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

當初亞歷山大·卡多根,迎合張伯倫首相的主張,堅決把主張對德國先發制人打擊的外交部常任秘書替換掉,在道德層面上當然屬於無可挑剔的那一種。

用英屬印度的糧食,來解決目前英國國內甚至德國英佔區的問題,這有什麼問題?這不是理所因當的嘛,不然殖民印度做什麼?我大英不遠萬里去做慈善?

只是出於一貫以來的謹慎,亞歷山大·卡多根還是故作矜持用鼓勵的目光看着艾倫威爾遜道,“艾倫,分析一下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常任秘書,我相信在座的同事們,應該沒人比我更懂印度。”艾倫威爾遜已經迫不及待的站起來,用信心滿滿的專業口吻道,“相信各位同事都對英屬印度的富庶有所耳聞,我在英屬印度工作過一段時間,對當地不敢說非常瞭解,但也可以說不是外人。”

“從地理上來看,英屬印度無疑是一個十分適合農業發展的地方,這一點從當地海量的人口就能證明,甚至有些英屬印度的官員說,印度人像是蟑螂一樣繁殖,卻還能活得下去。”

艾倫威爾遜的話剛落,整個會議室響起一片鬨然大笑,毫不掩飾的展示老牌帝國主義的高道德標準。

“英屬印度的耕地,在這個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相信大家對美國的農業基礎印象深刻,美國從參戰之後,從來沒有被補給所困擾過。印度當地降雨充沛,而且氣溫合適,農業人口衆多,正是因爲種種的條件,纔會成爲帝國皇冠上的寶石。”

英屬印度的耕地多,絕對沒錯!只是擁有不下於中國的人口,就算現在英屬印度的官員,也不知道自己管理的殖民地到底有多少人。

英屬印度降雨充沛一點沒錯,和非洲一樣印度大部分地方分成雨季和旱季。位於季風區的印度,經常會出現連續幾個月的降雨,期間少有晴天。就連在二十一世紀,也經常能夠在報道上見到印度出現了洪災。

而且印度一旦出現洪災,一般都會出現在恆河流域,恆河流域有印度八成的人口。

雨季過後就是旱季,所以在洪災之後,旱災在印度也不是新鮮事,大面積的顆粒無收,導致印度農民自殺率極高。

農業時代氣候穩定,降雨平均纔是真正的根本,這一點處在季風氣候中的印度,和定時被北冰洋寒流收割的美利堅,其實無法和中國比自然條件。

印度的農業條件不錯,僅僅是紙面上的,實際上恆河流域這個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因爲距離喜馬拉雅山過近,導致在季風季節,季風被世界屋脊攔住,雨季恆河流域降水巨多。

兩千毫米的年降雨量,一千六都在雨季當中下完,又因爲印度地處熱帶,蒸發量巨大,這些降雨根本留不住,全國不缺水,只是兩個月都下完了,然後又蒸發掉。

當然在艾倫威爾的口中,這些不利因素通通都不存在。印度是當仁不讓的大英帝國皇冠上的寶石,支撐大英帝國榮耀的基礎,有困難找印度就對了。

亞歷山大·卡多根頻頻點頭,自語道,“我差點忘記了,艾倫是殖民地部對英屬印度的聯絡官,對整個英屬印度的情況非常熟悉。”

“那倒也不是全部熟悉。”艾倫威爾遜故作謙虛道,“只有在外交部這個環境,有着如此多優秀的同事,才能想出來解決辦法。”

雖然表面上滿臉謙虛,可如果艾倫威爾遜屁股上面有尾巴,估計此時能夠上天了。

“艾倫要是覺得沒有問題的話,會議結束之後可以和印度方面聯繫。我也不知道印度的產糧區在哪。”亞歷山大·卡多根點頭,準備把糧食短缺的處理意見,交給外交大臣決定。

亞歷山大·卡多根沒有在英屬印度工作過,要是問一些中國的問題,他倒是可以解答。

沒關係,艾倫威爾遜這個還領阿里汗工資的專員非常清楚,印度的產糧區,類似於北大倉的地方,是英屬印度旁遮普省。

英屬旁遮普省其實在紙面數據上條件極差,降水量稀少,屬於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幾乎就是靠近撒哈拉沙漠的草原,但是維度靠北,陽光不至於過剩。

至於印度的大多數地方,農業環境條件是很差的,澇的澇死,旱的旱死,陽光過剩。

英屬印度分治後,印度只搶奪到了旁遮普省的五分之一,就是這麼一點面積,卻成了印度全國最倚重的糧食產區,印度是不是出現災荒,全看只有五萬平方公里的旁遮普省今年是不是風調雨順。

“好,今天就討論到這裡,艾倫你和印度總督府那邊聯絡一下。”亞歷山大·卡多根鬆了一口氣,議程還是非常多的,今天只不過是一個開始。

“我馬上去做。”艾倫威爾遜如同即將接受檢閱的士兵站的筆直。

散會之後,艾福爾看着好像精神了不少的艾倫威爾遜,奇怪道,“好像一提到印度的事情,你一下子活躍了不少。”

“艾福爾,人總不能有偏見吧。現在英佔區上千萬的人糧食供應不上。我們是英國紳士,怎麼能像蘇聯人或者美國人那樣做事,我們是日內瓦公約的簽署國。”艾倫威爾遜義正辭嚴的道,“一旦佔領區出現大面積的非正常死亡,對大英帝國的名聲有負面影響。”

“美國人怎麼了?艾森豪威爾將軍是一個不錯的人,至少比巴頓強多了。”艾福爾噗嗤一笑,真不知道自己的同事從哪聽到的消息。

“但這不能改變艾森豪威爾那具有德意志味道的口音!”艾倫威爾遜想都不想的道,爲了表明對美國的忠誠,艾森豪威爾只會比一般的美國將軍表現出來更大的忠誠。

離開會議室,已經得到授權的艾倫威爾遜,立刻聯絡印度事務部,旁遮普省可是一個好地方,那可是和平教、錫克教和印度教徒的彙集之處。

再來到歐洲一個多月之後,艾倫威爾遜終於有機會再次和有聲有色的大國聯絡上,想想簡直要喜極而泣。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1665章 首相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1665章 首相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