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

這句話徹底擊垮了王晚妹的心理防線,她捂住嘴,睜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失魂落魄的跑開了,周圍的人發出了低低的笑聲,已經有膽大的人開始吆喝起來。

王則急的不得了,但也不敢違拗父親,費文孝和泉子只好兵分兩路,一個安撫王老漢,另一個去追王晚妹。

這件事發生的很快,治安隊員來的時候已經基本結束了,這個寬肩膀的治安隊員只是聳聳肩,在當晚彙報的時候順口提了一句,和其他大部分人一樣,他也覺得軍兵怎麼能娶這種腌臢女子呢?

何志也被這第一個旬假搞得精疲力竭,活動整體來說非常順利,熙熙攘攘的人羣也許不會想到,治安隊員和壽張縣的工作人員是如何緊張應對,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了好幾次緊急情況,但所幸都被一一拆解。

除此之外,治安隊員們抓到一個傢伙,租用了一個上好的攤位,卻賣摻了假的蜂蜜和草葉做成的茶,此人被何志也親自鞠問,那人一到堂前就咚咚咚的磕響頭。

何志也看着這個人眼熟,突然想起來當年在小山墩堡的時候,也是這廝來賣什麼紅茅酒,實際上是摻了污水的假酒。

“原來又是你這廝,上次賣紅茅酒罰了你的錢,還打了你七棍,事後才發現,你賣給高郎君的那瓶蜂蜜也是假的,居然還敢來壽張售賣假貨?”

“老爺明鑑,小人賣的是上好的小瓶茶,是八位……”

然而沒有用,這小販又免不了受皮肉之苦、破財之禍了。

就在這個時候,周妙兒怒氣衝衝的走了進來:“何先生,你得來評評理!”

原來,王晚妹跑回住處,居然想不開上了吊,所幸泉子跑來的快,把王晚妹救了下來,鬧得不可開交。

周妙兒回來之後,看到的就是這一地雞毛,聽完之後火冒三丈,找來何志也申訴。

何志也吃了一驚,安撫周妙兒回去之後,找來派出所治安隊詢問一番,果然得知了這事的來龍去脈。

何志也看着治安隊對此事的詳細報道,眉頭越皺越深,最後狠狠的把這沓紙摜在桌上!

然而,就算何志也對舊時風俗再怎麼看不慣,此事也急不得一時,高俊已經開始重新點集軍兵,日夜操練,準備出征了。

高俊這次從中都帶回來不少軍器匠人,再加上根據地的金屬作坊,製作軍器的人力十分充足,銅鐵原料也不缺乏,現在已經全面開足馬力,生產各式甲冑和刀劍了,除了缺乏牛角、筋革暫時沒有辦法生產弓弩之外,其他武器並不缺乏。

而後勤物資保障全落到了根據地的頭上,爲此,剛剛動手解決高俊帶回來的數千工匠的住處之外,何志也又緊急調運了上萬斤的糧食供應軍兵,爲下一次出擊做準備,而一樣東西的缺乏開始顯現——食鹽。

對於這一點,高俊已經和何志也談過了,解決的辦法就是私鹽。

歷朝歷代,私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本質上來講,食鹽是封建王朝的稅收手段之一,由於基層機構的缺少,王朝中後期往往不能從土地稅中獲得足夠的收入,只能依靠人人都需要的食鹽來確保稅收,在食鹽的價格當中,相當一部分其實是王朝收取的人頭稅。

金世宗時期,由於國家財政還比較充裕,不需要從食鹽價格當中收取利潤,所以爲了打擊私鹽,金世宗乾脆將用來治理私鹽的射糧軍全部解散,然後將官鹽的價格調低到和私鹽相當的地步,走私鹽的路,讓私鹽無路可走。

然而等到現在,金朝也像其他王朝一樣出現了收入不足的情況,所以官鹽價格不斷調高,這爲私鹽重新撐開了空間,山東作爲臨海地區,具有販私鹽的優越條件,然而金朝的私鹽販子往往寄生在軍戶當中,爲政府打擊私鹽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除了僧虔一聽到“私鹽”就會受刺激之外,剩下的軍兵對私鹽並不陌生,通常也不排斥,私鹽價錢便宜,質量也還不錯。在這兩方面的因素之下,山東地區的私鹽經濟迅速膨脹,以至於官方往往都默認私鹽的存在。

按照規定,猛安謀克按級定量獲得國家官鹽,但是金朝財政日漸緊縮,國家對於軍戶也不那麼大手大腳的,反而默認這幫人販賣私鹽來牟取利益,至少高俊來到押剌百戶的時候,這個百戶已經五年沒有獲得過國家配發的食鹽了,全靠百戶裡面個別人買賣私鹽來供應。

然而,百戶裡面的私鹽販子參與了雪之進軍前的強姦案,早就被法辦了,之後,高俊又加強了對百戶的管理,這些女真軍戶沒有再參與到私鹽經濟當中。不過,短暫的食鹽空缺之後,新的私鹽販子填補了這一需求。

說起來,新的私鹽販子也和高俊有些關係——當初高俊擊退時全,進駐壽張縣,把壽張縣的縣令、縣丞全部杖殺,而那位人品不敢恭維的縣丞家裡面的二十多位女眷則被髮放遣散費之後各回本家。

其中有一個叫李梅姑的姑娘也是膽子大,眼看着在村裡面不可能嫁出去了,乾脆拿着遣散費嫁了亡命的私鹽販子崔勝,跑到了莒州日照縣。

這是個不到三十歲的男子,眉毛擰起來很是猙獰,讓高俊想起了當年老水滸裡面的阮小七扮演者李冬國老師。他臉上都是歷經艱險的痕跡,還有不受官府拘束的那種桀驁不馴的神氣,在得到高俊、何志也的親自接見之後,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的親近之情。

“我們鹽販子沒什麼可說的,採鹽曬鹽,拿出來就賣,不拘來買的是何等人,誰要是不準咱們賣鹽,咱就拿起刀槍給他放放血。高郎君若是誠心來買鹽,我們的鹽價也不貴,銅錢交易,三十二文錢一斤,折錢要按重量算,如果拿過來的是糧食物產,也大可以慢慢談,但是交鈔不行,如果你是拿個驅口來換,也可以便宜些,一個婦人頂三百斤,一個男子頂二百斤,小兒三十斤,小女兒二十斤。”

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五章 貓(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前言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尾聲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尾聲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尾聲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五章 豬(上)尾聲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
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五章 貓(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前言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尾聲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尾聲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尾聲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五章 豬(上)尾聲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