當成對手。

對於艾倫威爾遜來說,他需要香江這個中轉站,反正他都能把橡膠賣給蘇聯,自然也不在乎再加上一個國家,而且就算是他不賣,印尼也會賣。

與其這筆錢讓蘇加諾賺走了,還不如充實一下馬來亞的財政。

艾倫威爾遜提及,白廳做過預測,和中國的貿易在五年內就可以達到一億英鎊這個數字。當然這是貿易額,並不是利潤。但一億英鎊肯定不是小錢了。

“白廳的首腦們,終究還是比那些外行政客看的更加清楚。”葛量洪聽了之後很贊同的道,“形成互補的貿易之後,相信香江的收入也會大大增加。唯一的疑慮在於,可能我們的盟友會因此不開心。”

“我們當然要顧及盟友的態度,不過想來問題不大。”艾倫威爾遜心不在焉的回答。

比起完全陌生的敵人,香江獨特的位置也不僅僅是財政上的好處。真當亞洲的間諜中心是假的麼?

葛量洪有一點看的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江遲早會迴歸中國治下。至於某些政客異想天開的自治,或者是城邦,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既然肯定無法保留,不如做一點好事結下善緣。在來之前,葛量洪纔在教育上進行投入。

香江因爲人口增加,隨着學校數量的增加,教師的需求亦日益增大。可是香港僅有的羅富國教育學院卻未能滿足需求,結果葛量洪在九月新設了葛量洪教育學院。葛量洪曾對於新的師範學院以他命名,感到十分自豪。

“不過話說回來,兩個地方配合起來也有好處,香江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而馬來亞有資源,如果能夠將貿易額擴大。兩個地方都會得到發展。”

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葛量洪這一次才接受邀請來到吉隆坡,而不是過來度假。

在應對本土的問題上,艾倫威爾遜和葛量洪立場一致,都認爲治下的土地要發展,不能把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當成不存在。

關於打擊走私行爲,更是取得了一致共識,既南中國海並不存在走私行爲。都是合法的正常貿易,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可以作證。

“總的來說,香江什麼都不用做,就已經有了足夠的利潤。”艾倫威爾遜老神在在道。

至於直接管理經驗,也是英屬馬來亞應該學習的地方,比起艾倫威爾遜這個專員。

其實作爲港督的葛量洪權力更大,港督同時擁有行政權和立法權,此外,軍事權和警察也都掌握在港督手中。在香江可以隨心所欲做任何事,不會受到制約。

港督同時擁有行政權和立法權,此外,軍事權和警察也都掌握在港督手中。在香江,港督可以隨心所欲做任何事,不會受到制約。

所以艾倫威爾遜是必須得到葛量洪的首肯,才能搭上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順風車,根本就繞不過去。

不過就像是他說的,這對所有人都是好事,香江也會因此受益。那麼香江的英國公務員,也自然更加是受益最大的羣體。到時候也更有底氣和倫敦胡攪蠻纏!

兩人談的起興,艾倫威爾遜請教直接管理的經驗,“其實要是國內的政客說什麼發展計劃,肯定是三句話不離民主。”

“他們懂什麼治國?”葛量洪噗嗤一笑奚落道,“在經濟發展當中,民主根本是一個貶義詞,我們在香江的官員都認定,民主政治是會最快拖垮當地經濟的東西,並破壞社會及政局的安全。如果有一天我們要搞垮香江的經濟,倒是可以試一試民主政治,見效肯定非常快。”

“尊敬的爵士,你真是一個預言家。”艾倫威爾遜的讚歎絕對發自真心,未來的事情可不就和葛量洪說的一樣麼。

兩人在香江能夠受益這一點上再次取得了共識,香江地域狹小,自然資源匱乏,所以當地的生活物資、農產品、能源等都需要從外界源源不斷的輸血。香江的活牛、活羊、活豬、更是完全依賴外界。在豆類、番茄、洋蔥、黃瓜、生菜、菌類及其他蔬菜方面,海外也是最主要的提供方。

總的來說,沒有貿易香江是絕對不可能有所發展的。所以對於香江的英國公務員來說,所謂自由世界的廣泛封鎖,本身就是對社會公器們的最大侮辱。

帝國公務員自己不加入走私,已經算是對得起大英帝國多年以來的培養了。至於隔斷香江作爲自由港的貿易作用,那是想都不要想,換多少個總督都沒用。

接下來的幾天,作爲兩地的行政長官,艾倫威爾遜和葛量洪把事情談的七七八八。

香江和馬來亞不但在經濟上可以通過分工的方式,推動彼此發展。在政治上面對倫敦,更加可以採取共同立場,兩人都認爲,海外公務員的利益和本土的官員們認爲的,並不完全是一回事。

因爲聽聞美國人主動提及要和談,艾倫威爾遜帶着尊敬的港督去了一趟教堂,表示爲和平祈願,畢竟戰爭是殘酷的,沒人希望戰爭持續下去。

祈禱做完了。令人尊敬的教士不斷地打着呵欠,完成了這一天讚美上帝的任務。他們像機械地千篇一律地完成了每天例行公事的政府公務員那樣帶着一臉倦容,一個接一個地走進了聖器室。

這些體體面面的神父對宗教的那股子熱情,就像他們身上穿的那身教士服和披肩每天遭到磨損一樣,在日復一日的讚歌聲中漸漸地消失了。

教堂的神職人員中也存在着一般公共機構的通病:某些教士之間平時不說話,有的甚至見面時連招呼也不打。不過,這種情況一般的外來人士都不易發現,因爲表面上,他們在一起時都裝得很團結。比如,見面時總要握一握手,輕輕地拍一下對方的肩膀,甚至還說幾句笑話,或對着同事的耳根說幾句悄悄話。

當然,也有些平時寡言少語的人,做完祈禱,很快便離開了教堂。也有些人沒有告別就走了。

在完成了祈願之後,兩人繼續圍繞着和平什麼時候能夠降臨的話題進行討論。這個時候根據白廳的來的消息表明,美國的和談請求被拒絕。

看來偉大的上帝,一下子就識別出來了艾倫威爾遜這種僞信者,在關鍵時刻施加了懲罰。

“哦,我的上帝啊。”艾倫威爾遜對美國人的和平夢碎,感到了由衷的痛苦。但作爲一個成年人,他已經學會了用笑容來掩飾悲傷。

如果事情到此爲止的話,這不算什麼壞事,但白廳接下里的一條消息,卻讓他幾乎像是被雷劈了的一般,久久原地不同。

葛量洪十分奇怪,難道艾倫威爾遜美國有朋友在,才一直期望和平的降臨?

“哦,沒事!”艾倫威爾遜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蘇聯在圍着西柏林修牆的舉動,告知了葛量洪,這種事也不應該隱瞞。

“蘇聯人的舉動太惡劣了。”葛量洪義憤填膺的指責着,“這是一種對我們的施壓。”

“也許是吧!”艾倫威爾遜心不在焉的迴應,柏林牆的修建加上西柏林對外界的聯繫已經中斷,導致西柏林市民陷入了恐慌,不少市民逃出了西柏林。

但這其實對艾倫威爾遜來說不算大事,可以說和他無關。但是他清楚的記着,柏林牆可是一九六一年,第二次柏林危機之後修建的。

無論如何不應該在在這個時間出現,除了他之外,只有兩個可能,第一是這個世界上在對立陣營有一個人和他一樣,這個可能性不大。

還有一個可能,他身邊有間諜!艾倫威爾遜想到這,深感小丑就是他自己。

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
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